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新常态下“地摊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07-02 12:59陈洪莎洁毛宇张启珍谭爽康鸿君
科学与财富 2021年8期
关键词:花溪区经营者经营

陈洪莎洁 毛宇 张启珍 谭爽 康鸿君

摘 要:基于我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转为防控新常态发展的现状,地摊经济的回归是顺应时代的切实所需。地摊经济具有稳定就业、提供经济保障、帮扶困难群体与助力脱贫攻坚、满足低收入消费者需求及推动经济发展等重要作用。本文以贵阳市花溪区为例,对“地摊经济”的现状进行研究与探讨,并针对引导地摊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便为当前的失业群体提供相关的参考,使其能够尽早实现就业的常态化,同时也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对维持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防控新常态 ;地摊经济; 现状; 对策建议

一、引言

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形势,“中央文明办”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指出: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等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同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也提到了“地摊经济”对解决就业、创造就业的“驱动力”作用。总理在考察期间也称赞,地摊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多地有序开放地摊经济,这意味着以烤冷面、煎饼果子、小物件为代表的一批地摊形态商户即将崛起。贵阳市花溪区对“地摊经济”采用了放开政策,无疑提高了当地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城市管理问题。据此,应进行有序的地摊经营,协调经营者与城市综合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在不违背城市管理规定的同时,有效地维护地摊经济稳定性,促进城市的发展,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二、贵阳市花溪区地摊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花溪区地摊经营者现状

花溪区作为文化旅游区的城市定位,近年来兴建大学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项目。因高校集聚而带来的庞大的大学生消费群体促进了花溪区的经济发展。笔者采用实地采访和分发调查问卷两种方式对花溪区地摊经营者进行了解调查。

通过对24名花溪地摊经营者的实地采访,研究人员了解到地摊经营者大部分都是本省居民,极少部分是本地居民;其中9名地摊经营者是大学生创业个体和体验生活赚取外快的临时经营者,15名经营者是将其作为生活来源。通过实地采访,调查人员了解到以下情况:

1、花溪区步行街的地摊经营人员很大程度上已经固定化,只有少部分经营者处于流动状态。

2、大部分地摊经营者以地摊为生,很少有人再就业。经营者中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也是因受到知识水平的限制,很难找到比地摊收入更高的工作。

3、地摊经营者们的经营情况受城管执法影响,大部分地摊经营者希望出台相关规定和政策,稳定他们的地摊经营。

研究人员还通过分发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花溪区60名地摊经营者做了相关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9份。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被调查者情况如下表所示:

1.受教育程度分析

被调查者的受教育程度,其中本科或大专的人数为10人,占比20.4%,初中以下学历的是21人,占比42.9%,高中或中专人数有17人,占比34.7%,研究生及以上有1人占比2%。我们能看出地摊经营者普遍学历不高,多为本科以下学历。

2.经营者收入来源分析

被调查者家中还有其他收入来源的被调查者是35人,占比71.4%,以地摊经济为生的被调查者是14人,占比28.6%。由以上可以看出地摊经营者大部分都有其他收入来源,小型地摊经营者多为补贴家用,增加家庭收入,并不是全部依靠摆地摊的单一收入来维持生活。

3.地摊经营时长分析

被调查者摆地摊时长在半年以内的有16人,占比32.7%,在半年到一年以内的,有三人,占比6.1%,1年到5年的有10人,占比20.4%,5年以上的,有20人,占比40.8%。同时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时长较长的地摊经营者多集中于较大型地摊,如烧烤摊、卖衣服的地摊等,可知这些地摊经营者的收入是比较稳定的,能保证其长时间的稳定的生活来源。

4.经营者收入分析

被调查摆地摊者的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有11人,占比22.4%,在2000元至4000元以內的,有11人,占比22.4%,4000元到6000元以内的有12人,占比24.5%,6000元到8000元以内的有5人,占比10.2%,8000元以上的有10人,占比20.4%;被调查者中还有其他职业的有18人,有31人以地摊经营为生;被调查者中主要销售餐饮小吃零食为主的有23人,占比46.9%,以销售服装鞋帽装饰品为主的有8人,占比16.3%,销售其他的有36.8%。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地摊,收入也是大不相同的。在本次调查对象中收入最高的是以餐饮为主的地摊经营者,但餐饮地摊经营相对于其他地摊经营,摆摊时间较长、物资准备较繁琐,所以经营餐饮类地摊的商户大多以此为生,而兼职摆摊的经营者大部分选择其他类型的地摊。另外,被调查者中,受到过相关部门拦截的有47人,占比95.9%。约有九成左右的地摊经营者在摆摊过程中都受到过有关部门的阻拦。

调查问卷反馈的信息大部分与采访结果相一致,除此以外,调查问卷还显示出以下信息:①地摊经营范围广泛,从食品到电子产品再到日常用品等,且地摊经营范围大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摊经营者的收入水平的高低。②贵阳市花溪区步行街的地摊存在历史虽然很长,但是没有相关政策和规定规范该地区的地摊行业,导致该地区地摊经营状况较为混乱。③贵阳市花溪区步行街地摊经济活跃,其可利用和开发潜力巨大。

(二)花溪区地摊消费者现状

由于花溪区地摊经济的发展与消费者关系密切,研究人员通过亲身体验、随机采访和线上调查问卷三种方式对花溪区消费者进行了调查。

通过研究人员的亲身体验,花溪区步行街由于受地摊影响,街道环境污染情况比较严重、贩卖食品的大部分摊贩没有食品安全的相关证件、且花溪区步行街整条街的噪音污染严重。研究人员还通过分发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花溪区120位消费者做了相关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1份。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如下图:

1.消费者意愿分析

被调查者中愿意购买地摊商品的消费者主要因为价格便宜实惠的有60人,占比59.41%;认为质量尚可,可以接受的有44人,占比43.56%;认为摊点离居住地近,节约时间的有31人,占比30.69%;其中不愿意购买地摊商品的原因认为地摊产品是制作粗糙劣质的残次品的消费者,有38人,占比37.62%,认为地摊消费无售后保障服务的有65人,占比64.36%,担心食品安全和卫生问题的有46人,占比45.54%,由以上两个问题的综合数据可以分析出来花溪区地摊商品大部分价格实惠,但商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消费者偏好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平时逛地摊通常会选择购买的商品类型是衣服鞋帽配饰等的有47人,占比46.53%,小吃零食饮料果蔬等的有78人,占比77.23%。该数据显示消费者在地摊消费时更偏向于接受饮食类,因为消费者在逛街时对于小吃的消费不像其他商品一样需要经过较多考虑,且小吃零食饮料等商品的消费更能满足消费者一时的消费欲望。

3.消费者售后评价分析

在地摊上经常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有7人,占比6.93%,偶尔买到的有53人,占比52.48%,从未有过的有41人,占比40.59%;在地摊市场上买到问题商品时,会回去找摊主理论的有19人,占比18.8%,会找相关部门投诉举报的有13人,占比12.87%,自认倒霉,不予追究的有61人,占比60.4%,其他的有8人,占比7.92%,由以上数据可得出消费者在购买地摊商品时多侧重于食物和衣物,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消费者并不多,买到不好的地摊商品时一般不予追究,自认倒霉的消费者居多。

4.消费者对地摊经济态度分析

被调查的消费者中,认为花溪区周围的地摊能带来便捷生活,方便购物的有49人,占比48.51%,认为可以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创业动力的有60人,占比59.41%,认为可以增加收入,减轻部分家庭生活重担的有72人,占比71.29%,认为是增添烟火气,展现城市文化的有37人,占比36.63%;同时,数据显示消费者认为花溪区周围的地摊影响市容环境的有43人,占比42.57%,认为占用公共交通资源影响城市发展的有59人,占比58.42%,认为食品安全及卫生问题得不到保障的有61人,占比60.4%,认为经营者行为缺乏行业规范,市场秩序混乱的有59人,占比58.42%,认为会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有45人,占比44.55%。由以上数据显示地摊经济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推动消费,但地摊经济目前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例如:行业规范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交通堵塞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

5.消费者态度分析

被调查的消费者中了解地摊经济的国家政策的有32人,占比31.68%,不了解的有69人,占比68.32%;其中希望地摊经济是暂时性的,有24人占比23.76%,希望是长久性的有77人,占比76.24%;对地摊经济非常支持的有7人,占比6.93%,支持的有50人,占比49.5%,保持中立的有38人,占比37.62%,不支持的有5人,占比4.95%,非常不支持的有1人占比0.99%。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消费者赞同并支持地摊经济的存在,希望地摊经济能长久地发展下去。

同时研究人员通过对消费者的采访了解到以下信息:①大部分消费者不太关注食品安全,对于购买摊贩食品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大概率不会购买到不安全的食品。②消费者对于地摊经济总体上不太关注,但是希望规范该地区的地摊行为,缓解交通堵塞问题。③大部分消费者不会乱丢乱扔垃圾,但是如果该地区的垃圾桶已经满了,就会丢在垃圾桶周围,不在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缺乏环保意识。

(三)花溪区地摊管理者现状

从研究人员的实地访谈调查与查阅贵阳市花溪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官网可以了解到以下情况:

1、花溪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地摊经济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根据贵阳市花溪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公告指出,花溪区在地摊经营方面坚持还路于民、还景于民、还需于民,因地施策、疏导结合的政策,并采用集中管理、集中宣传、集中经营等方式,指导并改善占道经营情况。

首先在集中管理方面。花溪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对步行街、小吃城经营户、荟溪城占道经营户及原有闲散流动人员进行引流,减少相关摊位聚集引起堵塞,保证必要的交通流畅。在贵州大学西校区及班芙小镇共设立了2个退街入室场所,并协调设置了摊位60余个,可促进就业、创业大概120余人次,覆盖消费人数可达20000人以上,有效规范占道经营户行为,让他们有摊位可经营,让道路不拥挤。

其次是集中宣传。通过研究人员的调查,花溪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推动地摊经济发展,在疫情好转期间积极宣传地摊经济,通过信息闭塞环节的打通,对临时占道经营夜市地摊的商户实施“一户一档”,摸清地摊经营现状及需求。通过走访宣传,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贵阳晚报等大众传媒平台推广,扩大地摊经济政策宣传力度及引導空间。

然后是集中经营。由联合市场监督局、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商务和投促局、人社局、属地社区等10余家单位部门共同联合,实行“一条龙服务”模式,对经营户进行动态的管理,优先推进脱贫攻坚和地摊经营结合就业,并倡导物美价廉的产品,让花溪摊位经营打上花溪区文旅的特色印记,增添人文关怀,留住城市独特的味道。再对这些经营点注入“创业街”、“体验街”、“文化街”、“特色街”的文化概念,在南北达6公里的距离内分别覆盖周边重点美食品类:青岩猪脚、恋爱豆腐果、洋芋、酸梅汤、火锅、罗锅等各种小吃,同时利用微博、抖音、头条等青年一代喜闻乐见的传媒方式,与传统媒体共同联合优化资源推荐,集中推广宣传,打造 “网红”打卡集中地,吸引游客,聚集流量。

同时研究人员通过对花溪区地摊经济相关管理者的观察与询问了解到以下信息:①正式执法人员人手不足导致对地摊经济的管理不完善,在任务执行方面有所欠缺。②垃圾分类前端,宣传不够,市民意识不高,没有养成很好习惯。在地摊经济方面就致使部分市民和经营者在地摊消费中对保护环境的重视程度不足。

三、花溪区地摊经济现存问题分析

(一)人口流动,增加疫情防控风险

随着疫情防控局势的不断好转,多个地区对于疫情防控出现松懈现象,个别地区出现疫情的轻微反弹。对于地摊经济而言,地摊经营地点的人流量大,而且人流动较快,接触的人员关系错综复杂,这势必会增加疫情防控的风险。除此之外,一旦发现确诊病例,也会扩大疫情防控的排查难度与追踪的范圍,增添疫情防控的难度。

(二)食品安全、饮食卫生问题

大多数摊贩以经营餐饮、小吃为主,由于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加之没有向相关部门申请卫生许可证书,食品安全问题得不到全面的保障。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大量商贩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对食品安全标准的把控不到位,餐具以及厨具没有进行及时彻底地清洁消毒,食材以及辅助佐料也没有进行保鲜储藏,这就极大的增加了最后食品的安全隐患风险。除此之外,一些摊贩的经营场所位于道路两旁,车来人往、尘土飞扬,消费者们所食用的食物就在无意识状态下会受到汽车尾气、马路灰尘的污染。

(三)造成交通堵塞,影响交通秩序

流动摊贩会随着人流量的多少而进行移动、选择,流动摊贩的放置地点一直以来就是一个难以解决的大问题,家属楼附近、车站、十字街等地往往是商贩的首选位置,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是交通要道,尤其在早高峰晚高峰时本身就很拥堵,地摊的出现无疑使交通拥堵问题雪上加霜。通过对花溪区十字街的观察,通常情况下,在周末以及节假日的人流量较工作日有较大的提高,有时候管理不到位,会造成交通拥堵现象,影响交通秩序,给城市的交通治理工作带来不便。

(四)垃圾处理不及时,造成环境污染

由于摊贩主体本身环保意识不强,垃圾的随意倾倒、油烟的肆意排泄随处可见,这导致地摊经营地区本身的环境污染。没有经过合理规划的地摊经营地点通常是在普通的道路两侧,摊主和消费者集中产生的垃圾远远超出了有限的垃圾桶以及排污井等基础设施的容纳量,从而造成垃圾满溢,引发环境污染问题。环卫工人的打扫速度往往赶不上垃圾的制造速度,这就造成了大量的垃圾污染,也会对城市面貌有所影响。

(五)噪音、油烟污染,对周围居民产生影响

夜晚是摊贩的主要营业时间段,地摊经济一般在傍晚开始,凌晨结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周边市民的正常休息,破坏了他们的生活习惯。由于花溪区存在较多的餐饮、小吃摊位,会产生大量的油烟,加之没有相应配套的处理设备,使得油烟随处排放,给周围的生活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周围的空气质量也急转直下。

四、促进花溪地摊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打造“疫情防控、市场监管与互联网大数据三合一”系统

首先,出台地摊经济相关政策制度,规范相关从业资格证书的办理,以便市场监管。其次,适当地将地理信息系统(GIS)运用于市场监管,同时通过数字技术可将摊主的信息、卫生条件、位置地域、产品信息等录入系统,在互联网上形成实时的动态化管理,也可同步追踪经营者的运营轨迹及情况。消费者通过扫描经营者摊位上的二维码线上支付来定位,管理者也能知道经营者的人员接触情况,从而有效地既起到疫情防控作用,又起到市场监管作用。

(二)加强地摊商品质量监测,常态化监督检查,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

地摊商品由于加工环境较差、成本较低等原因,部分商品存在质量不达标的现象,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可以成立督查小组,在地摊销售的商品和服务方面,建立质量和价格标准,对地摊商品进行不定期的抽检,起到一个监督作用。同时,对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予以没收与罚款。在“保市场主体”的基础上,“留得青山,赢得未来”,让地摊经济能常态化、长久地发展下去。

(三)因地制宜进行合理化管理

对于地摊经济对城市建设带来的负面效应,城市管理者难以做到收放自如,总是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因此城市管理压力增加,若采用一味对地摊经济采取所谓“一刀切”的取缔措施,这是一种非常保守的行为,也并不合适。在“放”与“管”之间的平衡,这是一个难题也是重点。所以需要因地制宜,不同的经营方式、不同的经营范围,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进行精细化、合理化的管理。笔者有幸到过镇远古镇,当地政府对旅游景区两旁的夜间经营消费街区就有严格规定,晚上11点后应关闭夜间经营消费街区的具有吵闹、喧哗性质的经营行为,一切以不扰民的目的为根本。这样既保留了当地富有旅游文化气息的江边特色文化,也不干扰居民正常的生活。而对于“夜市入户”具有门面经营的情况,严格制定营业要求,保证夜市品质,提升地摊经济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四)开放“惠民摊区”,力保低收入群体就业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确保“便民不扰民,放开不放任”的前提下,切实将发展地摊经济作为纾解民困、促进就业、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全面统筹推进地摊经济发展,全力保障低收入群体就业,扎实抓好保就业、保民生等“六保”任务落实工作。在社区与街道设置相应的“惠民摊区”,摊位给予一定条件下的低收入者,这既解决了绝大部分低收入群体就业问题,又能给社区与街道的居民生活带来便利。

(五)转变职能,创新维权方式

管理部门可下放权利,邀约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管理,让部门职能从“监督”到“监管”,把部分权利放给社区或者街道,社区与街道的群体更了解所在地的情况,更能落实因地制宜,更利于做到相应的社会监督与政府监督相结合。这既有助于管理过程中双方矛盾的减少,又减轻了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取得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刘国旺. 坚决做大“蛋糕” 大力促进就业[N]. 中国财经报,2020-06-09(007).

[2]魏博通.黄石地摊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29):46-47.

[3]袁如意.疫情防控常态化视角下的地摊经济[J].中国市场,2021(06):86-87.

[4]政府工作报告——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2020年主要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5]韩晓娜,张旭. 地摊经济的当前现状与历史演变研究[J].中国商论,2021(7):24-26.

[6]政府工作报告——花溪:退街入室 整治占道经营

项目来源:贵州大学省级创新创业项目(编号:S202010657107)

猜你喜欢
花溪区经营者经营
明清珠江三角洲基塘区的田场与经营者
《经营者》征稿启事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作品赏析(3)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花溪区委离退局走访慰问改制企业离休干部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做一名聪明的集团医院经营者
花溪区老年大学参加舞蹈比赛喜获佳绩
花溪区委离退局积极为云南鲁甸灾区捐款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