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子叔叔(外一篇)

2021-06-28 00:44韩英
雨露风 2021年4期
关键词:秃子婶子小姨

韩英

秃子叔叔是我的远房本家。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他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四里八乡的人都公认他是个好人。母亲也总是说:“你秃子叔叔可是个好人呀!”

最初我不知道为啥要喊他秃子叔叔,只是感觉他有点与众不同,是因为他的帽子。长年累月,一年四季,他从来没有离开过帽子。冬日里总是戴着“三块瓦”棉帽子,黄色的,翻出来是黑色的毛绒,有点“雷锋叔叔”的感觉;夏天就是一顶破草帽,常常是中间破了一个洞,或者边缘已经被撕扯地掉了几圈;春秋天不冷不热,他就戴着一顶灰不溜秋的已经退了色的泛了白的布帽子。我一直很疑惑,大热的天,人人都想拿掉帽子见见风,而他却总是把头遮得严严实实,偶有风吹过,他立即神情紧张地用手把帽子按住,不让它被刮掉,人们总是互相挤眉弄眼,也不点破,我就更是纳闷。只是偶有一次,秃子叔叔一手牵着牛,一手拿着鞭,要到田里去耕地。走在路上忽然迎面来了一阵风,风很大也很急,一下子把他的草帽子掀了起来,秃子叔叔刚想用拿牛鞭的手去按住他的帽子,已经来不及了,帽子被远远地刮到了路边的水沟里。秃子叔叔这下急了,想放下牛绳跑过去拿他的帽子,又害怕牛跑了,不去拿帽子,整个秃头都暴露无遗,于是他一手牵着牛,一手捂着头,正在两难之际,却围上来许多孩子,孩子们不敢近前,在远处跳跃着大喊大叫:“秃子,秃子,都来看秃子喽!”可不是吗?一眼看到他满头白花花的肉,明晃晃的亮。秃子叔叔羞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至此,我才知道为啥叫他“秃子叔叔”。

秃子叔叔只是头秃,其实人长得很漂亮的。母亲说,当初秃子婶子之所以看上这个穷小子,还不是因为看上了他一表的人才,就他那家徒四壁的穷光蛋一个,谁会嫁给他?要说秃子叔叔的这桩美满婚姻,还要谢谢我小姨。我小姨因为经常到我家来走亲戚,经常看到这个沉默不语、憨干活的叔叔,那时在一个生产队里劳动,别人都休息了,他却仍然在干;别人吵吵嚷嚷,他却任劳任怨。小姨开始注意这个实实在在的小伙子,琢磨着婆家的侄女要是嫁给他,肯定能享一辈子清福。小姨于是把想法告诉了母亲,母亲一愣神:“他家可是很穷哦!你可要考虑清楚。父母亲都死了,就剩下这一个苦命的孩子,也算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你不怕你侄女嫁过来以后受苦?”母亲停下来,沉吟了一下,“不过,这孩子还是很仁义的,又能吃苦又能干,按说也没啥罪受。就是有点太老实,容易受人家欺负!但是这以后都分了单干,也没啥,只要能干,就有好日子过!”母亲的一番话,更让小姨信心满满,一定要成全这桩美满的婚姻。

于是,在一个暖暖的冬日里,秃子叔叔要相亲喽!小姨亲自带他去,因为他不会说话,见人脸就红,所以小姨必须得做好各项安排,确保万无一失。就在相亲的头天下午,小姨就早早地到我家来,和母亲一起规划相亲的程序步骤,给秃子叔叔做好各种准备工作,确保万无一失。到那儿不敬烟不说话,说话也要想好了再说,见了老人和孩子也要客客气气,见人就撒糖,这个必须要交代清楚,要让人家知道我们是知情达理的人。另外还要给秃子叔叔“武装”一下,不能太寒碜,让人家瞧不起!母亲陡然想起了村里有个回家探亲的军人,现在还没有回部队,于是连夜把他的军棉帽和黄大衣也借了来,秃子叔叔向身上一穿,那真是“人靠衣装,马靠鞍”呀,用现在的话说,简直是“帅呆了!”母亲和小姨围着他转了一圈,看了又看,不禁啧啧称赞。那时,村子里有两户“冒尖户”新买了自行车,“永久牌”的,母亲便找人去借,那家人虽是买了车,却一直没舍得骑,包装纸还没有撕下,崭新地放在屋里。一听说秃子叔叔相亲要用,二话不说,大手一挥:“牵去,这是好事,这孩子不容易呀,给他找一家人,也让他有个温暖的家。”可是秃子叔叔吓了一跳:“我又不会骑车,借自行车干吗,想让我当众献丑吗?”小姨乐了:“不用你骑,你只管牵着车子跟在我后面走就行。”

第二天早上,应该是阳光明媚吧。小姨提著小篮子走在前面,秃子叔叔牵着锃亮锃亮的自行车紧跟其后,这兄妹俩个就直奔秃子婶子的村子走来。村子里的人家几天前就知道婶子今天要相亲,于是家前院后围满了人,老人想看看热闹,孩子想看看能不能弄两块小糖吃,姊妹娘们就在那闲谈着耐心等待。突然有人大喊:“来了来了!”于是大家纷纷向村头看去。有老人不禁称赞:“看起来是个当兵的,个头蛮高的,不错不错,一表人才!看看,人家真懂礼,还没进村子就下了车,这是有教养的后生呀!”“是呀,是呀!”大家随声附和。这时婶子突然从屋里跑出来,扒着门框向外看,一眼看到越来越近的秃子叔叔,于是喜不自禁,竟脱口而出:“长得像杨子荣!”这下村里人可笑醉了,哪有这样不知害臊的姑娘,自己夸自己的女婿像“杨子荣”,这真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这个笑话便不胫而走。

直到婚后,婶子才知道叔叔是个秃子,但是婶子无怨无悔。因为秃子叔叔会疼老婆,脏活累活不让她沾手,只管在家操持家务养孩子,要吃啥穿啥尽管去街上买。那时的女孩子大多是“在娘家青枝绿叶,到婆家面黄肌瘦”,但是婶子却恰恰相反,在娘家吃不上几顿饱饭,但是到了婆家以后就吃得又白又胖。经常是秃子叔叔负重前行,婶子跟在后面扭扭捏捏,打扮得像“小凤仙”似的。村子里就有人开玩笑说:“呦,家里饭都被你独吞了,看你又胖了。”秃子叔叔就嘿嘿地笑,婶子不无骄傲地说:“那是,喝了婆家的水,又长胳膊又长腿,你小子还眼馋吗?”开玩笑归开玩笑,你可不能揭了婶子的短。有一次傍晚时分,婶子背着一粪箕子青草从村头走来,这时秃子叔叔赶过来迎她,怕把她累着。有个本家弟弟突然来了灵感,皮笑肉不笑地对婶子说:“你看,那边谁来了?杨子荣来了!”婶子抬头一看是叔叔,顿时羞得满面通红,把粪箕子向地上一撂,拿着镰刀就去撵这小子:“你这个挨千刀的,哪壶不开提哪壶,你想死吗?”

秃子叔叔不仅长得是一表人才,关键是他特善良,用现在网络语言来说,那就是善良地不带一点锋芒。在那个时候的农村,这样的老实人往往要被那些刁钻的无赖村民欺负。盖房子的时候占他的宅基地,耕地的时候多耕他的地,那都是常有的事。婶子可是气不过,骂骂咧咧,蹦里蹦外,指桑骂槐的。秃子叔叔总是一边笑着把婶子往屋里拉,一边低声劝说:“干吗呢?干吗呢?都是乡里乡亲的,谁不占谁点个啥,计较个什么,赶快回家。”婶子也就消了气,回家带孩子做饭。

可是有一次,婶子却没有善罢甘休,据听说整整闹了他两天两夜。那是年前,秃子叔叔到街里去买年货,熙熙攘攘的大街,人潮涌动,叔叔突然看到一群人围了一圈,水泄不通,什么热闹事呢?好奇心驱使着他扒开人群挤了进去。一看才知道,原来是个卖衣服的地摊,有一对母女拿了人家一件衣服不给钱,揣在怀里就想偷走,却被摊主一把抓住,又是打又是骂,也不许人家走,除非把这件衣服买下来。可怜这对母女在众目睽睽之下,羞得无地自容,也拿不出那十元钱买衣服,只好在那抱头哭。众人议论纷纷,却没有人上前说话。秃子叔叔一看,就发了慈悲心,挤上前去劝摊主,放她们娘儿俩走。摊主眼一瞪:“怎么?放了她们,说得轻巧,你要是同情她,你给她付钱呗。”这话说的,秃子叔叔便来了气。那对母女像突然见到了大救星,一起跑过来拉着他的胳膊,苦苦哀求。叔叔摸了摸兜里的那二三十元票子,想想这是婶子积攒了好长时间,今天才交给他来买年货,还是有点舍不得。母女俩一看白要是不行了,于是转换话题,说先借一下,回家就拿来还你。叔叔这一听就放心了,把钱交给了摊主,那母女千恩万谢,并且再三告诉他,就在这儿等着,回家就送钱过来,然后拿起衣服扬长而去。

就这样秃子叔叔在那左等右等,一直等到大中午,也没见个人影。摊主要收摊了,秃子叔叔也急了,就不耐烦地说:“这人,怎么到现在还不来?” 那摊主就诡秘地笑:“你这个人呀,也太实在了,谁个还会给你送钱,那明明就是骗子。”叔叔不信,很好的人呀,看着怪可怜的,怎么可能是骗子。太阳渐渐偏西,街上的人渐渐散去,叔叔这下彻底死了心,这钱没有了,年货也没有买,回家可怎么交代吧,只好垂头丧气地跑回家。婶子一听,顿时肺都气炸了,像个大皮球一样,“腾”地从床上跳了下来。这还了得呀,十元钱呀,那可是二斤猪肉,二斤猪肉呀,那可是一家子过年的盼头呀,就这样打水漂了。婶子连抓带挠,撕扯了一顿,重新又爬到床上,那个哭吧,一把鼻涕,一把泪,哭一声,骂一声。秃子叔叔反而冷静了:“至于这样吗?都说是骗子,我看不像,还是穷,要是有钱,谁会去干这丢人现眼的事。”说完,把小袄襟子向胸前一揣,闷声闷气地蹲到大门边:任你骂去,总有结束的时候,我就不信,你个小女人,还能翻了天。两天后,婶子哭够了,也骂够了,这日子还得过,抹把眼泪爬起来,该做饭做饭,该喂牛喂牛。

这样类似的事情在秃子叔叔身上发生不止一次,村里人都偷偷地笑:“秃子是个勺子,差心眼。”人们如是说。但是“勺子”也不是总是差心眼,比如说培养孩子读书这件事情。那时候刚刚时兴出门打工挣钱,许多人家一看,读书没有用,索性早早让孩子辍学出门,远到江浙一带去打工,每年都可以给家里挣上一笔可观的收入。可是秃子叔叔不这样想,再穷,也要让孩子读书,勒紧裤腰带,也要把孩子培养出来,不能让孩子再苦一辈子。恰恰两个孩子很争气,纷纷考了北京的大学。录取通知发来时,却没有上学的学费,婶子急得直哭。叔叔不声不响,跑到银行去做贷款,这一去才知道,还有无息贷款,专供培养贫困大学生用的。国家竟然还有这样的好政策,秃子婶子破涕为笑。校方知道了他们家的生活情况,还给他们办理了贫困大学生助学金,于是俩兄弟得以顺利完成学业,毕业后就留在了北京,做起了电子产品生意,这一做竟然风生水起,几年后成了小老板,后来又转战上海,据听说现在在上海买了几套房子,这在我们村里可是首屈一指的。

不久前我回娘家去看望母亲,等了好长时间才见到母亲从后面走回家来,母亲说:“在你秃子婶子家洗澡呢。”我惊讶地问:“这样天气你在她家洗澡,冷不冷啊?小心着凉了。”母亲一下乐了:“你还不知道吧,你婶子家可不是当初那样穷了,两个儿子回来给他们盖了三层小洋楼,那里面装潢的呀,比城里人还洋气。客厅里到处都挂着彩灯,还有什么家庭影剧院,就连洗澡间都装了空调,怎么会冷?你婶子经常让我去她家里洗澡,能帮我搓搓背,还要让我吃吃点心,都是孩子们从上海带来的。”我一边听着,竟然也喜不自禁,想想叔叔婶子终于熬出了头,过上了好日子,心里亦是满满的高兴。

王老师

让时间逆转到80年代,我的小学时光。虽然是上学了,仍然不改调皮淘气的本性,不到一天,我就拉起了一支“队伍”,成员都是我的玩伴。于是,上课时,老师在上面喋喋不休地说他的,我在下面暗自琢磨下课玩什么呢?下课铃一响,我立即就冲了出来,玩吧!跳皮筋,两个学生把皮筋拉到了脖子上,我两腿一跃就跳了过去;翻筋斗,我两手向地上一按就翻了过去,脚手着地,腹部向上,我可以前后左右的移动。许多学生热烈喝彩,就连老校长也会在一边啧啧称赞,可是我的班主任李老师却看着就头疼。我的班主任李老师,教我们语文课,他是全校唯一一个穿皮鞋的老师,头发是自来卷,总之我对他没有好感。我那时不知在哪学了一个顺口溜,正好适合他,于是就带着全班学生唱:“烫发头,波浪发,高跟皮鞋一丈八,走起路来呱呱呱……”结果没过两天,我就被班主任“提审”了,有人告密了。我被带到办公室,李老师板着脸,狠狠地瞪着我,刚想开口训话,老校长恰巧走过来,一看是我就乐了,他笑笑抚着我的头说:“还是个小孩子,懂什么?让她回去吧!”机灵如我,既然老校长发话了,我转身就跑出了办公室。

美好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这样匆匆到了二年级。刚开学,一天上午,上课铃响了,老校长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一个大学生。老校长拍拍手说:“别说话了,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你们的语文老师,王老师。他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到我们学校来任教,是我们学校唯一的师范院校毕业的老师啊!同学们要尊重他,欢迎他。”老校长的话还没说完,班里已经响起热烈的掌声。我们开始仔细观察着这个王老师,他年纪也不过20岁左右,中等身材,一身蓝色衣服,脚穿白球鞋,胖乎乎的脸,大大的眼睛,留着小平头,笑嘻嘻的,一副很阳光的样子,哪里像个老师,分明就是一个大“学长”。

可是管他哪个老师呢,我照玩不误。一天下课,我和几个同学在班里的空地上扇洋火牌,我膝盖跪地,半趴着,对准那些洋火牌“啪”地向地一拍,立即翻过好几张 。呵呵,我可高兴啊!这些可正是我想要的《西游记》《水浒传》人物洋火牌啊!我正全神贯注,却感觉周围好像静了下来,突然听到有人笑着说:“好样的,再扇!”我抬头一看,天哪,是王老師。他两手抱住膀子,正在那一边嘚瑟着,一边看着我笑。我立即红了脸,慌慌张张地收拾那些洋火牌,跑到座位上趴下来,半天不敢吱声。

我们那时不是双休日,星期六上午要上半天课才能休息。而且板凳是自家带的,因为教室的门窗都是坏的,教室土墙都裂了缝,生怕在学校被偷,所以每个星期天都要带回家。一个星期六上午放学,我抱着板凳、背着书包回家。我不知那个板凳是从家里带来时就是三条腿,还是后来被我摔成了三条腿,总之,我记得清清楚楚,我抱着一个三条腿的板凳正往回走着,忽然听到后面有自行车铃响,回头一看,呀,是王老师!最怕见老师,我急忙加快步伐。我明明听到,我走得快,自行车也跑得快,我走得慢,自行车也慢,我无处逃脱。这时,忽然走到一个巷子跟前,灵机一动,于是一头就钻进了巷子,总算松了一口气。哪知待我悠哉悠哉穿过巷子,王老师的自行车却横着堵住了巷口,我慌了,不知所措。王老师一脚踏在地上,一脚放在踏板上,得意洋洋地看着我:“你家在这儿住吗?”“哦,哦……”,我不知所云。王老师突然脸一沉,严肃地说:“今天布置的作业你记住了吗?要认真完成,星期一我专门检查你的作业。”说完,车子一蹬走了,我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 星期一,我把作业交了上去。第二节就是语文课,王老师乐呵呵地走了进来。他首先给我们讲作业,他说:“有一个同学作文写得非常生动,我给同学们念念,大家都参考参考。”我仔细一听,原来是我的,顿时不好意思起来。

这以后,每次语文课上,王老师总爱找我回答问题。别的同学会他偏不找,哪怕我吓得缩到桌子底下,他也要喊我,我只好硬着头皮起来回答,真是语无伦次。可是,王老师却总是说,回答得很好。记得学了一首古诗,别的同学都看了注释,而我没看,玩忘了,我于是不敢正视讲台,贴着课桌趴着。他先找了几个同学回答,大家都按照书上的解释背了一遍。最后,他突然喊我起来回答,我没办法,只好凭着自己的理解说了几句,心里做好准备受批评吧,哪知王老师却说:“很好,你理解得很深刻,比我参考书上写的还好。”我当时真的很高兴,尽管不知他话里的意思。从那以后,我开始认真学语文,因为王老师会突然袭击,我必须充分做好准备。这样,到了二年级下学期,我的成绩已经是年级第一。

转眼我们升到了三年级,班里的同学更懂事、更快乐了,王老师开始教我们一些书本以外的东西。 他有时会给我们讲一些名人故事,民间传说故事;有时会拿来一张报纸,让我到讲台前读给大家听;有时还会教我们唱一些简单的儿歌。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天下雪了,校园里已是白雪皑皑,天空依然纷纷扬扬地飘着雪花。同学们都无心上课,一个个伸着脖子看着窗外。王老师正讲着课,突然把书本一撂,一拍桌子说:“走!这节课不上了,带你们出去看雪!”我们立即雀跃起来。于是我们排成两行,在校园里漫步。老师走在我们前面,开始教我们一首校园歌:“洁白的雪花飞满天,白雪覆盖着我的校园,漫步走在这小路上,脚印留下一串串。有的深啊,有的浅,有的直啊,有的弯。朋友,道路该怎样走?该怎样留,留下脚印一串串……”我到现在不知这首歌叫什么名字,但是,直到现在,我依然能熟练地唱完这首歌。那时,我们漫步校园,雪花打在我们脸上,凉滋滋的,我们只觉得这首歌多么美,这校园多么美,这时光多么美!现在想起来,才领悟了王老师的良苦用心,他是在用歌曲来教育我们,教我们如何做人啊!

我那时已经不再贪玩,我开始迷恋读书,班里的什么《故事会》《故事大王》《民间文学》等书都被我搜寻过来,一时看得入了迷,上课时也不想放下。有一次语文课,我看到王老师正在台上用心地讲课,我就偷偷地把那本《民间文学》拿了出来,左手拿着放在腿上,右手托着额头,假装一副认真思考的样子,低着头偷看。其实王老师早就站到我的跟前,我仍然不知,同位用脚在下面踢我,我非常愤怒,正想回敬她。突然听到王老师重重地咳嗽一声,我吓得书“啪”地掉到地上。他弯下身,从桌底下捡起那本书,拍拍看看,故作严肃地说:“这书不能看。”同学们都吓了一跳,面面相觑,他又说:“这书看一眼少活十年。”大家立即乐了起来,一起嚷着:“老师,你也看了,你也会少活十年。”他笑了:“我原来准备活120岁,我现在只能活100岁了,怎么办吧?”连我也跟着大笑起来。他把书向胳肢窝里一夹,说:“这书没收了。”说完扬长而去。我一下拉长了脸,那可是我借人家的,怎么还人呢?但是我很快静下来,我相信王老师绝不会为难我。于是,我就静静地等。果然,到了第三天下午,上课前,我正在座位上看书,他拿着那本书悄悄跑到我跟前,把书放到桌上说:“这书不错,谢谢你让我看了一本好书,现在还给你。但是以后上课时不能看课外书,要是再被我逮到,可真没收了啊。”

四年级时,王老师因为教学突出,被调到了镇中学去了。我们以为从此再见不到王老师了,大家都很伤心。小升初考试时,我们都要到所在的镇中心学校去考,我的同学都被随机划开。第一天上午考两门,好像第一门是副科,下课铃一响,我交了卷,把笔放在桌上就出去玩了。第二场开考了,我刚走到座位旁,却发现我的钢笔不翼而飞。我顿时慌了起来,四处求救。可是那时同学们都很穷,基本上都是只带一支钢笔,即使有带两支的,人家不认识我,谁又肯借给我呢?我差点哭了起来。这时,监考老师们抱着卷子走了进来,我抬头一看,啊!竟然是王老师!虽然一年多不见,但是他一眼看见了我。他急忙走过来,连声问:“怎么了?怎么了?”我几乎是哭着说:“王老师,我的钢笔被人偷走了。”他舒了一口气,从自己上衣口袋里拿出一支笔,递给我:“别慌,丢了算了,我这一支给你用。安心做卷子!”我哽咽着接下那支钢笔,笔身是黑色的,盖子和笔头都是金色,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我静下心来。交卷时,我把那支钢笔还给了他,他看看我,没有说什么,又把那支笔插在了胸前。那次升学考试,我们班考了全区第二名。

如今已經三十多年没有见到王老师,可是王老师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屈指算起来,王老师现在应该退休了,不知现在身体可好?

猜你喜欢
秃子婶子小姨
变成秃子的那根头发在哪里
小姨来我家
拜年有鲤
宽容是棵枣树
奸细
奇方童子尿
奇方童子尿
小秃子与大黑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