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模艺术元素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2021-07-01 08:51章鉴烽曹权玺
林产工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糕点纹样家具

章鉴烽 曹权玺

(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多元文化融合已成为时代发展趋势。为提高我国文化识别度和文化软实力,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民族文化烙印,传承创新传统手工艺。糕模作为古时印制糕点的常用器具,用途广泛,是重要的民间传统艺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民间糕模艺术来源于日常生活,展现了民间生活风情与老百姓的美好祈愿,是民间雕刻技艺与民俗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本文通过对民间糕模的艺术形式分析,从家具设计视角出发,利用现代设计手段,结合民间糕模与现代家具的发展趋势,探求其创新设计原则与民俗文化传承路径。

1 民间糕模艺术的起源、发展及其特征

1.1 起源与发展

我国民间糕点种类繁多,式样丰富,早在先秦时期便已经有了糕点的雏形。至唐代国力强盛,农业发展速度远超前代,尤其是南方盛产稻米,糕点盛行,其花式纹样也逐渐丰富,唐代已有“点心”一词,唐朝的孙顔在《幻异志·板桥三娘子》中记载道:“置新作烧饼于食床上,与诸客点心”。同时新疆吐鲁番阿斯塔唐墓中出土的面食、糕点中,有的甚至已经有了模具压印的雏形[1],由此可见在唐朝已经有了“制范”的糕点形式。韦巨源所编撰的《食谱:一卷》中曾提到在宴请唐中宗的宴会上,糕点形式五花八门,其中较为著名的糕点有双拌方破饼、曼陀样夹饼、水晶龙凤糕、金乳酥、八方寒具饼、雕酥、九重糕等[2]。但是由于时代限制,在当时多以皇家糕点为主,民间尚未普及,直至宋朝糕点及糕模制范工艺逐渐普及到百姓之中。至明清时期,民间各地糕点行业发展迅速,糕模形式逐渐丰富。延续到民国前中期,糕点行业百花齐放,糕模形式更加丰富,南方有采芝斋、冠生园,北方有稻香村等著名糕点铺子[3],民国后期糕点行业传承逐渐没落,糕模制作也不再兴盛。到近现代,西方糕点文化进入我国,并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形式。我国传统的糕模文化仍停留在老一辈糕模匠人传统的技艺传承方式,面临着严峻的时代发展困境。

1.2 艺术特征

1.2.1 纹样特征

糕模纹样作为糕模艺术的主要形式,同样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具象体现,有着丰富的内涵寓意与题材种类。其纹样题材大致可分为人物类、动物类、植物类、器物类、文字类以及图文结合类等六类,常见的题材有状元、龙凤、寿桃、暗八仙、黄金万两等。纹样形制以几何形体为主,常见的有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糕模纹样整体寓意集中表现为祈福纳祥,在纹样设计中常常通过象征、谐音等手法,借助具象化事物来体现抽象化寓意与情感。例如:葫芦多籽,用以象征子孙满堂,多子多福(图1a);以蝠字谐音对应“福”,以寿字纹样对“寿”,表达福禄双全之意(图1b)。

图1 糕模纹样的艺术表现形式Fig.1 Cake mould art style

1.2.2 工艺特征

糕模制作工艺取决于糕模材质的选择,陶制、瓷制与金属糕模多采用翻模制作,而木制与石制的糕模制作工艺较为相似。由于木制糕模材料丰富,且易于雕刻成型,不易破碎,在民间较为常见。因此本文仅对木制糕模的制作工艺进行介绍,其制作工艺大体分四个步骤:首先是选材,然后确定糕模形制,再进行装饰性纹样的雕刻,以及细节的调整与完善,部分富足的人家常用髹漆涂抹糕模,使糕模表面更加光滑透亮(图2)。糕模形制的确定即是打坯、打眼、打孔;装饰性纹样雕刻就是以钻头刨出雕刻图案的深度与主体雏形,最后以阴刻雕法雕出目标图案[4];细节调整与完善则是对糕模粗胚进行打磨与上漆。其中糕模纹样的雕刻是糕模的“灵魂”,以娴熟雕刻技法制作的纹样造型精致巧妙,纹样图案感染力强,线条简朴而有力。在雕刻过程中需要把握雕刻角度,若出现制作失误,往往会导致糕点脱模失败。故此从糕模制作特点来看,民间糕模工艺内涵丰富,是民间立体雕刻技艺与民俗文化的完美结合。

图2 木质糕模制作流程Fig.2 Production process of wooden cake mold

1.2.3 材料特征

民间传统糕模材质丰富多样,常见的糕模材质有木质、金属、陶瓷等。其中用木材制作的糕模最为常见。木质糕模大多就地取材,多选择硬木类木材,例如南方盛产的樟木、楠木等,材质坚固便于雕刻。民间百姓为了使糕模能长久保存,常以红漆涂抹糕模表面,使其更加油亮光滑,且红色是我国喜庆和祝福的象征,节日和嫁娶等都离不开红色。陶瓷制糕模在明代早已出现,器型多以方形、圆形为主,添加釉料低温烧制而成,胎体洁白,光感强烈,相对于木质糕模更为美观、处理更加细腻。金属糕模相比上述两者的出现较晚,多以红铜与青铜材质制作而成,虽然加工工艺较为繁琐,但由于能够批量生产,在民间也较为常见[4-6]。

2 糕模艺术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启示

借助糕模艺术创新现代家具设计形式,需要多方面嵌入式融合糕模艺术元素。可在糕模艺术纹样、工艺、材料等方面进行提炼转译,创新应用于现代家具设计。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纹样形态创新

糕模纹样图案来源于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对理想的追求,是人们精神世界在现实中的具象体现。糕模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应以纹样装饰与形态模仿为主。糕模造型形式多样,品种繁多,且纹样题材丰富,这为纹样形态的创新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多种可能[7-8]。纹样的创新设计可以以元素符号变换重组的设计手法为主,对其进行解构、转译,运用于家具创新设计中,最终成为家具文化的象征符号[9-10]。

2.2 工艺形式创新

雕刻技艺是糕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糕模匠人十分注重糕模图案结构与雕刻之间的相互关系,图案构思讲究整个画面的完整、和谐、统一性。构图上注重画面层次空间、线条虚实主次的处理,追求画面结构的严谨与变化。但由于糕模工艺技巧需要通过“制范”在糕点中呈现,效果并不明显。故此在现代家具设计应用中,为达到某种艺术效果可以与镂空技巧相结合,既能突出糕模技艺特点,也使表达形式更为直接且富有灵动感。

2.3 材料选取创新

材料是实现产品创新设计的物质条件,新材料的合理选用将更有力地促进产品设计的发展。在设计创新中应当切合时代发展需求,可以多材料组合搭配的形式进行设计创作,多材料与多工艺相结合,能够丰富家具造型语言的表达途径与方法[11-13]。

2.4 文化内涵应用

糕模艺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多元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被逐渐开发设计,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如服饰设计与包装设计等[14-15]。然而糕模艺术在家具设计领域中的应用较为少见。若将糕模元素中如神话传说故事、装饰语言的独特表达形式应用于现代家具的设计创新,不仅能有效拓展家具设计途径,还能增强家具的文化内涵,满足现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16]。

3 基于糕模元素的现代家具设计

糕模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寓意丰富,因此在家具创新设计前期先确立设计主题,再选择提炼元素的原始糕模。家具主题应贯穿整个设计流程,以保证主题风格的统一与寓意成立[17-18]。在明确设计主题后,对所选原始糕模的纹样组成元素进行提取,借助相应的设计创新方法(图3),对装饰纹样形态因子进行沿用、改良重组以及异变处理,确保应用于家具的元素信息与寓意的整体性。家具材料的选取需符合设计造型要求。基于糕模元素的家具设计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基于糕模元素的家具设计流程Fig.3 Research process of furniture design

3.1 主题确立

家具主题指的是家具造型风格与装饰内涵,是家具外在形式美与内在意蕴美的具象呈现[19-20]。通过对家具整体主题风格的把握,附加糕模艺术文化价值,提升现代家具文化内涵属性和由表及里的形式美感,来满足现代审美观与精神需求[21-23]。通过上文对糕模艺术特点与意蕴分析可知,糕模纹样以祈福纳祥寓意为根本,因此在本文设计案例中确立了两个新式纹样设计主题。并分别命名为祈福如意系列与财运亨通系列。祈福如意系列分别以“定胜”“方胜”糕模与“福寿双全”糕模作为家具设计组成元素参照,该系列主要表达祈福纳祥、事事如意,事事顺心之意(图4)。财运亨通系列分别以“招财进宝”“定胜”糕模作为家具设计组成元素参照,该系列表达对财富的美好向往,寓意聚宝聚财、财源广进(图4)。

图4 家具设计主题参考Fig.4 Reference to furniture design theme

3.2 装饰纹样转译

祈福如意系列家具的设计原型为清代圈椅,在圈椅造型基础上融入糕模艺术元素进行设计创新。选取两例“定胜”糕模中的组合如意纹、方胜纹以及“福寿双全”,并以糕模中的蝙蝠纹为造型细节基础。其中,组合如意纹喻示事事称心如意;方胜纹表达的是人们对于生命的无限崇拜,连续不断的线条循环,寓意生生不息;蝙蝠纹则是以谐音将“福”具象化。如图5a所示,组合如意纹通过删减重新组合,形成新式如意纹;方胜纹则采取直接沿用融入设计中,蝙蝠纹组成元素较多,经过整合与删减最终成型。

财运亨通系列家具的设计以糕模元素的直接沿用为主,家具造型则为中西结合的简约形式,纹样从较为契合的糕模“招财进宝”与“定胜”中提取,见图5b。从“招财进宝”糕模中提取较为典型的聚宝盆纹样轮廓线条与铜钱纹为家具设计主体元素,该元素以一只巨鼎盛装金钱、元宝与珍珠等物,象征财源广进、富贵无疆,祈求好运发财;“定胜”糕模在清朝时期作为国家法定货币,流通广泛,其纹样轮廓中的“宝相花纹”是对多种花卉的集合、提炼,是富贵吉祥、华贵的象征。

图5 糕模装饰纹样元素转译Fig.5 Cake mold decorative pattern element map

3.3 材料搭配

家具材料的选择搭配应以体现外在形式美与内在意蕴美为基础,结合现代家具的材料组成进行设计筛选[24]。祈福如意系列家具沿袭中式家具特点,只以木材作为家具材料,体现传统中式家具文化的审美意蕴。而招财进宝系列家具则采用木材与大理石的组合形式,以材料的合理搭配,形成不同材质间的质感碰撞,符合现代审美趋势[25-26]。

3.4 设计案例呈现

祈福如意系列家具在清代圈椅的造型基础上,对装饰纹样与装饰部件进行创新设计。在圈椅靠背板上镂空透雕新式如意纹;在圈椅面板之下直接沿用方胜纹,既起到装饰效果,也能作为椅腿的连接构件;蝙蝠纹则应用于椅子扶手与面板之间的鹅脖处,主要起装饰作用(图6)。

图6 祈福如意系列家具Fig.6 "Pray for Luck" series furniture

财运亨通系列家具造型以桌凳为主。凳子与桌子的支撑木结构形态沿用聚宝盆轮廓线条,且支撑构件数量为8,符合中华传统文化以“8”喻示“发”(发财)的语义指向;铜钱纹则应用于桌凳的环状连接件与凳面;宝相花纹则采用隐喻的形式应用于桌凳面板的纵截面上(图7)。

图7 财运亨通系列家具Fig.7 "Rich and Prosperous" series furniture

4 结语

糕模艺术作为民间民俗艺术的重要载体形式之一,随着历史演化的进程得到不断的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具象化的“窗口”。糕模艺术元素在现代家具创新设计中的应用,不应是简单地将传统元素堆砌、杂糅,而应对糕模艺术形式中具象表征体现的形式美感与意象表征蕴含的内涵美感进行分析研究、提炼,并与传统家具设计理念或西方简约设计观念等相结合。通过对糕模艺术元素进行归纳、筛选、提炼、转译和创新应用实践,找到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与现代审美观之间的共通点,进而拓宽现代家具造型的设计路径和创新思维,同时促进传统民俗文化与传统民间工艺的创新发展与复兴。

猜你喜欢
糕点纹样家具
“广府好礼”广式糕点礼盒包装设计
蒙古族图饰纹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糕点世界的小偷
小小糕点师
美味的糕点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