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推进浙江“重要窗口”建设的三维思考

2021-07-12 11:50
观察与思考 2021年1期
关键词:浙江思维建设

刘 迎 秋

提 要: 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这个中心议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即振奋精神,捕捉用好创新发展先机,更好推进浙江“重要窗口”建设;创新思维,“两破除两树立”,作为推进浙江“重要窗口”建设重要切入点;全员全民创新,推动浙江经济再腾飞,为“重要窗口”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继续发扬浙江人民不屈不挠、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实现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面对新形势、应对新问题、迎接新挑战,需要众多条件,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振奋精神、创新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奋进活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全省人民不屈不挠、坚忍不拔、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精神。进入新时代、新阶段,浙江仍然需要以这样一种时代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实现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再腾飞。

一、振奋精神,捕捉用好创新发展先机,更好推进浙江“重要窗口”建设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给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和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奋进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冲击和挑战。在这样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如何避免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凝聚共识、振奋精神,对于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再腾飞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振奋精神,要义是有一个奋发向上、积极作为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方面的问题,大多源于认识方面的问题。认识上的模糊,必然带来思想上的含糊。思想认识上的含糊,一定会导致行动上的犹豫、彷徨、迟钝甚至错误。因此,要振奋精神,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当前,对于浙江而言,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振奋时代精神,重点和中心议题就是如何在浙江省委领导下,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二次起飞。

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一直带有“窗口”特征。例如,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方面,特别是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积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上,浙江都不仅有创造、有探索,而且有典型、有成效。虽然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曾受到过一些模糊甚至错误认识和思潮的干扰,但浙江人没有退却,而是坚决顶住压力,坚持探索,鼓励发展,并由此逐渐培育和形成了以“温州模式”为代表的劳动与资本、企业与政府、市场与社会等各方面和谐相处、健康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交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与“四个现代化”建设均走在了前列,成为全国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典型和学习样板,“经济民本多元”也因此而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征和基本经验。

浙江是一个资源小省,但有体制机制、区位、块状产业特色、城乡协调、生态、山海、营商环境和人文等八大优势。依靠发现发掘发挥优势推动发展的“八八战略”,是一种典型的优势发展论。发现优势、发掘优势、发挥优势和用好优势既是浙江人的一大创造,又是浙江人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无中生有、开拓进取的必然结果。

一个时期以来,在有些政府部门出现的“庸政懒政怠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和社会上出现的“民营经济离场”“新公私合营”“私营经济速灭”等奇谈怪论,都是有悖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制度建设要求和实际的,都是干扰、影响和妨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糊涂认识和错误言行。特别是怀疑、动摇和否定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言行,更是错误的,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说法,就是“都不要听、不要信”①参见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 》2018年11月2日。。纠正上述错误言行和模糊认识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认真学习和全面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自2016年3月4日至2020年7月21日期间关于民营经济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全面深刻认识、积极正确理解、理性科学把握和坚决努力践行“三个没有变”和“两个毫不动摇”,在更好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推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再起飞。

浙江省委提出“要振奋精神”②王国锋、刘乐平:《忠实践行“八八战略” 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浙江日报》2020年9月11日。,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排除各种错误言行和模糊认识的干扰,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谋划发展的新蓝图;就是要积极应对新发展、新变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谋求和探索发展新领域,拓展和创新新境界;就是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始终把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没有道理,科学发展是大道理始终放在前面;就是要通过大力推进浙江经济社会新的更大更快更高质量发展,充分而全面地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因此,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带头清除与上述要求不相适应的各种思想杂念、模糊认识甚至错误认识,振奋和激活创新精神,保持和激发创造张力,抓住用好干事创业谋发展的机遇期,捕捉转瞬即逝的创新发展先机,变跟跑、并跑为领跑,闯出一片新天地,干成一番大事业。

二、创新思维,“两破除两树立”,推进浙江“重要窗口”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既需要创新思维,又需要将创新思维植根于脑海里、落实在行动上、运用到工作中。

创新思维的重点是“理念创新”“手段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团队文化创新”,关键是冲破因循守旧的条条、破除惯性思维的框框、摆脱墨守成规的束缚,切入点是“两破除、两树立”,即破除惯性思维和惰性思维,树立客观思维和目标思维。

惯性思维是一种定势型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不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情况,并且往往会因为思维定势而导致认识误差,妨碍及时采用更新更有效的方法取得各项工作,特别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工作的应有成效。在世界形势发生急剧动荡和变化的今天,尤其需要大力破除惯性思维的条条框框,鼓励和践行大胆闯、勇敢试,既要允许和包容探索性试错以及试错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失败,又要运用有效拓展和推进各项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开创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惰性思维比惯性思维更糟糕。惰性思维的一个巨大要害是导致人主动分析思考和辨别是非优劣能力的缺失甚至丧失,进而带来盲从盲动、不敢担当、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远离创新。因此,必须在着力清除惯性思维的同时,坚决破除惰性思维,确实走出“舒适区”,真正冲破因循守旧的条条,破除惯性思维的框框,摒弃形式主义的做法,摆脱墨守成规的束缚,彻底告别“庸政懒政怠政”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在发展谋划上先人一步、在创新探索上快人一拍、在举措行动上高人一筹、在实践效果上优人一等。

树立客观思维理念,就是要理性、客观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首先要充分而深刻地认识到,按年度国民经济活动总量,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是,按人均收入水平和国民财富存量,还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不仅仍然而且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我们从事各项工作、考虑一切事情、处理一切问题必须清醒认识和遵循的基本出发点和重要基点。必须客观而清醒地看到,近百年来在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科技创新成果中我国所占比重还很小,虽然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和科技创新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和发展,也有很多技术成果问世,但是,在很多领域、很多方面特别是生产技术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等等,都还远未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即便在流量上,我国已有200多种工业制成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总体上看制造业的大部分产品还仍然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甚至底端,工业制成品的附加价值还很少。到2019年底我国人均GDP虽然超过了一万美元,但仅仅相当于甚至远远低于1978年美国的人均实际收入水平。我国虽然每年有800多万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但每万人口的大学毕业生比例以及科技创新成果数量和质量都还赶不上欧美等发达国家,也赶不上以色列等创新型国家。总之,应用客观的眼光理性地看待和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理念和思想,不可妄自尊大。唯其如此,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安下心来扎扎实实搞创新、踏踏实实谋发展。

所谓目标思维,就是要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福祉的改善和提升,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求,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反复强调的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浙江省委提出的“以民为本”的理念。可见,目标思维的落脚点在目的。目的性是目标思维的基石。

目的性是人的行为及其动力的重要源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仅包括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点、住得好一点、用得好一点、行路便捷一点,还包括社会稳定一点、法治健全一点、遇到困难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机制健全一点,等等。把这些“一点”作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表面上看似乎有些琐碎细小、甚至有点儿“微不足道”,它们却是我们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真正落脚点,是我们处理好“集中力量办大事”(打基础、指方向)与认认真真搞好民生小事(保民生、促发展),并由此真正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源泉。在我国,曾经有过不清楚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到底是什么,甚至有过“为生产而生产”“为革命而生产”,结果导致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国民经济持续衰退的经验教训。①胡耀邦曾于1979年10月19日在省、市、区第一书记座谈会上发言指出:“如果说,二十年来我们没有很好地按照经济规律办事,首先是没有按照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办事。我们党内有相当多的人,没有弄清楚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或者是把手段当成目的了,在某种程度上是为生产而生产,使得我们现在的经济结构很不合理,是畸形发展的,同社会需要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长期脱节,缺乏活力。”(参见胡耀邦:《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问题》,《胡耀邦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53页)此后,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讨论” 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同此前在全国开展的“真理的标准讨论”一样。这场讨论搞清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解决了人们思想上存在的模糊甚至错误认识,给经济活动注入了动力和活力,带来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这个历史经验教训必须认真汲取。

三、全员全民创新,推动浙江经济再腾飞,为“重要窗口”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建设“重要窗口”,既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浙江的殷切期望,也是给浙江交办的重要战略任务。建设好“重要窗口”,需要全民动员。首先,需要一支政治素养好、理论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实践本领大的领导干部队伍。其次,需要全省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等方方面面上下同心、踔厉奋发、开拓进取、积极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全员全民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之所以能够一跃成为全国经济强省,靠的就是创新。“自强创新”是浙江的一种文化,全员全民创新是浙江最鲜明的特征。

首先,领导干部的创新。领导干部是否已经把精神振奋起来,一个重要参照指标就是看他们有无干劲、闯劲、创劲,看他们能否科学有效地创新领导方式方法、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市场和社会管理、创新分管的各项事业,等等。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和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强调创新。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为更好应对正在发生和不断深化的大变局、大调整,我们要切实做好自己的事,就不仅要学会用好“互联网+”,还要跟上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动员各方面力量投身到创新大潮中来,更要通过政府管理数字化创新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业态创新以及企业运营管理和产品与技术创新等一系列大力度、系统性创新,并由此更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浙江一直重视创新,“数字浙江”建设成绩斐然。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政府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政务服务网上办理比例、掌上执法应用率等方面更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浙江省委提出以政府数字化转型带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治理数字化转型,可谓抓住了党政机关创新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

其次,企业的主体创新。一是要引导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提高和加强与政府沟通的能力和本领,主动跟进源于国家层面、市场层面和企业自身高质量发展层面的创新。二是要引导企业努力担负起创新主体的任务。创新成果不分大小,既着重鼓励原创,又大力奖掖引进消化吸收和实用技术再创新,既提倡独立创造,也倡导合作开发。三是要引导企业适应国际形势和市场格局的发展变化,主动走出去与其他国家的企业、机构和经济组织开展交流与合作,包括与美国的企业、欧洲的企业以及其他国家的企业打交道、搞合作。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尽快走出过度依赖政府带领企业对外搞合作的盲区、误区,培育和形成主动加强与扩大企业对外交往与联系、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除此之外,对于广大企业来说,不仅要重视和践行经济技术及其引进与创新,还要高度重视和努力实施品牌的发掘、创新与建设。在品牌的发掘、创新与建设上,一要大力提倡企业大力发掘、改进、提升和放大传统品牌;二要大力提倡研究、探索和开发新品牌,特别是适用于不同年龄人口需求,尤其是适用于婴幼儿、少儿和广大青年人需求的品牌;三要大力提倡并着力将创新主体从技术研发机构逐步转到企业中来,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新体系新机制。

最后,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全民创新。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不仅要重视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及其组织与安排,还要积极探索、推进和实现广大职工普遍参与的全员创新。企业要从单纯注重生产制造转到注重研发、实现研发与生产制造并重的体制机制创新上来。在激活创新理念、激发创新行为、提高创新成效上下更大的功夫。通过实行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的相互结合更好激发和激活全员创新、带动全民创新。政府财政则应给予能够带来更多创新收益的企业、家庭和个人的科技创新成果以必要奖励,包括科技创新和生产工艺创新贷款减免利息等等。让创新及其成果更多地从实验室走向实践场,让更多创新行为从科研的高端回归人民大众,使更多创新活动从创新平台进入生产车间甚至家庭,带动个人创新,进而使创新成为一个全员参加、全民参与、各个方面都有创新积极性、能动性和能够获得创新收益的普遍行动。

浙江在上述各个方面均有优势。浙江人具有勇于创造,善于创新,有吃苦耐劳、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不懈求索与顽强拼搏精神。有理由相信,通过全面拓展和不断深化的全员全民创新,浙江不仅会进一步推动社会再发展、技术再升级、经济再腾飞,而且还会为“重要窗口”建设奠定更加坚实、更加充分、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撑和物质基础。

猜你喜欢
浙江思维建设
多部门:建设农村公共厕所要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过度建设
“浙”十年:品读浙江文化 见证浙江变迁
Mother
Task 2
2020年浙江经信定下了这些目标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