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行孕前优生检查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2021-06-29 02:06曹丹桂
医药前沿 2021年10期
关键词:检查者满意度检查

曹丹桂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妇产科 湖北 武汉 430070)

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出生缺陷的新生儿越来越多。部分出生缺陷患儿可以长期存活,但生活难以自理且无法根治,给家庭与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1]。孕前优生检查为预防出生缺陷的主要措施之一,其是在孕前对育龄夫妇进行个体评估与优生健康教育,以降低出生缺陷率。但是很多育龄夫妇尤其是女性对孕前优生检查不够了解,在检查过程中会产生负面心理[2]。并且孕前优生检查存在持续时间长、操作复杂等缺点,为此对于护理的要求比较高[3]。并且当前很多做孕前检查的女性,在心理上已经做好了妊娠的准备,为此在健康检查时也要进行优生优育知识的传授。健康教育倡导以被检查者为中心的理念,深化优质护理,注重被检查者心理与行为过程,也倡导关爱与人文的护理文化氛围[4]。本文探讨了健康教育对行孕前优生检查者的护理效果,以了解健康教育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佛祖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孕前优生检查的160名女性,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女性分为教育组(n=80)与对照组(n=80)。纳入标准:初次行孕前优生检查;签署知情同意书;听力正常,能够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初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年龄18~40岁。排除标准:曾分娩畸形儿或智力低下儿的女性;调查资料缺乏者;精神及神经病史的患者。160名女性平均年龄(28.53±1.39)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4.92±1.47)年;平均孕次(1.54±0.11)次;平均产次(0.72±0.22)次;平均身高为(163.11±3.78)cm;平均体重为(55.22±2.11)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号:2019NO.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为心理护理与疾病知识宣教等。

教育组:在孕前优生检查中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制订科学化的孕前优生检查流程,定岗、定人、定标、定质,由经验型管理转化为规范化管理,使工作由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避免随意和盲目性操作。(2)实施“一站式”服务:孕前优生检查前由护理人员根据个体要求制定不同的孕前优生检查流程,进行个性化健康指导,介绍孕前优生检查相关项目的检测意义,做好患者的分流。(3)加强专业健康教育:增强保护患者隐私意识,对患者个人隐私问题全面保守处理,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位检查人员的特殊就医要求。选拔各科室有中、高级职称人员专职从事孕前优生检查工作,对孕前优生检查中发现的疑难病症进行会诊,确保孕前优生检查质量。(4)做好心理护理:情况允许时,可让亲属陪同,从语言、行动及态度等方面给予患者支持、安慰。护理人员陪同患者进行检查,协助其摆好体位,给予安慰和支持,尽量满足其合理诉求。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2)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保护个人隐私、流程便捷、健康宣教、检查环境舒适等4个方面进行评分,问卷的信度、效度都在0.80以上,分为0~100分进行评分,分数越高即满意度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

所有女性都顺利完成孕前优生检查,护理后,教育组与对照组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教育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SAS t P检查前 检查后教育组 80 50.67±5.45 31.94±4.52 23.660 <0.05对照组 80 50.12±4.98 40.29±4.89 12.597 <0.05 t 0.666 11.216 - -P>0.05 <0.05 - -组别 例数 SDS t P检查前 检查后教育组 80 51.87±5.24 33.75±4.86 22.677 <0.05对照组 80 50.98±5.11 43.20±5.14 9.601 <0.05 t 1.088 11.949 - -P>0.05 <0.05 - -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教育组女性保护个人隐私、流程便捷、健康宣教、检查环境舒适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比较(±s,分)

表2 两组满意度比较(±s,分)

舒适 健康宣教 流程便捷 保护个人隐私教育组 80 96.14±2.1395.98 ±3.2096.21 ±1.8497.09 ±1.44对照组 80 87.29±4.2189.11 ±4.9886.87 ±2.2290.11 ±2.85 t组别 例数 检查环境16.777 10.380 28.973 19.552 P<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孕前优生检查能降低出生缺陷及其他不良妊娠后果的发生,也可指导孕龄夫妇以健康良好的状态进入妊娠与分娩阶段,及时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人口的出生质量。不过孕前优生检查的流程比较复杂,多需要进行专科护理,使被检查者在没有主观症状的情况下发现身体的潜在疾病,从而达到检查的目的。健康教育可使被检查者感受到亲人般的照顾和关怀,也更加注重被检查者心理与行为过程,促进持续改善检查质量[5]。在检查过程中要认真倾听被检查者的主诉,了解其心理需求,掌握被检查者心理情绪的变化,出现负面情绪后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保护被检查者隐私,使其保持心情轻松愉快。本文显示所有女性都顺利完成孕前优生检查,护理后教育组与对照组的SAS与SDS评分低于检查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教育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在于健康教育能够消除被检查者对检查的误解,掌握被检查者的心理情况,了解被检查者目前最担心、关心的问题,舒缓被检查者紧张情绪[6]。其次需要尽量站在被检查者的角度去理解、关心被检查者,缓解被检查者的紧张情绪,增强被检查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从而提高检查的效率和质量[7]。

传统意义上的孕前检查护理工作主要为协助医生进行检查,缺乏心理护理指导,缺少沟通。健康教育体现的是人性化的精细护理服务,注重改善服务理念,增强被检查者信任感。比如在检查中减少被检查者身体暴露,积极与被检查者进行交流,与被检查者建立信任关系。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被检查者,并告知其日常生活中注意的具体事项,尊重被检查者的知情权。本研究显示教育组女性对于保护个人隐私、流程便捷、健康宣教、检查环境舒适等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健康教育提高了被检查者的护理满意度。不过本文没有对健康教育进行具体分类,也没有对男性优生检查者进行分析,将在后续研究中进行探讨。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在行孕前优生检查者的护理能缓解被检查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提高被检查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

猜你喜欢
检查者满意度检查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沟通方法在体检静脉采血护理中的作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孕期X线检查,真的不能碰吗
备孕多年不成功,要做些什么检查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Playjng with ch & sh
做检查
“NT手动测量与半自动测量超声检查者自身及检查者之间的可重复性:一项交叉研究”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