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2021-07-02 12:15孙吉
科学与财富 2021年8期
关键词:慢就业大学生

摘 要:通过对现在的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研究分析并提出指导对策,可以推进我们关注和研究中国社会的改变,密切注视我国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化,并对社会生活和我国社会运行机制作出论证和预估。

关键词:大学生;慢就业;缓就业

近年来,在就业情形紧张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并没有在毕业时就急于就业,而是成为了“待业一族”。“毕业即工作”的观念在我国逐渐“松绑”,“慢就业”族日益壮大。作者一直在思考,“‘慢就业’对他们自己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他们如何影响社会”“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其他人如何看待他们的”等等问题。由此,作者决定对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情况及就业困境进行调查,对我国“慢就业”现象做一些研究,并着重通过教育学的方法和理论对“慢就业”进行研究和反思。

一、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现状分析

作者通过对大学生“ 慢就业”的意愿调查,将大学生“慢就业”大致分为理性选择型和被动无奈型两大类。理性选择型是因为毕业生毕业后并没有充分做好就业准备和人生规划,决定放慢步伐,调整心态,给自己一个由学生向职场人转变的过渡期。被动无奈型则是由于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不具备相应的就业能力,因就业形势严峻产生的逃避心态,以“ 找不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等为借口,逃避自己的职场生涯。

通过分析,作者以大学生选择“慢就业”的动因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发现主要分为以下五种类型:一些学生属于被动“慢就业”,如一些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好并且缺乏步入职场勇气而选择暂时在家待业,这种“慢就业”现象具有转变为“啃老族”现象的风险;一些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受挫折,即心理预期与现实的工作岗位出现偏差而自身又不愿迁就,因此选择回避就业或“待价而沽”,这些学生面对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欠缺紧迫感,最终导致错失最佳的就业良机;一些学生属于主动选择“慢就业”。 如一些学生希望通过继续学习深造的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一些学生具有创业意愿,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创业摸索中;一些学生选择投身公益活动或者选择新兴自由职业,如网络主播、网络代购等。

二、大学生“慢就业”的原因分析

作者对“慢就业”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在就业结构矛盾的持续作用下,大学生的就业预期与实际的岗位需求存在一定落差,受到这种差距的作用,“慢就业”的出现具有其必然性;第二,受目前大学生的性格特征的影响,“90 后”大学生在生活方面有着自己的见解,许多毕业生在上学期间没有做好职业规划,又由于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即使选择“慢就业”,家庭方面也可以为他们提供经济支持,帮助他们完善职业目标;第三,新兴就业岗位和就业理念不断出现,灵活自主的就业及创业模式被广泛接受,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些新兴就业人群也属于“慢就业”。

而网络上对于大学生“慢就业”现象也有着各自的观点。但只要我们仍处于“快节奏”的现实背景下,只要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矛盾仍然突出,“慢就业”充其量只能是极少数人的专利,依旧是个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伪命题,不但难以形成完善的就业价值体系,还会在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上造成误导。

三、学生“慢就业”对策分析

作者通过对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现状分析、原因分析,并以教育学的方法和理论对“慢就业”进行研究和反思,得出以下对策。

1.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断调整优化。

学生应该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高中文理分科之前就应确定大致的职业方向,这样能够在高考结束后大学开始前的选专业环节一定程度上避免盲目性。

在高考后,需要着重考虑行业的选择,在具体专业的选择上应该在着重考虑个人兴趣意愿、个人特长的情况下结合行业发展、社会就业供求、家庭资源禀赋等方面综合考虑。在进入大学后,需要着重考虑具体职业的选择。因为通过大学专业课的学习,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有了进一步详细、微观的了解,也可以通过实践不断调整自身对将要从事职业的认识,通过实践不断优化和明晰自己的职业认知,从而能够使自己选择从事的职业能够更好地适合个人的发挥。

2.加强独立意识教育,强化就业动机。

大学生应尽早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培养独立意识,在大学在校期间通过参加校内实践活动不断锻炼自身的独立能力,通过实践使大学生认识未来人生规划的主体和实践者还是大学生自身,从而逐渐降低对父母的物质和心理依赖,同时可以通过参加校外实习活动,加深对就业市场和未来将要从事职业的直观认识,合理调整就业预期,使得自身条件不断优化匹配目标行业和目标就业岗位,从而为毕业季顺利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增强独立意识的同时还要不断增强就业动机,让大学生树立忧患意识,无法真正规避终将进入就业市场的现实,无法提升个人素质和自身竞争力的无效“慢就业”行为也是对自身已有竞争力的不断折旧。

3.识别并把握就业时机。

大学生应尽早把握就业时机。每年的秋季和春季为就业黄金季节。大部分的用人单位会在秋季进行大量的校园招聘,大学生应该在这段时间多关注各大单

位的校园招聘,并积极参与到申请工作的活动之中,在春季,校园招聘会进行补充招聘,秋季和春季的校园招聘结束之后,用人单位更偏向于招聘下一学年的新毕业生。因此,大学生应该在进入毕业季前充分进行时间规划,抓住就业黄金时机,避免因错过就业黄金季节而被动导致“慢就业”现象的产生。

综上所述,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分析、反思,作者认为要想有效解决大学毕业生慢就业问题,就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及自身的不断努力,政府和社会为毕业生营造良好就业环境,高校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学生通过端正个人态度,明确职业目标,以此助力“慢就业”现象的减少。

参考文献:

(1)“慢就业”现象下的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改革策略探究,王静

(2)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成因分析,王嘉怡

(3)大学生“慢就业”中的问题调查研究,杨茜婷

作者簡介:

孙吉,女(1987.4--),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就业指导与生涯规划教育、网络思政建设、党建与思想政治研究。

课题来源:吉林省教育厅

课题名称: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成因及对策研究

课题编号:JJKH20210872JY

猜你喜欢
慢就业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慢就业”,待富不光荣
你想试试“慢就业”
“慢就业”并非一曲田园牧歌
“慢就业”开始在中国流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