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非遗传统手工艺中的应用

2021-07-08 03:39张晓醒潘子尧
数码影像时代 2021年7期
关键词:扎染印染手工艺

张晓醒 潘子尧

编者按:非遗保护一直备受关注,具有民族背景的非遗传承,更是高校和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在人工智能大发展,网络大数据普及和5G技术普及的年代,传统工艺的未来更需要进行创新和提升。非遗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和更多社区的认同。利用技术优势,打破客观屏障,从根本上提升我国非遗传统手工艺的应用发展水平。

自2015年国家文旅部提出非遗传承保护的具体政策以来,全国上下,共有50余所高校参与到相关的教学培育工作,后在2019年,这一数字扩大至百余所。之所以依托高校而不是社会机构,一是因为高校的基础资源较为稳定,二是因为高校的知识储备体系相对完善,能够有效缩小非遗实际状况与现实生活的差距,从而实现让传统走入现代生活的最终目标。从入口来看,高校的知识体系不但包含了与非遗系统相关的知识延伸,还包括了一大批想要以此为契机学习传统非遗技能的年轻人。从出口来看,非遗传承人群的实际需求却得不到满足,他们大多工作在传统工艺的第一线,其中一部分人虽然糊口尚可,但若想搭上国家发展战略进行自我提升,在人力、物力和创造力上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青年一代和老一辈的瓶颈,也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突破,这是目前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

大部分的非遗技艺,尤其是传统手工艺,它们的展现是较为方便的,但里面“窍门”却很多,这让不少学习者望而却步,也给其传承带来许多困难。“看不清、吃不透、摸不着”,是传统手工艺推动难的症结所在。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传统手工艺更讲究“磨”和“隐”,前者学习者没有足够的时间体验,后者则因为某些工艺的客观条件,让直观变得很困难。比如陶艺中的窑温控制(见图1)、平脱和填刻工艺中的手感(见图2)、编织和印染中的逻辑框架等,都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东西,需要学习者有大量的经验。这些知识是无法通过对成品的观察得出的,同时也不符合非遗初衷,因为非遗本身直指的对象是造物的过程,而并不是造物结果的反应。

也正因为如此,非遗的创意才被认可是合理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就承认了这一点。非遗发展应当是动态的、活态的。按照文旅部的要求,应当要见人、见物、见生活,其本身就是一个系统。但如果学习者看不到,传承者讲不出,那么创意也仅能停留在表面进行修改而已。其自身要想得到发展,是有一定困难的。

认知人工智能:整合相关资源紧跟时代需要

河南卫视在2021年放出的两支片子,刷新了中国电视界在网络热度的新标高,也一度让许多人认同找到了文化输出的方向。其本质上,其实就是传统文化在科技背景渲染下的再演绎,表达的是一种当代语言。背靠传统文化进行的高科技实现,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子。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非遗手工艺的传承、发展与表演不同,最好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来完成。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比较早,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变革。一些狭隘的看法认为,人工智能主要服务的对象是机器人技术和虚拟平台,觉得人工智能的主要作用是辅助人类完成某些工作。但人工智能已经不仅是辅助,还可以扮演教育传授的角色。基于人工智能领域应用的AR(现实增强)和VR(虚拟现实)技术就可以完成这一点。从问题根源上看,传统手工艺人可以将自己的技术中“能看到”的部分通过AR和VR进行更加直观、可以定格和反复回放的展示;同时也可以在不断研究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从问题的对象上看,非遗技艺的学习者们,也可以通过“能看到”的部分来进行练习。同时由于大数据的存在,“看不到”的部分也可以被物化转变出来,从而成为后人创意提升的数据来源。人工智能提供的算法可以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推测,并帮助人类总结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样才能给“固态”非遗赋予“动态”的可能性。

从未来平台上看,人工智能的时代意味着非遗可以整合更多资源进行发展,自身可以跳出技术条件限制,延展更多的表达空间。例如非遗记载、工具介绍与开发、社区培育、数字化保护等等,都可以被高度数字化。这对于非遗发展总体是有帮助的,也可以提高我国非遗迭代更新的效率与质量。

利用平台创新:运用非遗特质展开设计创意

非遗的本质是进行创意,而且是符合社区发展需要,被社区认可的创意,其本身非常讲究它的土壤性。在AI平台的帮助下,大数据能够提供足够的创意资源和信息,而算法本身就具备了创造的无限可能。因此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创意的延展是不受除了道德法律约束外的任何限制的。这也就意味着,原生非遗会与外来文化进行更好的交流,从而决定在创造体系中具体细节的去留问题。只要社区认可,那么即便是有大幅度的调整,也可以保证这种非遗传承的生命力。决断权在于人和人的社区,而不是某一种学派的判断标准或建议。

此外,人工智能和数据共享,也让非遗匮乏地区拥有再创造的可能。非遗随人而不随地区,陕西的腰鼓队到了上海发展,适应了上海的本土生活并且为上海当地的社区所接受,那么上海人可以以“海派腰鼓”的名号,对这个项目进行申遗。从发展的角度看,许多地区,尤其是文化匮乏的地区,是可以通过创意方式来进行自我的非遗创造的,这种创造脱离了原本的复制、照搬模式,而开始进入一个“异地开花”的繁荣时代。这样的事情,也只能通过人工智能的基础背景来完成。

人工智能介入:白族扎染应用发展的一些建议

扎染是白族传统手工艺中最有特点的一项,属于印染工艺的一种(如图3、图4所示)。印染工艺在中国较为普遍,除白族外,苗族、水族等都有不同的印染技艺传承。对于当地社区而言,扎染是当地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主产地在云南省大理州的周城地区。

扎染的工艺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扎结和印染。前者涉及的针法较为复杂,一般使用纱、线和绳来完成。后者涉及到染料调和温煮,有具体的材料方法和温度控制。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记录,扎结和印染都有较为具体的数据信息,这符合了人工智能接驳的基本条件。

從进展难度上看,扎染的难度相对较低,是一个讲究技巧和创意性的技能。因此如果借助AR技术进行展示,VR技术进行模拟的话,是方便进行创意延伸的。其本身受众的接入面和涟漪效应也比较强,这对于传统工艺来说是一件好事,也增加了其异地开花的可能性。

从发展上看,白族扎染本身是一种民族特色较强的产品,其本质还是民族从生产生活经验中总结出的生活美学。如果放大至全国、甚至世界范围来看,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同样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的数据接口,对扎染进行学习和创意,这也是我国培养文化自信、鼓励文化输出、促进中华文化崛起、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扎染的未来发展和传承保护,是有百利无一害的。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以传统工艺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理巍山地区扎染实践”(2021J0787)

第一作者:张晓醒(1991—),安徽人,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扎染印染手工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邂逅扎染 布里生花——从古法扎染师到新阶层守艺人
欢迎订阅2022年《印染》
欢迎订阅2022年《印染》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印染书香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反春色彩 方巾扎染DIY
指甲油X水DIY大理石纹印染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