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麻皮蝽的诊断与防治实用技术*

2021-07-09 07:59闫文涛张怀江仇贵生孙丽娜王雅偲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1年6期
关键词:若虫梨园菊酯

闫文涛,张怀江,岳 强,仇贵生,孙丽娜,王雅偲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兴城125100)(2 河北农业大学)

麻皮蝽又称黄斑蝽、麻蝽象、麻纹蝽、臭大姐,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刺吸为害果实,果实整个生长期均可受害,影响果实的产量及品质。除梨树外,该虫还可以为害桃、李、杏、枣等果树,在我国各梨产区均有发生。

1 田间症状

果实受害处表面凹陷,内部组织石细胞增多,局部停止生长,果面凹凸不平,果实变硬、畸形,形成疙瘩梨,丧失商品价值。

2 形态特征

麻皮蝽成虫体长20~25毫米,宽10.0~11.5毫米,体黑褐色,密布黑色刻点及细碎不规则黄斑;头部狭长,头部前端至小盾片有1条黄色细中纵线;触角5节,黑色;喙浅黄色,4节,末节黑色,达第3腹节后缘;前胸背板前缘及前侧缘具黄色窄边;胸部腹板黄白色,密布黑色刻点。卵灰白色,块状,略呈圆柱形,顶端有盖,周缘具刺毛。若虫各龄均呈扁洋梨形,前端尖削后部浑圆,老龄体长约19毫米,似成虫。

麻皮蝽若虫

麻皮蝽成虫

3 发生规律

麻皮蝽在北方果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下、草丛中、树皮裂缝、梯田堰坝缝、围墙缝等处越冬。翌年果树萌芽后逐渐开始出蛰活动,先在其他寄主植物上为害,5月中旬左右开始进入梨园。成虫5月中下旬开始交尾产卵,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卵多成块状产于叶背。6月初逐渐见到若虫,初龄若虫常群集于叶背,2、3龄才分散活动。7—8月羽化为成虫。成虫飞翔力强,喜于树体上部栖息为害,有假死性,受惊扰时会喷射臭液。

4 防治适期

首先要监测成虫的发生数量,发现害虫迁飞至梨园的初期即可进行喷药,大果园也可只喷洒外围梨树,阻止害虫进园,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其次在田间标记卵块,发现幼虫开始孵化,需立即喷药防治。

5 防治措施

5.1 人工防治

秋季在果园内设置草堆(特别是在果园内小房的南面),诱集成虫越冬,进入冬季后集中烧毁。梨树发芽前,彻底清除果园内的枯枝落叶、杂草等,集中深埋或烧毁,破坏害虫越冬场所,消灭越冬害虫。尽量果实套袋,利用果袋防止果实受害。

5.2 及时喷药防治

结合防治适期及时施药,最好选用速效性好、击倒力强的药剂。效果较好的药剂有48%毒死蜱乳油1200~1500倍液、40%毒死蜱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90%天多威(快灵)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24%灭多威水剂800~1000倍液、52.25%氯氰·毒死蜱乳油1500~2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水乳剂1500~2000倍液、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等。在药液中混加有机硅等农药助剂,可显著提高杀虫效果。

梨园麻皮蝽防治技术图谱

猜你喜欢
若虫梨园菊酯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梨园周年管理历
梨园寻梦淮安缘
“梨园”演变考述
5%氯氟醚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正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欧盟拟修订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芹菜、茴香和大米中的最大残留限量
梨使用氯氟氰菊酯后安全间隔期为21天
梨园逐梦人
不同日龄悬铃木叶片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发育及存活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