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鹅培育技术

2021-07-01 07:37吕全云
科学种养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鹅雏鹅饮水

吕全云

规模养鹅过程中,无论采取地面放养、网床饲养还是笼养等方式,都要经过3~4周的育雏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在育雏舍内进行。育雏期的各项培育要求,是由雏鹅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

一、雏鹅的生理特点

1. 生长发育快

大部分中小型鹅种的出壳重量在100~130克。3周龄结束时,小型鹅种的体重比出壳时至少增长6~7倍,中型鹅种则会增长9~10倍,而大型鹅种能够增长11倍以上。雏鹅体重快速增长,需要足量的营养供给。

2. 体温调节能力差

雏鹅出壳时,全身绒毛稀少,保温能力和调节能力差,对冷应激缺乏必需的适应能力。育雏过程中,如果环境温度低于26℃,雏鹅很容易发生感冒、腹泻,还会因相互扎堆取暖而被压死;如果处在高温环境下,雏鹅则会张口喘气;湿度若不合适,则会损伤气管黏膜,严重时损伤肺,加大了雏鹅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概率。

3. 新陈代谢旺盛

雏鹅体温高,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和水,因此要求育雏舍通风良好且无贼风,饮水槽中不可缺洁净温水。

4. 公母雏鹅生长速度差异大

在同样的育雏条件下,公母雏鹅的增重速度有较大差异,一般公雏鹅比母雏鹅高5%~25%,体重大,饲料报酬也高。

5. 喜水

鹅属水禽类,天性喜水,成鹅觅食、嬉戏、配种、梳理羽毛等活动都是在水上进行,雏鹅阶段就要锻炼。雏鹅饮水时,喜欢跳进水盆,也容易把饮水甩到盆外和身上,把垫料弄湿。

二、育雏前的准备

1. 搭建或检修育雏舍

以地面平养育雏为例,育雏舍高2米,四周墙面留窗,窗户面积与地面面积比例为1∶10~15,且要求水泥地面平坦。每间育雏舍可用木板或塑料隔网分成6~8个育雏间,每个育雏间的面积控制在15~20米2,可容纳3周龄内雏鹅100只。育雏舍前方建设运动场,宽度为3.5~6米。运动场前开挖水浴池,大小以1∶10的比例建造,即每10只鹅占用1米2水面;水深0.8~1米;池底铺设塑料薄膜防渗漏,并留放水口,便于换水;水池四周要有45°左右的斜坡,便于雏鹅水浴后上岸站立休息。寒冷季节,育雏舍内要有火炉或暖气等供暖设施。

采用塑料薄膜大棚内网上育雏时,要求棚高2米以下,不要太高,以饲养人员进棚后不碰头为宜。育雏鹅床使用木、铁、竹等材质搭建床架,高40~60厘米;底网和围网用网眼不超过1.2厘米见方的特制塑料网搭成。网床中间可用围网间隔成若干个小区。

已经用过的育雏舍,再次使用前需要彻底修补门窗、墙壁、地面,并对供暖、通风、照明等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修,灭鼠并堵塞鼠洞,确保育雏过程中不出问题。

2. 清扫与消毒

进雏前,育雏舍要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和消毒。

先打扫育雏舍地面、网床、网眼中的粪便、羽毛和饲料残渣,再用高压水枪冲洗地面、墙壁和棚顶,晾干后铺设10厘米厚的干燥、柔软垫料,放好开食盘、料桶、饮水槽等。

消毒时先用5%来苏儿溶液喷雾,干燥后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21克,放入瓷盘,再倒入40%甲醛溶液42毫升,密闭门窗熏蒸24~48小时,之后打开门窗,彻底通风。

3. 舍内预热

育雏舍消毒后要进行1~2天的预热,使舍内温度达到30℃。无论是地面育雏还是网床育雏,无论是使用火炕、火炉、育雏伞还是热风等加温方式,都要测定舍内各个点的温度是否均衡并达到育雏要求。火炕加温时,要提前检查炕面有无漏烟。

三、雏鹅的选择和运输

1. 雏鹅的选择

雏鹅必须来自健康无病、高产的优良种用鹅群。健康雏鹅,羽毛蓬松有光泽,脚掌润泽饱满,无脱水现象;卵黄吸收好,脐带全部脱落,无钉脐,脐部周围无红肿、无血斑;屁股无糊肛、无白痢。将雏鹅握在手里有肉感,雏鹅有挣脱欲望,手握颈部提起时双脚快速收缩。淘汰病、弱、残等有问题的雏鹅。如果购入弱雏,要在靠近热源的地方单独饲养。

选择雏鹅时,还要了解有关疫苗接种情况。如在小鹅瘟流行地区,种鹅在开产前1个月或出壳后立即接种小鹅瘟、鹅副黏病毒等疫苗,以确保1月龄内的雏鹅不发生小鹅瘟。

2. 雏鹅的运输

雏鹅出壳后,要用保温性能好的运雏车和专用运雏箱,在12小时内安全、及时地运到育雏舍。夏季炎热、多雨,要备好遮阳、挡雨篷布,冬季和早春注意防寒。运输过程中随时检查雏鹅情况,防止闷死。长途运输和夏秋季节可以供给0.05%高锰酸钾水,但不饲喂。雏鹅运到养殖场后,先在育雏舍停放半小时进行适应休息,然后根据每个育雏间大小和雏鹅的性别、体重等放置适当数量的雏鹅,并进行驱赶,让雏鹅快速散开。

四、雏鹅的培育

1. 温度与湿度

①温度

0~5日龄雏鹅的舍内适宜温度在27~29℃;5日龄后,每5天下降2~3℃,直到20日龄以后保持在18℃。昼夜温差不能超过2~3℃,在凌晨时段、寒潮气候、雨雪天气时更要保持舍内适宜温度,不可忽高忽低。

育雏舍内的温度是否合适,可以通过雏鹅的表现来判断。如果雏鹅躯体蜷缩,叽叽乱叫,喜欢扎堆并靠近热源,说明舍内温度偏低;如果雏鹅张口喘气,远离热源,靠近门窗,饮水增加,说明舍内温度偏高。此时要及时调整舍温。

②湿度

刚出壳的雏鹅,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1周龄后保持在55%~60%。饮水器放置平稳,加水不要太满,防止外溢;湿垫料要及时更换;加强舍内通风,调节空气质量,降低舍内湿度;在寒冷季节,选择晴暖天气的中午通风,通风前先提高舍温2~3℃。

2. 开水与开食

雏鹅开食前先饮水。出壳后24小时内安排第一次饮水(开水),可饮用0.05%高锰酸钾水,持续饮水时间可以把控在3~5分钟,以后自由饮水,连续饮用3天。长途运输如果超过12小时,可在饮水中加入5%葡萄糖或口服补液盐等,使雏鹅快速恢复体力,提高成活率。

出殼后24~30小时内,已经开水的雏鹅要进行开食。开食的头2天,可以用米饭作为开食料,直接撒在塑料布或席子上,让雏鹅采食5~8分钟,半饱即可,每隔2~3小时喂1次,待所有雏鹅学会采食后,就可以改用食槽或料盘盛入全价配合饲料饲喂。养殖者也可以自配全价饲料:玉米45%,统糠15%,麸皮10%,豆粕22%,优质鱼粉4%,骨粉1.5%,贝壳粉1.6%,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0.5%,食盐0.4%。从3日龄开始,可以为雏鹅补充些切碎的青菜叶,先喂精饲料后喂青饲料,少喂勤添。

3. 饮水与洗浴

雏鹅开水后,即可采用真空饮水器自由饮水。饮水要求洁净、足量,一般使用深井水,气温低时可饮用温水。2周龄后的雏鹅可改用水盆饮水,但水盆要罩上竹制或金属制、塑料制栅网,仅让雏鹅伸进头去饮水,避免跳进水盆洗澡,以保证水质。

7日龄后的雏鹅,养殖者可选择晴暖无风天气为其放水洗浴,夏季可以提前至5日龄,冬季适当推迟。初次放水,水浴池内放浅水,慢慢驱赶雏鹅走近水浴池,让其试探性下水、戏水、洗浴,每次5分钟,随着雏鹅日龄增加逐渐延长放水时间。放牧的鹅群在牧后下水,每次下水时间30分钟,上岸休息40分钟,再放牧。舍饲的鹅群保证每天下水1~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4. 卫生与防疫

育雏舍门口要配置消毒池或消毒脚垫,并经常更换或喷洒消毒液。育雏舍内不能有成年鹅,外人不可随意进出。晴暖天气可以带鹅消毒。

没有接种小鹅瘟疫苗的雏鹅,运输到育雏舍后要补种,每只皮下注射10倍稀释的小鹅瘟疫苗0.2毫升,1~2周后再接种1次;或皮下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0.5毫升,或卵黄抗体1毫升。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沂水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 邮编:276400)

猜你喜欢
小鹅雏鹅饮水
简易饮水鸟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雏鹅痛风“三步五防”更有效
二十年后,暖心归来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阿健的小鹅
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浅析
小鹅流行性感冒的综合防治
防丢干伞饮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