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对策研究

2021-07-02 12:59周脉昆
科学与财富 2021年8期
关键词:防治策略病虫害玉米

周脉昆

摘 要: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玉米既是饭桌上的一道美食,也能有效预防便秘,因此备受人们喜爱。新形势下,随着我国不断完善的农业种植技术,也有着越来越高产的种植技术水平,并使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玉米在生长过程中,病虫害会严重威胁到玉米的品质和长势。所以,在利用高产种植技术的同时,还要将病虫害防治工作切实做好,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策略

随着我国不断提高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部门工作的重心,就是如何对农业科学技术有效运用。作为市场上具有极大需求量的农作物,玉米的应用价值极高,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也极其广泛。而不断提高的农业技术水平,对于提升玉米种植的产量和质量,也发挥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并有所改善了种植农户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会有诸多因素对其生长发育带来影响。因此亟待改良种植技术,以促进玉米产量的不断提高。而目前因为不断改变的自然生态环境,也不断增加了病虫害的类型,因此必须采取有效防治病虫害的措施。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深入分析和探讨了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策略。

1.提高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必要性

1.1 更好的发展玉米种植业

玉米的高产密切关联着种植过程中的技术应用,通过对种子合理的选择,以加强技术的应用效果,能更好更快的发展玉米种植业。在选种的过程中,通过有效运用新技术,能更加顺利和精密的筛选玉米种子。选种之后在利用新技术培育,能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同时还能将天气对玉米成长的影响降到最低。结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特点,在全面响应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下,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有效推广,一方面能保障有效处理病虫害防治难的情况,另一方面还能避免出现农药残留的难题,全面实现农产品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实现预期的增产增收的目标。通过发挥出绿色防控技术的优势,能有效促进农作物生长的绿色环保的特点,进而有效全面控制化學农药的使用量,具体则是采用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及物理防治的有效措施的结合,旨在全面保障落实玉米绿化的健康发展。

1.2 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是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去保证玉米的高产量。在进行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等绿色防治措施的推广实践中,孩子应从实际出发,在全面践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全面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概率,积极实现良好的农业可持续化发展的要求,确保农作物的产量及质量的要求。针对农作物的病虫害的化学防治的实践环节中,在有效保障病虫害蔓延得以控制的基础上,还应全面重视关注病虫害的耐药性问题,否则,往往容易出现一定的药物残留的问题。在全面推广绿色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能有效降低高毒和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从这个角度来看,能实现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好农业生产的安全。

2.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2.1科学选种、播种

影响玉米种子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包括光照资源、降水量、地形等自然因素。所以,在选择种子时候,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对于玉米质量和产量带来影响的重要因素,就是虫害、病害和倒伏,因此所选择的玉米种子,能对这些危险因素有效抵御。一些农户盲目认为,应选择新品种,这样才能有较高的产量。而事实上,新品质的选择,必须要经过实验区种植,同时还要观察与本地的自然环境是否适应,这样才能对玉米种子类型进行确定。在播种时,还要对播种时间合理选择。通常,南方玉米播种的时间是选择在3~4月左右,而北方在时间上相对较晚。在播种过程中,种子之前的距离要适当,若是过大的种植密度,则会出现争夺营养成分的现象;若是过小的密度,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结合玉米种植的实际特点,应从抗病强的玉米品种入手,并有针对性加强农机农艺结合管理的措施。

2.2 有效处理种子

针对玉米种植,有包衣处理、浸种等多种处理种子的方式。例如通过应用种子包衣技术,能进一步提高种子质量。而利用现代化方式处理种子,能够将种子中携带的细菌、线虫或者其他病毒等有效消除,使种子受病虫害侵袭的概率极大的降低。通过种子包衣技术的运用,能全方位保护玉米种子,使种子抗倒伏、抗病害能力有效提高。

2.3 加强施肥管理

施肥管理,是在播种后主要运用的管理措施,需要与种植品种及区域的气候情况相结合开展管理。通过分析生长的土壤,掌握土壤中有哪些元素是玉米成长所需要的。通过发挥出种肥异位同播技术的优势,积极保障实现氮肥、磷肥和钾肥得到合理化应用和利用,能有效实现肥料比例的合理化搭配。通过对肥料的合理配置,对玉米定期开展施肥工作。积极实现精耕细作,保障落实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强合理化的施水肥管理,明确具体的田间的通透性要求,不断提升植株的抗病能力。为了使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养分充分,及有必要进行定期追肥。玉米的肥料多数属于穗肥或者氮肥,因此应与玉米的生长情况和生长阶段相结合,对适合的肥料进行选择。另外,还应重点保障良好的种植及生长的环境,及时进行杂草清除,铲除病虫害栖息的场所及寄主植物。收获玉米的基础上,开展秸秆粉碎,腐熟还田等措施,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全面提升,有效控制病虫基数。

3.玉米常见的玉米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措施

3.1瘤黑粉及其防治措施

瘤黑粉病是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是最为常见的病害类型之一,主要发病部位是在玉米的秸秆、玉米穗和叶片位置。之所以会出现该病,主要是因为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对氮肥过多的使用,导致玉米植株软化,使果实很难生长。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存活该病的病菌,为生长和发育细菌创作了条件。为此,应将种子的包衣做好,避免过度繁衍细菌,将玉米种子内的细菌消除,同时还要合理的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在进行玉米抽雄前10天左右环节,选择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并能通过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1 000倍液的情况,这种方式能有效处理瘤黑粉病害的问题。

3.2玉米螟及其防治措施

作为一种常见的虫害类型,玉米螟主要是在玉米的叶片上方钻孔,同时还会侵袭到玉米苗的叶心,直接影响到玉米的生长发育。因为玉米螟容易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大量繁殖,这种病害虫体往往在白天进食,直接影响到玉米的生长发育的情况。考虑到其属于钻蛀性害虫的类型,幼虫往往进食为心叶叶肉,这种在玉米心叶的行为,往往会造成大量的茎秆及穗部位受到严重的损害。在具体的玉米灌浆的时期,玉米螟为害穗粒,这样则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穗腐和粒腐问题,自然也会造成玉米的产量及质量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在对玉米螟防治的过程中,应与玉米螟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特性相结合,要大量捕杀处于突发阶段的虫害。对于生物防治手段有效运用,结合玉米螟防控的要求,应充分体现出赤眼蜂的作用,并能体现出较低的成本。考虑到赤眼蜂寄生在玉米螟卵的情况,难以实现玉米螟的正常孵化情况,存在着幼虫难以生长。结合具体的玉米螟产卵和繁盛环节,应布置相当数量的赤眼蜂,能起到良好的防治玉米螟的作用,将赤眼蜂引入到玉米田间,让赤眼蜂捕杀玉米螟。钻蛀性害虫在玉米穗期较多,主要体现为棉铃虫、玉米螟等。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开展性诱捕杀剂的设置,结合具体的面积情况,可以选择通过五天来进行一次的诱补剂的清理工作,要求每个月进行一次诱芯的更换。为了保障获得预期的诱捕目标,可以保障选择不同组合的性诱捕器,从实践应用来看,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基本上能实现害虫过冬的根源得以切除。生物防治的手段不会对玉米的生长环境造成破坏和影响,这样的生物防治手段不会破坏玉米生长环境,能实现玉米种植的绿色无公害特性。

3.3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的防治措施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大斑病,蛀牙是在室温环境下且湿度超过90%情况下出现。主要表现在病斑存在于玉米叶片中,随后呈现出沿着植株下部叶片蔓延的情况,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特征,同时,青灰色斑点存在于叶片部位,并进行一定的叶脉两端的扩张特点,呈现出越来越深的颜色变化。如果存在着潮湿的环境中,经常性地伴随存在着大量的灰色霉斑的情况。在温度26-29℃的范围中,还会经常性出现玉米小斑病的情况,如果不加以严格控制,则会造成玉米生长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在具体的玉米抽雄后的阶段中,往往意味着发病高峰的情况,存在着比较大的植株伤害的情况。如果存在着发病初期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叶片存在着水渍状的褐色小斑点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作用,则会逐步成为一定的椭圆形的情况,并表现出褐色的情况。从保障玉米产品健康安全的角度出发,全面有效减少对于农田的污染问题,这种情况下就贏保障选择低毒和低残留的化学药剂的配置。在进行玉米大斑病的防治环节,应保障落实合理选择化学药剂,通过多菌灵溶液和甲基托布津溶液等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在进行圆斑病的预防环节,通过低毒高效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能起到良好效果。防治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主要是选择优良的品种。将土壤整理工作做好。在发病初期要及时摘除病叶,并进行烧毁,在喷洒667m2喷施25%吡唑的农药,或者选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醚菌酯喷洒发病初期的玉米。

3.4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措施

针对玉米的纹枯病来说,大都发生在叶鞘部位,如不加以有效控制和处理,这会造成茎秆方面的重大损害问题。在发病初期的阶段中,起先褐色水渍状小斑则存在于叶鞘位置,同时,经过一段时间,则会造成增多的病斑而成为白色大斑的情况,从而引发存在着叶片枯死、叶鞘腐败等问题,并呈现出逐步扩展的情况。在较为严重的发病阶段中,这样就会造成病斑逐步扩展到叶鞘和叶片,较为严重地影响到植株的生长发育,还存在着一系列的植株萎缩的问题。常用药物为50%甲基硫菌灵500倍液或者50%多菌灵600倍液防治。防治玉米瘟疫病的要点,是将氮肥施加减少,加强水肥管理。

结语:作为市场销售的一种重要的农作物类型,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应对高产栽培技术积极运用,以真正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玉米生长过程中,会出现大斑病、玉米螟、瘤黑粉等多种病害,养殖农户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真正提高玉米种植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彬,郭高明,张佳.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对策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7):218

[2]郭延涛.关于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12):20

[3]梁锋.关于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15):227,234.

[4]王艳霞.关于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20,(3):76.

[5]王文书.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农家致富顾问,2020,(14):217.

[5]黄后林.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J].四川农业科技,2016,(2).26-27

[6]雷红梅,张海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6,(8). 91.

猜你喜欢
防治策略病虫害玉米
收玉米啦!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我的玉米送给你
关于冷却塔的落水噪声及其防治策略探讨
探析生物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及防治策略
52例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建筑施工用电的安全隐患与防治策略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