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导写

2021-07-09 02:06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校名经历题目

1.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很多故事,每个故事的背后都有一段经历。每一次的足迹,就是人生的一次历练;每一次的跌倒,就是人生的一次成长。

细数点点滴滴的过往,其间有痛苦、有快乐、有忧愁、有失去……回头细想,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只不过是生活的调味剂而已。

你无须埋怨,无须气馁,用心倾听生活,就会发现,生命原来如此美丽。

阅读上面的文字,请以“难忘的一次生活经历”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做到文从字顺;(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思路点拨:注意审题,紧扣题眼。拿到文题时,同学们要注意审题。如果对题目中的关键词没有进行准确的理解,就很可能会出现偏题或扣题不紧的问题。如本次训练的题目中的关键词——“难忘”指的是“印象深刻、难以忘怀”;限定词“一次”决定了文中只能写一件事,而非多件;“生活经历”代表着必须是你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抓住了这几个关键词,相信习作内容就不会写偏了。

关注细节,平中见奇。有个成语叫“于细微处见精神”,同样也适用于写作。对人、物、环境的细微之处进行细致描写,往往能收到超乎寻常的表达效果。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一次回头、一种姿态,都能真切地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或精神品质。如果缺乏具体生动的细节,习作就会平淡乏味,缺少表现力。

2.擦身而过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遗忘,放声地笑一回,大胆地哭一场,要相信,时间可以改变一切!

因此,请不要说眼泪只是软弱的代名词,要知道,眼泪流过,我们才会变得更坚强。

阅读上面的文字,请以“眼泪”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做到文从字顺;(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思路点拨:立意深刻。很多同学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看到这个话题时,脑海中首先蹦出的是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伤心的往事,一次幸福的经历,一次战胜困难的过程,当然,这样的作文如果能写出真情实感来也未尝不可,但可能会缺乏新意和深度。

大家完全可以从多角度入手,发散思维,构思一个与“哭”有关的故事。这里的“哭”可以是一次考试的失败,一次排名的落后;当然,也可以是“喜极而泣”。

拟题新颖。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对话题作文而言,拟个新颖、别致的标题,定能迅速吸引读者眼球。如“幸福的泪水”“天使之泪”“泪水的重量”“泪水的颜色”“男儿有泪不轻弹”“怎一个‘愁字了得”等。

3.期待是一种寄托,就像我们灵魂的每一次远游,每一次都生出新的希望,而最终的归属,就在你蓦然回首的地方。每个人对每个事物都会有期待,如父母期待儿女健康成长,老师期待学生学业有成,朋友期待自己宽容大度……那么,你期待什么呢?是期待一件礼物,期待明天有个好天气,期待放假?还是期待快点长大,期待梦想能够实现?快拿起笔写一写“期待”背后的故事吧!

请以“期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做到文从字顺;(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思路点拨:寻常素材巧构思。都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任何一件亲身经历的小事,任何一點值得回味的感悟,都可作为材料写进作文。但如果不对素材进行思考、提升,而是仅仅将其简单地“摆”在文里,必将失去深度、少了韵味。所以当同学们选择好素材后,必须进行再创作,而创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巧构思。对初中生而言,就是要在素材和主题之间巧妙地搭建一座桥,唯有这样,才能使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创新思维拒庸俗。很多同学写作文,总是在庸俗的圈子里打转,主要原因是创新能力不足,视野不够开阔,不能在更加宽阔的思维空间里进行思考,从而导致无话可说或不能打动人。面对“期待”这个话题,我们不妨创新构思,比如让自己化身为一棵树、一条鱼,表现环境保护的主题;可以化身为一条狗,表现自然界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还可以运用自己的阅读积累,将书中人物请出,呈现一个相对深刻但贴切的主题。

猜你喜欢
校名经历题目
《现代特殊教育》杂志理事会(按校名音序排名)
《现代特殊教育》杂志理事会(按校名音序排名)
本刊荣获“广西高校名刊”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追根求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改英文刊名的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