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2021-06-25 03:17姜磊
下一代 2021年3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核心素养

姜磊

摘  要:历史学科作为基础性课程之一,在新课改工作落实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各个学段的课程开展中都以强调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为主,希望能够以此赋予历史教学更多的教育内涵与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核心素养教育理论下的初中历史课程展开研究,希望能够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建议,帮助学生强化历史观念,并学会通过历史思想去思考实际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实践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以唯物史观为主,涵盖了历史理解、时空观念、家国情怀以及史料实证等五个方面内容。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立足于教材基础之上,深入发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寻找其与核心素养知识的衔接点,并灵活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初中历史课程的整体框架进行优化,以此来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核心素养思想中所蕴含的教育内容是对学生能力与思维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进而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吸收知识信息,并掌握正确的分析问题方法。从而促使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其在学习活动不仅仅能够有效地掌握知识内容,还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或是学习需要去接触更加丰富的历史知识。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通过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自主对教学内容展开探索,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1]。

以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上册知识为例,在学习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知识时,教师首先需要帮助学生明确“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这段时间我国政权的主要特点,也是学生在学习这段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把握的主要知识脉络。然而这段时期由于年代久远,并且其中政权林立错综复杂,学生无法实现将这部分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为此,在进行这一单元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妨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为学生播放一段三国演义的影像片段,以三国鼎立为起始点,进而衍生出其后的政权发展以及各个朝代中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如北方各族内迁、江南地区的开发、以及宗教文化的兴起等等内容,使学生能够以此作为节点将不同时期的历史知识串联起来,从而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时空概念与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介绍一些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发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利用课余时间对这部分内容展开探索,从而对我国古代文化所做出的科学贡献进行了解。

二.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奠定学生文化情感

历史教材的特点是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真实的描述,然而历史教学的目标却是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掘潜藏其中的文化情感,并将之余历史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还原出正是饱满的历史形象。而这也正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所强调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培养为具有独立思想并且价值观念健全的优秀人才。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要注重发掘教材中的隐藏信息,并以此作为知识跳板,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去勾勒出独属于自身的壮丽历史卷幅[2]。

例如在学习“秦末农民起义”的知识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前一章节学习过的内容“秦统一中国”来分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教材中虽然对于秦始皇统一六合的举动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认为这项举措不仅整合了中国的土地,同时也对于人的精神文化进行了整合。然而这看似和谐统一的局面,却是秦始皇利用焚书坑儒、酷刑苛政所换来的,因此人民在残酷的压迫下只能够选择接杆而起,面向暴秦拼死反抗,这也是秦朝政权仅仅维持了十五年便被取代的原因之一。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一部分史实资料,如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阿房宫、甚至是孟姜女哭长城等文学作品,去真实评价秦朝政权统治的功过是非,以此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分析能力,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三.丰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核心素养教学视域下,初中历史课堂开展的主题应当围绕着学生活动来展开,而教师应当选择适当的让步,以此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使学生成为课堂一切教学活动的主要人物。在此基础上,历史教师应当开发出更加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为其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此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历史课堂枯燥乏味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加具有趣味性的学习体验。比如教师可以结合小组学习模式,将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均匀组合,然后采用知识竞答、历史话剧、辩论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对历史知识进行探索,如此不仅仅能够教学活动中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学习能力,也是提高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3]。

以“辛亥革命”知识为例,在结束了课堂教学后,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预告下堂课将进行知识竞赛,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结合,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有关辛亥革命的历史资料,以此来为知识竞赛环节进行准备,而在竞赛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习小组,可以获得教师的一份神秘奖励,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对于问题设定方面,教师除了布置一定的基础内容之外,还可以适当的扩展知识范围,为学生布置一些主观题,如:辛亥革命虽然加快了清朝政府的灭亡速度,但是也间接促成了袁世凯的继位,为此你认为辛亥革命是否算是成功?由于这类问题不仅考验学生的主观意识,同时涵盖的知识范围也比较广,故此对于学生的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唯物史观等能力都具有很好的培养意义。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师应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丰富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好地学习体验,如此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领会历史核心素养精神。

参考文献:

[1]王湘文.陶行知教育思想引导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落地——以人教版初中历史《洋务运动》为例[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20):67-68.

[2]占喻.初中历史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以部编版七年级“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J].桂林師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4(05):154-156.

[3]杨秀成.分析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反思探索[J].科技资讯,2020,18(28):175-176+179.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