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端协同管控的病区急救药品管理模式构建与成效*

2021-07-06 07:00李杰蒋志涛韩怡钱丽李桥柳春娣陆筱波
医药导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药箱病区药房

李杰,蒋志涛,韩怡,钱丽,李桥,柳春娣,陆筱波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药学部,张家港 215600;2.上海麦色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1100)

急救药品管理一直是临床工作重点,关乎急重症患者抢救效果,因此急救药品必须时刻处于完好度100%状态[1]。目前大部分医院急救药品管理由护士负责,实行“定人管理、定人检查、定点放置、定量保存”的“四定”管理[2]。这种依赖于人工的管理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难以避免的问题:护士交接班时需对所有急救药品数量、质量、有效期、批号等进行逐一核对,处理这种繁琐环节时难免发生差错,部分怕麻烦的护士在交接时只看数量而忽视药品其他情况[3]。所以传统的“四定”管理存在高度风险,管理不当严重影响药品质量,威胁患者用药安全,甚至引起医疗纠纷[4]。近年来,随着云平台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护士、药师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协同管理急救药品,建立实时、高效、协同的急救药品管理模式成为可能。

1 云端协同管控平台架构

1.1前期准备 统计各病区所需急救药品,按“序号、药品名称、规格、基数”列成目录清单。根据各病区急救药品目录清单准备大小合适的急救药品箱,将药箱根据急救药品的基数及包装大小用分隔板分成各自独立的储药区域并做好标签。各病区指定专管护士,汇总专管人员姓名、工号、电话、面部信息等;药学部指定专管药师负责联系若干病区,汇总专管药师姓名、工号、电话、负责病区等。由护士、药师、信息工程师共同组成协同管控小组,护士与药师充分沟通后向信息工程师提出个性化设计需求,反复修改,确立方案;信息工程师提供技术支持、专业培训、在线沟通。

1.2工程实施 信息工程师根据前期确立的方案开发设计符合要求的云端系统,进驻医院进行服务器系统搭建、软件设备安装调试、预警系统搭建,信息工程师全程参与整个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确保每个环节符合要求。首先搭建服务器系统,保证系统可靠、稳定运行,信息工程师将各专管人员姓名、工号、电话、面部信息等导入服务器系统,授予管理权限;在药房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管理端安装急救药品管理软件,各专管人员(护师、药师)移动端安装急救药品微信小程序;安装信息发送设备,保证短信设备信号正常,确保系统后台正常发送信息。

1.3云端协同管控平台架构 云端服务器通过内网接入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病区药房通过PC端管理各病区急救药品有效期、药箱存放位置、药品数量及使用情况,专管护士、药师通过同一架构下的云端实现数据分享,共同管理急救药品,架构见图1。

图1 云端协同管控平台网络架构图Fig.1 Network architecture diagram of cloud-based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platform

1.4预警条件设置 急救药品常规状态下由药房在急救箱上加贴专用封条后交病区保管,应急情况下护士开启急救药箱使用急救药品后,通过微信小程序上报药品使用情况,申请补药;药房PC管理端及此病区专管药师移动端都会收到药品领用通知短信,提醒药房及专管药师及时补全急救药品。急救药品的效期预警窗是180 d,在药品到期前180 d,系统会发送预警短信/微信通知专管人员药品已近效期。若专管人员未及时处理近效期药品,即未在PC管理端进行效期干预,系统会每隔3 d发送近效期预警短信/微信,直至药箱中近效期药品被更换为新效期药品。为避免浪费,让退回药房的药品能在到期前用完,后期根据每个药品在药房的发药频率,设置单独预警窗。预警信息见图2。

图2 药品近效期预警短信/微信Fig.2 Early warning message/wechat for medicines near expiry date

1.5云端协同管控平台主要功能

1.5.1PC管理端 用于急救药品数据存储和日志存储,便于日后的数据追溯和管理;存储所有管理人员的信息,赋予/回收管理权限;处理各病区急救药品的领用/补药、空安瓿的回收、效期的干预等。

1.5.2移动小程序端 专管护士通过小程序进行药品使用/损耗上报;专管药师通过小程序检查各病区急救药品使用情况、现行状态等。平台服务器通过移动小程序端向专管人员发送药品近效期提醒短信。

2 临床实施过程

药房根据各病区实际需求创建该病区的专属急救药箱,将所有药品信息(序号、药品名称、厂家、规格、批准文号、有效期、基数、批次等)存储在云端服务器并将药箱初始化。专管护士将自己病区的急救药箱领回病区,非应急状态下用专用封条(封条上印有该病区的二维码,这个二维码记录了该病区及该病区急救药品信息)锁住急救药箱。抢救结束后,专管护士需通过护理移动端将所使用的药品信息(药名、批次、数量)、患者信息(姓名、床号)、使用后的空安瓿及用药医嘱单拍照上传,然后点击药箱回收申请领药;急救药箱日常维护过程中若发现药品出现损耗,也需通过移动端将损耗药品拍照上传申请药箱回收。药房在收到药箱使用/损耗通知(短信/微信通知),发药时根据医嘱清单扣除相应病区所使用的急救药品。病区专管护士携带急救药箱前往药房补药,专管药师根据移动端收到的药品消耗/损耗清单,仔细核对急救箱,若账目准确无误将消耗/损耗的药品补齐,在PC端更新所补药品信息,生成并打印最新的急救药品清单,待专管护士核对确认无误后签字存档。药房通过PC端将该急救药箱重新分配至该病区,由专管护士领回病区。同时每月初各病区专管药师会前往病区实地检查急救药品箱是否位于规定位置;箱内药品数量、规格、效期、状态等是否与云端数据库一致。临床实施过程流程图见图3。

图3 临床实施流程图Fig.3 Flow chart of clinical implementation

3 成果

临床护士和药师通过云端协同管控平台管理急救药品后,各病区急救药品的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在协同管理3个月后,病区急救药品基数错误、药品过期、标识不全、存放位置不固定等问题明显下降,结果见表1。同时随着药师的加入,护士每天管理急救药品的时间缩短,可将更多时间用于临床护理,提升了医疗质量。

表1 协同管理实施前后急救药品缺陷问题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defects of first-aid drug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例

4 讨论

长期以来,医院病区急救药品的管理工作完全依赖护士,但传统管理模式的缺陷、人手资源的紧张、专业知识的缺乏,会导致急救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笔者尝试建立由护士与药师协同管理急救药品的模式[5],护士配合药师掌握急救药品临床使用的实际情况,形成各病区的急救药品数据库,为实现药品信息化管理提供基础数据;药师将护士从繁琐的药品管理工作解放出来,便于她们更好地服务临床。云平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智能化设备在医疗行业的迅速普及,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使得跨专业合作成为可能[6]。云端协同管控管理模式的建立,使我院急救药品管理不断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经济化方向迈进,为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了更大保障。

猜你喜欢
药箱病区药房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面向自动化药房的搬运机器人设计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保洁员坚守隔离病区一个多月
医院药房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探讨
找不到地球的屁股
药房里的照相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