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数据管理的人力资源数据应用框架研究

2021-07-10 11:15何腾蛟
科技视界 2021年17期
关键词:数据管理编码人力资源

张 婷 何腾蛟 王 娇 吴 斌 张 爽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610213)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单位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果,但由于早期缺乏对数据标准、信息共享问题的统筹思考,常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数据通常存在于多个异构系统中,造成可以重复利用、需要共享、互相关联的基础数据需要多次重复录入、各自维护,极易产生数据的不同步、不一致和数据冗余,以及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共享难等突出问题,形成严重的“信息孤岛”。本文基于当前主流数据治理理念,引入主数据管理应用思路,通过对人力资源主数据管理与应用进行研究,开展人力资源主数据统一标准规范探索,形成人力资源数据的统一标准规范及应用框架,为后续搭建统一的主数据管理平台奠定基础,以解决当前存在于多个异构或同构系统中能够跨业务重复使用的高价值数据的重复利用、共享、互相关联的问题,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及可控性,减少重复录入的成本,避免录入差错造成的数据安全性问题产生保证数据一致性,同时实现数据安全保障[1,2]。

1 人力资源主数据标准规范

1.1 主数据管理规范

主数据管理规范研究包括主数据标准制定流程、主数据管理组织架构等,实现对主数据研究总体标准的明确。通过对一般主数据制定流程的调研发现,采用以下标准流程[3]实施:

(1)确定分析范围:根据调研情况确定数据分析范围;

(2)确定分析因素:根据主数据特性确定分析因素;

(3)因素影响程度:对各因素作为主数据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

(4)综合分析:判断各类数据是否符合因素标准;

(5)主数据确认:根据现状分析建立主数据规范。

主数据管理的组织架构研究内容包括明确了各系统归口部门、主数据管理各小组分工,其意义在于为主数据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如图1所示。

图1 人力资源主数据管理机构意见图

主数据标准定制流程可进一步规范主数据标准发布流程,包括需求搜集、制定、审核、发布、应用等关键节点,明确了主数据的标准定制的条件,确保主数据在应用时为经过整体明确、有效、可用的数据。

1.2 组织主数据规范

组织主数据规范研究包括以下3个方面。

(1)单位组织架构

研究内容包括单位所有部门及其内部组织体系,以及每个部门之间外联关系等。

(2)组织部门属性

主要梳理了组织部门的所有属性,包括:部门名称、部门代号、部门专业、人数、父部门、子部门、部门类型等,其梳理结果见表1。

表1 组织部门属性表

(3)组织部门属性编码规则

由于组织部门属性是主数据中的重要数据,为了能便于用户了解、使用、修改,且尽可能地适应对象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出现的变化,其编码规则应考虑其易识别性、适应性、唯一性等原则。在基于(1)、(2)两点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本单位虚实体部门及挂靠关系,对部门各属性进行编码规则制定,综合考虑编码含义的情况下,编码规则以流水码的形式编码。组织主数据编码规则如图2所示。

图2 组织主数据编码规则

1.3 人员主数据规范

人员主数据规范和组织主数据研究内容大致相同,通过梳理人员主数据属性范围,根据属性的类别进行编码规范。梳理后人员主数据属性基本包括基本信息、岗位信息、资格信息、财务信息、成果信息、工作经历信息、学历信息等常用10类,同时根据后续发展与应用需求,可进行主数据类别的新增与调整,包括应用系统权限等。对以上10类别再进行细分,将细分的主数据再进行按类别定义编码规则,这样做的好处是易于以后数据属性的扩展。

同时结合人员主数据的应用需求,及本单位院所两级管理的现状,在主数据的编码规则上,采用无意义的流水码进行编码即可,确保编码由一定的扩展与统一。人员主数据编码规则如图3所示。

图3 人员主数据编码规则

2 人力资源主数据管理与集成应用

人力资源主数据管理与集成框架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主数据管理和人力资源主数据集成应用。

人力资源主数据管理主要负责人力资源数据收集整理、人力资源主数据标准管理和主数据治理体系构成,提供数据收集整理、数据编码规则管理、数据质量维护体系、数据安全体系等功能。

人力资源集成应用通常采用ESB企业服务总线技术进行支撑,通过人力资源主数据管理对主数据的完整性、关联性等进行管理,完善数据交换服务层。而ESB总线服务则重点提供数据管理相关功能,以实现数据共享。

2.1 主数据管理

人力资源主数据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范畴必需首要掌握的数据基础,其在本单位人力资源基础数据中应是最权威、最可靠的数据源。因此,保障人力资源主数据的唯一性、有效性、关联性是建立人力资源主数据管理最重要的目的,同时,也是为后续提供人力资源主数据服务建立最基本的信息共享源。在进一步完善现有信息系统或建设新系统的基础上,梳理人力资源主数据,建设人力资源主数据服务系统,为单位其他应用系统提供安全的、统一的、标准的、规范的数据接口服务,保障人力资源主数据在各系统中保持高复用性、一致性。人力资源主数据管理平台业务框架如图4所示。

图4 人力资源主数据管理业务框架

2.2 主数据集成应用

人力资源主数据集成应用框架主要分为3层,包括资源应用层、SOA支撑层和主数据分发层,其应用框架如图5所示。

图5 人力资源主数据集成应用框架

主数据分发层主要提供根据数据发布和数据查询请求,进行分发。其主要功能包含了数据分发、数据接口、数据查询等功能,具体描述如下:

(1)数据分发功能主要是指人力资源主数据一旦发生变动或者订阅服务的数据请求过来后,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主动将全量或者增量的人力资源主数据分发到对应的业务系统;

(2)数据接口功能主要是指提供统一的数据交互接口API,用户可以基于一致、标准、准确、稳定的API将数据高效、安全、便捷地开放出去,最大化数据赋能的价值;

(3)数据查询主要是指基于上层业务系统的请求,查询人力资源主数据数据库获取对应的数据,然后结合数据的访问权限,最终反馈给业务系统授权可见的数据信息。

SOA支撑层是支撑SOA应用的基础技术能力及基础技术服务层,通过启用数据总线,建立基础的数据管理服务、流程服务、身份与权限服务,实现数据的分发、共享[4],具体功能描述如下:

(1)数据传输是规定数据交换过程中数据传输方式和传输加密要求等信息;

(2)数据映射是指其他业务系统的主数据和人力资源的主数据进行一一映射,保证两个领域的主数据的含义是一致的、准确的;

(3)数据转换是指将其他业务系统中提取的数据需要进行数据转换,转换成符合人力资源主数据标准规范要求的数据格式,从人力资源主数据库输出的数据转换为符合业务系统的数据;

(4)数据更新是监测人力资源主数据是否发货发生了数据变更,一旦发生数据变更(创建、修改、删除),需要立即报告给人力资源数据管理平台;

(5)信息服务是指服务、模块之间进行消息互通模式,通过消息队列模式来处理人力资源主数据,保证业务流程连续性;

(6)流程引擎是指在数据管控过程中,可以对一些敏感、关键的数据设置申请、审查、审批等流程把控数据的安全和质量;

(7)授权服务是指通过授权方式准许申请后的业务系统可以和人力资源主数据管理平台进行交互,避免非法访问获取人力资源主数据的数据信息;

(8)身份管理是指通过其他业务系统访问人力资源数据库的用户进行身份管理,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接入人力资源管理平台。

资源应用层主要是指提供主数据的数据源系统的应用,其除自身产生的主数据外,还需引用到其他应用系统中产生的主数据,通过数据总线实现共享。

3 结语

本文结合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际面临的问题出发,通过搭建统一的人力资源主数据管理服务,将人力资源各项业务及其处理流程也进行标准化、统一化,将人力资源相关数据服务进行相对集中的管控,同时实现人力资源有效共享,为后续其他信息集成奠定良好基础。同时,通过建立人力资源主数据的管理服务,可以建立人力资源数据的管理驾驶舱,实现统一途径的多维度人力资源数据分析、查看,促进单位管理层对人才发展的关注,加强人才的全方位管理提升。

猜你喜欢
数据管理编码人力资源
企业级BOM数据管理概要
定制化汽车制造的数据管理分析
海洋环境数据管理优化与实践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CTCS-2级报文数据管理需求分析和实现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Genome and healthcare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