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2020 年稻渔生态综合种养工作总结

2021-06-25 02:10王玉娟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亩产种养水产

○王玉娟

稻渔综合种养是把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的立体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高效的节水型农业经济发展要求。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过程中,稻渔综合种养作为一种产出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而受到高度重视。稻渔综合种养以水稻种植为中心,以水产养殖为主导,以生态安全为保障,是一种以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为特征的绿色生态种养模式。2020年平罗县在通伏乡、姚伏镇开展了稻渔生态综合种养技术示范推广,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稻渔综合种养实施基本情况

2020年平罗县结合本县实际,筛选15家积极性高、实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示范,每个示范点面积连片在200亩以上。今年共计示范推广新建稻渔综合种养面积8093亩,其中稻田养鱼7591亩、稻田养蟹502亩;水稻平均亩产578.3kg,稻鱼平均亩产53.6kg、稻蟹平均亩产11kg。

1.水稻生产情况。水稻出穗整齐,长势明显优于传统种稻,按“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测土配方一次性施肥,对土壤取样、测试化验,根据土壤的实际肥力和种植作物的需求,计算最佳的施肥比例及施肥量,种养期间水稻少使用化肥、除草剂等农药,未使用杀虫药。稻渔生态综合种养水稻平均亩产578.3kg、水稻价格每公斤2.9元、亩产值1677元。

2.水产养殖情况。捕捞时借鉴池塘捕捞方法,根据养殖品种习性,采用拉网、排水干田、地笼诱捕等手段,提高水产品起捕率。秋季起捕,稻渔生态综合种养大宗淡水鱼平均亩产53.6kg、每公斤销售价格为18元、亩产值964.8元;河蟹平均亩产11kg、每公斤销售价格86.6元、亩产值952.6元。今年稻田养殖河蟹亩产量有些低,对亩产值和经济效益有影响。

3.效益分析。稻渔综合种养其中水稻种植每亩支出1140元、淡水鱼养殖每亩支出480元、河蟹养殖每亩支出490元。稻渔综合种养淡水鱼养殖每亩产值为2641.8元、每亩支出1620元、每亩利润为1021.8元;河蟹养殖每亩产值为2629.6元、每亩支出1630元、每亩利润为999.6元。以每亩稻田为单位进行分析,具体情况详细见各表。

4.稻渔综合种养与常规水稻种植效益对比。常规水稻平均亩产580kg、水稻价格每公斤2.60元、亩产值1508元。常规水稻亩成本1040元,亩利润468元。稻渔综合种养每亩利润在1020元左右,稻渔综合种养较常规水稻种植每亩净增利润552元。

表2 稻渔综合种养收入计算表(单位:元、kg、元/kg)

表3 2020年常规水稻成本核算(单位:元/亩)

二、主要技术及建设内容

稻渔生态综合种养按照“稳粮增效、以渔促稻”高效种养思路,根据生态循环农业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技术、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在稻渔种养区,采取“企业+基地+标准化”的生产经营方式,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渔共生互促系统,集成稻渔综合种养“宽沟深槽”等关键建设。在实施过程中,主要的推广技术措施有:配套水稻栽培技术、配套水产品养殖技术、配套种养茬口衔接技术、配套施肥技术、配套病虫草害防控技术、配套水质调控技术、配套田间工程技术、配套捕捞技术、配套质量控制技术等9个方面。根据不同综合种养模式,对传统稻田进行工程化改造,改造过程中,保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原样,不破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破坏稻田的耕作层,开沟不超过总面积的10%,同时便于水稻种植、田间施肥灌溉、收割等操作管理。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水稻吸收肥料,净化水质;鱼类生活在良好的稻田环境中,摄食优质鲜活饵料,病原体相互感染的机会较少,体质健壮,抗病力强。稻渔综合种养水稻种植以当地主推品种为主,水产养殖品种以鲫鱼、鲤鱼、草鱼、河蟹等品种为主,每亩放养100多尾淡水鱼或河蟹苗400只,鱼类粪便的塘泥返田培肥,降低耕地盐碱化程度,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综合效益。稻渔生态综合种养水产养殖区充分利用干沟和农沟的面积,水稻种植区域和水产养殖区域面积占比为9∶1左右,在稻田四边开挖环田沟,环田沟上口宽5.0m、沟深1.2m以上。

三、稻渔综合种养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平罗县成立了由农业农村局主管领导为组长,有关乡镇、局业务股、财务股及农技中心、水产中心技术人员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实施、技术指导、项目检查验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协力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工作开展。各试验示范点详实记录水稻种植生产各阶段管理措施,水产品放养数量及各阶段养殖生产管理技术环节。

2.注重培训,加强示范推广。技术人员每周下乡蹲点指导,充分发挥技术服务组和合作社及企业作用,加大高产高效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稻渔综合生态种养生产科技水平。广泛开展稻渔综合种养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发挥综合示范基地平台作用,召开现场观摩会,组织技术干部和农户观摩学习交流,加大稻渔综合种养成果的推广应用。组织种养户外出考察学习稻渔综合种养成功经验和成果,不断完善提升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加快平罗县稻渔综合种养改良提高进程。

3.加强引领,创新经营模式。平罗县在《宁夏渔业十三五规划》中,按照“稳粮增效、绿色生态、以渔促稻”高效种养思路,明确稻渔综合种养发展任务,引导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家庭农场、村集体组织通过流转土地的形成,扩大经营规模,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今年通伏乡15家经营主体成立了稻渔综合种养合作联合社,采取“五统一”(统一品种、统一品牌、统一种养模式、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服务机构)模式,有效扩大了稻渔综合种养优质稻米、水产品的知名度,提升产业品牌价值。

4.制定政策,加强扶持。稻渔综合种养绿色生态、种养结合、稻渔双收、增产增效,符合现代渔业发展要求,区市县渔业部门始终把其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养积极性,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5.严格项目审核资金使用管理。项目结束后,领导小组对项目实施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认真进行审核。切实加强项目信息管理和跟踪服务。

四、建议

1.提高认识,积极示范推广以渔治碱稻渔综合种养

稻渔生态综合种养是利用稻水养鱼、鱼养稻的一种立体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由于其周期短,节水、节地、节肥、节工,增产、增收、增粮、增鱼“四节四增”效益,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身。既抓了米袋子,又抓了农村的菜篮子,同时解决了农民的钱夹子问题,可带动农家乐等休闲渔业、乡村旅游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其前景十分广阔。

2.提高稻渔生态综合种养关键技术措施

一是稻田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洁无污染,灌排方便,保水性能好,不受旱涝影响;二是加高加宽田埂,埂高、宽不得少于50cm,捶打结实,确保不会发生渗漏或塌陷;三是开挖注排水口,设置拦鱼设备及防逃设施;四是投放鱼种。栽秧后7-15天,秧苗返青后开始投放鱼种,鱼种放养用浓度为3%-5%的食盐水浸泡3-5分钟进行鱼体消毒,鱼种以杂食性鱼类为主。五是做好投喂饲料,防盗、防逃、管水等后期饲养管理工作。

(通联:753400,宁夏平罗县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电话:0952-6093687)

猜你喜欢
亩产种养水产
“证”规企业,振兴水产!
亩产超340斤!4口塘出蟹11000斤,错峰卖蟹亩产值2万元的秘籍来了
稻-鳖-鱼生态种养技术要点总结
当代水产 腾氏水产商务网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山西夏粮喜获丰收 亩产首次突破300公斤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