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内涵、定位与任务

2021-06-24 14:07金武刚
图书与情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摘   要:推动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阶段图书馆事业建设新要求,旨在提升服务覆盖面和实效性、促进优质均衡。均等化、標准化、普惠性、品质化、高效能、可持续发展共同构成了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素。高质量发展赋能公共图书馆新定位,成为品质阅读服务中心、社会公众交往中心、城市创新策源地、地方文化传承中心。“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包括空间再造、全域服务、情报加工、智慧应用、文旅融合、治理能力提升等重点任务。

关键词:图书馆事业;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1003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ublic Libraries: Definition, Positioning and Key Tasks

Abstract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ublic libraries is a new requirement in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 aiming at improving service coverage and effectiveness, and promoting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servi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equalization, standardization, inclusiveness, quality, high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and there are new changes in requir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ublic libraries have new roles, such as quality reading service centers, public communication centers, innovation centers, and local cultural heritage centers.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here are new key tasks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ublic libraries, including library space reengineering, service coverage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depth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ull application of smart technology, cultural and travel integration, and modern governance capabilities.

Key words librarianship;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ublic libraries;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提出文化强国伟大目标,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1]。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理应把握发展机遇,谋定而后动,提升治理能力和服务效益,促进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已经迈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是时代主题。公共图书馆事业关乎民生、连接民心。推动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既能保障和改善民生,又有助于扩大服务供给、培育发展国内市场,对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   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分析

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阶段对图书馆事业建设新要求,旨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图书馆服务从普遍均等走向优质均衡发展。从构成要素来讲,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既包括普遍均等服务所要求的均等化、标准化、普惠性发展等基本要素,又包括优质均衡强调的品质化、高效能、可持续发展等拓展要素,在普遍均等服务基础上,以增强社会公众参与度、满意度、美誉度为衡量标准,以提升社会公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工作目标,以改革的思维,创新的手段,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服务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坚定文化自信,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1.1    均等化发展

均等化,即普遍均等,是图书馆服务核心理念,要求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向所有的人提供平等的服务。还必须向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利用其正常的服务和资料的人,提供特殊的服务和资料。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因此,均等化发展要求各级政府把公共图书馆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公共图书馆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加大对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预算,并及时、足额拨付。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均等化发展,要求公共图书馆服务进一步重心下移、提质扩容,有效扩大服务覆盖面。一是补短板,重点增加农村基层图书馆服务供给,扩大农村文化资源和服务总量。面向农村提供的图书馆服务,需要根据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和阅读习惯,转换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贴近生产生活实际,不断更新产品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补弱项,重点扩大对社会主流群体的有效服务,实现对“上班族”群体的全覆盖。公共图书馆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具有为社会公众提供精神指引的重要作用。“上班族”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主流群体,深入了解他们的文化需求和利用方式,针对性地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资源,不断滋养精神生活,保障正确发展方向,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

1.2    标准化发展

标准化是指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标准化是均等化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标准化,均等化就没有了尺度、没有了约束、没有了衡量准则,也就没有真正的均等化。公共图书馆标准化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图书馆服务保障标准,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兜底标准”;二是图书馆业务和技术标准,主要指有关设施建设、业务管理、服务规范、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规范要求;三是图书馆评价标准,包括政府、图书馆对资源、活动、服务等各类评价指标与评分标准。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标准化发展,更加强调政府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保障水平,要求不断丰富供给内容,满足社会公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一是体现“应有尽有”目标。公共图书馆服务项目和内容的供给标准,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让社会公众共享文明发展成果;二是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各级政府建立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适时调整提高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的内容和范围;三是达到“国际水平”程度。发达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内容和水平,要向国际同类发达城市看齐,“定标比超”,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与服务效能。

1.3    普惠性发展

公共图书馆服务是阳光普照式、“惠及全民”服务。普惠性要求不以营利为目的,不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平等、开放、共享”的要求,以免费或优惠方式向所有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服务。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包括场地设施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和基本服务项目的免费提供,就是普惠性的重要体现。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普惠性发展,要切实响应社会公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不断增加服务种类和数量,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一是增强公共图书馆非基本服务内容和项目供给,如深层次情报加工等增值性服务。在普惠性要求下,可以适当收取一些成本费用,但必须严格遵循非营利目的,收支两条线,所收取费用应用于公共图书馆的设施维护、运行管理和事业发展;二是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免费或优惠提供阅读活动、项目和服务。社会力量的全面参与,可以丰富图书馆服务供给,力求做到“房前屋后、遍地开花”,实现全面覆盖,提供全域服务。

1.4    品质化发展

从温饱时代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公众文化需求“水涨船高”,对高水平图书馆服务充满了新期待。公共图书馆服务品质化发展,强调的是资源、活动、服务种类多、数量足,质量达到一定水平,有口碑、有品牌,社会公众利用后获得感强、满意度高。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品质化发展,要求图书馆运营要专业,服务有品牌,供给更精准。一是促进图书馆专业运营能力提升。通过引进、培养、优化专业人才结构,加强图书馆队伍建设,通过向社会购买专业化服务项目,或者外包服务等,提升图书馆管理能力;二是加强图书馆服务品牌建设。品牌是质量的保证,有品牌的服务,才是优质的服务。服务品牌建设,本质上就是勇于创新,在图书馆服务的某一方面、某一构成要素上具有新颖性、科学性、引领性、示范性,由此才能形成明显的服務效益,具有更大的辐射作用;三是提升图书馆服务精准供给水平。畅通社会公众需求征询反馈渠道,建立图书馆服务目录“清单”,提供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可以根据年龄、职业、兴趣爱好等不同特点,针对性地推出相关产品和活动,实现分众化、定制化服务。

1.5    高效能发展

加强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是公共图书馆建设的三个递进目标。公共图书馆服务高效能,是指图书馆服务的效率高和效果好,是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最高目标,也是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高效能发展,要求实现图书馆设施网络全面覆盖、互联互通;服务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质量可靠;运行管理和保障机制完善,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建设格局。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提升,不仅取决于图书馆机构自身,更取决于一些关键性因素,如文化资源配置、信息科技应用、人员队伍建设等是否得到高度重视和有效保障。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强化保障、完善体系、突破制约性要素做起。

1.6    可持续发展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主导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重要的民心工程,需要长期稳定地可持续提供,不能因人而异、不能因时而变。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关注政府主导作用发挥的制度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实现科学发展。一是在体制机制上,深入推进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提升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激发活力,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二是在服务主体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社会公众主体作用,健全民意表达和监督机制,增强公共图书馆管理透明度,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三是在运行管理模式上,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发展,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下的供给主体“开放多元”、供给内容丰富、供需对接有效的现代服务模式。

2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新定位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3]。2017年11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是党的十九大之后首部文化立法,指明了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方向[4],标志着我国历经百余年的公共图书馆事业跨入新时代[5],也是我国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定位的基本遵循。

2.1    品质阅读服务中心

阅读,是获取知识、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6]。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多个场合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读书学习,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这些重要论述,既是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也应该成为每个国人的遵循指南。

《公共图书馆法》明确规定,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任务。全民阅读量提升,是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提高的重要标志。因此,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定位,不仅仅是各类文献信息的汇集之所,更应该是“多读书、读好书”的品质阅读服务中心。

在品质阅读服务中心的新定位下,公共图书馆应当创设优质阅读环境,遴选优秀图书资源,开展专业导读活动,组织经典学习沙龙,营造积极向上促进阅读的环境和氛围。公共图书馆应当努力拓展,由点及面,将品质阅读服务延伸至总分馆服务体系,覆盖所有人群,在全社会营造读好书的浓烈氛围,让品质阅读作为社会公众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养,增强社会道德力量。

2.2    社会公众交往中心

空间,是资源、活动与服务的承载体。公共图书馆法明确将拥有固定的馆址和與其功能相应的馆舍面积、阅览座席、文献信息和设施设备等要求,作为公共图书馆设立的前置条件,彰显了空间对公共图书馆的重要性。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今时代,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弥足珍贵。社会公众在图书馆,不仅仅希望得到个体阅读或自修的场所,更希望能够创新交流环境,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形成新的知识、新的灵感、新的价值[7]。

2004年5月建成使用的美国西雅图中央图书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贮存与借阅的空间,更像“城市会客厅”,在为忙碌而又渴望交往的社会公众提供知识的同时,又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个合适的场所,允许多样活动发生其中[8]。2018年12月建成开放的芬兰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令全球文化界瞩目,更是定位在“面向所有人开放的生活功能聚会场所(a living and functional meeting place open for all)”[9],是一个可以自由学习、沉浸体验、掌握技能以及工作休闲的惬意空间,也昭示了新一代图书馆发展方向。

作为社会公众交往中心的公共图书馆,除了按照法律要求积极开展阅读指导、读书交流、演讲诵读、图书互换共享等多样性交流活动,吸引更多社会公众前来利用之外,还应积极拓展非基本服务,适应社会公众更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从而激发阅读兴趣,激活知识应用,彰显图书馆空间价值。特别是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公共图书馆可以创设更多特色服务项目和内容,满足外来游客和本地居民的旅游服务需求。

2.3    城市创新策源地

人才,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之源。公共图书馆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是城市知识和信息中心,既汇聚了人类知识成果,又开放共享广为传播,是城市的公共教室,可以为社会公众继续学习提供各类资源和条件。国际图书馆界也一直致力于加强图书馆的社会作用,推动构建文化性强、知识性强、参与性的社会,成为社会变革的驱动器[10]。

《公共图书馆法》要求公共图书馆根据自身条件,为国家机关制定法律、法规、政策和开展有关问题研究,提供文献信息和相关咨询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公共图书馆,应该有能力为城市发展提供专业信息、创新知识的支持保障。可以通过建立共享网络,开展情报加工等服务,满足政府、企业、有关组织及个人特定的专业需求,以服务创新应对信息时代挑战,助力城市发展,成为社会公众终生学习与城市创新发展的策源地。

2.4    地方文化传承中心

公共图书馆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平台,具有“社会记忆装置”功能。它以文献信息的形式,将人类社会实践所取得的经验、文化、知识系统保存并流传下来,成为今天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公共图书馆法》特别要求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系统收集地方文献信息,保存和传承地方文化;加强古籍的保护,推进古籍的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并通过巡回展览、公益性讲座、善本再造、创意产品开发等方式,加强古籍宣传,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地方文化传承中心的公共图书馆,应当深入挖掘地方文献和古籍中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展示与利用,让书写在文献中的文字“活”起来,实现地方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地方名镇、名人、名校、名企、非遗、文保、故居、遗址等相结合,创新文创产品研发、展售的内容、途径与载体,“活”化历史,夯实文化自信,成为传承、展示和激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

3   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际,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加强顶层设计,明确重点任务,推进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3.1    空间再造:打造富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地标

公共图书馆在新建、改扩建或者空间优化改造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人的感受和需求放在首要位置,遵循适度、节约、便利、畅通原则,努力打造人与文献信息高度融合互动的新型文化空间。

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调整布局、美化环境、增设功能等空间再造方式,拓展馆内大堂、公共展厅、连接走廊、电梯转角、楼顶天台等开放式公共空间的利用形态,增设文创展览、互动体验区,配备休闲桌椅、WiFi等,举办高水平的文化活动,丰富文化服务供给。有条件的公共图书馆,还可与馆外相邻的文化广场、文化公园联建共享,打造有特色的文化聚集地,将图书馆的空间、资源、活动、服务等功能延伸出去,与周边融为一体。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共同开展文化艺术展览、街头艺术表演、民俗非遗传承、文创产品展销、主题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服务夜间经济,促进文化消费,成为富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地标。

近些年来,一些发达城市开始兴建“第二图书馆”,如上海图书馆东馆、浙江图书馆新馆、深圳第二图书馆、苏州第二图书馆等,通过全新的空间再造和功能布局,打造在全国具有标杆性、高水平的公共文化设施,充分发挥行业龙头和创新引擎作用,成为点亮城市的文化灯塔。

3.2    全域服务:打造充满活力的总分馆制体系

提供覆盖城乡的全域服务,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的重要任务,主要通过总分馆制体系来加以实现。总分馆制是公共图书馆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重大变革,将分散设置、“孤岛”运行的各类个体设施,通过资源整合优化、服务开放共享,形成互联互通的“图书馆群”,实现优质资源下沉、城乡均衡发展、服务效能提升[11]。截至2020年6月,全国已有2320个县(市、区)建成图书馆总分馆制,实现资源共享[12]。

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继续推进总分馆制的普遍覆盖,整体提升我国图书馆事业建设能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激活总分馆制,让阅读设施可及性强,让阅读资源流转有序,让阅读活动丰富多彩,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服务。

近年来,以城市書房为代表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在全国各地普遍兴起,颜值颇高、设置灵活,有资源、有坐席,可阅读、可上网,公众满意、效能显著[13]。公共图书馆应当主动将这些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纳入总分馆制体系,加以科学统筹推进,进一步编实织密设施网络,提升服务品质[14]。阅读资源丰沛程度是阅读服务能力保证的基础指标,公共图书馆应当进一步加强总分馆制标准化建设,特别是建立图书资源定时流转的规范制度,并且设立达到一定数量规模要求的“硬性”规定,以确保基层服务能力。“服务活动化”是图书馆确立的专业理念[15],旨在以活动组织促进服务开展,激发社会公众特别是农村居民的阅读兴趣。公共图书馆应当引导建立读书会组织、完善阅读推广人制度,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吸引社会公众参与,引领时尚发展潮流。

当前,区域一体化发展又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京津冀图书馆联盟、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联盟、成渝地区公共图书馆联盟、长三角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联盟、关中平原城市群公共图书馆联盟等相继成立。推动区域联动共享,实现公共图书馆阅读一卡通、服务一网通、培训一体化,共筑文化发展高地,将是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命题。

3.3    情报加工:打造术有专攻的图书情报机构

提供检索与咨询服务,是公共图书馆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并且免费提供[16]。图书馆开展咨询工作,通常是运用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检索技能,借助文献信息为用户答疑解惑,对决策产生影响,起到间接支持作用。

随着城市创新发展,对图书馆咨询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具备一定的智库服务能力。要求图书馆能够围绕特定问题或项目需求,在全面、准确搜集文献信息基础上,开展深入分析,进行情报加工,形成知识含量高、可行性强的情报综述、研究报告等信息产品,对决策产生直接影响。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应当在满足社会公众阅读需求基础上,提升专业文献资源保障能力,优化专业人才队伍结构,积极拓展非基本服务项目和内容,为政府决策、企业需求,开展深层次情报加工,服务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目标。

公共图书馆开展咨询工作,理应区别于市场咨询、商业咨询,应当根据自身文献信息优势,有针对性地选择能力可及的若干专门领域,开展情报加工服务。可以围绕政府发展战略和新兴产业布局,从信息查询培训、文献信息传递等服务着手,与政府部门、企业建立连接点,逐步开展定题文献推送、政策查询、专利分析、标准获取、科技查新等专业信息咨询服务。可以发挥平台优势,凝聚社会专业力量,建立跟踪监测体系,推送行业动态简报,开展深度专题咨询服务,为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决策提供参考。可以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形成文化智库,为科学推进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咨询对策建议。

3.4    智慧应用:打造全程智能的公共文化空间

今天的公共图书馆,不再仅仅是传统图书“借借还还”的集散中心,更要主动融合科技发展潮流,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模式,加强数字资源建设、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献信息共享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为高质量发展全面赋能。

公共图书馆应当密切关注后疫情时代场所空间的卫生安全,可以探索应用智能技术,打造“非接触式”服务和线上云服务。如引入体温自动检测、空气环境净化、智能消毒、可视对讲设备等,提供自助操作、无感服务;引入网络预约、线上活动、云端讲座、网上咨询、数字展览等线上云服务模式,让社会公众足不出户也可以随时利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

公共图书馆可以引入更多的数字阅读内容、更新的数字阅读服务形式、更多社会机构的优秀活动资源,建设集学习、阅读、体验、活动于一体的交互式、立体化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公共图书馆可以引入智慧化的技术与方法,完善文献资源和服务智慧平台,涵盖文献资源采购、纸电资源组织与整合、数字资源发现与使用、总分馆资源共享与管理、文献资源使用评估、数据驱动的管理与读者服务等打造“全程智能”服务[17],全面提升图书馆服务能级。

3.5    文旅融合:打造主客共享的创新服务业态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依然是“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重要内容。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应当深入贯彻“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中央要求,积极拓展文旅融合公共服务新功能,以新服务新业态新产品丰富图书馆服务,满足社会公众需要。

其实,文旅融合的发展要求,也拓宽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除了考虑本地居民文化需求之外,还要纳入外来游客的特定需求,扩充服务范围,实现主客共享。公共图书馆可以系统地收集地方文献资源,文教结合开发研学课程,组织学生体验活动,开展课题讨论等,提供游学服务;可以加强旅游文献资源建设,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旅游信息服务;可以深度开发特色文献资源,利用馆内特色空间和相关服务,提供馆内游览、体验及文创产品销售,成为文化爱好者必到之地;可以结合总分馆制体系和地方文化资源等优势,设计文化特色旅游线路,面向游客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近些年来,有些图书馆探索开展“行走阅读”活动,渐渐成为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有效抓手,乐清市图书馆凭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旅阅读活动,于2020年4月列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文旅融合试点单位,便是其中的佼佼者[18]。该活动主要围绕“把读者变成行者、把行者变成读者”思路,发挥图书馆图书资源、读者资源丰富的优势,以阅读积分为引线,通过建立阅读积分、旅行积分、分享积分及积分兑换机制和数字化集成服务平台,激励引导更多人参与到阅读中来,多读书、读好书,并由阅读延伸到旅行,引导更多读者在阅读和旅行中感悟多彩人生,乐享品质生活,促进文化和旅游事业更好发展。其做法或可借鉴推广。

3.6    治理能力:打造科学有序的现代治理体系

推动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学有序的现代治理能力建设,离不开强而有的领导组织保障体系建设。作为公共图书馆现代治理的核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十三五”时期已经在全国地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广泛推行。一些公共图书馆成立了理事会,吸纳服务对象和有关方面代表参加,但“社会理事”参与管理和决策的积极性不高,有的理事会仍流于形式[12]。

“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之一,就是深化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从制度上进一步增强人力资源、业务发展、资金使用等方面法人自主权,进一步加强理事履职能力建设和提升理事会专业决策能力,进一步完善奖惩机制、激发机构活力、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能。

探索建立图书馆发展基金或基金会,以缓解因疫情及其他因素影响导致财政投入不稳定,而对品质服务项目和内容形成冲击。基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的部分种子资金,图书馆非基本服务取得的净收入,以及社会捐赠。可以建立榮誉表彰制度,鼓励企业、社会组织或其他社会力量捐资捐赠。基金主要用于图书馆财政预算计划外的创新项目孵化、阅读推广人培育、活动组织、特种文献资源购买等开支,必须严格基金支出范围,加强审计监管。

当然,从现代治理体系来讲,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还应包括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如部门管理机制、项目运行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建设完善外部评价机制,如公众需求征询反馈机制、公众参与评价机制、第三方评价机制等;建设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如根据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要求,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设施设备和物质的储备; 建设完善组织保障机制,如加强人、财、物方面的基础保障,确保日常工作有序开展,以及为文创产品研发、服务“夜间经济”等非基本服务拓展而建立创新机制,等等。

推动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阶段赋予图书馆的发展使命。我们应当牢牢把握时代机遇,在夯实打稳基本服务基础上,增强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站在时代发展新起点上,实现图书馆事业发展新突破。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1).

[2]  新华社.习近平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信[EB/OL].[2020-09-09].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9/09/c_1124978597.htm.

[3]  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EB/OL].[2021-01-10].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zywj/2021-01/10/c_1126966552.htm.

[4]  金武刚.全面构建现代公共图书馆制度——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学习与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8(1):49-62.

[5]  李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历史贡献[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6):4-15.

[6]  中国政府网.中宣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深入推进全民阅读[EB/OL].[2020-10-22]. http://www.gov.cn/xinwen/2020-10/22/content_5553414.htm.

[7]  吴建中.走向第三代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16 (6):4-9.

[8]  高阳.图书馆空间的革命——库哈斯的西雅图公共图书馆解析[J].建筑师,2010(2):63-69.

[9]  OodiHelsinki Central Library. What is Oodi?[EB/OL].[2021-01-10]. https://www.oodihelsinki.fi/en/what-is-oodi/.

[10]  佩雷斯-萨尔梅隆 G.图书馆:社会变革的驱动器[J].图书馆杂志,2018 (11):4-10.

[11]  金武刚.论县域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十大要点——兼及《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解析[J].图书馆建设,2017(5):4-11.

[12]  蔡达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情况的报告[EB/OL].[2020-12-23].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012/7ed12481a99c43d985edd1bca34c2afd.shtml.

[13]  李国新.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发展的新趋势[J].公共图书馆,2016(3):2.

[14]  金武刚.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科学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N].中国文化报,2021-01-26(6).

[15]  范并思.服務活动化:图书馆服务新趋势[J].图书馆学刊,2017(12):1-4.

[16]  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EB/OL].[2021-02-14].http://www.gov.cn/zwgk/2011-02/14/content_1803021.htm.

[17]  王世伟.论“十四五”期间公共图书馆“全程智能”发展的三重境界[J].图书馆建设,2020(6):35-46.

[18]  乐清市图书馆.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乐清市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新路[A].温州市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温州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汇编[C].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2020:233-237.

作者简介:金武刚,男,华东师范大学经管学部信息管理系教授,研究方向:图书馆法治与管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8ZDA324)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21-02-18;责任编辑:胡刚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两点思考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两点思考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丰富村民日常文化生活
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研究
浅谈文化馆的免费开放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贡献
如何补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短板”
衡水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探析
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高校图书馆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