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成长痛点

2021-06-25 05:11
检察风云 2021年8期
关键词:生物医药集群人才

提案方 朱云上海市政协委员

背景情况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上海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生物医药正处于大规模产业化的开始阶段,2020年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并将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中国医疗市场在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财富增长以及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等因素的驱动下迅速扩容。我国卫生消费总额在过去9年中保持了17.2%的复合增长率。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市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生物医药市场。

问题及分析

1.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和能级需要进一步提高。虽然2020年上海的相关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但要在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仍须付出更大的努力。

2.创新药研发有待进一步加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主要有化学药品、生物药品、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和药品研发及医疗服务等行业。其中医疗器械研发方面成果最多,而创新药研发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

3.企业数量众多且分散。上海生物医药企业主要分布在浦东新区、奉贤区、金山区、嘉定区和松江区,在全市还没有形成发展集群。

4.生物医药企业出现“外迁化”趋势。以浦东新区为例,受制于生物医药产业用地短缺,新区生物医药企业赴外地实现产业化比较普遍。外迁企业也带走了相关的研发中心和试验基地,导致人才、资本等外流。

5.产业园区管理模式与市场衔接不紧密。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模式主要是“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同时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但存在多口管理,造成主体不统一、信息不互通、市场化程度较低、运营机制欠灵活。

建议

1.做好统筹规划,扬长避短,重点扶持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生物医药企业集群化发展。

建议精心编制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立足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基础,重点在生物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扶持3—5个顶尖产业集群,注重产业链完善,避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同时,差异化布局各产业集群,配套实施相关政策和资源倾斜。通过规划调整、政策引导,推动全市生物医药企业向以张江为核心,以金山、奉贤、徐汇等园区为重点的“聚焦张江、一核多点”生物医药产业空间集聚,力争形成产业带、产业群,形成不同的功能定位。

2.出台配套产业政策,因地制宜,解决制约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的土地、资金、人才、市场准入等问题。

政府要提供税收、土地、孵化器、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及资金投入。例如,完善支持上海创新产品优先纳入医保的政策措施,简化创新药品和高端医疗器械进入医院的招投标流程;在土地供应方面对生物医药产业有所倾斜;出台吸引生物医药高端人才的政策,重点吸引海外高层次专家和科学家群体、创新型企业家群体、研发人才群体、工程师群体等;用好跨国公司资源,形成与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的有效互动。

3.对接科创板、吸引风投,以资本为手段开展精准招商和行业资源整合,提高产业发展竞争力。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更新快、培育慢、风险高的特点,因而更加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建议出台相应的政策,成立规模百亿元的市级生物医药产业并购基金,围绕上海市重点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的细分领域来开展并购,将国内外的优质项目和资源吸引到上海发展。

4.优化营商环境,对标世界一流水平,打造国际生态宜居环境,提高对生物医药企业的吸引力。

基于产业数字化生态系统,以产业创新要素为抓手,推动相关服务资源集聚,由政府发起构建市场化运作、服务于双边市场模式的第三方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实现产业创新服务与市場的精准匹配。在园区软件环境上,不仅要引进一流的医疗、保健、教育、休闲娱乐等资源,还要着重培养科学园特有的社会人文气息,通过举办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节,增强人才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

猜你喜欢
生物医药集群人才
人才云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生物医药洁净管道系统
生物医药洁净管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