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4年吉林省伤害监测点老年人伤害病例特征

2021-07-06 09:24逄颖鑫丁冬朱颖俐岳梦佳李眩眩张秀敏刘红箭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13期
关键词:监测点吉林省中毒

逄颖鑫 丁冬 朱颖俐 岳梦佳 李眩眩 张秀敏 刘红箭

(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2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老年人由于其身体功能的衰退,心理状态的改变,已经成为伤害发生的高危人群。2015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结果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率为166.60/10万,位于死因顺位第五位,严重危害老年人生命健康〔1〕。因此预防老年人伤害发生是关乎老年健康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2007~2014年吉林省伤害监测系统中收集的老年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了解老年伤害病例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来自2007~2014年吉林省伤害监测系统的老年人(≥60岁)伤害病例。监测范围为三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德惠市人民医院、德惠市朝阳乡卫生院、德惠市大房身杨树镇卫生院。共收集老年人病例3 165例,男1 968例,女1 197例。各年度老年人伤害监测病例数量略有波动,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男、女病例呈现相似趋势,见表1。

表1 2007~2014年吉林省伤害监测点老年病例性别分布〔n(%)〕

老年人伤害病例年龄60~103岁,平均(67.27±7.01)岁,其中60~69岁2 161例,70~79岁754例,≥80岁250例。

1.2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0.0软件对老年人伤害病例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 果

2.1伤害事件特征

2.1.1伤害发生的时间分布 老年人伤害监测病例按季节分布为秋季951例(30.1%),夏季839例(26.5%),冬季691例(21.8%),春季684例(21.6%)。1天中伤害病例数在7∶00起迅速增加,至10∶00达最高峰后逐渐减少,至13∶00、16∶00、18∶00~19∶00出现3次小高峰,且男性、女性时点分布基本一致,见图1。

图1 2007~2014年吉林省伤害监测点老年病例发生时点分布

2.1.2伤害发生地点分布 老年人伤害监测病例发生地点前三位依次为家中、公路/街道、公共居住场所。男性、女性伤害发生地点分布不同,男性发生地点以公路/街道最高;女性以家中最高,见表2。

表2 2007~2014年吉林省伤害监测点老年病例分性别伤害发生地点分布表

2.1.3伤害发生原因分布 老年伤害监测病例发生前五位依次为跌倒/坠落、道路交通伤、中毒、钝器伤、刀/锐器伤。男性、女性病例伤害原因前三位排序与总病例一致,第四位不同,男性病例第四位为刀/锐器伤,女性病例第四位为烧烫伤,见表3。

表3 2007~2014年吉林省伤害监测点老年病例分性别伤害发生原因分布〔n(%)〕

1)火器伤、窒息/上吊、性侵犯、其他

2.1.4伤害发生时活动分布 老年人病例伤害发生时活动前三位依次为娱乐活动、驾乘交通工具、家务/学习。男性、女性老年人伤害发生时活动首位不同,男性为驾乘交通工具,女性为家务/学习,见表4。

表4 2007~2014年吉林省伤害监测点老年病例分性别伤害发生时活动分布

2.1.5伤害意图 老年人伤害以非故意(意外事故)为主为2 905例(91.80%),其次为自残/自杀219例(6.9%),故意(暴力、攻击)最少39例(1.2%),伤害意图不清2例(0.1%)。其中非故意伤害(意外事故)的主要伤害类型是跌倒/坠落1 610例(55.4%),其次为道路交通伤1 007例(34.7%);自残/自杀伤害主要伤害类型是中毒214例(97.7%);故意(暴力、攻击)伤害首要原因是钝器伤21例(53.9%),其次为刀/锐器伤10例(25.6%)。

2.2临床特征分布

2.2.1伤害性质和伤害部位分布 老年人病例伤害造成挫伤/擦伤最多为1 482例(46.8%)、其次为骨折801例(25.3%)、器官系统损伤328例(10.4%)、扭伤/拉伤219例(6.9%)、锐器伤/咬伤/开放伤156例(4.9%)、脑震荡/脑挫裂伤132例(4.2%)、烧烫伤36例(1.1%)、其他9例(0.3%)、性质不清楚2例(0.1%)。伤害部位最多为头部1 190例(37.6%),其次为下肢859例(27.1%),上肢487例(15.4%)。

2.2.2伤害病例结局及严重程度分布 老年人群伤害病例严重程度以中度为主,为1 628例(51.4%),其次为轻度1 410例(44.6%),重度127例(4.0%)。老年人伤害病例中,1 980例(62.6%)就诊后观察/住院/转院,1 179例(37.3%)治疗后回家,仅有6例(0.2%)死亡。

2.3中毒病例特征 老年人中毒病例的类型排序依次为药物中毒140例(48.8%)、农药中毒103例(35.9%)、一氧化碳中毒26例(9.1%)、酒精中毒11(3.8%)、亚硝酸盐中毒5例(1.7%)、其他中毒2例(0.7%)。中毒病例中有214例(74.6%)意图为自残/自杀。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与邓晓等〔2〕对2006~2008年全国伤害监测老年病例研究结果一致。一方面,可能由于当今社会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另一方面,可能随着历年监测工作质量的提高,漏报情况有所改善。本研究中,历年男性伤害病例数高于女性,且以60~69岁为主,这可能与老年人年龄构成有关,且年轻老年人的活动范围更广,接触到的伤害危险因素更多,提示应注重老年人伤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重点关注年轻、男性老年人。

本研究结果与2006~2008年全国伤害监测结果〔2〕相一致。此外,本研究结果提示注意老年人上午10点前后及午饭后、晚饭前后家中从事家务、公路/街道参与道路活动及公共居住场所与街道的娱乐活动安全。不同性别老年人的伤害预防侧重点不同,本研究中,男性、女性伤害发生地点首位分别是公路/街道、家中,活动首位分别是驾乘交通工具、家务/学习,这可能与其被赋予的社会及家庭生活职责不同有关,故应针对不同性别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减少伤害的发生。

本研究中,老年人伤害发生的首要原因是跌倒/坠落,这可能与老年人缺乏预防跌倒相关知识有关。既往研究证实〔3~5〕,老年人通过接受跌倒相关防护教育,其跌倒发生率明显降低。此外,还可能与外部环境设施不良有关。周白瑜等〔6〕研究表明,不合适的楼梯台阶高度将增加老年人跌倒伤害的发生风险,而室内的扶手充足是老年人跌倒致伤的保护因素。故预防老年人跌倒应从宣传教育角度,加强社区安全教育,环境设施角度,增加扶手,设置合理台阶高度等措施预防老年人跌倒发生。进一步开展老年人跌倒/坠落伤害的相关干预项目及危险因素调查。老年人伤害发生的第二位原因是道路交通伤害,可能因为随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功能减退、行动迟缓,增加了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的风险。建议老年人在参与道路交通活动时,应有人陪护,穿着颜色醒目服饰,提醒司机避让。造成老年人伤害的第三位原因是中毒,且中毒伤害意图多为自杀/自残,女性高于男性,与栗华等〔7〕对河北省2006~2011年老年人伤害监测分析结果一致。此外,老年人中毒类型以药物和农药中毒为主,与蒋炜等〔8〕对2006~2008年全国伤害监测中毒病例分析结果一致。一方面,可能与本研究监测地区为农村监测点,农药较其他地区易获得有关,另一方面,可能因为老年人是慢性病高发人群,常年服用药物,易出现药物滥用情况。既往研究证实〔9~11〕,农村老年人的自杀意念与其孤独感、家庭环境、较差自评健康状况、抑郁等因素密切相关。提示从环境层面,加强农药管理,重视老年人药物滥用情况;从个体心理层面,注重老年人心理健康,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减少自杀自残意念的产生;从社会层面,社区应开展更多活动,丰富老年人生活,减少孤独感,避免负性生活事件发生。

猜你喜欢
监测点吉林省中毒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中毒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爸爸中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