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号001

2021-07-06 07:53李春雷萧根胜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防护服口罩

李春雷 萧根胜

2020年1月25日,庚子鼠年正月初一,河南省郏县县城。

上午12点左右,圣光集团董事长周运杰刚刚走出办公室,就被购买医疗防护用品的客户围住了。客户们都是老朋友,一边诉苦、一边争吵、一边恳求。他一边解释、一边道歉、一边承诺,急得满头大汗,却仍是难以脱身。

这些客户都已经签订销售合同,理应按时供货,但眼下疫情如火、国难当头,厂里生产的医用防护服和口罩都已列入国家调拨计划,暂时不能执行合同约定。虽然自己有违合同法,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大局着想,都是为了把极有限的物资运往武汉。

可是今天,是大年初一啊。

大疫当头,没有春节!

大年二十八的复工

2020年春节,是周运杰创业30多年来第一次提前两天放假休息。

近来年,国内卫生器材行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一些小微企业的无序竞争,造成了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产品海量积压,市场供销卡滞。与其这样,还不如让员工们早些放假、快乐过年。于是,2020年1月19日(腊月二十五)下午,圣光集团召开职工大会,宣布提前放假。

第二天早晨,曦光盈盈,一切详和安谧、宛若梦境。一年中,第一次有这样放松的闲暇时光。今年就要过去了,马上就是明年。

周运杰起床后,轻轻地走到母亲的门外,敲门问安。

“杰娃啊。”在母亲心里,儿子虽然年过50,但永远是孩子,永远没有长大。

“娘,今儿早上您想吃点儿啥?”在中原农村,习惯称母亲为“娘”,既朴实又亲切。

“啥都中,恁吃啥我吃啥。”90岁的耄耋老人,慈祥和善,从来也不会挑剔。

不一会儿工夫,周运杰端着一荤一素两盘菜,媳妇捧着一碗疙瘩汤、两个热蒸馍,摆在老式方桌上。

娘仨共餐,其乐融融。

早餐后,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周运杰搀扶着母亲,在院子外面散步。能陪着年迈的母亲走走路、散散心、说说话,是中老年人最幸福的时刻啊!

周运杰陪母亲走了几百米,不经意地停住了脚步。

手机上一则重要新闻,让他吃驚:

“……截至1月17日24时,武汉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62例,已治愈出院19例,在治重症8例,死亡2例,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763人,已解除医学观察681人,尚在接受医学观察82人……”

把母亲送回屋后,他匆匆赶往办公室。

整整一天,周运杰都在聚精凝神地观察着、思考着。

当天傍晚,已经返家的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普永红半开玩笑地给他分享了一个段子:“今年春节不送礼,送礼就送蓝口罩……”

周运杰失眠了。

凌晨两点,他再次打开手机。映入眼帘的,更是一条爆炸性新闻:

“习近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控制疫情蔓延势头……”

“这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出身医药世家,从医、制药、售药30余年的周运杰马上做出判断。

人到中年,这是周运杰第三次对国家大事有如此强烈的反应。

第一次是2002年的抗击“非典”。当时他还只是一个村医,困难重重、身单力薄,但他还是拉着一车消毒液,满头大汗地送到村党支部办公室。

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他的企业已初具规模。灾难降临的第二天早上,他便带领着4辆装满医疗器械和急救药品的大卡车送往四川灾区。在整个援川救灾期间,他先后捐献了1300多万元的医药物资。

今天的信息,更让他心惊肉跳。

……

“普书记,国家有大事了!你立即赶回集团公司,咱们要尽快研究出一个对策。”21日早晨六点半,周运杰的电话就打给了集团党委书记普永红。

普永红昨晚刚刚回到平顶山市区的家里。忙碌了一年,她想要安安静静、快快乐乐地陪家人过个年。今天早上,也是她今年以来第一个放松的早晨,不承想,人还在梦中,电话就来了。

听周运杰的口气,必定有大事。

她马上驱车赶回30公里之外的集团总部,急急忙忙地向周运杰办公室走去。

普永红还没有坐下,周运杰已经开口说话:“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出现在武汉的疫情确定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之所以新,说明刚刚被发现。因为新,所以还没有什么特效药可以治疗。武汉那样特大的城市,人口密度那么大,人传人的病毒太可怕了。”

他看着普永红,回到自己的位子坐下,又若有所思地说:“现在国内国外都有发病,下一步的控、防、医疗任务一定非常艰巨。咱们是生产防护服、防护口罩的专业厂家,要马上行动起来!”

“你说怎么办?”

周运杰看了一下时间,略有所思,随即一字一顿地说:“通知中层以上干部,下午3点回公司开会。明天正式复工!”

啊,明天,就是大年二十八。

001号特派员

大疫来袭,猝不及防。武汉内外,一片恐慌。

最紧缺的是医用防护服和口罩!

因为病毒极其狡猾,无孔不入,防护服只能一次性使用。按照常规,身在重症病房的医护人员,每一个班次必须更换一次。但武汉前线的实况是,由于防护服极度短缺,医护人员为了节约使用,不敢多吃饭,连水都不敢多喝,有的甚至穿上尿不湿,往往强忍三四天,只有大便时才不得不更换。这样的结果,造成一些医护人员身体陆续感染,导致前线救治工作进展缓慢。

生死攸关,十万火急!

22日,国家工信部对全国卫材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摸底。得出的结果是,虽然小型企业多如牛毛,但质量有保证的规模企业只有40余家。

为了最快地摸清生产底数,科学安排抗疫物资,工信部指令这40多家企业如实申报各自的生产能力,即一周之后的日产量。

这不是一个简单明了的经济数字,而是一个无比严肃的政治问题!

其实,圣光集团生产的主要产品是输液器材,防护服和口罩并非主打,而实际的日产量分别为1000套和3万只左右,在全国处于普通水平。

但周运杰申报的日产量数字,却让普永红瞠目结舌:分别是防护服4000套、口罩14.4万只,均比现有生产能力高出四五倍。

为什么如此申报?

国难当头,为国分忧。赤子之心,烈火熊熊!

周运杰设想,如果利用现有设备,满负荷生产。原来一班工作,现在变成两班倒,再鼓足干劲,生产量便可以提升4倍。

但这个申报数字,却引起某些地方领导的不悦。

因为要立军令状。如果完不成任务,上级要严厉追责。

另外,按照这个生产量,产品将全部上交国家,当地政府不能调配使用。河南紧邻湖北,也可能成为重灾区,本地也需要大量防疫物资啊,而且当地政府也有不少关系户,特别是外地的市县区政府领导,频频请求购买。这样申报,不仅自缚手脚,还将断绝外部关系。

其实,周运杰的压力更大。公司有不少固定客户,早已签订长期供货合同,但现在不得不毁约,注定要挨骂。还有很多朋友、领导、同学和工作上的关系户,此时都打来电话,请求援助。但当下自己的所有产品,只能任凭国家分配。

……

1月27日,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等有关领导来到圣光集团考察调研,正式将其生产的防护服和口罩列入国家调控中心平台,即产品由国家分配,价格由国家核定。

同一天,由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工信部001号特派员——军民融合推进司副司长柳新岩接到一项特殊使命:特派进驻圣光集团,专门督导抗疫产品生产。

001号?

是的,因为圣光集团申报的产量排名第一!

压力山大!

试想,如果周运杰稍有私心,完全可以少报日产量,将计划之外的产品投放市场。如果这样,将大大赢利。因为当时的市场价,是国家调拨价的5倍甚至10倍以上。

国家利益乃最高利益。

义不容辞,虽死不辭!

武汉第一

复工复产,谈何容易!

在这个网格状的世界上,任何一家工业企业都不可能独立存在,更没有任何一个生产单元可以不依托产业链运行。原料、能源、交通运输、水电油气,等等,缺一不可!

即使一只小小的口罩,上游企业也有无纺布、熔喷布、耳带、鼻梁夹等几家供应商。现在正是春节放假期间,供应链如何连通?

再有两天,就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佳节——春节。天寒地冻,万家团圆,厂厂放假,人人过年。数百名员工前天晚上刚刚回到家里,现在又通知返岗、放弃过年,实在是亘古未有,匪夷所思!

人事部的工作人员打出数百个电话,同意上班的员工不足10%。

周运杰采取小组分包形式,大小车辆全部出动,规划好路线,一个一个上门恳请,上门迎接。

当天晚上12点,接回来40多人,只能开工一个班。

一个班,也要开工。

1月22日(腊月二十八),早晨8时,圣光集团正式复工复产!

库存原料,只能满足3天生产。

复工当天,公司就派出3路人马,连夜出发,急赴湖北仙桃、江苏江阴和省会郑州,组织货源。

第二天上午,三路人马的反馈消息让周运杰呆若木鸡。

郑州,昨天约好的业务经理,今天先是不接电话,再打已关机;湖北仙桃,处在疫区,产品一律禁止外运;江苏江阴是多年供应商,原本有希望,但现在也告知没有库存!

周运杰憨厚淳朴,平时极少动怒。他愤怒地打通江阴方面经理的电话:“你有多少,我要多少!多高的价格我都要。你说给不给?”

对方听出中原汉子话中的火药味,极不情愿地说:“老朋友了,只能给你3吨。”

3吨,只是一天的生产原料。

没有办法,只能像蚂蚁觅食一样,从市场的缝隙中衔回一粒粒细碎。

又急又难,周运杰急得团团打转,泪眼望天。

产品列入国家调拨计划,虽然光荣,虽然有保证,但其中的难言之隐,却又说不出。

比方说原材料和运费,价格都已经成倍上涨,但产品市场价必须执行国家定价。

而国家定价与市场价,差别巨大。

当时,生产口罩的主要原料熔喷布,已从每吨2万元涨到40万元,而口罩的国家调拨价仍然为每只0.26元或0.48元。市场价呢,每只最高已达5元。

差别更明显的是防护服:每吨原料从1万元已涨到4万元。国家调拨价为每件75元和98元,而市场上每件的价格已500多元。

还有,国家调拨款是阶段性结算,而当下的市场是必须拿现金提货。

价格在检验着人性,考验着企业员工,也在煎熬着周运杰。

大家议论纷纷,企业复工投资这么大,原材料涨价这么多,国家实行统一定价,咱们亏大了!

员工不过节、不放假,不顾老人孩子,冒着疫情危险加班加点,究竟为了什么?

……

议论像尖刀、似钢针,每一句都刺入周运杰的心脏。

是啊,从腊月二十八复工以来,大家四面奔走,求天告地,购回紧缺原材料数百吨,又求亲戚托朋友,新招员工300多人。在疫情防控极其严格的节日期间,全天24小时不间断生产,产量比原来翻了四五倍。大家有点儿想法、看法、说法,都是正常啊。

但此时的周运杰,考虑更多的是国家。

“我们企业能发展到今天,靠的是中央政策,是政府支持。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家,必须有家国情怀,在国家有难的时候,决不能赚昧心钱,决不能发国难财。不要说目前还有一定利润,大疫当前,即使亏本,也必须把产品全部交给国家,服从统一调度,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有什么困难咱们自己克服,必须最快地把防护物资运到武汉!”

“圣光集团不是生产口罩,不是生产防护服,而是在制造战场上勇士们的盾牌和铠甲,是为生命撑起的保护伞!”

……

1月28日下午3点,圣光集团第一批国家调配的防疫物资——5020套防护服,运抵武汉!

鸳鸯皮鞋

2月3日(农历初十)早上6点,周运杰主持生产例会。

各位主管报告:职工出勤率100%,设备运转率100%,产品生产合格率95%以上。所有的员工都已回归岗位,而防护服和口罩的日产量,更是早已突破当时的申报数字。

各个岗位、各个环节表现出的干劲、热情、精神状态,让周运杰激动、兴奋。

最后,普永红给大家公布一笔账:

“按照目前状况,全天不停地生产,完成订单任务需要128天……”

周运杰“噌”地一下站了起来:不要说128天,就是10天、20天,也是贻误战机!

几个人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立即想办法,扩大产能!”周运杰从胸腔发出一声吼。

马上招聘员工!

当天,县委、县政府便开会决定,深入附近农村,招收新工人!书记、县长分别给各个乡镇书记打电话、下指标。

一时间,每个村里具有缝纫基础的农民,全部应召,接受挑选。

短短两天,新招工人500多名。

立即培训!

春节期间又是特殊时期,稳定职工队伍最有效的办法是提高待遇。因此,免费用餐标准由原来的每餐20元提高到40元,工资增长3倍,且按周发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下最大的瓶颈,还是增加生产设备。

这期间,河南省政府常务副省长来到圣光调研,询问周运杰需要多少台设备,并指示在场的平顶山市市长立即支持。

于是,几天之内,平顶山市市长亲自协调贷款3300万元,政府暂借资金1300万元。

生产设备在哪里?

紧急联系。而后,普永红带领人马赶赴山东淄博、泰安采购防护服设备,而周运杰则负责定购口罩机事宜。

2月6日傍晚,周运杰联系到广东省惠州市某公司有口罩机现货。但是,就在准备打款时,该公司来电,说他们库存产品刚被当地一家生产口罩的厂家抢走,不要再汇款了。

这家公司是圣光集团多年的合作伙伴,配合愉快。在以往的业务活动中,圣光是用户,“用户是上帝”,事事得到尊重。可当下就不同了,疫情肆虐,口罩断供,制造口罩的机器成了香饽饽、抢手货。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周运杰如坠冰窟。他盯着天花板,足有几分钟缓不过劲儿来。旋即,他果断地对普永红说:“我亲自去惠州,与他们交涉!”

普永红呆呆地看着手机,没有答复。

两分钟后,普永红报出一串惊人的数字:“从我们这里到惠州市,直线距离1497公里,自驾车理论上需要17小时25分,途经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个省。据媒体报道:1月19日广东省确诊第一例新冠病毒肺炎以后,日呈上升局势。1月23日广东全省确诊病例21人,惠州市确诊5例。1月30日广东省日增新病例70例,惠州市日增5例。2月3日他们那里确诊病例已高达790多例、日增新病例114例,惠州市确诊29例……”

普永红将目光从手机移开,面向周运杰发问:“且不说距离遥远、耗费时间、疫情严重,单凭你是集团的主心骨,这个时候离开合适吗?”

周运杰说:“我感觉惠州公司肯定还有库存产品,无非是怕节外生枝有什么变故。只有我亲自登门,才能向人家说明情况,争取他们支持。否则,生产设备弄不来,我将对不起疫区的同胞兄弟,对不起舍生忘死的一线医护人员,对不起领导们的关心支持,良心会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愧疚终生。”

2月8日,周运杰连夜驱车南下,直奔惠州。

次日凌晨5点多,经过20多个小时的长途奔波,终于抵达。

早上8点钟,周运杰风尘仆仆地来到该公司,找到了曾经相识的公司经理。

经理听完周运杰一路坎坷奔袭而来的经过,万分惊骇。

的确,再紧俏的设备,面对如些真诚的周运杰,他们也要重新考虑了。

更关键的是,該公司经理在与周运杰谈话时,不仅看到了他的满脸疲惫,还惊奇地发现他的双脚,竟然穿着一双鸳鸯皮鞋!

原来,昨晚出发时,周运杰心急如火,匆匆穿了两只式样不一、颜色不一、新旧不一的皮鞋。

经理当场表示:再紧缺,我也要给你们圣光集团供货!

于是,一纸合同订下50套口罩生产设备,第一批马上发送6台。

周运杰马不停蹄,连夜返回郏县。

万万没有想到,刚刚到家,该经理电话告知:接上级紧急通知,所有医疗设备、防护器材一律不得外销出省。

周运杰气得七窍生烟!

就在山穷水尽之时,他灵机一动,想到了工信部驻厂督导的特派员。

柳特派员听完周运杰的请求,二话没说,抓起电话,打通了广东省工信厅。

问题,迎刃而解。

相关部门虽然同意放行了,但别的困难又接踵而至:大疫期间,交通管制,货车封存,高速限行。

柳特派员又紧急协调广东省交通厅、公安厅,启封货车,交警护送。

三天之后,设备运抵郏县!

天佑

2月17日,周运杰驱车前往广东东莞,购买压条机。

压条机是生产防护服的重要设备。防护服没有针线,全是压缝,保证密不透风。

千难万险,谈判成功。

两天之后,10套压条机在警车的护送下,穿越重重关卡,来到河南。

但是,天不遂人厚,东边日出西边雨,按下葫芦浮起瓢。普永红等人已在山东省某厂订购了生产防护服最关键的主体设备,却迟迟不能到货。

火烧眉毛,刻不容缓。

正在这时,他们通过层层关系,偶然了解到商丘市某厂库存一批生产防护服的二手闲置设备,马上联系,达成协议。

特派员通过河南省政府、省工信厅,前后仅用一天多时间,便将20多台设备拆卸、运送到圣光集团洁利康公司。

更让周運杰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特派员竟然做通当地工作,把该企业40名技术骨干同时招来,协助工作。

设备到位,如何安装?

平顶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协调平煤神马集团、平高电气、平顶山煤矿机械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的相关部门,抽调60名电气工、机械工程师,连夜赶到圣光集团,无偿安装、调试设备。

口罩机仍然短缺!

2月28日,周运杰再次连夜驱车来到惠州。

上午9点,对方公司经理看着坐在面前的脸色憔悴的周运杰,心底激起万般感慨。想像着他一路的艰难,又联想到他上一次的鸳鸯鞋,实在已不能用肃然起敬来表达此时的心情。

“周总,就凭你这份诚心、这种精神,不管我克服多大困难,今天下午也要给你装配16套机器,明天一早起运。而且我要随车前往圣光,既表达我们公司的诚意,也想走近圣光,向你们学习!”

当天下午,16套设备装车上路。

当天晚上,周运杰连夜返程。

高速公路上,周运杰和司机轮换开车,每人驾驶100公里。两人互相提醒,不准超速,安全第一。

最担心安全问题,却偏偏遭遇惊险。

凌晨1时许,轿车行至京港澳高速罗霄山脉醴陵市冷水潭附近。周运杰悄然入睡,由于司机过分困乏,轿车“咣当”一声,撞上路边水泥护栏。

电光火石,紧急刹车!

周运杰猛然惊醒,倒抽一口冷气:高速公路在此处是一个缓缓弯道,水泥护栏外面,正是一眼看不透的沟底,足有100米。而车头,已撞破护栏,伸向山沟。

好险!一米之差,阴阳两隔!

两人呆坐在路旁,魂飞魄散,默默无语。

是啊,周运杰生产的防护服、医用口罩,保护和挽救了无数个生命。大德大善,感天动地。此时,便是上苍的格外护佑吧。

……

抗击新冠肺炎病毒,实在是一场人民战“疫”。

在这场总体战、阻击战的拼杀中,以周运杰为首的圣光集团,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为国分忧,无私奉献,付出了难以言说的牺牲。

截至战局明显好转的3月15日,他们先后为国家收储中心提供防护服184.85万套,供应医用口罩3215.65万只。特别是在抗“疫”战斗最紧张、最凶险的2月份,圣光集团供应武汉的医用防护服,占全国供应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为了母亲的微笑

蓝天白云,满目青翠。

202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

郏县县城大街上,熙熙攘攘,笑语喧喧。一切又重归于好,天地详静。

节日期间的一天早晨,周运杰又来到母亲的门前:

“娘,今儿早上您想吃点儿啥?”

“啥都中,恁吃啥我吃啥。”慈祥的母亲,还是那句话。

还是那一荤一素两盘菜,还是那一碗疙瘩汤,还是那两个热蒸馍,还是那一张老方桌。

还是娘儿三个,共同用餐,其乐融融。

窗外阳光明媚,姹紫嫣红。一群小鸟啾啾鸣,兴奋而热烈。倾耳听去,还有布谷声声,悠扬且欢快。各种各样的花儿,正在热烈地盛开,层层叠叠,粉粉白白,像朝霞,似晴雪,若微笑……

江山如此多娇,岁月如此静好!

中国疫情虽然平静,但世界“新冠”仍然飞飞。

周运杰和他的圣光集团,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进一步扩大生产。

他们要面对全世界,服务全人类。

经过这场严酷的战争锻炼,圣光集团已经成长成熟,医用防护服、口罩的日生产能力早已分别突破50万套和5000万只,均居全国同行前列。

为国担当者,祖国成全你!

责任编辑/董海燕

猜你喜欢
防护服口罩
改良医用防护服的穿着舒适性与防护性能分析
巾帼风采
抗疫空调防护服及其保障系统
宅家也能“做探究”
戴口罩
特殊的“衣服”特殊的爱
戴口罩
戴口罩的苦与乐
各种各样的口罩
全国首款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