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精神与紫砂精神
——论“莲华”的艺术创作*

2021-06-29 08:07
陶瓷 2021年5期
关键词:壶盖泥料莲花

周 逸

(壶徒爱紫砂艺术馆 江苏 宜兴 214200)

古典美、传统韵味、中国范是关于紫砂壶最重要的三个关键词,体现了紫砂壶工艺的精湛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此件“莲华壶”就是具有浓厚古典韵味的紫砂壶作品,其提梁部分的设计具有创新特征,内涵上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追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融合文化精神与紫砂精神的过程中展现了紫砂壶的艺术追求。

1 绿水映红莲:泥料特征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以一首“爱莲说”奠定了莲花品质,高洁、脱俗与坚贞等均称为莲花的代名词,并成为佛教文化重要的代表物。从莲花本身形态上看,盛大的花朵与娇艳的颜色不失为一种华美,象征了繁荣和谐之意。创作在泥料选择上将两种特质融合起来,侧重于后者,以体现出莲的“华”之美与作品个性。“左传注疏”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莲之华即莲之美,而且这种美是倾注着自信自豪自强的大美,是一种精神上的特质,所有有着无穷的魅力。将莲之华融入到紫砂壶的造型结构当中,从而演绎出视觉上的华美,精神上的共鸣,是历代同类题材紫砂壶所焦注的问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莲形体甚至于精神的思考也在不断进步升华,作品“莲华”的创作正是基于这些创作而成的。

这把壶表面棕红,这是紫砂壶作品中比较经典的一种色彩,自然为作品带来了深厚的经典之气。泥料色彩均匀,无任何杂质,形成了细腻平滑的表面,既体现了紫砂泥自身的优越品质与工艺的精心,也是对莲花纯洁品格的反应。在光线映衬下,壶表面反射出明亮的光泽,有水润的美感,如透亮的美玉一般,是自信的光茫,充满华丽自豪之气。随着时间推移与茶水的滋润,色彩与光泽会更为显眼,这也是紫砂壶最为人所称道的部分,常用常新才能带给人丰富与持久的艺术享受。泥料的色泽与质感将作品打造成一朵永远绽放的莲花,用时时鲜活给人以放松与鼓舞,实现了文化精神与紫砂精神的统一。

2 圆影覆华池:造型设计

“莲华”的壶体造型设计较为简约,只有提梁较为独特,对于造型的简化恰好能做到简繁得当,一方面凸显提梁的创新设计,另一方面则为细节装饰提供干净的“画布”,使作品中的各种技法的特征均能得到体现,诠释了紫砂精神。

莲花花朵盛开时较为繁盛,又具娇美柔和之美,创作根据此种特征将壶身打造成壶中央部分较为突出的椭圆形,以表现莲花盛开时的姿态。圆器是紫砂壶创作中最常用的基础造型,本身就具有浓厚的传统气质,创作通过精心地拍打加大面与线的弧度,使壶向四方“展开”,外部线条完整流畅,壶面姿态柔软有“下沉”之势,稳定了壶体重心。壶底部有与壶口一般大小的圆形底座,将作品衬托地更为高雅,也更加平稳,与壶口大小相等则保证了壶体上下部分的均等,同样是维持壶体稳定的方式。壶盖构成了椭圆形壶体的顶部,与壶身同属于一个结构,接缝处显示了做工的细致。壶盖中央是莲藕形的小巧壶钮,整体为圆珠形,顶部向中间聚拢并稍稍延长,将壶的气息上提。短小的弯嘴镶嵌在壶身侧壁上,与壶身几乎成九十度,基本与壶身等高,使壶的整体结构“内收”,不至于气息过散。

图1 “莲华”壶

从整体平衡的角度来看,这把壶本身最高点和壶形整体的宽度是相互对应的,提梁壶本身提梁较高,这使得茶壶本体往往需要降低一定的高度才能维持住两者之间的平衡,在这种平衡的过程中还要融入相互之间造型的变化,这就需要设计时尽可能的使轮廓精彩而不突兀,提梁有形变,但整体的轮廓并没有颠覆传统提梁的轮廓,壶身同样有变化,但更多的是在装饰性的改变,紫砂壶一贯的古朴,圆润,流畅的特性依旧能够从中体现,并且利用造型装饰所展现出来的创作主题与提梁产生自然的联系,让人能够从外观上感受到茶壶的各个部位都具有相当紧密的联系。

提梁是作品中比较独特的设计,整体结构为传统的环形,衔接在壶肩部两侧。创新之处在于线条的选择,创作运用了两根泥条相互缠绕合并成一根提梁的做法,泥条缠绕产生规律,形成麻花纹路,并装饰上一些凸起的圆点,如紧密交错生长的荷花藤蔓,生动形象,提升了作品的工艺个性与价值。同时这种缠绕还考虑到了提梁与壶体镶接时所产生的影响,越是靠近壶体,提梁的曲线就越平直,这样的设计意外的符合现实中莲荷的生长,因为在自然界中这样的缠绕交错的生长其实是很常见的,只不过前后两侧的提梁柄都采用了相同的线条走式,构成了近乎对称的视觉效果,这样的视觉呈现极具整洁,清爽的美感,所以即便这样并不符合现实,但确实更加讨人喜欢。

3 开过尚盈盈:精美纹饰

创作在壶身、壶盖以及壶嘴上进行了装饰了,增添了莲花元素,使莲花之“华”更加细化。首先是壶身上的倒莲花纹,主要由纹线构成,以壶口边缘为起点向下延伸形成圆润的花瓣,每片花瓣大小一致,排列均匀,围成一朵十分饱满的莲花。同样的纹路也出现在壶钮上,上下对应更加整齐。其次是壶盖顶部以壶钮为中心形成的花蕊纹,与壶身刻痕清晰的纹线相比,花蕊纹非常立体,其纹路与壶身花瓣——对应,末端形成的尖角体现了紫砂壶装饰工艺的细致与多样。最后是包裹着壶嘴雕刻成的莲花叶子,与壶身左侧的莲花花朵雕刻,这两部分是一个整体,从平面上表现莲花,与立体的莲花之形配合起来加强了莲花之华美。精致的雕刻为作品增色不少,紫砂壶雕刻工艺的多元性由此显现。

大气的壶身造型与众多精美复杂的装饰都使作品不再局限于莲花的淡雅与清新之中,逐渐向华美过渡。莲花所代表的文化精神是相当丰富的,其高尚的品格已广为人知,创作对于华美之气的强调突出了莲花的自然美丽,并具有吉祥之感,不失为一种创新,也是作品之“华”的构成,在精湛多样的工艺组合中展现了莲花灿烂的一面,更是对紫砂壶艺术及中国未来发展的美好祝福。

中国紫砂壶的艺术创作,是基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也是基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精神意识,其中的审美需求有着追逐自然奔放的一面,就比如那缠绕而成的提梁,也有着对仗匀称的一面,就如壶盖壶钮壶身上的花瓣莲纹,这两者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看似冲突但实则和谐统一,因为它们都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是源于精神意识的集体投射,也是紫砂艺术创作的源泉。

综上所述,“莲华”这件作品在保持古典美的基础上富有“大国风范”,是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本文分为泥料、造型与装饰三个层次说明了作品中包含的文化精神与紫砂精神。紫砂壶创作要时刻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坚持工匠精神,才能展现紫砂壶艺术的不朽魅力。

猜你喜欢
壶盖泥料莲花
伪造的情书
云莲花灯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莲花灯盛开“致富花”
莲花岛再见
前身寄予流水,几世修到莲花?
制怒
一头扎进醋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