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复制的诱惑:宫斗剧热播背后的冷思考

2021-07-09 17:55王嫕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女性主义

王嫕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甄嬛传》等宫斗剧的大规模的制作与播出,宫斗剧开始逐渐成为一种火热的文化现象。宫斗剧的热播,既是女性主义的觉醒与女性文化话语权提升的表现,也是同国人心理的暗合。宫斗剧大热的背后,离不开文化工业时代机械复制的诱惑,离不开消费主义文化的推波助澜,离不开娱乐至死的裹挟,从中也可对社会群体的普遍心理与社会文化症候略窥一二。针对当下宫斗剧大规模生产,机械复制,灵晕缺失,伪风格化,过娱乐化的现状,宫斗剧应当何去何从,这是宫斗剧热播背后最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文化工业;宫斗剧;机械复制;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 J9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21)02-0083-03

一、宫斗剧大热时代的到来

(一)女性主义的觉醒

众所周知,男权社会下,社会文化是向男性倾斜,是为男性所服务的。近年来,随着女性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女性主义思想逐渐觉醒,文化市场越来越呼唤符合女性审美的文化出现,宫斗剧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宫斗剧服饰精美,情节跌宕,人物鲜明,情感细腻,以其独有的优势吸引了一大批女性观众。宫斗剧聚焦后宫,是稗史化、私语化的。宫斗剧将女性从尴尬、偏远的位置拯救出来,放在舞台的中央,刻画了一系列的女子群像,填补了影视作品中后宫生活的空白。女性不再是历史剧中脸谱、概念化的形象,她们各自有着自身的特点,例如《还珠格格》里有心肠歹毒的皇后,通情达理的令妃,冰雪聪明的紫薇,活泼莽撞的小燕子,忠心耿耿的金锁,每一个女性形象都是鲜活而又饱满,充满着无穷的生命力。女性文化话语权的提升在宫斗剧中还体现为后宫中的嫔妃不再将取悦君王作为生活的唯一目标和意义,逐渐与男性剥离,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仅仅作为男性的附属品而存在。《甄嬛传》的甄嬛最后看清了帝王的真实面目,最终气死了皇帝,爱恨两无,两袖清风;《如懿传》中的如懿更是没有为情爱所困,凭借自身的努力,终而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女政治家。危机四伏的紫禁城也正是当下社会的一个缩影,宫斗剧中众多嫔妃依靠自身的努力在高墙内生存与当代女性在社会中不断进取向上的情形不谋而合,也正因如此,才能引发女性心灵深处的情感共鸣。宫斗剧中从一个无名小卒奋斗为贵妃乃至皇后的大女主形象,也正是当代职场女性的现实标杆。

(二)国人心理的暗合

一定的文化折射出一定的社会心理。宫斗剧大热的背后,正说明了剧中的众多元素对国人心理的迎合与满足。

首先,體现在对窥私欲的满足。在早期的历史正剧中,主要以男性为叙述主体,赞美帝王将相的雄才霸略,讲述他们善用权术,驰骋沙场,最终打下江山的故事。宫斗剧中对妃嫔们起居生活事无巨细的描绘,对嫔妃与帝王的亲密关系的展现,对后宫妃嫔明争暗斗的渲染,均为一种私语化的表达,极大程度满足了观众的窥探欲。如《甄嬛传》中详细地展现了古代秀女进宫、帝王选妃、秀女相互比拼争宠的过程,很好地满足了观众对于宫闱生活的好奇心理与挖掘欲望。

其次,体现对才子佳人故事的向往。风花雪月的浪漫爱情故事一直是电影和电视剧中亘古不变的主题,在宫斗剧中也不例外。宫斗剧中的帝王通常被塑造为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年少有为,痴心不改的完美形象。女主则通过一步步披荆斩棘,来到男主的身边,凭借自身独特的魅力与之心心相印。《金枝欲孽》讲述嘉庆帝与四位妃嫔的爱恨纠葛,《至尊红颜》讲述了温婉少女武媚娘与英俊将军李君羡的旷世奇恋,《美人心计》讲述了歌女窦漪房与皇子刘恒相互扶持之爱。剥去历史的外衣,宫斗剧的本质就是俊男美女的传奇爱情。

再有,“通过自我投射,获得精神满足”。宫斗剧的背景是设置在古代,但却有很强的现实代入感,与当下现实形成呼应。宫斗剧中的女主是正义方的代表,一开始总是处于被欺负和陷害的弱势地位,一路披荆斩棘,惩恶扬善,加上各路贵人相助,最终和帝王修成正果。这种正义战胜邪恶的完满结局也是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还有一点在于宫斗剧的很大一部分受众都是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缺乏社会经验;宫斗剧中的女主角也是如此,从秀女一步步晋升为贵妃甚至皇后,演绎了宫廷版的升职记。如《延禧攻略》中,魏璎珞由初入宫廷的“小白兔”一步步成长为“黑莲花”,历经种种磨难,斗智斗勇,最终从一介宫女上升至皇贵妃,这种坚韧与谋略给予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很多启发。宫斗剧中女主角初出茅庐的小白形象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也正因如此观众才会为成长故事倍受鼓舞和感动,因而实现了自我移情。

最后,体现了被压抑的无意识的破坏欲和人性之恶的宣泄,宫斗剧中的某些情节正好激发了观众潜意识中呈现的欲望。《甄嬛传》中华妃为了争宠,推沈眉庄入水,给沈眉庄投毒,害死淳儿,草菅人命,无所不用其极。嫔妃为了争宠不惜一切手段,紧闭的紫禁城中,人性的恶被加倍放大得淋漓尽致,人命被视为草芥,就算手足相残,姐妹相杀也无需承担责任。每一个人为了生存,都成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二、文化工业视域下的宫斗剧

(一)机械复制,灵晕缺失

瓦尔特·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曾提到“在机械复制时代凋萎的东西正是艺术作品的灵晕。”灵晕是艺术作品的核心,也正是灵晕的存在,才使得艺术作品拥有着独一无二的价值。在文化工业的背景下技术得到了极大的进步,无数文化产品通过技术实现了再生产,大规模的机械复制的背后,首要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艺术作品灵晕的丧失。宫斗剧也不例外。2004年香港TVB播出的大型宫斗历史剧《金枝欲孽》大火之后,自此开启了中国本土宫斗剧制作的黄金年代。其中四个女主的塑造更是让人记忆犹新,拍案惊奇。自此也为其后的宫斗剧奠定了范式。有些出品方直接以《金枝欲孽》为蓝本,依法炮制了几部宫斗大剧;有些则在原有的基础上,小范围地进行了创新,如《延禧攻略》。但总的来说依旧是换汤不换药,离不开既定的原型。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两点:

首先是宫斗剧中人物塑造脸谱化、类型化。宫斗剧《金枝欲孽》的四个女主角人物塑造各有特色,玉莹漂亮任性,尔淳善良心软,如月狠心凌厉,安茜乖巧贤惠,形象立体饱满鲜明,辨识度较高,因而给观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但在之后的宫斗剧制作中,这一优良传统并没有延续下来,在人物的塑造方面反而有类型化、概念化的嫌疑。女主角被安放在一个弱势的地位上,单纯、善良、可怜是她们的共性,除此之外很难有什么值得一提的记忆点。宫斗剧中其他人物的塑造也是非此即彼,黑白分明,绝对的二元对立。框架并没有改变,有的只是微小细节的调整。例如《芈月传》中对女配角形象的塑造就较为单一化和扁平化,均是因为嫉妒芈八子得到了皇帝的宠爱而心生嫉妒,最终走向其对立面。

其次是宫斗剧的情节设置雷同。上吊、堕胎、下药都是宫斗剧中耳熟能详的桥段。继2011年大型宫斗剧《甄嬛传》热播后,《如懿传》紧随其后,同样也获得了不菲的人气与收视率。两部宫斗剧各有可取之处,都能称之为好剧,当将两部剧摆在一起对比,就会发现许多情节相似得惊人。《甄嬛传》中的华妃因为家世显赫,为人飞扬跋扈,《如懿传》中也有一位贵妃由于家世的原因备受宠爱;甄嬛和如懿一开始均将帝王视为真爱和如意郎君,全身心地投入与追逐爱情;甄嬛和如懿一开始均以单纯善良的形象示人,后期都逐渐黑化,变得颇有谋略;甄嬛和如懿都因为误会与君王分开几年,又都通过使用一些小手段最终回到君王的身边;最终甄嬛和如懿都看清了帝王薄情狠心的真实面目,恩爱再不及当年,自此全然放下,两袖清风。

综上所述,当代的宫斗剧在人物塑造的问题上呈现脸谱化、扁平化的趋势,在情节的设置上大体相同,少有创新。在文化工业盛行的时代下,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艺术作品的创作只需要列出一个大框架,在此基础上进行细节的调整即可。文化消费市场源源不断的消费需求,使得大众对艺术作品的质量和创新性的要求有所降低。换汤不换药的宫斗剧依旧可以收视长虹,生机勃勃。值得警惕的是,技术实现了再生产,但长期以来机械复制的结果,就是艺术作品灵晕的消失。

(二)“大女主”背后的伪风格

“大女主”是指在电视剧或电影中,它的剧情走向是围绕女主角的成长历程、感情走向来开展的,主要以女主为叙述主体,以女主的视角对故事进行切入。当下大部分的宫斗剧都是“大女主”剧。宫斗剧中的女主角都有着自身特殊的成长经历,从懵懂无知的小白,一路披荆斩棘,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强者。作为一名女性,女主有着一定的人格觉醒意识和女性主义精神,而宫斗剧作为“大女主”剧的一种,正在日益被这种伪女性主义风格所强化。这种伪风格又具体体现为以下两点:

首先,基于宫斗剧发生的历史背景来谈。无论架空与否,宫斗剧发生的的背景均为男尊女卑的中国封建主义社会,也是因为这样的社会背景,注定女性在与男性博弈的游戲中很难取得胜利。“宫斗”顾名思义就是后宫的斗争,后宫又是为皇帝一人所建立的,那么后宫中的诸多女性之“斗”自然便是内斗。通过宫斗,获得了皇帝的宠爱,至此地位得以提升,才能不受其他妃嫔的欺凌,才能更加强大。也就是说,无论女性取得怎样的地位与成就,终究还是离不开源自男性的肯定。女性进行斗争,反叛的前提就是首先得适应男权社会,学会争宠,争宠的实质还是向男权屈服,因而女性意识在抗争的过程中也不知不觉地消解了。如《甄嬛传》中甄嬛意识到自己的枕边人并非良人,但依旧要屈服于皇帝的权势,费尽心机讨好皇帝,与其他妃嫔争宠,直到自己上升到了皇贵妃的位置,才敢有所作为。因而可以得知,宫斗剧中的女性的斗争也仅是处于皇权框架下有限的抗争。

其次,基于宫斗的过程来看。宫是皇上的后宫,“斗”也是女子之斗,有时当剧情无法顺利进行,甚至会派出皇帝进行调解,因而女主在走向成熟强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顺应皇帝。女主想要反叛君王,颠覆皇权,却依旧要借助男子的帮助。例如宫斗剧的鼻祖《金枝欲孽》里,玉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也要向孙白杨出卖美色,获取帮助;《甄嬛传》中每当甄嬛遇难,也总有果郡王、温实初等人的庇护与帮忙。

综上所述,宫斗剧采用“大女主”的叙事风格,以女性视角审视皇权,展现后宫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为男权为主导的社会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不可否认,宫斗剧体现了一定女性意识的觉醒,但在文化工业的时代下,已经被塑造成了一种伪风格,诚如阿多诺所言,“文化工业的风格已经不需要抑制无法驾驭的物质冲动来检验自身了,它本身就是对风格的否定。”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形成了一个奇妙的悖论:宫斗剧在展现女性意识的同时,看似处于主导地位,实则还是会被审视,“看与被看,窥视与被窥视,看的主体都是男性,女性始终是作为被观看和欲望的对象,即便是女性窥视和观看女性,这个女性往往也是带着男性的眼睛去观看自己和其他女性。”

三、结语

通过分析宫斗剧大热的原因,我们可以看见女性主义意识在宫斗剧中有所体现,女性主义意识有所觉醒,这为男权主导的文化社会打开了一个窗口,有利于女性文化话语权的提升,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与此同时,更加应该看到宫斗剧大热背后所存在的问题。在文化工业的时代背景下,宫斗剧通过复制、粘贴的形式,大规模地进行制作,以满足文化消费市场广阔的需求。但是灵晕的缺失也会导致宫斗剧进一步陷入僵化、类型化的泥淖中,长期来看,容易导致观众的审美疲劳,不利于宫斗剧的进一步发展。其中对紫禁城内人性之恶的过度放大,不利于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再有,为了宣传之用,将宫斗剧简单类比成职场升职记,有过分娱乐化的嫌疑。国产宫斗剧要想实现长期发展,就必须将娱乐与文化相结合。国产宫斗剧应当沉淀下来,无需过分制造噱头,博人眼球,而要善于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加以创新。文艺工作者努力让宫廷剧卸下“争宠”“上位”等代名词,以浓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文化积淀为根,方能结出硕果。

【参考文献】

[1]戴清.“权谋”到“宫斗”的畸变:对历史剧的类型演变、内涵缺陷及审美变异的反思[J].中国电视,2019(6):6-11.

[2]李蕊,吴自力.同题材宫斗剧《如懿传》《延禧攻略》热播原因探析[J].东南传播,2019(5):124-126.

[3]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236.

[4]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16.

[5]曾一果.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研究[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7:213.

猜你喜欢
女性主义
Body Writ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Female Subjectivity in The Company of Wolves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女性主义的三次浪潮
中国从女性主义到女性主义翻译的实践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生作品赏析13
Comprehension of love and marriage From Pride and Prejudice
Feminism in The Princess Focused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ess and Her Father
“大众女性主义”为何流行?
文学改编电影中的女性主义表达
The Ecofeminism Thought of Thomas Har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