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提升农村老年人服务效能路径探讨

2021-06-24 22:16梁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0期
关键词:服务效能博物馆

梁娇

摘 要:为进一步提高农村老年人在文化事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根据农村老年人的特殊性,将农村老年观众从博物馆观众中分离出来单独研究,有针对性地优化博物馆服务方式,从而助推乡村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缩小城乡文化差异。文章重点关注农村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收入水平偏低、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并提出博物馆进一步提升农村老年人服务效能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博物馆;农村老年人;服务效能

0 前言

“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达总人口的14%,实现向老龄社会的转变。为积极、科学、有效地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关于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等关爱老年人政策。在文化领域也相应地提出了“文化养老”的理念,通过给予老年人更多文化关爱,提高社会养老保障层次,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深入践行“文化养老”理念,提质老年人的服务工作,让他们能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安享晚年生活,是博物馆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然而,农村老年人相对于城市老年人而言,需要给予更多关注。农村地区各类文化设施少、文化活动开展频次低、活动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依然凸显,而且“打工潮”的兴起带动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使农村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富裕了,但是由于长时间缺少家人的关心与陪伴,精神生活却贫瘠了。

1 博物馆服务农村老年人现状

目前,博物馆大多专注于青少年儿童服务,开展了“送展进校园”等活动,但是对服务老年人方面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便有针对老年人开展一些活动,服务对象也是以城市老年人为主,缺少针对农村老年人开展的服务活动。在服务过程中还存在经费投入不足、专业化服务队伍缺乏、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等问题。

2 农村老年人参与博物馆活动存在的主要困难

2.1 收入水平偏低

我国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农村老年人的收入与以往相比有所提高,但和城市老年人所拥有的养老金、子女给的赡养费等相比数额十分有限。农村老年人的收入主要依靠子女给的生活费,其余为自己养殖、种地、零工等劳动所得。随着物价上涨,年轻人在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经济的压力逐渐增大,给父母的生活费用偏低,老年人往往也体谅年轻人生活的不易,省吃俭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销,而靠他们劳动所得到的收入仅够维持日常温饱。去市级以上规模较大的博物馆参观、参与活动、看临时展览等所需的交通、餐饮、住宿等方面费用,对于地处偏远且收入水平偏低的农村老年人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2.2 时间精力有限

许多农村老年人为了生活温饱以及减少孩子的经济负担,虽然年事已高,但仍长期从事繁重的劳作,如养殖猪、牛、鸡等家禽家畜,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粮食经济作物。同时,年轻人外出务工,很多老年人还需要照顾年幼的孙辈,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博物馆组织的文化活动。

2.3 交通不便

除城郊的一些村庄外,大部分乡村离城市较远,来市区参观博物馆需乘坐好几个小时的车,如张家界市八大公山镇的村民如果到张家界市博物馆参观,即使走高速也需要3个多小时的车程,而且转车很不方便,如果回去迟了就可能赶不上回村的末班车。因此,交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老人参加博物馆活动的积极性。

2.4 运用智能技术障碍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技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许多博物馆使用电子讲解、网络购票、扫码取票等方式减少人工服务,并配置了4D影院、VR漫游、360度影像空间秀、虚拟翻书等数字化展示设备,给予观众效果更为震撼的沉浸式参观体验。然而这些智能设备的运用对于常年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来说,却是难以逾越的技术“鸿沟”。根据一份调查显示“所调查的农村老年人中,60%以上通信工具是老人手机,10%左右使用子女淘汰的智能手机,但只是用来接打电话,智能功能基本闲置,还有10%左右的农村老年人至今没有用过任何通信工具,仅有20%左右的农村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①。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农村老年人并不具备配合博物馆智能设备使用的基本条件,他们甚至连智能手机都没有,有些农村老年人即使有智能手机也不太会使用,特别是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进博物馆参观前需要出示健康码,智能技术运用障碍无形中给他们参观博物馆带来不小阻碍。

2.5 语言障碍

张家界市是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全市有以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少数民族33个,少数民族人口115.25万,约占总人口的77.19%。在慈利县高峰土家族乡的部分村民仍将当地土家族语言作为日常生活用语,特别是常年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因与外界接触的比较少,对于部分普通话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懂得少数民族语言的讲解员进行讲解才能获得更佳的参观体验。

2.6 文化水平偏低

部分农村老年人因受教育程度不高,对博物馆部分文字、专业术语难以理解,如博物馆在描述器物种类时标注的甗、罍、斝等文字,需要在讲解时进一步转换成老年人能够理解的词语。我们可以把“甗”解释为农村常用来蒸食物的蒸笼,这样理解起来更为形象。

3 博物馆进一步提升农村老年观众服务效能若干思考

3.1 加强文创农产品研发,切实提高农村贫困老年人收入

实行“农户+企业+博物馆”的发展模式,重点扶持家庭贫困的农村老年人,企业解决他们缺资金、缺技术的难题,并加强与博物馆专业文创研发团队的合作,把独具魅力的旅游文化、民族民俗风情、历史记忆等通过农产品包装体现出来,实现文创与农产品“联姻”。如中国台湾文创农产品品牌“掌声谷粒”大米系列的产品“一齐米”,该产品在包装上下功夫,采用牛皮纸、白色棉纸、纸藤等材料制成,包装上面的文字由毛笔书写,整体感觉十分复古(图1)。该包装设计获得了2011年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等多个奖项,让“一齐米”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②由此可见,富有创意的文创农产品不仅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文化价值,扩大品牌影响力,也能带动当地文化的传播。同时,博物馆参观人次众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能,《2020—2026年中国博物馆产业前景规划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故宫博物院参观人次最多,达1933万人次;其次是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参观人次为1150万人次;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排名第三位,参观人次902.91万人次。”借助博物馆提供的平台可以进一步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村老年人增收。

3.2 创新活动策划,提高积极性

首先,要注意活动的内容。策划贴近农村老年人生活、兴趣且参与性强的活动,如举办本土故事传说、民俗文化、健康生活、历史人物等方面的讲座,并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加强团队协作,形成特色活动品牌。

其次,要注意活动的互动性。在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发扬“敬老孝亲”传统,可以选择“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加强博物馆与农村老年人之间的互动。在老年人身体状况允许且本人有意愿参加的情况下,主动邀请老年人来博物馆参观,并安排好车辆和饮食。博物馆也可以举办巡展活动,深入各个乡镇,特别是在乡下赶集的日子举办巡展活动,效果会更好一些。

最后,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博物馆可以将重要临时展览、节庆活动、巡展等信息借助“村村响”广播和地方电视台提前对外发布,让有兴趣参与的村民能够提前做好安排。

3.3 实现平台共享,扩大服务覆盖面

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具成效,大部分乡镇都建有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随着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实施,区县图书馆、文化馆在乡镇原有公共文化设施的基础上设立了分馆。博物馆运用现代数字化技术,将馆内保存的大量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借助图书馆、文化馆搭建的数字化平台,设置“博物馆专栏”,通过网络将文博信息资源有效地传递给农村老年人,打破地域的限制。

3.4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人文关怀

在重阳节、春节等节日,可以给农村老年人寄年画、挂历、春联、书籍等礼物或者电话致以节日的问候。还可以将文物鉴赏、重要的节庆活动、临展、讲座等方面的内容保存于光盘、U盘并赠送给偏远乡村的老人,让他们足不出户也能参观博物馆。

3.5 加强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建设,提升接待服务能力与水平

随着博物馆参观人数的不断增加,博物馆现有的工作人员数量显然难以满足观众的需求,特别是在为农村老年人取票(图2)、讲解、导览、智能设备的使用、送展下乡等方面服务工作更是离不开人力支撑,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博物馆服务质量。因此,加强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建设,协助博物馆日常工作的开展,才能有效提升农村老年人的服务能力,满足个性化服务需求。

在志愿者队伍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一是志愿的招募方面可以多招聘一些会说当地世居少数民族语言的志愿者,工作时也要富有耐心和亲和力;二是加强志愿者的培训,提升志愿者自身文化素养、丰富知识储备、提升业务能力,让志愿服务更加标准规范;三是加强与农村老年人的沟通和互动,深入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和诉求,根据他们在参观博物馆或参加文化活动时存在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四是明確岗位职责,对于农村老年人需求较多的岗位,设置专人专岗。

4 结语

我国博物馆事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但也应看到城乡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不平衡,博物馆在高标准提升农村老年人服务效能方面仍有较长的路要走,我们不能让农村老年人等弱势群体被边缘化,应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扩大文博服务的覆盖范围,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实施积极有益的政策与措施,有力应对社会人口老龄化,不断改善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为乡村文明建设注入更多活力。

猜你喜欢
服务效能博物馆
博物馆
基于读者体验的阅读模式分析与讨论
新形势下加快文化馆服务标准化进程的探索
创新群众文化美术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效能
浅谈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效能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效能分析
露天博物馆
影像·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