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阈下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规律研究

2021-07-09 08:10徐立恒
关键词:职业道德立德树人大学生

徐立恒

(安徽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高校要把“立德树人”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培养专业性人才的广大高校来说,“立德树人”教育不仅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也要注重培养和塑造他们适应未来岗位需求的职业道德。古语有云“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1)出自王符《潜夫论》,由此,使良好的职业道德成为大学生未来立足行业,规划人生发展的思想基础,也是大学生在未来各种岗位上行稳致远,走好人生路的重要保证。规律,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只要具备了必要的条件,规律就会反复发挥作用。可见,做好新时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把握和遵循职业道德教育的规律,尤其对普遍缺少社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而言,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特征。如何把职业道德教育现在能够内化其心,将来外化其行,在教育主体、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等方面,探索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规律,对于做好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主体互动规律

主体互动规律是指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大学生作为受众的施教过程,同时也是施教者与受教者两个教育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职业道德教育中,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施教主体,不仅要注重在知识理论上给广大学生讲授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意识、行为和习惯,而且作为职业道德的宣扬者,自身也要做好职业道德践行者的示范。

教育学理论认为,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关系。显然教学任务是维系师生关系的纽带,这就决定了在大学的很多课程的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能否掌握相应专业知识为根本目的,学生容易被知识的本身所吸引。而在职业道德教育中,青年学生们不仅从教育者的传授中,获得专业的职业道德制度、规范等相关内容,而且也会关注教师本身职业道德的表现,在此情形下,教育者成为学生某种意义上的教学内容的“反馈”,成为教学回路上的一环。在课堂上、工作中,甚至生活上职业道德教育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对教育效果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另一方面来看,职业道德教育过程是大学生对职业道德观念、规范和行为等的知、情、意、行的过程。知、情、意、行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基本过程,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也要遵循这个形成规律。青年学生首先是要形成对所学专业职业道德道德规范及其作用、意义的理解和看法(认识过程),然后在认识职业道德的基础上形成运用一定的道德观进行道德判断的心理行为(认同过程),再通过个人意志进行理智权衡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意志过程),最后按照既定的目标把品德行为付诸于行动(行动过程)。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过程,要通过其在未来职业道路上一系列行为和多次磨炼成为道德行为习惯(如下图所示)。在其中,对于职业道德的认同是关键性的情感因素,精力充沛、思想活跃的大学生们只有在心理上认同了职业道德,才会有下一步的道德约束和践行。认同作为某种意识形态往往受多元因素的影响,职业道德的认同不仅包括对职业道德知识的认同,同样也包含对施教者们的职业道德行为的认同。

图1 职业道德形成过程

由此,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是受教者从接受到认同,再到践行的发展过程,也是施教者职业道德规范、强化、示范的教学相长过程。在外因方面,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施者,教师必须具有较为全面和科学的职业道德知识体系,能够教授学生了解和掌握本专业职业道德规范等知识,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中,看得清蝇营狗苟,说得清是是非非。其次职业道德教育的施教者,在注重知识的灌输正确性的基础上,更要重视身教。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的教师形象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示范和导向的作用。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同,也来自于对职业道德教育施教者个人品质的认可乃至于施教群体的信任。教育者对待教师职业,展现出的良好职业道德品质,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的形成无疑会产生巨大的暗示意义和仿效作用。在内因方面,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要注重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意志的培养。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2)毛泽东.矛盾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2。没有意志的支撑,再好的行为习惯也难以坚持下去。社会中,很多行业发生的相关案件也表明,很多当事人教育背景学历学位都很高,从业经验也很丰富,明明知道一些行为不合规甚至不合法,但经受不住利益的诱惑,违背了自己的道德意志,不仅形不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更有甚者不惜违背职业道德逐利,直至触碰了法律底线,有的被职业淘汰,有的甚至因此锒铛入狱。

二、知行同一规律

知行同一规律是指职业道德不只是人自我约束的“内心修为”,还必须要将其付诸于职业行动中才能称之为职业道德,这就决定了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育理念上,职业道德教育不同于普通的思想道德教育,一定要重视实践性的环节。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在传授学生职业道德规范、制度、行业行为等知识理论的同时,要积极筹措多种方式,结合未来行业岗位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实践。

知行合一在中国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作为意识形态存在的道德更要符合知行合一规律。教育学原理也认为,知识不是道德,具有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不等于具备了高尚的道德。道德的知识也不是道德的本身,道德的知识只有与人们的行为相结合才是道德。因此,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不能仅仅是对行业道德知识的传授 ,而是也要通过一定的教育实践,使职业道德品质从外部教化向学生自身内化转变,进而通过学生的自身实践加以体现。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职业道德行为实践。但是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毕竟不能直接从事社会职业实践,也不能通过职业实践检验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客观上存在着实践环节缺失的问题。由此,高校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始终要坚持实践性原则,开拓思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创造实践条件和机会。一是利用好大学期间的社会实践机会。在教学体系中,大学生社会实践包括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和党团日实践活动。大学培养方案也规定了大学生要完成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撰写实践报告修完学分。实践表明,大学生们比较愿意从事这种寒暑假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因为他们完成大学生角色转换后,能够从另一个视角看社会,参与到社会中各行各业中去,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高速发展之中,各种发展中的问题不断涌现,可以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入接触、了解社会、调研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上的一些职业道德相关的热点话题,让他们能够明辨是非,养成追求真理、服务群众的优秀品质。二是做好专业实习。专业实习是大学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内容,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要通过到相关岗位进行专业实习,检验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效果,同时也做好毕业后走向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准备。高校可以通过与一些优秀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提前进行思想心理调适,及早进入工作状态,在增加学生就业率的同时,使大学生在优秀团队带领下,体验优秀企业精神,培养爱岗敬业意识,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与大一、大二的社会实践、大三、大四的专业实习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促进社会实践活动和专业实习“有的放矢”的开展,又有利于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三、“边际效应”规律

“边际效益”规律是指职业道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教育效果并不会随着教育的投入,无限上升,而是会出现所谓的效果“边际”。在教育过程中,要针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保鲜”。

“边际效应”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指代一种投入与产出效益的关系:当投入增加时,产出效益随之增加。随着投入的进一步增加,在某一点达到产出效益的峰值,随后投入再增加反而产出效益会降低。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一个人在生理上能吃5个馒头,当他陷入饥饿时,吃完第一个馒头效用最大,当吃第二、三、四个馒头时,满足饥饿感的效用会依次递减,当吃完第五个馒头,饥饿感完全被满足,此时感觉最好,当继续再吃第六个时,则不仅不能增加饥饿感的满足程度,反而会“厌食”,出现“负效应”。职业道德教育也存在类似的“边际效应”规律,职业道德教育之初,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加,教育效果随之增加,但当投入增加到一定量时,教育效果就不再随之增加,反而效果会下降。

职业道德教育的教育投入和教育产出并不是正比例关系,要求我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需要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破除“边际效应”。一是合理掌握职业道德教育的“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对接受外界信息刺激有量的限制,超过一定的量值,大脑就会产生拒斥作用。青年大学生普遍个性比较强,性格独立,思维活跃,不愿意接受简单的说教。由此,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以所学专业职业道德为核心,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不能泛泛地谈道德教育。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与金融、会计行业的诚信既相互联系也有所区别,不能用公民道德代替职业道德,不能用公德教育代替职业道德教育,一个道德情操很高的人,不一定能在一个职业中体现很高的职业道德。二是丰富职业道德教育形式。教育形式的多样更容易使学生保持新鲜感和求知欲。职业道德教育中可以去实习基地、校外优秀企业、人才招聘市场等不同场所进行,让学生亲身去感受职场氛围,可以邀请社会上优秀的从业人员和学生交流职业道德观念,可以采取启发式、案例式等多种教育方式,转变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应对社会问题的能力。三是建立教育反馈与奖励机制,提升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内驱力。事实上,促使学生接受教育的最佳办法,就是提升他们的内驱力。所谓内驱力,是学生不受外部影响,内生出来的一种动力。只有外在的职业道德要求在主观上被大学生所接受,并自觉转化为内在的职业道德品质,成为其道德需要,再外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才真正达到了提高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大卫·洛克认为:“纯粹的持续性内驱力是不存在的,一个行为之所以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一定少不了反馈与奖励的及时出现。”由于“边际效应”的存在,大学生在初次接触职业道德教育时,学习兴趣和动机都比较强劲,后续的持续灌输,内驱力就会依次递减了。但是通过一些引导,也可以让这种内驱力不至于衰减过多,比如让学生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通过教育效果反馈,进行合理激励,让他在完成一定教育任务时产生持续的成就感,帮助大学生养成职业道德思维习惯。

四、协作共建规律

协作共建规律是指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协作才能更好的实现。在教育方式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要相得益彰,使青年学生从情感基础、价值取向、社会责任等方方面面深刻体会到职业道德对自身在未来社会中安身立命的重要作用,从而培养自觉养成职业道德基本品质的意识。

职业道德属于道德的范畴,源自于社会分工,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单纯依靠学校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家庭教育、行业教育边缘于外,是难以达到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尤其在在现代社会,青年学生们很难再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封闭状态,“象牙塔”的校园与社会、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上对待职业行为的不良倾向、家庭原发的“过度关怀”,都使学生面临职业岗位时,不是以能力和责任为主要考虑因素,而更多的是利益、待遇等现实因素,这也导致在未来岗位上,或者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或者这山望着那山高,频繁跳槽等等现象频发。有调查显示,大学生毕业后在两年内转换工作岗位的竟达到30%。随着大学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大学生就业的压力逐年增大,能找到一个适合工作实属不易,很多学生轻易放弃就业岗位,不得不说与大学期间的职业道德教育缺失,家庭、社会不良影响有一定的关系。实践也证明,一个未来职业工作者个体的职业道德形成,与其所在的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首先,高校职业道德教育要注重与社会的合作。社会犹如海洋,大学犹如湖泊,大学“湖泊”中的水注定要汇入社会的“海洋”。由此,大学不能关起校门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坚持与社会共同协作原则。积极引入社会职业道德建设的经验、成果,关注社会职业道德建设的最新发展信息,丰富并及时更新学校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爱岗、敬业、诚信、友善,既是公民的基本道德准则,又都与从事工作中的职业道德密切联系,我们都应该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大力弘扬和宣传。其次,高校职业道德教育需要做好与企事业单位的协作。企事业单位是大多数大学生未来岗位所在,通过校企合作机制,使大学生能够提前了解一些行业的基本情况,减少未来择业就业的盲目性。同时,把一些优秀的企事业单位文化,引入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之中,使学生明白一个优秀的企事业单位,不仅在于其经济效益的优胜,也在于其有没有担当起一定的社会责任。第三,高校职业道德教育需要做好与家庭的合作。通过家庭教育做好学生未来职业规划,找准自身未来发展的方向。家庭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随意性,有的甚至还会出现偏差与错误。比如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有的家长指导子女报考经管类专业,看到的是经管行业工作环境好、“有油水”、收入高,却从没想过要承担的行业风险和社会责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辅导员、班主任要与学生家庭保持联系,相互配合、形成互动。引导学生和学生家庭认识自己,找准定位,客观看待未来工作岗位的选择。同时,通过家庭的生活教育、感恩教育以及养成教育,也有利于个体德育目标的建立。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协作,指导家庭了解和监督子女在从业中的职业规范和道德,形成职业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总之,遵循职业道德教育协作共建规律,高等院校要不断整合优化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加强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和家庭的协作共建,取长补短,相互协调,良性互补,建立完善以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高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五、层次渐进规律

层次渐进规律是指职业道德教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在教育手段上,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的层次性,针对大学生不同的年级、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同时要注重大学职业道德教育文化的培养,形成对大学生长期浸润、潜移默化的影响。

职业道德教育的层次渐进一方面是由于职业道德在理论层面,对职业道德知识的学习和获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由感知到推理判断,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过程,也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从浊到清的理性思维过程。理论知识的逐渐深入,决定了职业道德教育要遵循教学客观规律,不能一蹴而就。同时,在实际生活中,职业道德也会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深化,需要不断的整理和提高。以前模糊的认识,会随着实践的深入发展逐渐清晰,有的形成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有的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有资料表明,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商业职业道德是发展最快的,银行职业道德次之,之后是市场中介机构的职业道德,如法律咨询、工商管理、会计审计事务所等具体部门的职业道德。(3)金家富.财会职业道德.[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07:120相应的,高校职业道德教育也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吸收时代精神,创新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养成职业道德思维创新意识,帮助其建立解决未来可能的职业道德困境的思维模式,形成稳定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一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育学理论认为,一个人良好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不良品德的克服,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和矫正训练的过程,是一个无止境的认识世界与认识自我的过程。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不止于高校教育,也要伴随其职业生涯的发展而持续下去。在大学生在读期间,学校就要通过职业道德理论教学、实践培养、文化宣传等形式,强化学生“兴业以德”的意识,养成不断更新提高自己职业道德行为的思维习惯。大学生毕业后,通过校友会、联谊会等毕业学生联系的组织,宣扬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不简单地以“挣大钱”“做大官”为衡量毕业生成就的标准,而是以多数大学生“够得着”“摸得到”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小有成就的人为宣传对象,引导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学生形成健康的职业道德价值取向。

二是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反复的过程。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要自始至终重视和加强,不能课程毕,任务了。在大一阶段,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理健康、安全和劳动教育等课程,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相关的主题班会,进行基础性的职业道德知识、规范等教育,使大学生在新生阶段就要对职业道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认识和认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大学二、三年级时,结合专业课的开展,科学设置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使其贯穿其中,实现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技能学习的有机结合;在毕业阶段,通过专业实习等实践性活动和毕业离校教育等强化从事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使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其整个大学学习阶段始终。

三是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高校职业道德教育要分层次、分重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既要加强基础职业道德理论知识规范的学习,又要进行相关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首先,强化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明确道德规范的逻辑起点;其次,加强各行各业共同遵守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五项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教育学生恪守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最后,进行与各专业相联系的具体行业的道德规范教育,形成完善的高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立德树人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