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种子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1-06-25 01:17徐亚会马晓丽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6期
关键词:种业河北省全省

赵 磊 徐亚会 马晓丽 张 萌

(河北省种子总站 石家庄050031)

近年来,河北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伴随农作物种业投入持续增加,良种繁育能力、种子技术支撑体系逐步健全和市场监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河北省种子企业持续向好发展,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以企业为核心的良种育繁推一体化格局正在形成。

1 种子企业数量与规模持续增长

2019年全省共有持证种子企业403家,比2018年增加67家,增加幅度达到19.94%。其中育繁推一体化企业8家,进出口企业6家,转基因棉花企业11家;省级发证种子企业94家,县级发证种子企业290家,县级发证种子企业占全省种子企业总数的72%。玉米种子企业108家,小麦种子企业61家,马铃薯种薯企业46家,棉花种子企业21家,大豆种子企业5家,花生种子企业4家,油菜种子企业7家,水稻种子企业3家,谷子13家,结球甘蓝43家。2015-2019年持证种子企业情况见附图。

种子企业注册资本总额达到46.92亿元,其中1亿元以上的12家、3 000万~10 000万元的90家、500万~3 000万元的119家、500万元以下182家。2019年底种子企业总资产达到101.06亿元、固定资产净值22.92亿元,分别比2018年增加14.98%和13.63%。

附图 2015-2019年种子企业构成类型

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8家,数量仅次于北京、山东、安徽,居全国第4位。三北种业、国欣总会、雪川农业、河北巡天等4家企业进入全国种业50强,20家企业行业信用评价达到A级以上,其中8家达到AAA级。

2 种子企业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2019年全省种子企业销售总量5.94亿kg,销售总额38.46亿元,比2018年增加11.87%。种子企业销售前十强的种子销售额为13.64亿元,占全省总销售额的35.47%,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扩大。全省种子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17亿元,比2018年增加3.82%,其中盈利企业340家,实现利润5.58亿元;亏损企业47家,亏损4 127.82万元;另有16家企业不赢不亏。

目前河北省有6家种子企业从事农作物种子进出口业务,分别是河北大禹种业有限公司、河北浩海嘉农种业有限公司、雪川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双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石家庄绿景林业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进口大葱、洋葱、胡萝卜、菠菜、番茄、辣椒、西葫芦、向日葵和高粱等作物种子共计8 209.5 kg,水果类苗木蓝莓1 200株、葡萄500株;出口马铃薯种薯375 kg、谷子5 kg。

3 特色种子企业发展全国领先

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化运作,本省节水优质小麦、优质强筋小麦、杂交谷子、马铃薯、甘蓝及部分瓜菜等特色种业育种和产业化开发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形成了雪川农业、张家口弘基、河北巡天、华穗种业、河北捷如美等一批优势特色龙头种子企业。

河北巡天杂交谷子现已在14省区累计推广‘张杂谷’系列谷种2 000万亩以上,最高亩产量达800 kg;在埃塞俄比亚、塞内加尔、尼日尔等十几个国家试种成功,促进了杂交谷子走向全世界;雪川农业、张家口弘基为代表的40余家马铃薯种薯企业,年产脱毒微型种薯6亿粒,占全国微型种薯20%以上;华穗、万佳两家甜糯玉米种子企业的产销量约占全国的12%。邢台甘蓝种子企业26家,年销量40万kg,销售额2.4亿元,占全国年用种量的70%,销往全国30个省份及俄罗斯、朝鲜、越南、韩国、蒙古、斯里兰卡等国家,成为国内甘蓝种子“风向标”;本省企业培育了全国最早的强筋小麦品种和一批品质好、市场公认度高、可以替代进口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据《2018年中国小麦质量报告》,达到国标(GB/T 17982)优质强筋小麦标准的品种有12个,其中本省种子企业培育品种4个 (藁优2018、藁优5218、藁优5766个和师栾02-1),为全国最多。

4 种子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显著

近年来本省种子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科研投入持续增大,科企合作持续深入,企业已成为育种创新的主体。2019年全省种子企业科研投入达到1.96亿元,取得数量可观的育种创新成果。

4.1 种业专利

2019年河北省种子企业育种发明专利申请8件,占全省总量(49件)的16.33%。种子企业育种发明专利授权量3件,占全省总量(27件)的11.11%(表1)。

表1 河北省种业企业育种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布情况

4.2 植物新品种权

2019年河北省种子企业新品种权申请227件,占全省总量(342件)的66.37%;河北公开授权品种34件,占全省(100件)总量的43%(表2)。

4.3 审定新品种

2019年河北省种子企业通过国审品种数量为46个,占全省总量(51个)的90.2%,涉及22家种业企业,包含玉米(43个)、棉花(2个)、小麦(1个)3种作物(表3)。

2019年河北省种子企业通过河北省审定品种162个,占总量(219个)的73.97%,涉及75家企业,包含玉米(117个)、小麦(35个)、棉花(10个)3种作物(表4)。

5 种子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种业集中度低。本省种子企业总体数量多,但规模小,301家注册资本在3 000万元(含)以下,占74.7%,超过亿元的仅有12家,销售额过亿的仅有7家,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种业航母”。多数企业仍以买断品种、代理销售为主,真正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数量较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二是原始创新能力不高。育种手段仍以常规方法为主,分子技术等现代育种手段和技术还比较落后,品种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农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和市场对优质特色化品种的需求。

表2 河北省种业企业品种权申请和授权情况

表3 河北省种业企业国审品种数量

表4 河北省种业企业省审品种分布情况

续表4

续表4

6 对策建议

6.1 提升企业研发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省内科研院校与种子企业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种业创新联盟,改变“小作坊”“课题组”育种模式,推动育种创新,提高育种效率。鼓励种子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育种设施,加快人才、技术、资源依法向企业流动,促进种业资源整合,培养和集聚一批种业科技领军人才和育种攻关团队,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通过政府奖励、以奖代补等方式,加快成果转化,推动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长效利益机制。

6.2 提升农作物供种保障能力

以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县和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大县为重点,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完善种子生产标准及操作规程,推行标准化生产;发展专业化制种农机服务,推进制种全过程机械化作业,提高制种效率、降低制种成本;推动建立农作物制种保险制度,提高抗风险能力。

6.3 壮大龙头企业发展,提高种业企业竞争能力

一是大力推进种企兼并重组,支持有实力的种业企业,通过外延扩张或兼并重组,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升育种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二是加强基础条件建设,依托“十佳优势种业企业”“十佳特色种业企业”,充分利用好财政投入,鼓励引导企业及社会资金投入,争取更多国家项目做好种业提升工程,重点扶持龙头种业企业完善品种研发条件、繁育与示范基地、生产加工设备、仓储设施等基础条件,全面提升种企基础设施水平。

猜你喜欢
种业河北省全省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幼儿园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