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手机依赖

2021-07-05 03:17李乾楷
下一代 2021年2期
关键词:个体大学生学生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学生目前的手机依赖现状以及对应措施。通过对目前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研究梳理,从自尊角度切入分析手机依赖的研究,探讨从自尊角度缓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对策。

关键词:手机依赖;自尊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稳定高速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作为移动终端的最典型代表的手机日趋成为人们生产生活所离不开的必需品。当下,手机的功能和普及率越来越高,它是一种集MP3、通讯、GPS、拍照、重力传感器、指纹技术等功能于一体的移动终端,无论是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还是宁静祥和的小街小巷,我们都可以发现手机的使用者。根据思科第11次年度VNI全球移动数据流量统计,全球手机数据流量在2016年度增长了63%,并且,思科预计,到2021年全球手机用户数将达到55亿[1]。正如这些数据所示,全球手机用户增长十分迅速且带来了网络数据流量的大幅增长。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7.31亿,在这7.31亿人群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2]。大学生作为学生群体中的典型代表,同样也包含了较多的手机用户。根据一份在沈阳五所学校进行的调查问卷显示,85.7%的学生每天手机保持开机的状态超过8小时,83.6%的学生则表示有过上课时间玩手机的经历,65.1%的学生表述自己对手机产生依赖[3]。可见,在当下,随着大学生手机用户的不断增多,手机依赖已渐渐地由一种个体倾向转变成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关于手机依赖意义的界定,不同的文献当中有不同的解释。有的学者认为,“手机依赖”可命名为“手机综合征”“手机中毒症候”“手机焦虑症”,手机依赖就是由于个体的某种动机过度使用手机而导致个体的心理和社会功能受损的痴迷状态[4]。另有学者持不同的看法,认为手机依赖(mobile phone addiction)是过度沉溺于以手機为媒介的各种活动,对手机使用产生强烈的、持续的渴求感和依赖感,并导致个体出现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障碍[5]。虽然,不同学者对手机依赖的界定并不相同,但无一例外的是,我们从其概念的界定中可以看出手机依赖这一社会现象会对我们产生许多影响。除了对眼睛的伤害外,手机依赖会使人的一些社会功能受到损害,长时间使用手机,将导致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学习任务,再者长时间高频率地使用手机会导致人们分散注意力从而使工作效率降低[6]。

就手机依赖的成因方面,可以找到许多相关因素。首先,手机性能的不断提升增加了手机本身对人们的吸引力,其中的特色功能如微信,手机QQ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工具。其次,家长的教养方法也可能会导致人们手机依赖行为的产生。邓兆杰等人研究发现,手机依赖与父母更为积极的教养方式呈负相关[7]。最后,人格也是造成手机依赖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王欢,黄海,吴和鸣的研究表明,手机依赖与“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同时手机依赖与社会焦虑呈正相关,并且社会焦虑起到了中介效应的作用[5]。Leung的研究显示,手机依赖与人们的个人感觉寻求以及自尊有关,人们可能会通过使用手机的方式来寻求自尊[6]。Bianchi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年轻人群中,人们的手机使用时间与自尊水平高低呈负相关,自尊水平越低的个体手机依赖状况就越明显[8]。

针对目前已知的手机成瘾问题和自尊的关系,我认为,作为学校一方,应当重视在校大学生的手机成瘾现象。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需要对手机这种新兴事物在普及的过程中加以重视。高校应多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讲座,使学生重视手机依赖的现象并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指导,引导大学生避开手机使用的误区,确立积极的目标,同时应密切联系学生及其家长,以家庭为单位向人们普及手机依赖方面的知识,争取做到绿色健康地使用手机,从而更好地利用手机为自己服务。另外,学校应通过合适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例如经常举行自尊讲座,开展关于自尊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向同学传授自我方面的知识,鼓励学生认识自我培养自尊自爱自信的心理人格。

参考文献

[1]Cisco Visual Networking Index:Global Mobile Data Traffic Forecast Update,2016-2021 White Paper.

[2]沈金萍.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我国网民达7.3亿[J].传媒,2017(3):30-30.

[3]郑晓娜,辛斌.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调查报告—沈阳5所学校为例[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29(6):73-76.

[4]刘红,王洪礼.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手机使用动机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1(6):1453-1457.

[5]王欢,黄海,吴和鸣.大学生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3):447-450.

[6]Leung L.Leisure boredom,sensation seeking,self-esteem,and addiction.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8.

[7]邓兆杰,黄海,桂娅菲,等.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父母教养方式、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1):68-73.

[8]Bianchi A,Phillips J G.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Problem Mobile Phone Use.CyberPsychology &Behavior,2005,8,(1):39-51

作者简介:

李乾楷,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学历:全日制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猜你喜欢
个体大学生学生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学生写话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How Cats See the World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