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慕课平台辅助人体局部解剖学传统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1-07-01 12:08王泽俊史二栓蔡志平杨占君崔成立霍东升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解剖学网络平台标本

王泽俊,史二栓,方 刚,蔡志平,杨占君,崔成立,霍东升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40)

局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研究人体各局部组织的层次关系和器官之间的毗邻关系,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也是外科学、妇产科学和影像诊断等重要临床学科的基础。该课程实践性较强,主要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将所学的理论知识逐一在标本上验证,巩固和强化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为后期的临床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传统的局部解剖学教学是以小班授课的形式开展,教师讲授理论部分,学生在标本上解剖验证,教师辅助指导。局部解剖学属于形态学范畴,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难且枯燥,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由于国内医学院校大规模扩招以及标本短缺,每班仅有一具完整尸体标本可供学生使用;再者,随着学时数不断的减少,使学生标本操作受到课堂操作时间的限制,根本无法将大纲要求的所有内容一一在标本上完成验证,致使学习效果不佳。

近年来随着微课、MOOC、翻转课堂的兴起,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在实践教学中得到极大地应用。有研究表明,目前80 %的高教课程都在尝试着使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2]。许多医学院校解剖教师也在本门课程中积极地尝试混合式教学[3-5]。本研究顺应国内外“互联网+”浪潮,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利用HTML5编辑器网络技术将部分局解内容制作成动态页面,生成二维码分享给学生或添加URL方式链接到本校优慕课在线教育网络平台,让学生在手机优慕课APP中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形成互补,涵盖理论知识点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实验学习兴趣及思维创新能力,使学习不再仅仅是教师主导的教育,而是回归到学习的本质——知识、信息的分享和交流,更好地辅助局部解剖学的学习,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前期准备 常规准备的优慕课教学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学课件及在线作业等。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将解剖教学计划中的实验内容尽量与临床密切联系起来,制作成微视频,以此作为本研究的创新和特色。阑尾手术在临床普外科较为常见,学生易感兴趣,因此本研究以腹壁的层次解剖这部分内容为例,模拟临床阑尾切除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收集照片资料:选择学生操作的腹部完整的尸体标本,依据常规阑尾手术操作规程,在标本上模拟阑尾手术,并充分展现手术途径各层次,随手术进程连续照相机拍照,将照片处理后整理备用;后期照片编辑:利用HTML5编辑器将处理后的图片制作成动态页面,并形成URL链接。见图1。

图1 腹壁的层次解剖效果图

1.2研究对象与教学方法 随机选取本校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2个班分别作为教改班和对照班。(1)对照班: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教师先面授理论知识,学生分成四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尸体解剖。(2)教改班:在施行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提前将授课计划、教学课件及前期制作好的微视频URL链接上传到优慕课在线教育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利用手机优慕课APP随时随地进行预习,撰写预习笔记。课堂教学中,学生参考实验指导以及浏览优慕课移动端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课后学生可登录优慕课移动端进行复习、归纳,完成线上作业;若有疑问,可在答疑讨论区留言,与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在优慕课平台教师端看到学生的浏览频次、时长,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可通过平台给予督促和提醒。

1.3教学效果评估 我校局部解剖学成绩考核办法分为三部分,理论考核占60 %,实验考核占30 %,平时考核占10 %。在学期末对教改班和对照班的平均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同时对教改班内学生整体考核成绩与参与线上教学活动的总量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学生参与线上学习时间及学生对局部解剖学学习线上教学的需求进行优慕课问卷调查。

2 结果

2.1考核成绩分析 教改班学生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改班内总评成绩在90分以上者,其完成优慕课线上教学活动的总量(64.35 %)显著高于80~90分(42.78 %)或80分以下者(37.37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教学模式授课学生的成绩比较

2.2问卷调查 优慕课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每天使用优慕课APP学习局部解剖学的时间在1 h以上者占48 %,0.5~1 h者占36 %,半小时以下者占16 %;80 %的学生认为使用优慕课APP对局部解剖的学习有帮助,学习兴趣提高;94 %的学生认为通过“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局部解剖的学习,收获更大,主要体现在提高了对局部解剖课程知识完整性的掌握、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等。学生认为虽然在解剖实验室也可观看解剖操作视频,但是课堂时间有限,各组同学的解剖内容和进度均不一致,学习效果较差;而将教师讲解各重要知识点的微视频、相关临床局部解剖操作的小视频上传至优慕课APP,可适用于不同需求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解剖计划来按需学习,满足了所有学生的需求,并且随时随地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互不干扰,非常方便。由此可见,进一步丰富和优化线上教学资源,合理设置及使用优慕课APP,可以提高其对局部解剖传统授课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更方便、更有效地掌握相关知识点。

3 讨论

近年来,“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在各学科或课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5-6],但仍处在探讨阶段。

本研究中教改班考试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说明教改班学生利用优慕课教育网络平台线上学习对局部解剖学知识点的掌握有很大促进,学生通过线上辅助学习,能够在实际解剖操作中做到游刃有余,大大提高教学进度和学习效率。在教改班内,本文发现考核成绩优秀者大多数是那些平时参与平台线上活动积极性较高的学生。他们通过反复观看微视频,加深印象和理解,完成线上作业与讨论,而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习更加灵活有效,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这门形态学科的理解和掌握。在问卷调查中,虽然利用优慕课教育网络平台进行“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较好地辅助了传统教学,但在应用过程中尚有一些不足之处。在制作解剖教学微视频过程中考虑到受优慕课平台上传容量的限制,需调低图片像素,致使视频清晰度较差,另外受解剖实验室的条件及尸体本身因素限制,完全模拟临床手术制作教学视频有相当大的难度。混合式教学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求较高,一些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学生,仍旧习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考试前突击刷题应试,对优慕课教育网络平台的利用率较低。教师仍需继续努力完善线上教学资源,包括微视频制作质量、微视频内容的趣味性、线上相关知识点测试及在线讨论的引导等,不断加强与学生的线上互动,增强优慕课教育网络平台线上学习的兴趣和吸引力。随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不断摸索及应用,在课程考核形式方面也要随之进行改革,目的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和适应线上学习模式,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解剖的“死”知识学“活”。因此,如何探求一种适合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考核形式,仍需广大教师在领域内不断地摸索和尝试。

综上所述,本文利用网络技术和优慕课教育网络平台,将局部解剖学部分教学资源放在线上供学生学习,不拘泥于时间、地点和人物的限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深化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其应用过程中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因此,如何将线上和线下教学达到完美结合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解剖学网络平台标本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网络平台支持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的结合探析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网络平台犯罪及其治理对策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太极拳侧行步运动解剖学分析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