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同一素材的不同模拟试题命制比较
——以黄土塬的演化为例

2021-07-09 02:31广东戴何明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沟谷居民区命制

广东 戴何明

当前高考地理试题的命制特别强调情境的创设,受其影响,各地模拟试题在命制过程中也注重命题素材的选择。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省份进入单独命制高考地理试题的阶段。因此,基于同一素材命制不同模拟试题现象也时有发生。以下以黄土塬的演化过程为例,结合2021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的一组试题,以及笔者参与教学考试杂志社举办的原创命题项目中的一组试题,通过对比两组试题的问题设计,探讨同材异题对教学与复习备考的价值。

一、模拟试题命制分析

【例1】(2021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黄土地貌以黄土沟间地貌源、墚、峁最具代表性,其中塬面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天然场所。下图为大塬到残塬的演化(甲~丁)模式图。据此完成7,8题。

7.推测塬面上聚落分布历经的演化过程是

( )

①逐渐分散 ②内部聚集

③均匀分布 ④零散分布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④②①③ D.④③①②

8.遏制塬面持续萎缩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沟头加固防护 B.沟道径流调控

C.塬面水沙集蓄 D.塬面植被恢复

【答案】7.B 8.A

该组试题的背景素材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袁爽老师等人的论文《陇东合水县塬梁峁地貌分类及演化》。该组试题的图像直接选取于论文中图4,如图所示:

图4 塬的演化模式图(原论文图序)

通过对比可知,命题者将原图中的聚落符号删除,目的是为了设计第7题,考查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第7题选项的设计,参考了论文中对图4的分析,包括试题选项的“逐渐分散”“内部聚集”“均匀分布”,至于“零散分布”,应该是命题者设计出来的。以下段落为论文节选:

起初黄土大塬呈现图4a中的地貌,塬面宽广完整,居民区、农田和林地均匀分布,在塬边会有少量的流水侵蚀:接下来,由于大型的构造作用,沟谷开始侵入塬面,居民区和农田开始向塬内部聚集,人类支配面积减少(图4b);之后,沟谷彻底切穿塬面,将原先面积较大的塬分割成多个小塬,人类聚居地再次分散,同时塬边仍存有少量流水侵蚀(图4c);最后,构造运动结束,侵蚀作用占主导地位,小塬逐渐演化为残塬(图4d)。具体例子如图5a所示,原本西侧的残塬和东侧大塬是一块完整的塬,但一条走向近E-W的沟到将西侧的塬切割成三块残塬。

第8题的设计源于论文研究指出的“固沟保塬”工程,以下段落为论文节选:

护赖以生存的家园。首先,人们应该知道,塬是如何被侵蚀消失的。人类居住在塬面上,据4.2章节塬—梁演化的分析,残塬是向树杈梁演化的,而根据影像解译获得的信息表明,梁上是没有居民区的。有人居住的残塬向无人居住的树杈梁演化,从宏观尺度上可视为对人不利的土地损失。故本文认为,塬梁演化时的残塬就应是塬逐渐消失的区域,而残塬的分布可见于图3b。故合水县“固沟保塬”工程实施的重点就应该是这些残塬。

第8题的四个选项都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有关,并且都是有效的措施。但该题的关键在于从黄土塬演化过程的角度来认识“固沟保塬”工程措施的重要性。

二、原创试题命制分析

以下是笔者在2020年9—10月期间参与教学考试杂志社的原创命题项目所命制的试题:

【例2】黄土地貌塬、粱、峁的演变过程,实际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化过程,沟谷发育直接影响黄土地貌的发育。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居民区全部位于塬面上,且居民区占塬面面积的34.15%。下图示意黄土塬的演化阶段。据此完成6~8题。

6.该地黄土塬的演化过程是

( )

A.甲—乙—丁—丙 B.乙—丁—甲—丙

C.甲—丙—乙—丁 D.乙—甲—丙—丁

7.该地黄土地貌沟谷走向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

①气候 ②植被类型

③地质构造 ④土壤肥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固沟保塬”工程实施最迫切的应该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6.D 7.A 8.D

【命题意图】

该组试题以黄土塬的演化阶段为载体考查黄土塬的演化过程、黄土地貌沟谷走向的影响因素,以及“固沟保塬”工程实施的重点区域的选择。该组试题选择的依据是2020年全国卷Ⅰ第一组试题是以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综合整治的治沟造地模式为背景而命制的。从论文发表的时间与模拟试题出现的时间来看,可以推测2021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中该题组的命题者选择这篇论文是也受到高考试题情境创设的影响。

【选项分析】

6.与甲图相比,乙图所示黄土塬面更加宽广完整,居民区、农田等均匀分布,应该为黄土地貌演化的初始阶段,选项A、C错误;与丙图相比,甲图所示黄土塬面较宽广完整,因此丙图所示阶段应该在甲图之后,丁图所示黄土塬面已不完整,应该为演化的最后阶段,选项B错误,选项D正确。

7.黄土中的沟谷由流水侵蚀而成,同时也受到地质构造(如断裂带等)的影响。较大的沟谷,构造影响大于气候影响;较小的沟谷,气候影响大于构造影响,①③正确,选项A正确;植被类型、土壤肥力与沟谷走向没有因果关系,植被覆盖率是沟谷侵蚀强弱的影响因素,②④错误,选项B、C、D项错误。

8.人类的生存生活是十分依赖塬的存在,但侵蚀作用使水土流失,塬面面积减少,逐渐形成残塬,危害人居安全,“固沟保塬”工程实施最迫切的就应该是这些残塬。丁图示意残塬的地貌形态,是“固沟保塬”工程实施的重点,选项D正确。

三、试题命制比较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2021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的试题与原创试题的命制存在相似的地方,其第7题与原创题的第6题考查角度相似。由于第7题是将聚落信息删除,并且选项的设计来源于论文中对塬的演化模式图的分析,原创试题则保留了图中的所有信息,并且原创试题出现时间较早。两题皆是考查地理事物演化的过程,实际上塬面的变化与聚落的变化基本一致。

2021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的第8题考查遏制塬面持续萎缩最有效的措施,与原创试题第8题的题干一致,这主要是由素材的主题所决定的。

猜你喜欢
沟谷居民区命制
基于原型网络对泥石流沟谷的分类预测
——以怒江流域为例
例谈不等式题的命制方法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命制趋势探究
东河煤矿沟谷地貌下动载防治
“素养立意”的化学试题命制探索与实践——以高三质检有机化学选考试题的命制为例
“熊”视眈眈
情人谷天池
关注差异,提升试题命制质量
集萌社
是谁让危险品企业埋伏居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