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情境,促进自主探究

2021-06-25 03:08覃娅
下一代 2021年3期
关键词:情境探究思维

覃娅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体现“学为第一、教助学成”这一教学理念。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兴趣,启迪思维。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主动、灵活、独创地去思考、解决问题,在自主学习中,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建构,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有效 ;情境 ; 思维;探究

在学为第一的前提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现状,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合适的教学内容,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最终实现个体生命全面、蓬勃地成长。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充分的体现“学为第一、教助学成”这一教学理念呢?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使其充分体验和自主探索知识,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则应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发挥好配角的作用。下面将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和思考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启迪思维。

(一)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赋予一定的生活背景,联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自主探究,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如教学《搭配中的学问》一课,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小华的早餐中湿粮有牛奶、豆浆、稀饭,干粮有馒头、鸡蛋、油条,请大家帮助小华进行营养搭配,每餐最少吃一种干粮和一种湿粮,想想共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在愉悦的问题情境中,开启了思维的大门,了解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力量。

在解决这些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同时也有助于理解“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二)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有很强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很多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感到枯燥、乏味,但当他们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时就会觉得“其乐无穷”,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用带着疑问的口气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花果山水帘洞中,齐天大圣准备给小猴子们分桃子,可半个桃子怎样表示呢?这下可难倒了孙大圣,同学们愿意帮助他吗?”顿时,同学们议论纷纷,群情激昂,思维的大门一下子被打开。这时,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非常高,课堂气氛也非常浓。

(三)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在数学活动中,如果教师提供的问题情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那么学生就可以带着思考的头脑去挑战、去征服这个问题,使课堂真正的“活”起来。

如,我在教《旅游费用》一课时,非常注意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记得有这样一题很具有代表性:某小学115人去秋游,大客车每天每辆1000元,限坐乘客40人;小客车每天每辆650元,限坐乘客25人,怎样租车最省钱?问题一提出,教室里顿时炸开了,小组同学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想出了几种租车方案,再进行比较,很快就找到了最佳方案。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通过创设各种有效地问题情境,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充分体现“学为第一,教助学成”。

二、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促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全过程,感悟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他就获得了发展的主动权,他就会呈现出生命发展的自主色彩。让我们的学生主动、灵活、独创地去思考、解决问题,在自主学习中,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建构,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实现思维的自主放飞。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第一轮自主学习,观察带来的一些生活物品,让他们分类并说明理由。这样学生就从直观上感知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再让学生从这些立体图形中找出长方体,并说说是怎么判断的,可以反馈学生对长方体的了解,并通过学生看书自学,認识到长方体是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这样在自主学习中,规范了学生的数学语言。当学生说了很多生活中的长方体后,我马上提出一个疑问:“梯形水渠模型”是长方体吗?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认识到仅仅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这些特征还不能说明它就是长方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主动的去探究长方体的其他特征。接着,我再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第二轮学习讨论。请大家拿出自己带来的长方体纸盒,用手摸一摸、数一数,用尺量一量,也可以剪下一个面后,和其他的面比一比,认真观察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你还有哪些发现?在小组内把你的发现说给同学听听,并由小组长填在记录卡片上。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知道了长方体在面、棱等方面还有特征,从而激发了学生再次主动探究的欲望。老师借助学生的这股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让他们通过手中的长方体纸盒和其他学具,借助自己的思维去发现、去验证新的结论,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有的用手摸,有的用尺子量,有的进行计算,有的用剪刀剪下一个面后去比较、去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可谓多种多样,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发现特征,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培养,发散思维得到了训练,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师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的过程,放手让学生自由地思考,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想法,并鼓励学生大胆发现规律,应用规律,只有学生亲自经历探探索过程而发现数学知识,才会印象深刻,掌握牢固,运用自如,同时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体验到经过努力获得知识的成功的喜悦。

总之,课堂因“学”而精彩,“学”是推动课堂行进的那只“看不见的手”。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放到第一位,多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思考、探究、实践、交流的机会以及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情境探究思维
设问引导探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感悟三角形的高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