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香粳1号”在上海市的种植表现及作“国庆稻”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

2021-06-26 02:11廖玲玲王红梅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奉贤试种奉贤区

廖玲玲 曹 婷 瞿 洁 王红梅 潘 玲

(1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农业服务中心,上海 201411;2上海市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 201499)

“国庆稻”是对上海市及其周边地区于9月上中旬收割、国庆节前上市的优质水稻的统称[1],而奉贤区是上海市的农业生产大区,多年来一直开展“国庆稻”新品种(系)的筛选试验[2-3]。

“早香粳1号”是由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熟中粳新品种,201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编号:苏审稻20190023)[4],奉贤区于2015年引进该品种并进行试种。经多年生产实践,该品种表现出熟期早、产量高、米质佳等优点,适宜在上海市作“国庆稻”种植。为促进“早香粳1号”在上海市的进一步推广种植,现笔者拟在总结其在上海市种植表现的基础上,总结该品种作“国庆稻”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以供种植户参考借鉴。

1 “早香粳1号”在上海市的种植表现

1.1 熟期早

“早香粳1号”于2015年参加奉贤区早熟品种比较试验,成熟期比对照“松早香1号”提早4d;2016年在崇明、松江、青浦、奉贤4个试验点试种,成熟期比对照“松早香1号”提早8.5 d;2017年在崇明试验点试种,成熟期比对照“松早香1号”提早4 d(5月7日播种,6月9日移栽,8月1日始穗,8月4日齐穗,9月14日成熟)。表明该品种在上海市种植的熟期较早,适宜作“国庆稻”种植。

1.2 产量高

“早香粳1号”于2015年在奉贤试验点试种,每667 m2平均产量为570.6 kg,比对照增产16.4%;2016年在崇明、松江、青浦、奉贤4个试验点试种,每667 m2平均产量为614.6 kg,比对照增产0.3%;2017年在嘉定、浦东、青浦、崇明4个试验点试种,每667 m2平均产量为484.6 kg,比对照增产7.7%,同年在嘉定区华亭镇、金山区朱泾镇及光明米业进行示范种植,每667 m2平均产量为462.3 kg,比对照增产3.7%。表明该品种在上海市种植的产量表现较好。

1.3 产量构成合理

“早香粳1号”于2015年在奉贤试验点试种,表现为平均株高79.6 cm、穗长15.3 cm、每667 m2有效穗数23.1万穗、每穗总粒数113.5粒、结实率94.5%、千粒重27.3 g;2016年在崇明、松江、青浦、奉贤4个试验点试种,表现为平均株高88.6 cm、穗长16.7 cm、每667 m2有效穗数20.0万穗、每穗总粒数148.6粒、结实率93.3%、千粒重24.8 g,分别比对照品种+2.6 cm、-1.1 cm、-2.5万穗、+19.5粒、+1.5%、-1.1 g;2017年在嘉定、浦东、青浦、崇明4个试验点试种,表现为平均株高93.0 cm、穗长16.4 cm、每667 m2有效穗数23.7万穗、每穗总粒数110.3粒、结实率84.4%、千粒重24.6 g,分别比对照品种+7.0 cm、-2.9 cm、-1.6万穗、+12.0粒、+1.6%、-0.4 g。各点试种结果表明,“早香粳1号”在上海市种植的产量构成合理,表现为植株略高、穗较大、穗粒数多、结实率高。见表1。

表1 2016—2017年“早香粳1号”在上海市种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构

1.4 米质佳

“早香粳1号”于2016年在奉贤试验点试种,稻米经检测,糙米率为84.1%、精米率为74.4%、整精米率为68.5%(均优于对照),垩白度为14.3%、透明度3级(外观品质略差于对照),见表2。

表2 2016年“早香粳1号”在上海市种植的主要米质指标

2“早香粳1号”作“国庆稻”的栽培技术要点

2.1 适期早播早栽

“早香粳1号”在上海市作“国庆稻”种植,宜适期早播早栽,以促进其提早成熟。一般选择前茬作物为绿肥的田块或休闲田进行种植。采用机械育插秧的,于4月中下旬播种,5月上中旬移栽大田,每667 m2基本苗数6万~8万苗;采用机械穴直播的,于5月10日左右大田播种,每667 m2基本苗数8万~10万苗。

2.2 科学运筹肥料

“早香粳1号”在上海市作“国庆稻”种植,整个生育期宜每667 m2施纯氮12 kg,且以施用基蘖肥为主,不施穗肥。具体施肥措施为:基肥每667 m2施商品有机肥500~1 000 kg(可视绿肥还田量适当调整用量)+42%BB肥(N-P-K=24-8-10)25 kg或42%缓释肥(N-P-K=30-6-6)20 kg;分蘖肥每667 m2施46%尿素10 kg,可分2次在6月底前施用;长粗肥在搁田前每667 m2施45%复合肥(N-P-K=15-15-15)10 kg。

2.3 合理进行水浆管理

苗期大田建立浅水层;分蘖前期大田进行浅水勤灌,分蘖后期大田由轻到重分次搁田,以控制无效分蘖;幼穗分化阶段,大田保持干湿交替,实施间隙灌溉;剑叶抽出期,大田保持浅水层;抽穗前,大田脱水轻搁田,以促进抽穗整齐;抽穗扬花期,大田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大田保持先湿后干,实施间隙灌溉;收割前7~10 d大田断水。

2.4 绿色防控病虫草害

鉴于“早香粳1号”早种早收,可避开9月以后的病虫害集中高发期,故可采用生态调控(耕翻灭蛹、布设防虫网、田埂留草)、理化诱控(布设性诱剂和杀虫灯、种植蜜源植物)、生物防治(释放天敌、施用生物农药)等措施进行病虫害防治,实现化学农药零施用。针对防除稻田杂草,可在大田种植前30 d进行灌水,以诱使杂草种子早出苗,保水15 d后再进行耕翻灭草。如遇病虫草害发生较重的年份,若确需使用化学农药,须严格按照NY/T 393的相关要求选择农药进行防治。

2.5 适时早收

为保证稻米品质,待“早香粳1号”95%谷粒黄熟时即可进行收割。收割的稻谷经晾晒后,宜尽早加工上市。

3 结 语

多年试种实践表明,“早香粳1号”在上海市种植,具有熟期早、产量高、米质佳等优点,适宜在上海市作“国庆稻”种植,这样可在一定范围内缓解优质国庆稻“松早香1号”种子供不应求的困境,此外,“早香粳1号”可替代部分晚粳稻品种,用于调节茬口季节与农机数量不足之间的矛盾。因此,“早香粳1号”在上海市具有一定的推广种植前景,可在上海市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奉贤试种奉贤区
弘贤育德做先锋 五育并举促成长——上海市奉贤区奉城第一小学少先队工作的实践探索
薪火少年说——上海市奉贤区奉城第一小学少先队创新特色项目
奉贤区金汇镇:“联”字特色谱写人大工作新篇章
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内植物与鸟类共生关系探究
2米高“巨人稻”试种成功
我喜欢的一句话
为全球城市建设奉献奉贤新高度
推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我的家乡叫奉贤
河北永清:“无土芹菜”试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