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高校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问题探析

2021-07-12 15:31
大众文艺 2021年9期
关键词:民间舞蹈舞蹈民族

(长沙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

纵观民族民间舞蹈构建与发展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层级依次是原生态舞蹈(田野),次生态舞蹈(课堂),再生态舞蹈(舞台)。这三个层级分别与现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应,即采于民间、用于课堂、创于舞台。近年来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在大环境下逐渐优化创新,但多数还是以照搬式、填鸭式、复制式的教学模式为主。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培养出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综合人才,地方高校应当转变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手段,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应用作出深刻的思考,探索地方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创新之路。

一、地方高校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困境

(一)“填鸭式”教学模式

当今民族民间舞蹈课教学一直延续着以组合为单位的教与学模式,组合形式大致由基本基础元素训练、地域风格性训练、综合表演性训练为主体,强调组合的训练性、代表性、风格性,教学规律都遵循以小至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一般模式。在教学模式中,地方高校主要延续着“口传身授”的教学方法,通过示范、纠错的方式教授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教师一味地注重舞蹈技能与组合的学习,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层面的知识覆盖不够,忽视舞蹈理论文化输入,导致实践与理论的失衡。长此以往,教师被困在重复教授组合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组合的示范、纠错上,教学工作量大,缺乏精力优化更新教学内容,缺失原文化的本味输入。同时,面对每年每届更新的学生、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教师很难做到小而精的传授知识,做到因材施教具有一定的困难。

(二)“接受式”学习模式

舞蹈教学主要沿用口传身授法,通过老师的示范、讲解、纠错来完成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属于被动接受舞蹈动作的学习,缺乏主动思考和思辨的能力,特别是对于民族舞蹈的特性、风格形成等文化背景缺乏深入了解和分析思考的能力,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课堂氛围的沉闷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性差,学生缺乏积极能动性和思维灵活性。虽然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在时代大环境下逐渐在优化创新,对舞蹈动态后的民族文化进行“扎根”,提倡从“根源”上传授与传承,但当今民族舞蹈教学和课程仍然是技能训练占的比重较大,评定标准也主要以技能、表演的掌握为主,所培养的学生未能得到全面发展。地方高校应紧密联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一专多能的型应用人才,将与舞蹈相关的文学、艺术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文化理论纳入培养方案中,同时强化与音乐类相关的课程设置,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养,以更好地解决社会对综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复制式”教材沿用

教材更新是目前高校教师面临最严峻的问题之一,主要体现在使用同样一套教材复制粘贴式的教授不同学习对象,年复一年的教授同样的教学内容。长此以往,教师对于教学自身的教学质量没有办法得到保证,教学热情和积极性也逐渐低下。目前众多高校以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舞蹈学院等院校教材为主,虽具备一定的训练性和稳定性,但都逃不脱教材过专、使用年限较长,有限的课时量更无法满足学生深入探究学习的局面,导致教学内容所涉及的民族文化层面浅,不利于民族舞蹈教学的创新发展,也不利于教师自身教学与科研的提升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地方高校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改革举措

(一)创新教学形式,让课堂更“有生气”

当今时代教育提倡“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这是舞蹈学科教育理念的转变,也是艺术教育发展的目标。在舞蹈教学中,没有固定教学模式,只有创新的方法,笔者在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中尝试结合多元教学方法,将新的舞蹈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植入课堂,鼓励学生共同参与教学,建立学生在课堂中的存在感和投入感。

在教学方法上,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转化为以教师引导为主,鼓励学生自主开展教学活动,采取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导者,承担着“小老师”的角色。小组之间分配不同的教学单元内容,大家集思广益,配合ppt、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她们喜欢的方式呈现课堂内容,小组与小组之间以教学汇报课的形式相互观摩讨论,共同探讨交流和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每位学生都大胆提出自己在教学上的建议与想法,平时“存在感”较低的同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变得更加积极踊跃,课堂气氛也越来越轻松。与此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氛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团队凝聚力得到增强。

在教学内容上,选用具有训练性、民族性、传承性的教材进行教学,结合一切与本民族相关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性、宗教等进行交叉学习,使民族文化真正融合与渗透在高校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中,将优秀的民族舞蹈作品、文学作品、音乐作品融入课堂教学,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提升舞蹈技能的同时,还能够促进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空间。在教学手段上,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学会重组编排组合,转变思维方式,提升思考能力,使得原本相对单一的课堂训练组合变得更加多元和丰富,通过这种方式,各小组之间进一步了解各民族的风格内涵,形成良性竞争意识。学生通过创新思考后,提高编创能力,创新能力、逆向思维能力,形成以表演、教学、编创、欣赏四位一体的教学体系,让课堂更富有生气,为地方去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人才。

(二)创新教材内容,让教材更“接地气”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自然生长的结晶,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地方高校对于发展地方民族舞蹈文化有着近水楼台的优势。作为地方高校,应当在教学和科研中担起保护、传承和发展当地民族舞蹈的责任。合理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地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地域文化,对弘扬民族精神、凸显办学特色、深化教学改革有着深刻的意义,地方高校应致力挖掘建设本地区地域特色教材,形成具有本地区地域特色的教学模式,开拓网络资源库共享资源。首先,开设田野采风课程是首要任务,田野采风是研究发展地方民族民间舞蹈不可或缺的前提,必须深入核心地区汲取营养、开阔眼界,通过实地寻访民间传承人、深入当地民俗节庆活动、收集整理地方各类史料等,初步完成教学素材的积累。在不断地采风中收集-整理-归纳-发展,为后期编写具有本土地域性特色的教材教法、录制精品课程夯实基础,创新舞蹈教学新思路,形成舞蹈教学的独特点,在保护传承发展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同时丰富完善教学体系。其次在“非遗舞蹈进校园”的学科背景下,不断完善地方高校的教学模式,通过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进校园等方式,引入具有当地非遗特色的舞蹈元素展开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起源、发展,切身体会民族民间舞蹈中的“味道”。同时,教师应借助地区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建立具有地方民族舞蹈特色的资源库,打造文、音、图、视频等一体的多媒体平台,发挥网络资源共享,引导学生开展线上、线下的讨论学习,吸引更多热爱民族民间舞蹈的人才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来,通过教学-实践-科研来广泛传播优秀的民族舞蹈文化,形成一种文化自觉,强化民族的归属感与凝聚力。

(三)创作教学互动,让作品更“注灵气”

舞台作品是反映大众生活的一种载体,于教师和学生而言,“舞台作品是最好的老师”,艺术创作是一种文化与思想的集成,它不仅需要大量的素材、典型、史料、跨学科的综合知识作支撑,还需要不断地通过艺术加工,以达到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建立以教学拉动创作,以创作推动教学的教学环境,借助地域性的优势,挖掘本土创作题材的广度和深度,是地方民族民间舞采集到提炼再整合的最佳手段。通过多次深入田野采风,创作出独具地方特色的优秀舞台作品,以更好地展示地域舞蹈的风格特色体现优秀的当地文化。通过舞蹈作品的实践,进一步推进地方民族民间舞蹈采与民间、用于课堂、创于舞台的教学模式。同时,一定要用发展的理念对待民族舞蹈事业,要让民族舞蹈的创作、教学与当今社会的政治目标、文明理念、科技创新相融合,让我们的作品,既具有民族文化的根,又有历史的沉淀,更有时代的印记。使当今的民族舞蹈艺术,有使命的承载,更有发展的灵性,这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过程。民族舞蹈艺术事业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够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高校是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场所,肩负着挖掘整理发展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作为高校的民族舞蹈工作者,教师需要不断地开拓视野,创新教学思路和丰富教学手段,建立具有科学训练且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学体系。通过深入田野采风、储备有据可依的地方民族民间舞蹈素材,建设优质教材教法与精课。通过大量的积累,创作具有地域性特色的舞蹈作品,挖掘本土创作题材的广度和深度,结合其他艺术形式,做到为地方服务,进一步发展推进地方舞蹈学科体系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独立、创新的高等艺术人才。

猜你喜欢
民间舞蹈舞蹈民族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MINORITY REPORT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间舞蹈教育中双重视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