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成一字之规 一字乃终篇之准

2021-07-05 15:53沈笑旖沈锦良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书法教学硬笔书法

沈笑旖 沈锦良

摘 要:传承传统文化的浪潮来袭,书法教育也随之不断得到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书法教学屡遭瓶颈。笔者认为,小学书法教学应以笔画为先,以基本笔画训练为起点,通过兴趣激发、示范比较、观察尝试等,让学生在笔画训练中熟悉字体结构,掌握运笔技巧,领悟“六锋八法”,体会笔墨灵韵。本文以小学硬笔书法为例,探索笔画训练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关键词:书法教学 硬笔书法 笔画训练

古语有云“字如其人”,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质直者则径挺不遒,刚狠者又倔强无润,矜敛者弊于拘束,脱易者失于规矩,温柔者伤于软缓,躁勇者过于剽迫,狐疑者溺于滞涩,迟重者终于蹇钝,轻琐者染于俗吏。”足见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虽然时代变迁,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手机、电脑让书法与生活渐行渐远,但中华民族傳承千年的这门国粹,不该淹没于历史长河。

教育部为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颁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要求要合理安排书法教育的教学时间,硬笔与毛笔兼修,实用与审美相辅。

一幅优秀的书法艺术作品,最重要的就是整体布局、字体结构、基本笔画。笔画是基础之基础,《纲要》指出的要以书写笔画为起点,遵循书法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也已成为书法教学的共识。

我国软笔书法相对历史更久远、技艺更成熟,但软笔书法在当今实用性受限,故而硬笔书法的重要性得以凸显。中小学书法教学中,硬笔书法的指导一直沿用软笔书法的方法——“起笔、行笔、收笔”“点、提、顿、收”“欲横先竖,欲竖先横”……诚然,软硬笔书法艺术有许多相通之处,但二者并不完全相同,其教学方案自然也不能直接沿用。

软笔书法由于笔墨的独特性,更容易传神描摹笔画独特的轻重粗细,逆转、顿按、提收等运笔方法也能更形象地示范,硬笔书法相对较难。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初学硬笔书法,写的字像搭积木,笔画像火柴棒,成了硬笔书法教学的一大难点。

如何逾越高山,突破难点,让学生的硬笔书法也灵动起来呢?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首先提出了“倘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的观点,充分说明写好每一具体点画对于整体美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小学阶段初学写字,不宜对学生提过高的要求,书法教学的重点还是要从基本笔画入手。

关注最基本的笔画训练,把书法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兴趣,探讨引导,尝试感悟,自觉训练,让学生的硬笔书法笔画训练渐入佳境,掌握基本运笔技巧,才能真正为提升书法水平打下扎实的功底。

一、比较观察  渐入“意”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永远是学习技艺最好的敲门砖。用动画展示、作品欣赏、比赛等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硬笔书法的兴趣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燃起学生对枯燥的笔画训练的热情。

1.示范破冰

欧阳询《八诀》对八种常见点画的写法提出了具体的形象要求,如:“丶”如高峰之坠石,“乚” 似长空之初月,“一” 若千里之阵云,“丨”如万岁之枯藤,“?”如劲松倒折、落挂石崖, “”如万钧之弩发,“丿”如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一波常三过笔。

在课堂上,老师结合基本笔画的形态,示范书法笔画的线条美——有的笔画轻巧奔腾,有的笔画浑厚粗重,有的如老树藤条……这些线条错落有致,翻飞转动,合理组合,变成生动的书法艺术品,让笔画在学生眼里变单调为灵动。

2.游戏升温

做各种“找不同”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对比不同笔画的美丑,感受笔画训练的重要性。

3.对比明“意”

观察各种不同的成功失败笔画作品,让学生自己意识到写出成功的笔画,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书法作品。此时让个别学生用粉笔或鼠标修改失败笔画,品尝成功的喜悦,正面破窗,让学生自信满满、跃跃欲试。

二、初步训练  渐入“窘”境

一般情况下,小学生耐性不足,有了兴趣和热情,他们更愿意自己动手,而不是听老师长篇大论。不妨就以学生为主体,顺应学生心理,让学生按自己心意操练,等待他们遭遇困境。

理论与现实之间是有巨大鸿沟的,学生一动笔,就会发现手中的笔很不听话,并不能与老师一样灵动掌握笔画,特别是笔画的粗细逆转等笔法,完全写不出来。

事实上,用铅笔写出“悬针竖”,写出“捺脚”,对于好好训练过的成人都比较困难,更何况刚学写字、空有热情的学生。所以动笔训练后,老师可看准时机及时叫停,引导学生比照老师的示范来看自己练习的笔画,把不同学生的练习笔画做对比,在比较观察中发现问题,力求解决。

有人会说这不是给学生刚燃起的练字热情之火倒了一盆冷水吗?非也,这倒的是“油”!只有落入窘境,学生才会冷静下来好好听老师的分析讲解示范。这时的教学才是结合学生实际的有效教学。

三、示范尝试  渐入“情”境

1.对比引导  选好“利器”

此时,老师要利索地在实物投影上示范写好“竖尖、撇尖、捺尖、钩尖”等学生犯难的“笔锋”,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秘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怎么才能用硬笔写好这些笔画?让学生明白,铅笔要选HB或2B的,笔尖不能削得太尖;钢笔和水笔笔头不能太小,一般选0.5型的笔芯。这些必备常识在学生遇到问题后再告知,比一开始训练老师直接说要有用多了。

2.示范尝试 初知运笔

这时老师必须半扶半放,在练练比比看看议议中逐渐掌握运笔奥妙。

比如老师再次示范“悬针竖”,让学生操练,选出带问题的学生作品展示辨析。

(1)提笔快写——“尖”

让写出“竖尖”的学生展示讲解,加上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学会提笔。把笔提起来写,笔画就能写出“尖”端了,明白道理然后训练验证,并练习巩固,学生逐渐掌握提笔快写,写出“尖”的笔画训练技巧了。

(2)用力对比——“按”

寻找笔画都很纤细的作业,让学生讨论。

师:这些笔画其实看上去很细,但我们感觉不出“尖”,为什么?

学生在探讨中明白,粗细是比较出来的,“悬针竖”上端的粗大才能显出收笔处的“尖细”。

师:那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有这样的效果呢?

在示范中观察,在尝试中感悟,引导学生明白起笔时要用力按下去,同时更真切地明了硬笔写字选择笔的关键——笔尖不能太细。

此时,教师就要趁热打铁,实物投影示范书写笔画,让学生再次寻找运笔秘密,完全熟记于心——重按慢行,轻提快行。反复操练,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掌握运笔速度和力度的奥妙。

四、不断训练  渐入“佳”境

多次尝试后,学生通过纵向对比,发现自己的短板,针对性加强训练,积极探索硬笔书法笔画书写的运笔速度和力度,逐渐掌握“按、提、顿、行、转、挫、逆、钩”等运笔技巧。

此时,基本笔画的书写比赛可以进行了,比赛的目的要挑选出认真书写,会按压会提笔,明明有粗细变化,但看上去就是不大舒服、不大美观的笔画作品。

其实,练过书法的就会明白,这是入门后的训练瓶颈,如果一旦突破,书法技艺就会不断提升,至少笔画训练会更趋完美。

学生自己很难突破,教师的作用就在此处凸显。

在寻找问题之前,我们特意让学生讨论:到底哪一天是真正的夏天来临?你是哪一天长高了一厘米?学校的银杏树叶到底是哪一天变黄的?此时的答案肯定会多种多样,教室里七嘴八舌。

叽叽喳喳一会儿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没有明确的答案?

可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四季的变化、爸爸妈妈逐渐变老等,让学生深入理解一个词语——“渐渐”!

让学生明白,变化是慢慢的,不是一目了然的,笔画的完美,也要连贯流畅、自然过渡,粗细轻重变化不是显而易见,而是自然而然。

北宋书法大家苏轼论书曾说:“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能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又说:“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可见他一方面主张从楷书入手,学习基本笔画和结构,同时又主张苦学力行。书法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艺术,不仅要看明白,想透彻,还要练到位,三者缺一不可,特别是“苦练”“坚持”,这是书法练习的核心要素。可以用《卖油翁》的故事引入,让学生理解技巧掌握的真理——唯手熟而已!技艺训练必须刻苦训练,日积月累,熟能生巧,功夫到家了,自然水到渠成。

此时,很自然地引用“入木三分”“教子习字”等勤练书法的故事,学习古代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赵孟頫、柳公权等成名前后的故事,并用老师自己的经历,或引用一些身边的好榜样,那鼓励作用,如“火上浇油”一般!学生不再厌烦基本笔画训练的枯燥乏味,坚持着有对比、有思考的训练,让笔画的各种形态深深地映在心底。

“永字八法”中说:“一字之法,贵在结构;一笔之法,妙在起止”,充分说明了基本笔画在书法训练中的巨大作用。这奠基之石稳固后,结構、布局、临帖、创作才会顺理成章。

尊重学生,让学生在书法训练中变被动为主动,引导学生辨析训练,训练辨析,螺旋上升,从练好笔画的基本形态入手,打好基础,让运笔力度运笔速度等基本技巧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后,真的会让你惊喜万分——字体结构、书法布局的技巧,很多学生在练好笔画后就会一通百通,兴趣渐浓,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孙过庭.《书谱》[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2]易明镜.论蔡邕《九势》的美学思想[J].艺术品鉴,2018(23).

[3]王羲之.《笔势十二论》.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7).

[4]房弘毅.《欧阳询书论全集》.西苑出版社,2011.

(湖州市师范学院 湖州市东林镇东林小学浙江湖州)

猜你喜欢
书法教学硬笔书法
安秀扬硬笔书法
我的硬笔书法”情愫“
结缘硬笔书法 耕于方寸之间
硬笔书法——我生命的动力
对隶书体势的全面诠释
浅议小学书法教学
小学书法教学中几点困难及解决方案
练习硬笔书法可先从结构着手
谈低年段学生书法兴趣的培养
书法教学中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