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学校思政教育,深化德育内涵建设

2021-06-25 07:33邓雅静
下一代 2021年3期
关键词:宗旨思政实践

邓雅静

摘  要:学校思政教育,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人生课堂,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校应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制订思政教育计划,创新思政课堂教学模式,推动学校思政教育不断向前发展,进一步深化德育内涵建设。

关键词:思政;德育;宗旨;创新;实践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人生课堂,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学校应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深谙肩负思政教育的初心使命,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信念为指导、用党史引领、文化熏陶、活动指引、典型激励等,不断完善自身的思政教育体系,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制订思政教育计划,创新思政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思政教师队伍,不断深化德育内涵建设。

一、提高教师宗旨意识,夯实思想道德根基

思政教师是思政课的主导者和传播者,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神,要在学生心灵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因此,思政教师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学校要加强思政课建设,不断完善思政教育工作体系。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以上率下,率先走进课堂,上好思政第一课,引领思政教师,促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对思政教师,重点加强宗旨信念教育、培育良好的师德师风、职业素养。要加大思政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建立健全思政考评机制,激励做有思想、有信仰、有情操的思政教师。有了综合素质高的思政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为国为民作贡献的优秀人才。

二、加强传统文化引领,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学校要把思政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结合传统节日、外出参观、校园活动等,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针对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1],组织开展各类传统文化教育主题比赛或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名人故居、传统民居、历史建筑等文化遗址,了解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开展客家山歌、客家文化、特色足球进校园活动,邀请客家传统文化名家和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学校,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中受到熏陶,潜移默化,进而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和践行人。

三、传承党史精神,促进思想道德发展

思政教育要坚持培根和镇魂相统一、历史和现实相贯通,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对学生开展党史教育活动要通俗易懂,在内容上既要符合历史也联系时代,方式上既要适合学生也适合本地实际。通过思政课、历史课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党史的演变历程讲清讲实,通过现场教学把党和国家的成长历程、发展轨迹讲好讲透。学校可结合当地党史精神编撰校本教材,弘扬历史文化;依托当地党史活动基地,组织师生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就近就便到革命战争纪念地、烈士陵园等瞻仰宣誓、祭扫献花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铭记历史、崇尚革命英雄、继承革命事业,增强学生家国观念和爱国情感。

四、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思想道德质量

思政课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制订思政教育计划,灵活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和多种教育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思政课开展的质量。为提高思政课教育效果,学校要针对思政教育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科研,积极解决教育中的问题,并将经验成果推广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构建“思政课堂”校本课程。除了要不断创新思政课堂上的教学模式,还可采用网络、新闻媒体等现代信息,深入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利用德育教育基地、博物馆、科技馆等社会资源,让学生在观摩中受到教育。让本地文化和学校特色相结合,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共构建,形成合力开展思政教育。通过不断改进思政教育方法,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进行渗透式教育。

五、学典型促成长,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人、革命先烈、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等,用伟大的精神,深刻影响一代又一代人。学校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用树典型、学榜样的方式,激励学生朝正确的方向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当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思政教育课堂上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积极开展以“弘扬抗疫精神”为主题的各种活动。让学生铭记在这场严峻的抗击疫情斗争中,医务工作者、军人、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立足本職,舍小家为大家,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人民撑起了“抗疫”的重要防线。通过开展学习典型,引导学生从小做起、见贤思齐,激励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奋发向上、顽强拼搏、不断进取,内心充盈保家卫国的豪情。

六、加强学用结合,深化思想道德成效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思政教育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领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校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宗旨,实施“重体验、善激励、促情感、求自律”的教育模式,把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学生日常生活,渗透于教育教学,贯穿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同伴之间开展学雷锋、扶弱助残、便民利民、环境保护、文明礼貌、公益宣传等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就近就便到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和敬老院、福利院等社会机构,开展知识讲解、秩序引导和敬老助老、关爱孤残儿童等活动。学生通过参与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养成良好习惯,培育美好心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办好思政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欲茂其枝,必深其根”,思政教育夯实了德育根基,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了学校德育阵地建设,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盛军,论利用传统节日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中学教学参考,2018(9).

[2]魏建太,扎根杏坛,甘做有思想的行者,新课程(教研版),2011(9).

猜你喜欢
宗旨思政实践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红船
漫画也疯狂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