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目光之舟,扬情感之帆

2021-07-09 02:02管永霞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妞儿目光爷爷

管永霞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还记得你体验到的各种目光吗?温暖的、严肃的、沉思的、焦灼的、顿悟的、澄明的、幸福的、狂喜的、悲悯的……

请以“目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50分)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选;(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引擎】

写作时,我们要把“目光”置于一定的情境中,它可以是全文的一个线索,也可以是故事情节推进过程中的聚焦点。

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多加追问,明确对象。对于一些指向性并不十分明确的作文题,我们要善于添加前缀或后缀,使之具体化。如本题,我们可以追问这样几个问题:这是谁的目光?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目光?发生了怎样的故事?那目光曾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影响?围绕题目有了这样的思考,我们的思路就打开了,写起来自然就得心应手了。

2.聚焦细节,丰厚意蕴。叙事类作文要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必须在恰当的时候对关乎文章主旨的人或物作细致的描摹,使之形象生动直观,感染读者。就本文而言,对“目光”无疑要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多角度、全方位、正侧面相结合,表现“目光”这一载体所投射出的主体对象的力量。

3.回望物象,余音绕梁。“目光”是全文的意象,除了情节推进中的细节描绘及开门见山的点题外,我们也不能忽视文末的回望再现。这样,才能给人首尾圆合之感,才能收到余音绕梁之效。

【作文一】

目 光

◎秦佳慧

你那清澈的眼睛、單纯的目光,让我义无反顾地选择相信你。

记得那个国庆假期,我和同学出去玩,在喧闹嘈杂的街上,我看见了消瘦狼狈的你正用渴望的目光看向我,我们的目光相遇了。我不由自主地走向你,同行的伙伴也好奇地跟上了我的脚步。

“这年头还有人在大街上乞讨,真是个新鲜事!”一个小伙伴说道。我看见你默默低下了头,良久没有动弹。我示意她不要再说了,慢慢地蹲下,问道:“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你犹豫了很久才抬起头,眼中满是自卑。

我这才得以好好地观察你。你大约十三四岁,和我差不多大,嘴唇紧闭,鼻子小巧,一双清秀的眼睛,本该充满稚气的双目此时却是那么黯淡无光,眼角还有若隐若现的泪痕。我很难想象你经历了什么,是什么将一个本该快乐地玩耍、开心地学习的小姑娘摧残成这幅模样。

你看了我一眼就又低下头,两只手无处安放,显得很拘谨。我从口袋里掏出仅有的二十元放在你面前。你微微一怔,缓缓地抬起了头,惊愕的目光一闪而过,但很快又恢复了呆滞。

“你疯了吗?她一看就是个骗子,你居然真的给她钱!”或许是经历过太多这样的恶语吧,你没有立刻反驳。你的嘴唇微微颤动,可最终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又一次默默低下了头。同行的伙伴还想说什么,却被我打断了。你转过身,可我还是看见有一滴眼泪落了下来。再次转过身,你依旧面无表情,像是在努力地掩盖着什么。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是说了一句:“你要坚强,一切都会好的。”我看见你的眼里充满了泪水。你用感激的目光看向我,眼里流露出隐忍和坚强。

我不知道你遭受过多少嫌弃鄙视的目光,多少伤人的恶语,多少人的唾弃,可还是保持着一份纯真,更是多了一份坚强。你清澈的眼眸、单纯的目光,让我选择相信你!

记忆里,那个倔强的身影依稀还在我眼前……

(江苏如东县洋口港实验初级中学)

模拟得分:47分

得分理由:小作者目光敏锐,取材独特。在绝大多数人都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人作为写作对象时,本文却独辟蹊径,抓取日常生活中易被人们所忽视的小人物来写,足见小作者视角的与众不同,引人深思。

巧用对比衬托,增添文本的张力。“小伙伴”和路人的言行起到了衬托作用,突出“她”虽因种种原因而不得已行乞,但“清澈的眼眸、单纯的目光”和“倔强的身影”皆折射出了她的与众不同。

失分理由:习作的立意可以更加深刻一些,如表现人在逆境中依然坚守灵魂的难能可贵,或许更耐读。

【作文二】

目 光

◎郁 季

我与远在上海工作的爷爷很少相见。今年暑假回淮南,有幸遇上放小假的爷爷。如今想来,最不能忘记的就是爷爷的目光。

忍着坐车的疲劳,我整个人像乌龟一样慢吞吞地挪下车,耳边突然传来爷爷的喊声:“跑快点,妞儿磨蹭得很!”他一边喊一边向我招手。

我顿时来了精神,小跑过去笑嘻嘻地说:“爷爷,你这次回来有没有给我带好吃的呀?”他捏了捏我的脸,说:“就惦记吃的了,也不知道有没有想我这个糟老头子。”

我望着爷爷那假装难过的目光,寻思着再逗一逗他,故意大声喊道:“没有!”爷爷一听立马收回那伤心的模样,变成《西游记》里的土地公,怪笑道:“哎,不想我,那东西可没得吃喽!”说完故意背过身去,慢悠悠地向院子走去。

我一听立马蹦跶到他身边,搂住爷爷的胳膊,想与他说说悄悄话。夕阳下,小路上传来我和爷爷的欢笑声……

回到家中吃完饭,奶奶给我翻出了许多老照片,其中有一张是爷爷年轻时候拍的。照片上的他拿着木头箱子,披着大衣站在桥上。那时的他风华正茂,目光中充满了坚毅和活力。

我正看得入神,爷爷悄悄走到我的身边,指了指照片说:“那时候的我呀,一天能做好几把木头椅子。现在啊,不行喽!”我看着灯光下的爷爷,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我心中高大威猛的他,竟也长出了苍苍白发,那原本粗壮有力的双手现在也布满了皱纹。爷爷的目光中充满了对他年轻时的怀念。

过了一会儿,爷爷像是想到了什么,又急忙从箱子里翻出另一本相册,第一张是他抱着刚出生的我。爷爷欣喜的目光毫不掩饰地向我投来,说道:“这是刚出生的你,也就巴掌点大,我当时都不敢用力抱呢。”说到这儿,爷爷顿了顿,目光又变得深沉起来,像是在回忆:“盼星星盼月亮,你出生了,可又长了什么斑。我记得啊,再大一点儿的时候,也是我抱着你。医生把你从我的手里接过去,好像没过一会儿吧,房间里就传来了你哇哇的哭声,当时,我那个心啊……”爷爷似乎说不下去了,拍了拍我的背,轻声喊道:“妞儿,你知道吗?”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叫我,“我就希望你好好的,真的。”爷爷的目光中闪现着泪花。

第二日清晨,我们准备启程回南通。临走前,爷爷跑进屋里拿出一大堆小吃塞给我。嘱咐这嘱咐那的,好像有一万个不放心。爸爸在一旁哭笑不得地催促着。爷爷再一次对我说:“妞儿,要好好的。”车窗外的爷爷目光中充满了不舍,他久久站在家门口,目送车子离去。

在车上,爸爸忽然笑了一声,说:“你爷爷怎么还跟以前一样叫你妞儿?”我再一次想到爷爷昨晚叫我妞儿时,目光中满是不舍和宠爱。我喃喃道:“嗯,全家就他这么叫我。”过了许久,我又说:“下一次我们回来得早一点吧!”

是啊,爷爷的目光一直在变,但唯一不变的是对我的爱。

(江苏如东县洋口港实验初级中学)

模拟得分:46分

得分理由:本文构思独特,别具匠心。小作者围绕“目光”,巧用插叙,把现在和曾经串联起来,一方面慨叹岁月对爷爷“目光”的雕琢,另一方面表现出“目光虽变,但爱不变”的主题,深情款款,令人动容。过渡自然,结构严谨。无论是由当下引出回忆,还是场景的转换、过渡都很自然。

失分理由:收尾略显仓促,对爷爷的目光变与不变的内涵揭示得过于单调,显得很突兀。

猜你喜欢
妞儿目光爷爷
您的目光 我的成长
背后的目光
冬爷爷
站着吃
爷爷说
钓青蛙
老妞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