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產學研一體化建立

2021-06-28 15:54
澳门月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項目產品產業

科技產業發展是高等教育要走的路,大學須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讓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服務於產業,建議政府如何優化機制?提升高校的積極性,讓澳門的大學在科研與產業相結合方面做得更好,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

澳門科技大學榮休校長許敖敖教授:大學有責任和義務,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讓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服務於產業,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但是高校也離不開基礎研究,因為老師提高教學水平是需要做基礎研究的。

目前澳門政府鼓勵高校教師搞應用型研究;搞工程以及科技創新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斷調整科研經費的資助方向,資助那些能夠產業化的科研項目。建議政府應優化機制,提升高校的積極性,讓澳門的大學在科研與產業相結合方面做得更好。

澳門國際文化教育交流協會會長婁勝華教授:個人認為有四個方面:一是建立產學研一體化體制。高校的教學、研究要與產業相結合,科學研究的產品,要促使其向產業轉化,可以說,澳門高校的教研與產業聯結度還不足夠,因此需要加快推進產學研一體化體制的建立。

二是需要建立一個科技投入的機制。政府應該有一個投入的規劃,如在科技投入方面,需要確定占到本地生產總值的一定比例,促進科研創新;此外,在科技投入方面,要建立課題制與項目申請制,對科研投入的產出目標作出一個合理的規定。

三是要確定高校科研產品的屬性。如果是由政府投入而產生的科研成果,那麼這個科研產品是具有公共屬性的,專利應該是共用性的,發明人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成果轉讓所得;如果是企業或是私人投入產生的科研成果,那麼應該由投資人和發明人按照約定的比例分享成果轉化產生的效益。

四是提供科研產品的產業化誘因。現在澳門的公立高校的財政體制過於僵化,除了學費收入、政府撥款,其他的收入是不能收取的,私立學校的財政則比較靈活,因此要重點改革公立學校的財政體制。建議公立高校可以從科研產品產業化中獲取一定的收入,而且對科研產品的發明人也要按一定的比例給予獎勵,以刺激科研人員的科研積極性。

澳門城市大學周平副教授:我認為在澳門應該提“高校知識成果轉化”更為準確,只是知識成果在高校主要表現為以下五個方面:理念、智力諮詢、IP、技術和產品成果。其中前兩項雖然重要但不容易直接轉化成為產業產品。每一種新的治理理念,發展觀念都深刻地推進了社會和企業發展,但這種理念為企業和政府帶來的效益高校很難享受;以諮詢為主要形式的智力成果也很難收到經濟效益;IP和文創類在文科院校轉化相對比較成熟,一部優秀的作品可以比較順暢地在小說、劇本、電視、電影等之間轉換,並互相推進,形成良性循環;而高科技的技術服務和產品轉化比較常見,這裏不贅述。當前高教產業化既是科研成果的產業化,也是與澳門產業適度多元化方向一致的成果轉化。

澳門專才學會創會會長簡浩賢博士:從實際看來,澳門高等教育十分注重科研的發展,澳門本身已經建立了四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可以說是珠三角西岸重要的科研基地。當然受制於種種因素,澳門本地高水平及重大項目不算太多,現階段成果轉化相對較少。未來我想關鍵還在於要實事求是,澳門在資源、人才等方面有相當的限制,所以還是應結合自身需要,做澳門所長、澳門所需、澳門可成的項目。不要追求高大上,盲目追求大項目、大課題、大研究,必須做澳門力之所及,做澳門未來產業定位為核心的項目、做澳門現有人才可以承擔、有序引入部分高端人才綜合合作的項目,務實做好若干個符合澳門區情的項目。在項目過程中政府予以充分關注及協助,當完成項目後可以以此為模版,逐步以實踐方式去優化制度中不足欠缺之處。此外,特區政府在優化機制上建議當以效益為本,研究適度引入私立高校較靈活及具彈性的制度。政府在公立高校上以監督為主丶堅持校本自決為原則,這樣結合高校自身特點和長處去制定產業研發的合適方案。

猜你喜欢
項目產品產業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C919时间地理
最好的時代:讓競爭回到產品本質
最好的時代:讓競爭回到產品本質
時寒冰 第五次產業大轉移將為中國未來30年帶來巨變
全球基礎設施中心項目庫正式啟動中國參與發佈首批項目
樊綱 要用創新的精神來看待健康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