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飞扬山野间

2021-06-30 02:27王晓芸
中国共青团 2021年10期
关键词:服务队河北村民

王晓芸

5,91,101,65000……在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这些并非简单的数字,而是学校团委助力青年学生在服务大局中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绩——一支扶贫志愿服务队,5年来持续帮扶9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致富梦;101支实践小分队,65000余名青年学子走出象牙塔,奔赴祖国各地开展实践活动——你看,青春飞扬在山野间,用责任与担当书写出最绚丽的华章……

服务大局,青年不掉队

在张家口宣化区西庄子村,提起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村民们一定会竖起大拇指,为这支给小山村带来希望的队伍点赞。

据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团委书记卢磊介绍,服务队由校团委牵头成立于2016年,主要人员由学校派驻的驻村帮扶干部、对口帮扶指导教师及大学生组成,其中青年占比三分之二。

就是这支充满青春朝气的队伍,在进驻西庄子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5年时间里,带领村民搞调研、破瓶颈、抓产业、引投资,帮助村民转观念、增收益,探索出了一条“党建+远教+电商”的精准扶贫之路。

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艺术与传媒系设计专业学生张泽宇至今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来到西庄子村时的情景。那是2018年4月,张泽宇和同行的同学们一起走进村里的农产品种植合作社,在那里,村干部向同学们展示了当地农特产品,希望同学们能够发挥专业优势帮忙设计包装,更好地将这些农产品销售出去。“我尝了一块当地的牛奶西瓜,真的很好吃,但包装确实简陋。我当时就想如果能把这些西瓜包得更漂亮些,一定会卖得更好。”张泽宇说。

说干就干,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张泽宇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找图案,精心做设计,将原本简陋的塑料袋包装变成了整齐的纸箱,并在纸箱上设计出简单大气的图案,美观又实用。最终,大家设计的包装成品受到了村干部和村民们的一致好评,经过用心包装的农产品销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这是一次难忘的实践,在我们每个人心里都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张泽宇表示,“我们要积极发挥专业特长,解农意,惠农情,在助力脱贫攻坚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扶贫不能停留在表面,一定要激发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才是彻底的扶贫。”谈起自己参与帮扶西庄子村的感受,服务队志愿者、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信息工程系学生张志琨说道。

时间回溯到2019年6月,张志琨和老师、同学们一起来西庄子村调研。在进行了专业的培训后,同学们被分成4个小组,对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入户走访,宣传国家扶贫政策,了解贫困户实际情况。

在走访过程中,张志琨与村民们聊起了家常,村民们告诉他,村里种植的谷物品质和收成都不错,但就是找不到销路,大家都很着急。

“当时我就想,是否可以通过网络电商把这些农产品卖出去?我本身就是学计算机专业的,村民们不懂这方面的知识,但我们可以帮他们搭好平台呀。”张志琨兴奋地说。

正是带着这样的设想,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张志琨和同学们的不懈努力,最终搭建起“e亩益农”电商平台,将当地农产品在网络上进行推广;同时,他们还对村民进行了相关培训,教会村民如何使用电商平台把产品卖出去。

“我们回到学校后还收到了村民们寄来的感谢信,得知他们的农产品卖得很好,真替他们开心。”张志琨说。

2020年,西庄子村全村9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也圆满完成了社会实践任务。回首当时的情景,张志琨十分感慨:“那段日子虽然很累,但我们却收获了很多。我敬佩那些不甘于贫困、坚持奋斗的村民们,一直记得他们热情的笑容、期待的眼神和对脱贫致富坚定的信念与决心,能够为他们实现致富梦想出一份力我十分荣幸,这是我们青年学子应该担负起的时代责任,也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实践育人,青春敢担当

“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才能做实做好?实践育人很重要,而这其中学校团组织一定要积极发挥作用,为青年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铺好路,搭好桥。”谈起思政育人工作,卢磊如是说。

据悉,为探索“思政教育实践化”,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青年学生发展的每一个实践环节,每年暑期,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团委都会按照团中央、团省委、团市委及校党委的部署及要求印发暑期社会实践方案,并下发各系进行广泛动员。各系团总支在系党总支的指导下,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进行实践理论、方案策划、安全教育、报告撰写、成果总结等方面的全方位指导和培训。培训后,各系分别组建实践团队,项目经评选立项后再集中开展活动;活动过程中,校团委会安排专人负责跟进、督查项目进展情况;实践活动结束后,校团委将组织进行实践成果交流展示,并对表现优秀者予以表彰。

近年来,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共立项实践团队101支,6.5万余名学生奔赴祖国各地开展实践活动,他们走出象牙塔,走向山野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参加暑期社会實践活动让我得到了锻炼,收获了成长。”回想起自己的实践经历,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会计学系学生耿宁宁告诉记者。

2019年暑期,在学校团委的组织下,耿宁宁与其他7名同学一起组队去往张家口宣化区塔尔村小学开展支教活动。在支教地,除了做好日常教学外,耿宁宁和小伙伴们还带着学生们做海报,办展览,宣传当地方言文化。同时,他们还根据当地学生实际需求设计了演讲技巧、信息技术等小课程,让学生们了解到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

“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在活动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耿宁宁说,“我本以为支教是一种帮助,一种给予;但后来我发现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收获的远远大于我们付出的,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获得了成长。”

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锻炼和成长,耿宁宁并非个例。

2019年暑期,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资环工程系学生周梦参加了学校团委组织的“深入社区 贴近居民 宣传低碳生活”社会实践活动,借助所学的专业知识,周梦和团队小伙伴们在一周时间里到市里6个社区向居民宣传低碳环保知识及一些低碳生活小妙招,并对居民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

“这一周的实践活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活动中我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周梦说,“我们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如果我们的微薄之力能够让更多居民认识到低碳生活的意义,那我们做的事就是有价值的。”

猜你喜欢
服务队河北村民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非暴力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社区快讯
梁丛
孙婷婷
优秀志愿服务党组织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