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当自强,生命焕光彩

2021-07-09 02:06张颖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海峰残疾人困难

张颖

聚焦热点

2020年12月7日,山西运城的一对残障夫妻合体送快递的视频在网上火了起来。丈夫赵海峰从小失去双臂,妻子杨芬艳因小儿麻痹症双腿无法行走。夫妻俩主要的工作就是送快递,每天能收发快递200件左右,每批快递都基本保证3小时内送到。在工作中,丈夫负责骑车搬快递,妻子则打电话填订单,两个人靠这样的“合体”,完成快递任务。从2013年以来,夫妻俩已经送了7年快递,并且还有创业的想法。面对热心民众对残障人士工作能力的疑问,赵海峰表示“自食其力才感到踏实”“我能靠自己养活一家人”“我是她的腿,她是我的手”。同时他还鼓励和自己同样遭遇的人“出去闯闯,只要自己想干总会有合适的工作”。

多维解读

1.笑对磨难,达观生活。笑对磨难,就是能用“达观出世”的态度面对艰难困苦,于其中经受磨砺,淬炼心性。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艰难险阻不断。当代青年应“悠然对磨难”,把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当作打磨心性、增益所能的一种馈赠,才能拓宽生命的广度,焕发生命的光彩。

2.自强不息,追梦不止。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身体的缺陷并不代表我们不能追梦。在追梦途中,对辛酸、艰苦的品尝是苦涩的,但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得以尝尽人生百味,所以,我们更应“咬定青山不放松”,才会“忽见千帆隐映来”。

3.相互帮助,共渡难关。个体宛若沧海一粟,有可能耗尽一生之力也难以抵抗天灾人祸,而“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于艰险处互助,方能显风雨同舟之可贵。尤今之时,是疫情关口,未有之变局,这场世界的“防疫战”的胜利需要各个国家互帮互助,更需要各国人民拧成一股劲。

4.志智双扶,大爱无疆。志智双扶就是创新关爱残障人士的方式,既要鼓励其生活志气,又要尊重其人生志向,还要通过普及国家惠民政策让他们相信可以通过劳动实现物质精神的双丰收。在国家脱贫攻艰的新征程上,青年更应该更新关爱理念,转变关爱方式,把形式上的帮助转变成让其实现自力更生的自助。这是国家保障政策的落实,更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

青年视角

每一个风雨兼程的奋斗者的求索历程,都能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道理。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有很多新的“娄山关”“腊子口”等待我们去跨越,有很多新的困难和挑战等待我们去战胜。不经风雨,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在磨炼中成长,在担当中历练,人生才会在新征程上绽放精彩。

(作者:张楠)

进入新时代,“平等、参与、共享”的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格外关心、关注残疾人已成为社会共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人道主义精神,增强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平等、参与、共享”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随着残疾人事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社会对残疾人的看法正在改变,而残疾人也开始充分认识到自身价值,从“被动的受施者”向“积极的创造者”转变。

(作者:杨立雄)

时评频道

残疾人是“折翼的天使”,也是自强的楷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一個群体的成长进步,足以映照出一个国家的蓬勃生机,也足以展示出社会主义中国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让残疾人能够紧跟时代前进步伐,自尊自立、努力拼搏、奉献社会,创造出许多令人敬佩的业绩。更重要的是,这些发展进步,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精神,正是这个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乘着时代东风,更加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残疾人,正在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与魅力。

(摘自“人民网”2019年7月10日)

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方能活出精彩人生。感动背后,更是精神。古今中外,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自尊自立、奉献社会的奋斗事迹不胜枚举。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身处逆境,心向阳光,心存感恩,活跃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各条战线,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赢得尊重和未来。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凝聚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芒。

(摘自“中国青年网”2020年12月3日)

教师观点

互为手足,温暖同行!

赵海峰夫妇合体送快递,一送就送了七年。七年间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只有他们自己知道。送快递风里来雨里去,就是正常人也很难坚持下来,更何况他们是两个肢体残疾的人。看如今他们合作得如此娴熟,真是互为手足,温暖同行。

“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八九。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桥梁专家茅以昇晚年这样总结一生。赵海峰本是健全人,3岁时,因为碰到了高压电,导致手臂坏死。后来赵海峰做了几次截肢手术,成了现在的样子:左臂完全没有,右臂肘部及以下全无,仅有短短的一截“残臂”。谁的人生没有几分坎坷?谁的道路不曾有过崎岖泥泞?生命的常态,永远不只是浅浅的涟漪,更有涌动的暗流、潜在的礁石。一次意外,造成了赵海峰身体的残疾,但是他在崎岖人生路上的砥砺前行,使自己的人生丰富起来。

未经磨砺的灵魂,是没有深度的。然而,总有一些人,一提到压力,就心生畏难情绪;一遇到困难,就只会向后退缩,畏葸不前。还有的人甚至甘做“草莓族”,一压就扁,一碰就倒。如此,无法成就一番事业不说,恐怕连自己人生的方向都很难把握。与我们正常人相比,赵海峰夫妇面对的困难更大,他们都能坚持下来,为什么我们这些健全人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呢?

其实,人生就是在翻越一个又一个山峰,关键要看我们有没有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意志。肢体的残疾、周遭异样的眼光、找工作受到歧视……残疾人要想生存,面对的困难是正常人不曾遇到的,如果将这些困难比作高山的话,他们面对的是重重山峰,要么就此沉沦,要么翻越山峰。毕竟身体有残疾,国家也会给予照顾,不努力也没有人非议,但是赵海峰夫妇选择了后者,他们选择靠自己的努力赚钱,维持生计。赵海峰从上门收件、包装,到下货、分拣、装车,再到开着三轮车挨家投递,没有双臂的赵海峰工作起来和其他同事没有什么两样。妻子小儿麻痹,行走不便,但他们互相帮助,风雨同舟。所以说:意志坚定与否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成败。

不可否认,一些困难不是轻易就能克服的,但没有尝试过,怎会知道到底能不能克服呢?不试,半点机会都没有;试了,至少还有机会。即使最终没有克服,至少也是增加了阅历、磨砺了心性。正如哲人所言:“雾气弥漫的清晨,并不意味着是一个阴霾的白天。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都标示着前进的一步。”与困难作斗争,不管成功与否,本身就是一笔重要的人生财富,它将成为下一次成功的基石。

赵海峰夫妇互为手足,温暖同行的故事让人感触颇深,挫折和苦难,不过是块磨刀石。不被困难吓倒,不向挫折屈服,勇往直前,人生的刀刃才能越磨越锋利。

猜你喜欢
海峰残疾人困难
活着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安海峰水印作品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选择困难症
我骄傲
My School
遇到困难,战胜困难
月度新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