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节能降耗的研究及探索

2021-07-07 01:52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节电抽油机利用率

张 倩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新疆 轮台 841604)

塔河油田主力油藏为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平均井深6.2 km,稠油密度介于0.92~1.12 g/cm3,平均黏度(50 ℃)为450 Pa·s,属于典型的超稠油油藏,开采难度极大。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机抽、电泵2种主要的举升方式,其中机抽是最主要的开采方式。早期油田应用14型抽油机,后引进了16型游梁式抽油机以解决高载荷的问题[14],应用井下混配器、尾管悬挂装置、电加热杆增强稠油与稀油的混合能力,提升了机抽系统的井下效率[13]。随着塔河稠油进入二次开采阶段,注水、注气保压开采补充了地层能量,泵挂上提的工艺设计降低了井下负荷,井下系统效率进一步提升,现有抽油机配套进一步表现出偏大的情况。王雷等结合塔河油田抽油机井地面能耗的生产现状,提出了应用节能变频柜、高效电机、加强抽油机运行管理等治理措施提升地面效率[11-12],但由于成本较高,推广面有限。笔者针对抽油机老化、低效、能耗高的问题,运用节点分析法对影响地面能耗的主导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改进措施。

1 地面效率分析

抽油机地面效率包括电机效率、皮带效率、减速箱效率、四连杆机构效率四部分。

η地面=η电机×η皮带×η减速箱×η四连杆

(1)

皮带传动效率一般可达91%~96%、减速箱效率为88%~93%左右、四连杆机构传动效率约为88%~95%[15],通过强化管理,效率均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因此,此次重点对与电机相关的效率进行分析。

采用影响因素无因次归一化方法,通过分析单位量度下影响因素的权重,找出影响地面抽油机效率的主要方面依次是电机功率利用率、抽油机载荷利用率、抽油机平衡度[10],如表1所示。

表1 机抽井地面效率影响因素权重表

1.1 电机功率利用率

电机功率指电机轴输出功率与电机输入功率的比值,主要功率损失包括铜损、铁损、通风系统及轴承摩擦损耗[8]。采油二厂常用的14型抽油机配套的37 kW电机、16型抽油机配套55 kW电机。受抽油机系统载荷的不均衡特性及井下载率不高等因素的影响,电机功率无法达到额定值(见图1)。

图1 各类型抽油机做功分布图

1.2 载荷利用率

各类型抽油机载荷利用率如表2所示。由表2中可以看出,抽油机平均载荷利用率低于55%,其中14型抽油机载荷利用率最高,为54.7%;900型抽油机次之,16型抽油机最低,因此,目前抽油机配套普遍偏大,造成设备的极大浪费。

表2 各类型抽油机载荷利用率

从抽油机载荷利用率和功率因数绘制分布图,如图2所示。由图2中可以看出,电机额定功率配备偏大,按功率因数大于0.4的标准衡量,65%油井不合格。

图2 功率因数与载荷利用率关系图

1.3 抽油机平衡率

国内油田普遍采用电流法进行抽油机平衡调整,电流法是利用钳形电流表记录抽油机运行过程中上、下冲程的电流峰值,以此判断抽油机的平衡状况[1]。通常将85%~115%区间作为电流平衡度的标准区间,认为标准区间内的抽油机系统能耗最低。但电流法只能测试瞬时电流,无法判断因负功引起的虚假平衡现象[2-3]。

2 技术对策

通过对地面效率的分析,影响地面抽油机效率的主要方面依次是电机功率利用率、抽油机载荷利用率、抽油机平衡度。载荷利用率与地面抽油机和井下机杆泵的匹配度相关、电机功率利用率与电机做工是否在合理区间有关、抽油机平衡度与悬点载荷、后配重相关,以下重点进行技术对策分析。

2.1 机型配套

结合液压反馈式抽稠泵杆柱受力及载荷利用率分析发现:现有抽油机载荷利用率低,在确保抽油机、抽油杆安全的情况下,14型抽油机即可满足56/38、70/44抽稠泵的举升要求,16、900型抽油机可满足70/32抽稠泵的举升要求。根据目前各类型泵的分布,16型抽油机在6、7、10区及1000型抽油机在12区的配合造成抽油机载荷利用率低,产生极大的设备与电能浪费。

2019年新投入抽油机12台,其中16型7台,900型抽油机5台,16型与14型单台差价17万,900型与16型单台差价按照8万计算,70%的优化空间下可节约成本117.3万元。

2.2 电机优化

针对抽油机配套电机偏大,造成设备成本增加、功率浪费的情况,在选型设计时通过对配套的电机进行节能优化。对于正常生产井通过电机换小节能[4]。

2020年6月对3口16型抽油机井实施55 kW换37 kW电机,更换后油井生产正常,平均日节电31.2 kW·h,节电率为14.2%,详见表3。目前采油厂有16型抽油机159口,预计年节约用电181 kW·h,折算费用83.2万元。

表3 抽油机55 kW换37 kW电机情况对比表

2.3 降低电压

电器设备电压过高会消耗电量、缩短电器寿命,适当降低电压可以提高电机的功率因数,达到节电效果[5-8]。

选取2口井开展现场试验调电压节电效果如表4所示。由表4中可以看出,TH121124井电压由242 V降至229 V,小时节电3.3 kW·h,节电率为22.8%;TH121124井电压由247 V降至230 V,小时节电13.1 kW·h,节电率为73.4%。

表4 调电压节电效果表

2.4 游梁平衡

针对电流平衡失真的情况,通过功图悬重计算抽油机后配重,从而确定出配重调整的幅度[9-10]。

(1)双驴头式14型抽油机平衡符合公式:

W悬点=G配重*L/A+G结构

(2)

式中:G配重是G配重箱和G配重块的组合重量,W悬点为功图上下死点悬点载荷的一半,其他参数见表5。

(2)16型复合平衡抽油机平衡符合公式:

W悬点=(L平衡锤*G平衡锤×n+(G曲柄×L曲柄))*

C/A*R+G结构

(3)

式中:L平衡锤是平衡锤在曲柄上的位置,m,其余参数见表5,表中n为平衡锤个数,取值0、2或4。

表5 游梁式抽油机参数表

例:TH10115井70/44抽稠泵配套16型抽油机,4.2*3的工作制度生产平稳,电流为69/72 A,功图最大载荷为82.9 kN,最小载荷为63.2 kN,计算可得W悬点=(82.9+63.2)/2=73.05 kN。

现场平衡锤在0.3 m位置,平衡锤个数n=4,平均日耗电285 kW。

结合表5,应用式(2)计算抽油机悬点载荷W抽油机=83.37 kN,大于W悬点的73.05 kN。

依据公式可得:减少平衡锤n为2、调节L平衡锤为0.1 m时,W抽油机≈W悬点,调整后检测抽油机电流为52/53 A,平均日耗电143 kW,平均日节电142 kW。

3 结论

(1)源头设计时优化机型配套可有效提高抽油机载荷利用率,降低设备费用与电能的损耗;

(2)更换小功率电机可以变相解决“大马拉小车”的问题,该措施在满足油井生产的同时可有效节电;

(3)电流法会产生负功引起的虚假平衡,严重耗费电量,游梁平衡法可取得机械上的有效平衡,降低抽油机能耗;

(4)适当降低电压可以提高电机的功率因数,不影响油井生产的同时可有效节电;

(5)三项节能方式中游梁平衡法节电效果最佳,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可全面推广。

猜你喜欢
节电抽油机利用率
一季度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4.9%
幼儿园旁的抽油机伪装成了长颈鹿
晶胞参数及空间利用率的相关计算突破
公共充电桩利用率不足15%
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测度
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测度
从“冰箱小杀手”到“节电小王子”
从“冰箱小杀手”到“节电小王子”
从照明切入,餐饮业开始向节约电能要效益“全国餐饮业节电低碳我先行”活动启动
最节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