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病句题解析及演练(下)

2021-06-23 13:20李弗不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语病病句谓语

李弗不

4.成分残缺或赘余

顾名思义,成分残缺就是少了成分,而成分赘余则是多了成分。成分残缺或赘余这个大类,细分有10个小类,具体如下:

(1)缺主语

例如,“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2020·云南卷第3题B项)此句中,因为“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应把“使”字去掉,让“人民生活”来作整个句子的主语。

(2)缺谓语

例如,“我们与从家畜那里来的病毒磨合得虽然还不完美,但多少有点默契,所以不容易严重疫情。”(2020·江苏镇江卷第4题第②句)此句中缺少一个动词谓语,应在“不容易”后面加“引发”二字来作谓语。

(3)缺宾语

例如,“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山水明秀,花木繁茂,其名字便体现了莲花‘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是观莲的首选胜地。”(2020·江西卷第4题C项)此句中,动词“体现”残缺宾语,应在“净植”之后补上“的特点”三个字。

(4)缺必要的虚词或附加成分

例如,“编入读本的这些生动的红色故事,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红军是再熟悉不过了。”(2020·贵州遵义卷第5题C项)此句中,缺少了一个附加成分“于”,应把“对”改为“对于”。

(5)主语赘余

例如,“学校决定给胡马虎留校察看两年的学校处分。”(2020·广西玉林卷第3题B项)此句中,前面有主语“学校”,后面就无须再出现“学校”了,主语赘余,将后一个“学校”去掉即可。

(6)谓语赘余

例如,“这位老教授的学术造诣在国内可以堪称一流。”(2020·广西梧州卷第4题D项)此句中有两个谓语“可以”和“堪”,谓语赘余,删去其中任一个即可。

(7)宾语赘余

例如,“先是豪言壮语,大表决心,最后,他们唱起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2020·辽宁葫芦岛卷第5题B项)此句中有两个宾语“《义勇军进行曲》”和“歌”,宾语赘余,应将最后一个宾语“的歌”去掉。

(8)附加成分赘余

例如,“蔡英文一上台就搞台独,这是中国中央政府当初始料未及的。”(2020·辽宁本溪卷第4题A项)此句中“当初”和“始料”,属于附加成分赘余,应去掉“当初”二字。

(9)语义重复

例如,“每年有超过100颗以上的人造卫星发射升空。”(2020·广东深圳卷第3题B项)此句中的“超过”与“以上”语义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10)约数、概数并列重复

例如,“格库铁路开通后,从格尔木到库尔勒将由原来的26小时缩短至大约12小时左右。”(2020·青海卷第3题C项)此句中的约数“大约”与“左右”重复,必须删去一个。

5.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的病句主要是歧义句,细分有3个小类,具体如下:

(1)指代不明

例如,“三个欧洲国家通讯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中国5G网络的传输方式产生了浓厚兴趣。”(2020·山东潍坊卷第5题C项)此句中的“三个欧洲国家通讯公司的技术人员”指代不明。到底是指“三个国家”呢,还是指“三个人员”呢?

(2)对象不明

例如,“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2020·云南卷第4题C项)此句中对象“他”指代不明,“他”是指老王呢,还是指老李呢?

(3)产生歧义

例如,“特殊的气候和复杂的地形使得四川成为我国兰花种类最多的省份,海南、广西、西藏和昆明的部分地区,兰花分布也较多。”(2020·四川绵阳卷第4题D项)此句中的“部分地区”是指哪里的“部分地区”?是指昆明一个省的部分地区,还是指海南、广西、西藏和昆明4个省的部分地区呢?没有交代清楚,有歧义。

6.不合逻辑

一般来说,不合逻辑的病句细分有5个小类,具体如下:

(1)自相矛盾

例如,“吴宏抬头看看天空,只见天空万里无云,只是在他的头顶正上方,还有零零星星的几点乌云。”(2020·广西百色卷第4题C项)此句开始说“天空万里无云”,后面又说“还有几点乌云”,前后自相矛盾,不合逻辑。

(2)不合事理

例如,“去年的工作报告大概是1.95万字,今年约1.04万字,大体上减少了一倍。”(2020·西藏卷第2题B项)此句中“减少了一倍”错误,减少不能说倍数,只有增加才能说倍数。这是不合事理的。

(3)强加因果

例如,“因为他偏科,所以他的政史地成绩一塌糊涂。”(2020·广西来宾卷第4题A项)此句中,后者只是前者的具体表现,而不是结果,强将其说成结果,就是强加因果,不合逻辑。

(4)否定失当

例如,“在青海,尕面片可是生活中不可不缺少的一道美食。”(2020·青海卷第3題B项)此句是典型的否定不当的病句,应将“不可不”改为“不可”。

(5)分类列举不当

例如,“哈尔滨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2020·黑龙江龙东卷第3题D项)此句中的“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列举不当,正确的分类列举应是“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美国总统大选即将举行,无论是特朗普连任,还是拜登获胜,对中国都是不利的。

B.通过广大建设者艰苦努力,使震惊中外的港珠澳大桥顺利通车了。

C.不管你信不信,小刘和小张的确是两个工厂的工人。

D.中美悬殊很大,没有办法进行一些简单的比较。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解放军军机连续二十几天的台岛巡航,有力地打击了台独的嚣张气焰。

B.特朗普抗疫无能,群众民怨沸腾。

C.我记得特别清楚,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

D.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争做好人好事,有一份光,发一份热。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一句俗话说得非常好,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B.我们两个人的意见基本上是一致的,他也不会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去的。

C.学生个人素质能不能提升,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改革的力度。

D.好难得碰上一个休息日,我们一大早起来就把家里的杂事做完了,然后上街买了牙膏、牙刷和日用品。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手机是一把双刃剑,失当使用毁一生,得当使用益一生。

B.我比他尤其更加努力学习,可不知怎么的,我的成绩无论如何就是赶不上他。

C.荞麦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D.努力总是没有错的,一个人只要他好好学习,就一定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吴训可是一个非常爱面子的人,所以我断定他这次有可能会回击你。

B.那一次太勇敢了,面对歹徒,他毫不畏惧,终于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制服了歹徒。

C.可能是接触得多了,受其感染之故吧,近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

D.牢骚不可以发得太多,牢骚满腹者,往往难以成就伟大的事业。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天学校召开了一个大会,在大会上我们向学校提出了关于就寝改革的明确意见。

B.礼让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原则,礼让素养是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

C.在一年一度的校级运动会的动员大会上,两个学校的领导都发了言。

D.建筑工地上非常热闹,八百多人,几千条胳膊在同时间赛跑,工程进度突飞猛进。

猜你喜欢
语病病句谓语
非谓语动词
师生讨论改病句
非谓语动词
省略主语不是语病
——也说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处“语病”
高考病句辨识的两大抓手
非谓语动词
2014年高考病句题归类解析
媒体常见语病辨析六例
抓住特定词语辨语病——以2013年高考试题为例
2013年高考语病题分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