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山区香菇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2021-07-02 12:15马林
科学与财富 2021年8期
关键词:香菇山区技术

摘 要:现阶段,香菇是一种主要的食用菌,其是人们饭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蔬菜,由于其营养价值丰富、味道诱人,被誉为“山珍”。目前,我国香菇栽培技术越来越成熟,香菇栽培面日益擴大,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高寒山区种植香菇的面积越来越大,因此,文章重点对高寒山区香菇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寒;山区;香菇;栽培;技术;应用

1.香菇栽培的特点分析

(1)成本较低,取材方便,一般杂灌木、木屑、作物秸秆是主要的栽培材料;(2)栽培周期短,在代料栽培香菇过程中,整个过程不到一年,可以使资金快速周转;(3)省力、易操作、对栽培场地要求低,操作非常简单,可以随地搭建大棚栽培香菇;(4)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5)原材料具备较高利用率,可以将栽培过香菇的菌筒进行二次加工,制备成饲料或者营养肥。

2.选择栽培设施

由于在高寒山区地带,主要以山地为主,昼夜温差比较大,气候相对比较干燥。在该地区栽培香菇时,应选择保温、保湿性能强,高通风性的栽培设施。一般,常用的栽培设施为钢架拱棚、日光温室。若在栽培香菇时,选择的是日光温室,要求其坐北朝南偏西5-10°,其温室的长度、脊高、室内宽度、后屋面仰角分别为60-80m、4.8m、10m、38-40°。墙体基部、顶部厚度分别为3m、1.6m,后墙立柱长、埋深分别为4.8、0.3m。选择日光温室膜时,应优先选择厚度为0.12 mm的醋酸乙烯高效保温无滴防尘膜或者聚氯乙烯无滴膜,后屋面保温材料优先选择竹胶板,宽、厚分别为1.2m、10mm,草帘宽、厚分为1.2m、5cm;前屋面保温材料优先选择宽、厚分别为2m、4cm的保温被,并设置相应的自动卷帘设备;后墙间隔距离为3.2m,竖向预埋PVC通风管,要求通风管的直径为200mm,设置的出风口应距地面0.3m。在搭建钢架拱棚时,应尽量将其设置为钢骨架结构,其长、宽、脊高分别为45-60m、8m、3.5m,并在端面位置设置一个门,门的尺寸为1.5m×2.3m。在设置钢拱架时,应每隔一米设置一个,钢拱架选择使用热镀锌高频焊管,尺寸为54mm×27 mm×2.0 mm;横向设置5根热镀锌圆管,尺寸是25 mm×1.5 mm,使用套丝箍将横拉杆相连;在选择大棚外层覆盖材料时,可以使用双层6针扁丝遮阳网和聚氯乙烯膜(单层厚度为0.12 mm),使用卡槽卡簧对棚膜进行固定。设置卷膜设备,在香菇的出菇阶段,可以将棚膜卷起进行通风,为防止虫害,可以设置防虫网。

3.香菇栽培技术分析

3.1选择香菇品种(菌株)

在高寒山区香菇栽培时,应尽量选择香菇238、808等低温或者中温型品种,且在购买香菇菌株时,应在正规的菌种经销渠道购买,切勿贪图便宜,购买到劣质菌种。

3.2培养料配方

在高寒山区栽培香菇时,选择栽培原料过程中,应选择原料新鲜、无病虫菌害、霉变问题的原料。具体原料配比如下:(1)68%的杂木屑、1%的轻质碳酸钙、15%的棉籽壳、1%的石膏粉、15%的麸皮,料水比例为1;1.20;(2)50%的棉籽壳、1%的石膏粉、5%的玉米面、15%的麸皮、28%的玉米芯、1%的过磷酸钙,料水比例分别为1;1.25。

3.3拌料装袋

在拌料装袋时,应选择低压聚乙烯栽培袋,型号为17 cm×55 cm×0.0045 cm的。在装袋前,提前10天对杂木屑加水进行预湿处理。在完成准备工作后,由生产线统一进行拌料和装袋工作。为保障香菇的出菌质量和产量,需严格控制培养料含水量,尽量将其控制在62%-65%范围内,将pH控制在5.5-6.0之间。

3.4灭菌与接种

在灭菌架上存放已完成封口的菌料袋,并将其在规定时间内转运至灭菌锅,完成灭菌工作,在灭菌过程中,当灭菌锅温度达到规定要求后,应将该温度维持8-10小时,待停止加热工作后应焖2-3小时。拌料、装袋、灭菌工作应在当天完成。待完成料袋灭菌后,应将其及时运输至净化车间进行冷却处理,待料温降至30℃以下时,及时完成接种工作。接种工作由自动接种设备完成,相较于人工接种方式,自动接种设备具备高效率、低成本、污染小的优势。

3.5发菌管理

3.5.1菌丝培养流程

在发菌室完成发菌工作。在菌架上放置已接种的料袋码,并将其运输至发菌车间。一般,菌架设置的为3层,规格为1.0 m×1.0 m×1.9 m。发菌室温度、湿度、CO2浓度应分别控制在20-26℃、40%-65%、在3000mg/L范围内为最佳,为保障发菌室温度的稳定性,智能环境控制系统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系统。在整个发菌过程中,应每隔5-6天对菌丝生长情况进行检查,若发现染杂袋,应及时进行处理。当发菌20-25天,接种穴菌丝出现连接后,应每隔2小时进行一次通风,每次通风时间控制在20 min,CO2浓度控制在2500mg/L。正常情况下,发菌期在40-60天之间,具体根据品种、环境而定。通过对菌种进行60d的培养,待菌丝完全吃透培养料,将其运输至出菇棚中,脱去塑料袋上架转色,菌棒间距为3-5 cm,在上架时应轻拿轻放,尽量保证菌棒不受破坏。一般,在转色期,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分别控制在20-22℃、85%-90%、200-300lx,待4-7天后菌棒表面慢慢长出白色菌丝,每天需要通风2-3次,每次通风时间为20-30min。

3.5.2脱袋摆棒注意事项

在脱袋期间,应科学把握脱袋时机,具体如下:(1)当菌丝已经完全长满袋,且出现收缩,与袋壁之间形成一定的缝隙;(2)用手触摸检查菌袋,待菌袋表面出现瘤状隆起物,待隆起至2/3,用手触摸隆起位置,待其摸起来松软、具有一定弹性和黏滑感;(3)用眼睛观察香菇菌丝,若其生长比较均匀、表面洁白,且接种穴周围的菌丝颜色为微棕色。若菌袋已经满足上述条件,则可以判定香菇菌丝生理已经发育成熟,即可进入脱袋转色阶段的管理。在天气较好的日子,将生理已经成熟的菌棒从菇棚内移出,进行脱袋工作,将脱袋的菌棒整齐摆放在相应的架子上,菌棒间距为3-5 cm,并与地面呈70°-80°的夹角,在摆放完成脱袋的菌棒后,需在其上面及时覆盖塑料薄膜,以保证菌棒不会出现脱水问题。待4-7天后,菌棒表面会形成一层浓白色菌丝,菌丝呈倒伏形态,形成一层菌膜,分泌相应的色素,此时,菌棒会逐步从白色向粉红色、褐色转变,最终形成褐色菌膜,形成的菌膜与树皮比较像,此时可以判断转色工作完成。

3.6出菇期管理

在高寒山区栽培香菇时,当进入出菇期,一旦现蕾,应及时做好破膜工作;适时出菇;做好管理工作,对于经过浸泡处理的菌筒,在香菇生长期可以不在进行喷水工作,在对厚菇进行培养时,应对高温、低温进行严格控制,培养花菇,应做好加温排潮工作,拉大昼夜温度差距,促进花菇的形成。当温度合适的情况下,20天即可出一茬菇。

结束语

现阶段,栽培香菇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由于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存在较大差距,为提高香菇产量,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香菇栽培技术,尤其在高寒地区栽培香菇时,一定要将其当地的气候条件考虑在内,科学搭建香菇栽培大棚,以提高香菇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士瑜,陈惠.菇菌栽培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246-251.

[2]侯俊.香菇栽培技术研究[J].园艺与种苗,2013(11):1-4,15.

[3]于海萍,魏生龙.河西走廊日光温室栽培香菇技术[J].食用菌,2006,28(4):43-44.

基金项目:融水苗族自治县局县会商专项科技项目 (合同编号:20200103)

作者简介:马林(1986-), 男,汉族,广西融水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香菇山区技术
Modeling and Verification of a Sentiment Analysis System Using Aspect-Oriented Petri Nets
香菇接种三招
《山区修梯田》
山区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
香菇皮炎二例施为
小香菇的奇遇
小山区留守娃的圆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