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构想与苏州的实践

2021-06-28 00:44周国平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

周国平

[摘要]小康社会构想是邓小平理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1983年对苏州的视察,不仅为其小康社会构想的整体确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践经验和事实依据,也极大地鼓舞了苏州人民。在过去的30多年里,苏州之所以能够成功实践邓小平小康社会构想,关键在抢抓历史机遇,关键在创新发展思路,关键在保持协调发展。

[关键词]小康社会;苏州实践;历史考据;实践演进

小康社会构想是邓小平理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近30多年里,邓小平小康社会构想为动员和激励全国亿万人民,齐心协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历史交汇点上,人们忘不了邓小平1983年视察苏州时的情景,忘不了是邓小平为苏州小康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邓小平小康社会构想的提出及其意义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诗·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在中国历史上,“小康”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普通老百姓的理想生活水平。是指一种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生活状态,即温饱有余而富裕不足。另一层是知识分子的理想社会模式。是指一种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作为一种生活理想,小康在中国老百姓中有着经久不息的魅力;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小康在中国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邓小平在设计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创造性地汲取中国传统大同和小康思想的精华,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紧密地将“国情”与“世情”相结合,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概念。作为邓小平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概念,“小康社会”的提出,赋予了传统“小康社会”以全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内容,顺应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基础和现实需要。

早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为了尽快实现中国的富强,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就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两步走”的战略构想。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耽误,事实上,即使没有“文化大革命”的耽误,“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也不能按期实现。這主要是由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太低和世界现代化发展基本规律决定的。1977年,邓小平复出,历经多次政治磨难的他,对中国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复出后一系列的出访,更使他大开眼界,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要到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是不现实的。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英国客人时第一次把“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改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他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现在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是你们五十年代的水平。如果本世纪末能达到你们七十年代的水平,就很了不起。就是达到这个水平,也还要做许多努力。”同年10月4日,在中共省、市、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座谈会上,邓小平第一次用国民生产总值这一重要统计指标衡量“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据澳大利亚的一个统计材料说,1977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为八千七百多美元,占世界第五位。第一位是科威特,一万一千多美元。第二位是瑞士,一万美元。……我们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能不能达到人均上千美元?……现在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大概不到三百美元,要提高两三倍不容易。”

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呢?同年12月6日,前来中国访问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向邓小平提出了这个问题。邓小平沉思片刻之后向客人解释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在这里,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概念以及在20世纪末中国达到“小康社会”的构想。小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二、邓小平小康社会构想的确立与苏州实践的历史考据

邓小平到苏州调研的1983年,正处于小康社会构想从初步形成到具体化、体系化的关键时期,苏州的实践给邓小平小康社会构想的整体确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践经验和事实依据。

(一)翻两番肯定能够实现

“这几年一直摆在我们脑子里的问题是,我们提出的到本世纪末翻两番的目标能不能实现,会不会落空?”翻两番,能否翻?奔小康,如何奔?邓小平是带着这个关系国家发展前途的战略问题的思考到苏州考察的。邓小平一到苏州就问陪同的省市负责同志:到2000年江苏能不能实现翻两番?省委负责同志汇报了江苏从1976年到1982年工农业总产值翻番的实践后说,照这样的速度,用不了20年就有把握实现翻两番。那么苏州有没有信心,有没有可能?邓小平问。当时,正值苏州地区和苏州市合并前夕,按照新的区划,苏州市将下辖吴县(现吴中区、相城区)、吴江(现吴江区)、昆山、太仓、常熟、沙洲(现张家港市)6个县。这6个县1978年的工农业总产值为65.5928亿元,国民生产总值为31.9053亿元。到1982年底,工农业总产值增加到104.8813亿元,人均超过800美元,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到了47.6133亿元。4年间,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以12.65%和10.49%的年平均速度递增。按这样的发展势头,在苏州,翻一番的奋斗目标有5—6年时间就已足够,再翻一番,用10年时间也就差不多了。邓小平听了汇报高兴地说:“看来,四个现代化希望很大。”后来他又在回京后的中顾委第三次全会上讲:“现在看,翻两番肯定能够实现。”

(二)市场经济很重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苏州地区广大农村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抓住有利的国际环境这个机遇不放松,全面实行联产承包,迅猛发展社队工业,经济总量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农村面貌发生巨变。邓小平非常关心苏州农村的发展采取的是什么方法,走的是什么路子。省市负责同志汇报:一是靠重视知识和技术进步,吸引人才。二是靠集体所有制发展社队工业(后称为乡镇企业)。归根结蒂,凭借的是灵活的经营机制,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从原材料的获得,资金的来源,到产品的销售,完全靠市场。因此可以说,是市场哺育了社队工业。苏州的实践证明,依靠市场,生产力获得解放,生产得到发展。“看来,市场经济很重要!”邓小平对此作了充分的肯定。一个孕育已久的关于“市场经济”的思想在邓小平的头脑中越来越明晰。其直接结果是,第二年,中共中央专门为加快社队工业的发展下发了正式文件,为这一新生事物正了名,撑了腰,为全国范围社队工业的异军突起创造了条件、铺平了道路。

(三)小康社会是一个整体全面的社会形态概念

“人均800美元,达到这样的水平,社会上是一个什么面貌?发展前景是什么样子?”邓小平要求江苏苏州的同志用事实来说话,勾勒出一个远景的蓝图来。邓小平认真地听了汇报,非常详细地看了16份典型材料,回京后,在与中央的几位负责同志的谈话中,以苏州为例,作了清晰的描述。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20平方米;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在这里,邓小平已经把小康社会看作是一个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指标的整体全面的社会形态概念。沿着这个方向,邓小平在之后的不同历史时期进一步分别论述了小康社会在宏观管理、体制完善、科学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各地区平衡发展、国际地位提高等方面的内容,从而逐步形成了一个包括人民生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政治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小康社会综合框架,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一个完整科学的小康社会构想。

三、邓小平小康社会构想与苏州的实践演进

邓小平1983年对苏州的视察,不仅为其小康社会构想的整体确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经验和依据,也极大地鼓舞了苏州人民。从那时起,苏州人民在邓小平指引的小康社会道路上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篇篇精彩华章。

第一阶段,从1983到1988年,苏州依托“苏南模式”的崛起,实现了经济建设的第一次飞跃。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二、三产均超过一产,农业已不再占主导地位。自1985年起,又抓住被国家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这一机遇,利用外资正式启动,当年实际利用外资1070万美元。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于1988年提前12年完成翻两番任务。

第二阶段,从1988年特别是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的13年间,苏州不失时机改革开放,抓住浦东和沿江开发机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实施外向带动、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完成了第三个翻番,国内生产总值由1988年的165.12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1760.28亿元,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列全国第六位,而且教育、科技、文化、环境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均走在前列,各项指标全面进入小康。苏州成为长江中下游的一颗璀灿明珠,跻身于国内经济大市和综合竞争力强市之列。

第三阶段,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苏州紧紧围绕富民强市、“两个率先”先行目标,高扬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大力实施科教兴市、经济国际化、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战略,全力打造体制、产业和人才“三大平台”,全面构建开放型经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经济和民营经济“三足鼎立”发展格局,着力形成沿长江、沿沪宁交通轴线、沿沪浙地区和沿太湖的“四沿”生产力布局,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和五个县级市各具特色、相得益彰的“六大经济板块”,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坚决维护核心,坚定高举旗帜,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化系统化思维,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顺应结構性改革新要求,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突出聚焦转型、创新引领、民生为本、生态优先等重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升民生发展水平,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和治理,积极改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系列新成就。经济发展重在“转”,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创新驱动重在“质”,新动能激发新活力;民生发展重在“提”,民生福祉显著提高;社会发展重在“进”,各项事业繁荣进步;生态环境重在“变”,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四、邓小平小康社会构想的实现与苏州的实践启示

苏州之所以能够成功实践邓小平小康社会构想,究其根本原因,是始终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具体来说,关键在抢抓历史机遇,关键在创新发展思路,关键在保持协调发展。

(一)关键在抢抓历史机遇

机遇是不可多得的战略资源,抓住了、用好了,就能推动经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苏州之所以能成功转型不断壮大,关键在不断解放思想,抓住并用好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机遇。一是发展乡镇企业的机遇。二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机遇。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苏州抓住经济全球化步伐明显加快的机遇,抓住国际资本和产业纷纷看好中国并加速向中国转移的重大机遇,确立了把苏州建成全球一个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的战略目标。三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苏州积极抢抓先机,选择昆山市、苏州工业园区和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以及一些行业进行试点,力求在扩大对外开放、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营造有序市场环境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建立与世贸规则相适应的市场全面开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和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二)关键在创新发展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决定发展的速度。“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亲商理念”是苏州发展的“三大法宝”,精髓是创新。从乡镇工业如火如荼到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从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到发展开放型经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经济和民营经济并进;从以集体经济为主到全面革新产权关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到促进民营经济腾飞,营造浓厚的创业环境、强烈的发展环境、高效的服务环境和开放的人才环境;从实施外向带动、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到大力实施科教兴市、经济国际化、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战略;从第二产业占强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从粗放型经济增长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关键在创新,关键在创新中形成并确立正确的发展思路。

(三)关键在保持协调发展

实践证明,协调才能持续,协调出动力、出生产力,关键在保持协调发展。苏州经济长时期快速健康发展,注重协调发展,起到了关键、促进和保证的作用。一是注重环境建设和营造。以创建为龙头,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加强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努力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二是大力发展科教事业。坚持科技为第一生产力,人才为第一资源,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优先发展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率先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积极用好人才,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努力建设为民亲商的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府行为法治化,树立规则意识,做到依法行政;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在清理、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的同时,重视制度建设和载体建设;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在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公务员中形成为民亲商、服务至上的强烈意识,营造自加压力、奋勇争先的竞争氛围,体现雷厉风行、爭分夺秒的工作效率;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的效能督查机制,围绕重大决策的落实,以及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情况,开展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沧海桑田,岁月如梭。今天,回顾走过的小康历程,就是要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现代化的前行力量,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创业创新,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
砥砺奋进 辉煌百年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主题班会发言稿作文导写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选择分析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努力为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