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小河生态养殖河蟹技术

2021-07-07 05:22重庆市万州区白羊镇政府街24号农业服务中心404022周世明
新农村(浙江) 2021年5期
关键词:山沟河蟹堤坝

重庆市万州区白羊镇政府街24号农业服务中心 (404022) 周世明

山沟小河,乱石较多,多处于闲置状态。为充分利用闲置山沟小河和水资源,重庆市万州区部分养殖户在山沟小河中砌筑栏河工程,开展河蟹生态养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山沟小河生态养殖河蟹技术介绍如下。

1.栏河修筑

(1)地势选择 山沟小河养殖河蟹最好选择山沟小河上游,有良好、无污染的地下泉水来源,一年四季河沟中有细水长流,河床宽1.5~2.5米,河床坡度在7°左右,水质常年清新无污染,养蟹河段附近,居住人户较少,环境安静。

(2)堤坝修筑 栏河堤坝应选在山沟小河硬山段,确保大坝基础稳固,能承受一定的抗洪能力。先将小河中的乱石块收集于一处,用碎石粉碎机将乱石块打碎,作为修筑堤坝混凝土骨料之用。堤坝砌筑标准:采用C20混凝土,筑坝高1.8米,坝底宽1.5米,坝顶宽0.8米,坝长以河宽为准。在坝高1.4米处修筑溢洪道(宽1.5米、深0.4米),作为大到暴雨时排泄洪水之用;在堤坝中间底部,安装3.8千瓦电动闸门1个,作为常年水位调控、更换旧河水、排除河底剩余残饵等用。

(3)防逃设施 栏河上段进水处,采用C15混凝土砌筑防逃墙(长以河宽为准、宽0.7米、高1.2米),防止河蟹逃逸。防逃设施安装:一是在栏河堤坝溢洪道内,围设80目铁丝网,防止河蟹随流水逃逸。二是在栏河两岸,每隔1米设置木桩1个,木桩下端入土20厘米,露出地面1米,木桩内侧用聚乙烯网片围住,网片下端入土20厘米,网片与木桩之间要用小铁丝捆绑牢固,防止河蟹上岸逃逸,或青蛙、癞蛤蟆等敌害生物进入。三是在栏河上游的防逃墙内,安装50目铁丝网围栏,防止漂浮污物或杂草进入栏河内。

2.栏河清理

12月下旬,打开栏河堤坝底部电动闸门,放干河水,清除杂污,栏河养蟹段缺少淤泥的地方,应填充6~8厘米厚的新泥土,便于种植水草。

通过日光曝晒20天后,散撒生石灰120千克/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对养蟹河段进行消毒处理,杀灭河道内的各种病菌。

消毒7天后,栏河灌水50厘米,施用腐熟人畜粪肥400千克/亩、过磷酸钙6千克/亩,培肥栏河水体和促使底部土壤逐渐变肥满足河蟹生长需要。

3.种植水草

翌年2月中旬,河道中开始栽植伊乐藻等。栽植方法:切茎分段扦插,每株伊乐藻长40厘米,栽植面积,可占栏河总面积的20%左右。

3月中旬,在栏河中栽植轮叶黑藻等,栽植方法:切茎分段扦插,每株轮叶黑藻长40厘米,栽植面积,可占栏河总面积的20%左右。

栽植水草,可供河蟹常年食用,根茎部分,可在栏河池水中继续生长;5月下旬,如果水草覆盖面积过大,已占总面积60%以上,可用绞草工具,清理多余水草,以增大栏河水体光照度,确保水体溶氧充足,满足河蟹正常生长需要。

4.投放螺蛳

4月上旬,可在栏河水中投放螺蛳320千克/亩,投放前先用2.5%高锰酸钾溶液,浸浴消毒5~10分钟,然后投放在栏河水中。

5—6月,再投放小螺蛳130千克/亩,7—8月,再投放小螺蛳140千克/亩。

河蟹采食螺蛳不但可提供优质饵料,且不断补充螺蛳,可使栏河水体中的残饵和有机碎屑明显减少,水质得到不断净化。

5.蟹种放养

(1)蟹种选择 选择蟹种,要求规格一致,体质健壮,色泽鲜亮,无病虫害,体表无损伤,附肢齐全,爬行活跃。

(2)放养方法 2月下旬,在栏河水体中预设一用聚乙烯网片围住的暂养区,面积约为栏河总面积的20%。放养河蟹,规格为130只/千克,放养密度为820只/亩。放养时,先用4%食盐水溶液,浸浴5~10分钟,然后将蟹种放在小木板上,浮放于栏河水面,让河蟹自行爬入水体中,通过暂养一段时间后,等水草覆盖率达50%以上时,拆掉聚乙烯网片,让河蟹自由分散,分布于栏河水体中。

(3)混放鱼种 3月中旬,栏河水中放养鳙鱼10尾/亩,鲢鱼14尾/亩;4月中旬,放养抱卵青虾1.8千克/亩;6月下旬,放养鳜鱼10尾/亩。放养鱼种时,先用4%食盐水溶液,浸浴5~10分钟后放入栏河水中,以提高鱼种成活率。

6.饵料投喂

暂养区河蟹,每天上午8时左右,投喂小杂鱼1次,投喂量为1千克/亩;下午4时左右,投喂全价颗粒饲料1次,投喂量为3千克/亩。

5—6月,河蟹在栏河区域大面积养殖时,按河蟹体重5%~6%标准,上午9时左右,投喂颗粒饲料1次,投饲量为全天投喂量的30%,下午5时左右,投饲量为全天投喂量的70%。

7—8月,按河蟹体重4%~5%标准,上午9时左右,投喂大豆或南瓜等植物性饲料1次,下午5时左右,投喂颗粒饲料1次。

进入9月后,按河蟹体重6%~7%标准,上午9时左右,投喂小杂鱼1次,下午5时左右,投喂煮熟玉米1次,以提高河蟹蟹黄质量;9月底,开始停喂动物性饵料和颗粒饲料。

注意投喂饵料时,严禁投喂腐烂变质饵料;遇到暴雨天气,应适当减少或停止投喂饵料。

7.日常管理

(1)水草栽培 水草不但是河蟹遮阳避暑、活动、栖息、蜕壳、躲蔽敌害的最佳场所,也是河蟹的天然饵料。所以,要求常年养殖河段的水草覆盖率应保持在50%以上。如果覆盖率在50%以下,则应降低水位及时补栽,等水草根系长深稳固植株后,再加高水位;如果水草覆盖率达60%以上,则应及时割去多余水草,确保水体通气良好,溶氧充足。

(2)水位控制 2—3月,栏河水位控制在50厘米左右;4—5月,栏河水位控制在80厘米左右;6—8月,栏河水位控制在100厘米左右;9—10月,栏河水位控制在1.3~1.4米。

(3)水质调节 河蟹养殖期间,根据水色、水质实际情况,适时放掉部分旧水,补充部分新水,保持水质良好;每隔10天左右可打开栏河大坝底部电动闸门,放水20分钟,排除沉积在河底的饲料残饵和河蟹粪便,保持水质清新,提高水体透明度;每隔15天左右,可用生石灰20千克/亩,兑水稀释500倍后,均匀泼洒养蟹河段,以增加水体中的钙离子浓度,调节pH值稳定在7.0~8.5之间,以满足河蟹正常蜕壳、生长等需要。

(4)病害防控 河蟹养殖期间,每隔10天左右可用生石灰20千克/亩,兑水稀释500倍后,全河段均匀泼洒1次,以减少病害发生;投喂饵料,必须新鲜适量;每隔15天左右,可全河段泼洒1次EM菌,保持水质清、嫩、新、爽,减少河蟹病害发生;适时开动增氧机,确保河水溶氧充足。一旦发现河蟹患病时,病害河蟹应及时隔离治疗;死亡河蟹应及时捞除深埋无公害处理。进入秋季后,饲料中可添加保肝促长灵2克/千克投喂,以增强河蟹肝脏排毒功能,提高免疫功能;每隔10天左右,泼洒漂白粉18千克/亩,或在饵料中添加大蒜素粉50毫克/千克,防止河蟹病害发生。

8.适时捕捞

进入10月后,部分已经达到商品规格的健壮河蟹,则可分期分批用蟹笼捕捞上市销售。

鳙鱼、鲢鱼,体重在1.5千克/尾以上,则可分期分批捕捞销售;鳜鱼,体重在600克/尾以上,则可捕捞上市销售;青虾则在4月下旬开始捕捞销售。

捕捞时可采取捕大留小的轮捕方法,逐渐减小养殖密度,提高小蟹、小鱼、小虾的生长速度,在12月底收捕结束。

猜你喜欢
山沟河蟹堤坝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简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堤坝防渗加固技术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水利工程施工堤坝防渗加固技术
儿子的“山沟”生存记
山沟里的孩子
嗨,朋友
聂一菁 探访西山沟村
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 坚持“三项服务”,筑起辐防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