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学专业猪生产学混合式教学方法的构建和探讨

2021-07-07 10:42黄晓宇杨巧丽王鹏飞封洋滚双宝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养猪考核生产

黄晓宇,杨巧丽,王鹏飞,封洋,滚双宝,2

(1.甘肃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省现代养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猪生产学课程是一门应用生物化学、遗传学、育种学、繁殖学、营养和饲料学、家畜环境卫生与牧场设计等基础知识来研究现代养猪生产模式、生产技术和工厂化饲养管理的科学[1]。课程在大三第二学期开设,教学内容较多、实践性强。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需的养猪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现代化养猪生产工艺各主要环节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养猪生产经营和管理观念,使学生具备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改变,学生更加追求个性化、自主化学习方式,并注重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采用“填鸭式”灌输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收,参与度较低,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较低。此外,目前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模式也滞后于养猪业的高速发展及国内外养猪模式的巨大变革。因此,结合现代高校教学特点,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教育模式势在必行[3]。本文以猪生产学为例,探讨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效果,以期为动物科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猪生产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课程内容多与学时少的矛盾

猪生产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猪的生物学特性、猪的品(系)种、猪的育种、猪的营养与饲料、种猪生产、幼猪的培育、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工厂化养猪与经营管理等9个模块。理论总学时根据专业不同分为32学时和24学时,学时数远不及其它课程,这使得教师在讲授时课程内容的选择受到较大限制,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传统教学模式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匹配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五花八门,学生更轻松地通过互联网,获取自己需求的知识和信息。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收,并于课后复习、反馈和考试,这种集体式教学活动不能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互动,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由于该课程的开设是在大三的第二学期,学生通常因忙于复习考研、英语和计算机等,课堂学习积极性非常低,学习兴趣较差,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1.3 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猪生产学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期末闭卷考试,考查学生对课程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一次性考核决定学生的成绩的方式存在一定弊端。传统考核的方式单一,考试题型陈旧、刻板,导致学生不注重课程平时的学习,只注重期末考试。学生临时抱佛脚,考前通过死记硬背的短期记忆来达到目的,而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常常不加思考,机械抄参考写笔记,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学习风气和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未能达到教育的真正作用[4]。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无法对学生的真实能力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也不利于学生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这种静态的考核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不能真正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利于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

2 猪生产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及实践

2.1 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教学过程中,借鉴国内外养猪专业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以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充分发挥学校“农”学特色和优势,确立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丰富的人才培养结构体系,该体系中主要包括3部分内容(图1):(1)完善养猪学及相关交叉学科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2)搭建实验、实习、实训等多种方式的实践训练平台,注重打造学科竞赛科研训练、创新创业竞赛、科研训练项目等专业融合的创新能力提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把专业人才培养分为学术研究型、专业技术型和自主发展创业型的多方位立体人才培养体系。

2.2 优化整合理论教学内容

猪生产学的教学内容较多,授课对象专业不同,课程内容需承前启后,同时吸纳国内外养猪最新技术和成果,教师需在有限的学时内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更新和补充。

首先,前修课程中修过的知识点(如猪的主要性状,猪的营养和饲料,猪的育种等)可少讲或不讲,仅让学生自学、复习以巩固,不必占用课堂时间重复讲授。其次,结合国内外养猪生产的形式和变化,在保持课程原有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将学科前沿热点和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在“绪论”章节综合分析我国当前养猪行业的发展趋势;在“猪的品种资源”章节增加中国地方猪种的遗传资源开发和利用;在“猪的育种”章节补充猪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案例分析及应用;在“种猪生产”章节优化猪体型外貌的鉴定,在“工厂化养猪和经营管理”章节新增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使讲授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了解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适时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精简与取舍。精简养猪生产上不大常用或要求高的知识内容,如国内代表地方猪种和外引入型猪种的类型及生长繁殖特性,其它培育品种及选育途径则不讲或少讲;把种猪生产力、种猪的选择标准和淘汰依据融入到种猪饲养管理中,适当补充行为学、动物福利与保护、生态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内容不宜太深、太难,以免学生因难以理解接受而产生厌学情绪。

2.3 推进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

2.3.1 构建在线网络教学综合平台THEOL 依托学校引进的清华教育在线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猪生产学在线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该课程平台主要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团队、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课程信息模块;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模块;课程通知、课程问卷、答疑讨论、教学笔记等教学互动模块;课程作业、讨论专区、在线章节测试等教学效果评价模块。

2.3.2 丰富视频教学资源 针对不同阶段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搜集基地专家现场讲解视频或网络视频资源,制成丰富的养猪生产视频资料,并配套在各个章节学习单元中,供学生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自主学习。生动有趣的教学视频资源使学生摆脱“课本上养猪”“课堂上养猪”,形成深度记忆。

2.3.3 利用猪生产学慕课MOOC 联合国内6所知名高等农业院校多位知名养猪专家,建成了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动物生产类(猪生产学)慕课课程,该慕课融合了国内外丰富经验和教学技巧,取百家之长,补己之短,将于近期上线使用。可充分利用慕课,让学生通过课下自主学习和自测,课上学生讲学生评、以练代讲、案例点评、研讨辩论、项目探究等形式实现互动研讨,完成知识内化,重点强调学生的课前自学、课堂参与和实践过程。

2.3.4 构建基于BOPPPS教学设计的THEOL和MOOC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是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化教学进行优势互补的一种教学模式,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5]。因此,根据课程特点、教学现状等问题,结合BOPPPS六要素[6],融合本课程前期资源平台,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入手,构建了基于BOPPPS教学设计,THEOL[7]和MOOC教学平台[8]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线下理论教学和线上网络教学的紧密结合,该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1)课前——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发布学习目标、制作和导入教学课件、视频、案例、学习任务等,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检测预习效果,设置讨论留言区搜集汇总学生意见及疑问;(2)课中——教师根据课前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疑问进行重难点讲解及课堂答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并对学习和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布置作业;(3)课后——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教师通过平台批改作业,安排素质拓展训练课题,并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策略。

猪生产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建设,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突破学习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使教学管理及互动反馈更加迅速高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还可以扩充课程容量,一些因为时间关系在课堂上无法讲授的内容,学生可以在平台上通过自学完成,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学习。

通过这种及时有效的交流反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9]。

2.4 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为避免学生“平时不努力,期末搞突击”的现象,过程性考核成为近年来教学改革的重点,这种学习评价方法改变了过去“一考定成绩”的模式,通过过程考核与发展,让教师及时了解当前的教学状态,在不同学习阶段从不同角度考察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水平等。

本课程组建立了猪生产学课程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将过程性考核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参与度和个性能力的发挥等多方面素质能力的考核。该考核体系的综合成绩由过程性考核(50%)和期末考试考核(50%)两部分构成,其中过程性考核包括出勤、课堂提问、课堂笔记、课后作业、课堂小组讨论和综合作业共6个部分,各部分成绩比例及考核评分标准如表1。

表1 过程性考核实施方案

3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及分析

3.1 学生成绩统计结果

为了客观地评价猪生产学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效果,分别以传统教学的2015级、2016级动物科学专业及动物科学专业(畜牧兽医方向)410名学生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2017级、2018级动物科学专业21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和分析,所有学生所采用的教材、教学大纲、考核大纲以及课时数均相同。

从成绩分布看(图3和表2),混合式教学模型下,取得80分以上成绩者明显增加,尤其在60~70区间的人数明显下降,综合成绩平均为85.25,最低成绩为65,最高成绩95,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班级。混合式教学后的卷面成绩和综合成绩平均分较传统教学模式分别提高8.31分和4.12分。结果说明,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综合成绩,还能提高学生期末考试卷面成绩[9]。

表2 两教学组考试成绩分布情况

3.2 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

为获得混合式教学的学生反馈和主观评价,课程结束后,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混合式教学的2017级和2018级学生,内容包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课程趣味性、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科研和创新能力、教学意见及改进措施,分析学生对BOPPPS、THOEL和MOOC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认可度。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10份,收回问卷210份,有效问卷210份,问卷设置问题和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混合式教学模式问卷调查表

从表3可以看出,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是非常喜欢和支持的,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帮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以及提高自主学习能力[10],而且愿意继续尝试这种教学模式。调查结果充分显示了学生对项目化教学模式的主观认可。

此外,针对问题6,学生们也给出了很多主观评价,包括“刷新对教学的认识”“增加学习趣味性”“激发学生思考和创新能力”“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团结力”“扩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梳理能力”等。同时,学生也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例如:“项目知识点太大,可以更具体些,避免学生查找资料过于浅显”“有些小组成员浑水摸鱼”等,这些问题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改进和优化。

4 结语

本文概述了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猪生产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现了传统课堂教学与线上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增强了师生有效沟通,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对于一些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需在下一步教学实践中进行持续改进和完善。

猜你喜欢
养猪考核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养猪
养猪谨防六大误区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
微生物发酵生产DHA的研究进展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