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京梦华录》看北宋东京城城市布局

2021-06-24 21:51肖顶杨旭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0期

肖顶 杨旭

摘 要:《东京梦华录》将北宋东京城的布局规划以一个完整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外城、旧京城、皇城、城门、河道、街巷布局等均做了详细描述,对复原北宋东京城的真实面貌意义重大。文章将书中直观体现的东京城城墙三重嵌套、街巷城门开放灵活、政治功能区中轴对称等特点进行了梳理剖析。

关键词:《东京梦华录》;北宋东京城;城市布局;御街

《东京梦华录》作者孟元老,生于北宋末年,崇宁二年(1103)随父到东京,至建炎元年(1127)北宋覆灭后南逃,共在东京生活了24年。晚年追忆往昔旧京的繁盛,写成《东京梦华录》十卷,分别记载东京城池、河道、宫阙、衙署、寺观、桥巷、瓦市、勾栏,以及朝廷典礼、岁时节令、风土习俗、物产时好、诸街夜市,反映出当时都城官、私手工业作坊、商业、文化、交通的情况和东京的风貌。宋徽宗后期,社会经济经过一个半世纪的长足发展,进入了空前的繁荣。《东京梦华录》全面记述了这种繁荣,读之有如“梦游华胥之国”。作者用大量的笔墨记载了当时东京的城市布局,详细介绍了东都外城、旧京城、河道、大内、外诸司、御街、朱雀门外街巷、东郊楼街巷、潘楼东街巷、大内西右掖门外街巷、大内前州桥东街巷、相国寺、寺东门街巷、上清宫,将汴梁的整体风貌完整地表现了出来,为研究宋代都城的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1 东京城历史沿革及营造史

北宋东京城战国时为魏都大梁、启封,汉时改称开封,东魏设梁州,后五代建开封府。据《宋会要辑稿》记载,781年,唐宣武节度使李勉建汴州城,“旧城,周回二十里一百五十步,即唐汴州城。建中初,节度使李勉筑。国朝以来,号曰阙城,亦曰里城”①。后周广顺二年(952)修外城,但未完工。后周显德二年(955)柴荣令东京留守王朴等人建造外城,并扩建街道,958年完工。宋建隆三年(962)扩建宫城(原汴州城治所)。宋熙宁八年(1075)用“机轮发土”重新修筑了外城。宋元丰七年(1084),修四个御门以及其他瓮城。宋政和六年(1116),外城扩展到50里60步。靖安之乱以后,城墙为金兵所毁。其后历代水患不断。金代以后降为府城。

2 《东京梦华录》描绘的东京城布局

东京城平面大致呈长方形,由外城、旧京城、大内三部分组成,城内河道纵横,布局结构等级森严。

《东京梦华录》对外城的记载体现了当时东京城的防御体系之森严。外城外有宽约40米的护城河,号曰“护龙河”。“新城每百步设马面、战棚,密置女头,旦暮修整,望之耸然。”“城门皆瓮城三层,屈曲开门,唯南薰门、新郑门、新宋门、封丘门皆直门两重,盖此系四正门,皆留御路故也。”这里的城门可参照《清明上河图》及《笑林广记》,门洞为“过梁式门洞”,以一排排木制排杈柱作为梁架再砌成门洞,从而增强门洞的承重能力。屈曲开门便于防敌(图1),防止敌人从城门外直接观察到城内。目前的考古工作已经揭示出这种瓮城城门的结构。

外城共有城门十五座②,其中新郑门、新宋门、新曹门等与其通往的州县对应,能反映一定的交通关系,加强了城门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

整个东京城有四条河流穿城而过,分别为蔡河、汴河、金水河、五丈河。河道上桥梁密布,各个河道功能明确,为纳贡赋税、工商业产品提供了进京道路。可以说良好的交通条件促进了东京城的繁荣。“东水门,乃汴河下流水门也,其门跨河,有铁裹窗门,遇夜如闸垂下水面。”这些河道穿过城门的部分修有水门,可以在晚上关闭闸门,这也是外城防御体系完善的一种体现。“两岸各有门通人行路,出拐子城,夹岸百余丈。”这里的拐子是指两翼,城墙为南北对应的“┓”形,防止敌人从河流两岸进攻,同时防止有人从水门下溜入城内,保护水门设施。①

旧京城借用唐汴州城的外城,周长二十里许(约10千米),共有城门十二座。②内城的城墙同样使用了排杈式结构,排杈柱支撑城门结构,上填夯土。城门未使用券顶结构,推测因为城门两侧不耐压,难以传导压力,或是受建城传统的影响。内城内的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③作为北宋皇家寺院,同时又是各地商人的商品集散地,反映了当时经济拥有较为自由的发展空间。

内城干道系统以宫城为中心,正对各城门,形成纵横有序的方格网。其他一般道路及巷道也多呈方格形,或有丁字形相交的,但不见坊里划分。在里城和外城间尚有数条斜街,这显然与唐代两京严整的方格型道路网不同。景佑年间住宅和店铺、作坊等都允许面临街道建造,有些街道已成为各行各业集中的地段,斜街的出现标志着隋唐以来盛行的里坊制度的破坏。

“坊巷御街,自宣德楼一直南去,约阔二百余步,两边乃御廊,旧许市人买卖于其间,自政和间官司禁止,各安立黑漆杈子,路心又安朱漆杈子两行,中心御道,不得人马行往,行人皆在廊下朱杈子之外。”(图2)宋代晁补之《御街行》载:“朱栏夹两边,贵者中道驰。官卑有常度,那得同行路。”御街作“十”字形相交,分别通向外城的南薰门等。政和年间,御道成为皇家及高等官员专用的道路,是当时社会等级的森严在城市布局上的体现。分隔各等级道路的“杈子”,在《营造法式》卷八“造杈子之制”中对其形制有详细描述(图3):“高两尺至七尺,如广一丈,用二十七棂;若广增一尺,即更加二棂;减亦如之。两壁用马衔木;上下用串;或于下串之下用地栿、地霞造。”④大道旁有人行道、水沟及绿化地,从大道又分出若干纵横交错的道路,多呈直角相交,将城区划分成若干方格形称作“坊”的居民区,商市则设于内城宣德门至州桥以东的潘楼街土市子及相国寺一带。

大内位于东京城的中心,后梁曾经建有宫殿,曰“建昌宫”;后晋建有“大宁宫”;宋建国后进行了维修。其周长大致为5里(2.5千米),每边长五六百米左右。据考古发现,大致范围在现在开封府的潘阳湖里面。大内有四个城门,正南门称“明德门”(乾元门),北面称“玄武门”(拱宸门)。考古发现在大内正中有一“凸”字形夯土建筑台基,此基址应为一带月台的大型殿基,被称“龙亭大殿”,据推测该殿为大庆殿,是宋代最大礼仪殿。⑤其北为紫宸殿,为日常办公场所,再北为寝宫。垂拱殿是皇帝每日接受朝拜的场所;集英殿为“亲策进士之所”,皇帝在这里宴请进士;崇政殿是皇帝阅事之所,也是“侍臣讲读之所”。大内中明堂、天章阁、宝文阁、枢密院、中书省、门下省、都堂等中央机构兼具,加之宫城面积狭小,因此部分宫殿在特定时间有不同的功能。宫城由于非常狭小,无游乐之处,所以在西墙正门北侧修了金明池。《东京梦华录》对北宋皇城的布局结构及各个机構的功能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为复原宋代皇城提供帮助和参考。

3 北宋东京城的布局特点

从《东京梦华录》中可知,宋代东京城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礼制上等级最高,使用三重城墙。①开篇“卷一”就介绍了外城城墙情况,城墙外皆绕有护城河,非常注重防御,主要体现在多重瓮城、屈曲开门。“新城每百步设马面战棚,密置女头,旦暮修整,望之耸然。”城墙上有马面、战棚、女头墙及高大角楼,形成了一个密集的多层次防御体系。这可能与其位于平原受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威胁有关。

二是皇城位置位于全城正中,改变了隋唐皇城和宫城位于全城北部正中的布局,进一步突出了皇权(图4)。宫城是其空间结构的核心,其他的功能分区均是围绕这一主体来安排的,聚集而成一个以宫城为核心的政治活动区域,以更传统的布局模式突出都城总体布局形态。②皇权的增强还体现在城市道路体系的专用化,皇家贵族及高级官员出行专用御街,社会等级森严。新宋门、新郑门、新曹门等在方便交通的同时,也增强了中央对邻近地方的直接控制。

三是东京城经济高度繁荣,商品经济发展的自由空间大。斜街出现,常有“侵街”现象,即占道经营,封闭式的里坊制度被开放性的街道系统打破。又因其城小人多,面积比唐长安城小(人口为110万~130万),人口密度大,手工业、商业繁荣,商品经济发展。手工业分官营和私营两部分,包括丝织、造船、印刷、军器制造、织染、制药、笔墨制造和食品加工等,从业者超过8万人,商户2万多户,分属160余行。东京年纳商税额55万贯,占全国商税的一半。③

4 結语

综上,《东京梦华录》将北宋东京城的布局规划以一个完整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城墙三重嵌套,街巷城门开放灵活,政治功能区中轴对称。结合考古发现,对复原北宋东京城的真实面貌意义重大。

日本静嘉堂文库景印元刊解题中称,《东京梦华录》“是学术研究上很有用处的一部书”。不仅在社会科学领域,在建筑、造船、交通、兵器、气象等自然科学领域,本书也是极为重要的参考书目。

由于本书是作者孟元老在老年对昔日旧都的回忆,历史学家邓之诚曾说,《东京梦华录》初刊之时,孟元老“盖已百岁,必不及见其书之行世,其书亦未必手定,故多讹误”。本书部分史实在叙述上与《宋会要辑稿》《宋史·地理志》《永乐大典》等官方史书相去甚远,艮岳等著名宫苑也只字未提。作为一部史料书,在使用过程中,仍需加以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