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求职陷阱多

2021-06-23 06:45高荣伟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21年3期
关键词:求职者受害人陷阱

高荣伟

近年来,随着經济融入世界的步伐越来越快,中国对外劳务输出迅速增长,但由于语言、文化差异以及对其他国家法律不熟悉,很多出国务工人员求职过程中掉进了黑中介的陷阱,甚至受到非法侵害。有律师表示,不少中介公司、劳务公司打着办理劳务输出的幌子欺骗求职者,其实,他们根本不具备办理劳务输出的资格和能力。

承诺只是空头支票

近年来,“打洋工”日渐吃香,一些非法的出国务工中介从中嗅到了商机,他们往往以介绍工作为幌子,收取一大笔费用。但他们许下的承诺有的时候只是空头支票。

一位刘姓小伙子,5年前中专毕业,学的是厨师,而且还考了中级厨师证。已经从业3年的他,随着经验和技能的增长,决定去韩国闯一闯。小刘说:“当时中介说,只要面试成功,3个月保送出去,如果3个月出不去的话,就给退款。”算下来,小刘出国的总费用是4.9万元。

小刘说:“中介公司承诺,保底工资就有1.8万元人民币,是我目前工资的3倍还要多,这还不算各种奖金、加班费。”满怀希望的小刘跑到中介,郑重地签了合同。按照约定,出国前要先交2.2万元,小刘想都没想痛痛快快就把钱交了。静候了3个多月,小刘和其他同事顺利出国了。但此后,接二连三发生的事情让他惊呆了。

到达韩国后,小刘发现待遇与公司承诺的不一致。“我们七八个人被安排住在一个宿舍里,宿舍甚至连窗户都没有,简直就是一个小黑屋。每天还要工作至少15个小时,而且经常被克扣工资,每个月承诺的1.8万元工资也没有兑现,只有不到1万元。一同去的人都不想干了,我们和老板要求回国。来回一趟,我没挣到钱不说,身体也大不如前了。”回国后,小刘向中介公司索要押金,公司却拿出了合同:“白纸黑字,有约在先。咱们双方签订的字还未干呢!”

小刘出国求职遭遇陷阱并非个案。据了解,由于出国劳务业务是个暴利行业,为了一己之私利,一些中介公司仓促挂牌营业,他们根本没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或境外就业经营许可证。再加上求职者对海外情况又一无所知,工作信息、申请流程完全依靠中介机构,这让非法机构有机可趁。

工作签证只是社交访问准证

一些国家的职业介绍所屡因诈欺行为引发招工纠纷,饱受诟病。这其中,不法分子与海外职业介绍所相勾结,利用民众急于找工作的心理设下“圈套”,引人上钩,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

2017年3月20日,一起移民诈骗案在加拿大育空最高法院开庭。据当地媒体报道,涉案的一家中国中介与海外华人合作,开展移民业务。总计有50名中国申请者看到移民广告后把钱交给了移民中介,移民中介再投资给育空的一家酒店。中介声称,这是由育空地区政府担保的投资移民项目,并信誓旦旦表示,只要一次性投资12万至25万元,两年后就能由育空政府提名申请枫叶卡(永久居留权)。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所谓的投资十几万元就能移民的项目完全是杜撰的。

相对少的投资金额,等待时间也不是很长,50人满怀期待地交了钱。然而几个月之后,申请人接到的却是加拿大移民部的面谈通知:“这个所谓育空政府发放的提名证明是假的,是无效的。”并且他们5年内不能申请枫叶卡,甚至不允许进入加拿大。50人总共支付的1200万加元就此打了水漂。

另据媒体报道,2017年4月,25名中国工人被假中介骗到马来西亚柔佛州。到达后,他们才发现根本没有工作可做。25人无奈回到机场,由于没带什么钱,他们只能吃面包和饼干充饥等待救援。据了解,这25人来自吉林、河南和四川等省,假中介以中国某著名建筑公司名义,骗他们说马来西亚柔佛州需要大量建筑工人,并以1.3万元人民币月薪为饵。据了解,当时,在马来西亚柔佛州的依斯干达,的确有许多中国生产商开发的大型房地产项目。

这些农民总共给假中介交了6万元人民币,此后,他们被带往马来西亚。但是到达机场后,建筑方并没有人员前来接机,工人再和中介联系,也无人理睬。经过进一步询问,他们发现,假中介给他们的工作签证也只是社交访问准证。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中国人出国务工本已不易,但黑心的黑中介和雇主频频忽悠,让打工者很受伤。

网络诈骗不一而足

海外求职,一不小心,还会遭遇网络诈骗。据《纽约侨报》报道,联成公所曾接到一个华人受害人的求助。

据受害人说,他从网上找到一份金融业工作,雇主很快便录用了他,但要求他帮忙向第三方转账,雇主先汇了2000元到受害人账户,让受害人转给第三者,受害人顺利完成转账。接着雇主又汇入第二笔2000元,陷入“套路”的受害人按要求把第二笔钱也转给第三方,哪知银行告知他,雇主的第二笔汇款已经被撤回,受害人白白损失了2000元。

更出人们预料的是,有的招聘电话本身就是陷阱。在纽约,有一求职者按照网上的电话号码拨打过去,而他的电话被接驳到了国际长途线路。求职者并不知道,该线路每分钟的电话费竟高达数十元。还有求职者在线路上等几分钟,还没说上话,就被收上百元费用。在纽约,有为数不少的电话求职者跌入电话求职诈骗陷阱。

居住在日本的网友“快乐生活99”曾在网上发帖,称自己花了3万日元介绍费在网上找了一份包书的工作,中介称新人每小时工作量在30本左右,时间长了一小时能包50多本,他本想着按工作量拿报酬,收入丰厚令人心动,但交钱面试之后,才发现整整一天的时间才包50本左右,除去介绍费所剩无几。

海外求职者被骗后,往往求助无门,即使他们诉诸法律,也往往无果而终,除了再赔上律师费和时间等成本,他们再无所获。

求职心切、经验不足是华人求职者频繁落入招聘陷阱的重要原因。为此,专家呼吁,华人海外找工作一定要“多长心眼,别急于求成、轻信雇主”。

那么,如何避免海外求职受骗?华埠职业介绍业者表示,防范虚假招聘广告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拒绝缴纳任何费用,特别是一些巧立名目的“培训费”或“报名费”。“此外,求职者在确定用人公司的诚意前,应避免签署协议书和提供详细的个人资料,社会安全号码尤其不可轻易透露。”出国求职一定要注意辨别,应找那些经国家批准的具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出境务工,避开无资质的中介骗局。

猜你喜欢
求职者受害人陷阱
找工作
新加坡求职者最会美化简历
加纳移民局招聘:有妊娠纹不行
面试中的12个禁忌
家庭暴力案件中,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没有对受害人进行赔偿的部分,受害人能否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问责乏力冤案变悬案?
陷阱
陷阱2
陷阱1
甜蜜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