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多样性及区系组成分析

2021-06-23 13:22赵戍平贾战成张俊科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1年6期
关键词:类群区划贺兰山

赵戍平,贾战成,张俊科

(1.阿拉善盟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阿拉善左旗 750300;2.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呼和浩特 010022;3.内蒙古中和实业有限公司,呼和浩特 010010)

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包括蛾类和蝶类两类昆虫,是昆虫纲仅次于鞘翅目的第二大目,属有翅亚纲Pterygota,全变态发育。由于翅表覆有微小鳞片而得名,常呈现出多彩的纹理,被誉为最美丽的昆虫。鳞翅目包括蛾类和蝴蝶,估计有50万种,目前已记载近16 万种,大约占全部生物种类的10%,分布十分广泛[1]。目前针对内蒙古鳞翅目昆虫的区系研究开展并不多[2-4],有关内蒙古境内贺兰山鳞翅目区系研究更是鲜有。贺兰山坐落在内蒙古与宁夏交界处,山脉南北走向导致东西两地降水不同、植被不同,从而形成了生物资源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文章通过对贺兰山西坡的鳞翅目昆虫多样性及区系组成分析,不仅可以填补内蒙古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薄弱环节,而且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同时也对贺兰山昆虫资源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1 自然概况

阿拉善是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大、沙漠最多,土地荒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黄沙满天、绿色罕见,土黄色便是人们对阿拉善的普遍印象。但是在这片黄色沙海中,还有一座多彩的动植物宝库—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位于贺兰山中段西坡,东侧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相接。保护区内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分布,山麓与山顶气候差异显著,山麓年降水量较山顶约少150~200 mm,≥10 ℃的年积温约高370 ℃。土质也呈垂直分布,多为褐色土,山麓为棕钙土[5]。植被类型多为荒漠植被,森林植被以青海云杉所组成的寒温带针叶林为主,兼有阔叶林。动物类群多为温带草原和半荒漠动物群落,少部分为森林草原动物群落,主要呈现蒙新区系种类特点[6]。

2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所用鳞翅目昆虫标本均由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织采集收藏,并结合《中国昆虫志·昆虫纲·鳞翅目》《中国蛾类图鉴》[7]《中国蝴蝶原色图鉴》[8]等相关资料对标本鉴定整理。

区系型根据张荣祖动物地理区划分[9-10],将分布型按单区型、双区型、三区型、四区型、五区型和六区型列出,将分布在所有地理区的称为广布型。其中将分布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地理区的各类区系统称为“跨区区系型”。复计种数即含特定地理区的各式跨区区系型的种数的合计[11]。

3 结果与分析

3.1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经昆虫标本鉴定统计,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共捕获21 科119 属129 种(见表1)。由表1可知,该地区鳞翅目昆虫物种多样,其中尺蛾科Geometridae、夜蛾科Noctuidae、螟蛾科Pyralidae、草螟科Crambidae、蛱蝶科Nymphalidae 均超过10个属(含10属),占属总数的54.96%,为该地区优势科群。而木蠹蛾科Cossidae、毒蛾科Lymantriidae、织蛾科Oecophoridae、草蛾科Ethmiidae、凤蝶科Papilionida、绢蝶科Parnassiidae 仅1 属1 种,占种总数4.68%,为稀有科群。

表1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组成

3.2 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分布特点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隶属古北界,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隶属蒙新区。文章中涉及的129种鳞翅目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形成了5类8型分布格局,其中单区型1个,双区型2个,三区型2个,五区型2个和世界广布型1个。详见表2。

表2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的比率

由表2可知,古北界独有的鳞翅目种类有54 种,占世界地理区划中鳞翅目种数的41.86%,古北界+东洋界鳞翅目种类有66 种,占比51.16%,其余区型仅9种,占比6.98%,说明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鳞翅目昆虫种类为典型的古北种群,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类群与东洋区关系密切。为深层次探究该地区鳞翅目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关系,进行了含特定地理区的跨区型分布统计计算。详见表3。

表3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跨区分布型的复计比率

由表3 可知,含东洋界的跨区区系型有6 式74种,复计率为57.36%;含新北界的跨区区系型有5 式8 种,复计率为6.20%;含非洲界的跨区区系型有3式4种,复计率为3.10%;含新热带界的跨区区系型有2式3种,复计率2.33%;含澳洲界的跨区区系型有3式4种,复计率3.10%。进一步表明,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鳞翅目昆虫类群与东洋界类群联系紧密,两地蛾类蝶类相互迁飞渗透往来频繁,而与其他动物地理区关系较远,这正与贺兰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形成的动物类群相吻合。

3.3 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分布特点

根据对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的统计记录,这些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形成了7类28型分布格局,其中单区型1个,双区型4 个,三区型5 个,四区型6 个,五区型8 个,六区型3个,世界广布型1个。详见表4。

表4 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各种分布型的种数和比例

由表4可知,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的区系分布较为复杂,以全国广布型为主,共计24种,占比18.60%,其次为单区型的“蒙新区”和三区型的“蒙新区+东北区+华北区”各13种,分别占比10.08%,说明该地区鳞翅目昆虫类群适应能力较强,分布范围较广,并且以中国北部地区类群居多。

为进一步探讨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在中国地理区划中的分布,特对该地区蛾蝶类昆虫进行了含特定地理区的跨区分布型的复计统计(见表5)。数据显示含东北区的跨区区系型有14式75种,复计率为58.14%;含华北区的跨区区系型有19式99种,复计率为76.74%;含青藏区的跨区区系型有14式70种,复计率为54.26%;含西南区的跨区区系型有10式57种,复计率为44.19%;含华中区的跨区区系型有18 式73 种,复计率为56.59%;含华南区的跨区区系型有10式44种,复计率34.11%。说明该地区鳞翅目类群与华北区联系紧密,其次与三区型的“蒙新区+东北区+华北区”联系紧密,与华南区关系较远。

表5 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含特定地理区的跨区分布型的复计比较

4 结果与讨论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亚欧大陆中部,距海遥远,为季风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和干旱与半干旱区分界线,故而呈现了荒漠半荒漠的别致景观[12],造就了该地区生物资源丰富,昆虫区系复杂的特征。

该地区目前记录的鳞翅目昆虫共有21科119属129种,尺蛾科、夜蛾科、螟蛾科、草螟科和蛱蝶科为当地优势科。此外,单属科在当地比例较高(33.33%),充分说明保护区内鳞翅目昆虫多样性较为丰富。

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该地区鳞翅目昆虫成分以跨区分布的“古北界+东洋界”66 种,占绝对优势(51.16 %),其次为古北界独有成分54 种(41.86%),其余跨区分布成分仅9 种(6.98%)。这与贺兰山山体走向及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贺兰山南北走向,保护区位于贺兰山山脉西坡,故昆虫迁飞多朝南北方向,向南则进入了古北界和东洋界交界的秦淮过渡地区。又因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因此,东洋界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更加适宜蛾蝶类生长发育,故而形成迁飞的趋势,加强了古北界与东洋界之间的交流。

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该地区鳞翅目昆虫以全国广布型24种,占据绝对优势(18.60%),其次为单区型的“蒙新区”和三区型的“蒙新区+东北区+华北区”各13 种(20.16 %),其余跨区分布成分79 种(61.24%),这同样与贺兰山地理位置有关。贺兰山地区鳞翅目昆虫类群向北迁徙抵至阴山开始东西两向迁飞,向东即迁至华北地区,继而无阻碍向东迁至东北区大兴安岭与长白山间的东北地区,部分类群跨过太行山达京津冀地区。向南迁徙的昆虫类群抵至秦岭开始东西两向迁飞,向东则从秦岭和太行山间进入华中地区,继而陆续分布至华南;向西则飞上青藏区高海拔地带,部分类群跨过秦岭进入四川,继而进入西南、华中和华南。这充分说明鳞翅目昆虫迁徙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强,全国分布较广,但由于迁徙路程和地形限制,保护区内的蛾蝶类昆虫仍以北方类群为主。与贾彦霞等对宁夏贺兰山蛾类区系分析基本一致[13]。

有关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类昆虫的研究目前开展不多,本研究只对种类进行了初步分析。由于近年来对环境保护力度也逐渐加强,人们的生态优先理念不断深入,使得该地区生物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未来这里的昆虫资源的生态价值将会进一步更好地被发现和利用。

猜你喜欢
类群区划贺兰山
贺兰山沿山地区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南充市滑坡灾害易发性区划与评价
印象贺兰山
睡莲花开色香全
北极地区潜艇破冰上浮风险评估建模与区划仿真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
薏苡种质资源ISSR分子标记筛选及亲缘关系分析
社区治理如何密织服务网——成都安公社区划了“五条线”
苗圃国槐林和沙棘林春季大型土壤动物群落格局差异
对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