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现实:对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2021-07-12 15:31
大众文艺 2021年9期
关键词:现代化历史传统

(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

习近平主席曾指出:“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①传统与现代化总是相对应而出现,“传统”意指在历史上生成发展并流传、积淀的文化意象和文明成果,常指中国的传统文化;而现代化则主要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面对历史的争论和现实的挑战,只有以全面、客观地态度看待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在根植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赋予文化以时代特色,才能在保存历史脉络的基础上,促进中华文化的良性发展。

一、历史争论

“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是近代以来学术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鸦片战争后,为了转变落后挨打的境遇,无数仁人志士开始从器物、制度、文化等不同层面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在此背景下,围绕着“怎样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产生了“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对峙。

(一)文化激进主义

文化激进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樊锥提出“大政鸿法,普宪均律,四民学校,风情土俗,一革从前,搜索无剩,维泰西者是效”的论断,奏响了文化激进主义的前调。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文化激进主义迅速发展。陈独秀等激进主义派认为,要摆脱列强的压迫,实现民族复兴,势必彻底铲除旧文化,学习西方的文化成果,其以“打倒孔家店”为代表,展现出强烈的反传统倾向。至20世纪30年代,面对倡导传统的论调再次席卷而来,胡适在批判和否定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喊出了“往西去”“死心塌地学人家”的口号。②80年代,“回到五四”的呼唤使传统与现代的争论再一次甚嚣尘上,文化激进主义的论述以《河殇》的问世而到达顶峰。

对于现代化的迫切需求和要求民族复兴的危机意识,使众多文人学者走向反传统的道路。然而,文化激进主义者们从政治角度出发看待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二)文化保守主义

根据陈来的观点,文化保守主义的内涵一方面指在近代社会变迁过程中,反对反传统主义的文化观,强调在吸收新文化的同时,注重保护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价值,具有反—反传统主义的倾向,另一方面是指在市场的社会中,注重守护传统人文价值,反对文化庸俗化的立场,③文化保守主义在鸦片战争之前就已走向台前,为了抵御西方入侵,维护清朝统治,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以儒家纲常伦理为核心,辅以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教育制度等。甲午中日战后,以章太炎为首的国粹派号召以保文化来救国家、救民族,在双向反思中西文化的基础上,以国粹即中华文化的精华作为国家安身立命之根本。20世纪30年代后,现代新儒学成为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贺麟在《儒家新思想的开展》中提出复兴儒学,以儒学为中心构建中国文化发展路径。[1]

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在传承和保存中华优秀文化方面具有突出贡献,在双向反省的基础上试图重建新的文化体系。然而“文化发展”路径究竟为何仍值得进一步商榷。

二、现实挑战

五四以来“全盘西化”“反传统”的论调致使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得犹疑,“复兴儒学”的号召又使人们逐步走向对于中西文化的反思。同时,随着中国大门的不断打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外来文化逐步进入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受到挑战。

(一)文化进入:文化挑战临场

当今世界存在多种类型的文化样态,不同的文化产生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中,具有不同的价值意蕴,正是多样化的文化形成了丰富灿烂的各类文明,而同样也是因为文化的多元性,不同的文化在交流中难免存在冲突之处。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尤其改革开放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我国与他国进行友好贸易往来的同时,以拜金主义为代表的外来文化也趁机在国内进行传播与扩散,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巨大挑战。一方面,外来文化的大肆传播,不仅可能会使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外文化冲突中受到冲击,还会使人们在价值取向的选择上出现困惑。另一方面,合作与交流始终是促进各国发展的主流趋势。从唯物史观出发,经济与商业的全球化必然会带来不同文化间的交往、沟通。在遭受巨大挑战的同时,中华传统文化也面临巨大的机遇。

(二)双向撕扯:虚无主义弥漫

价值虚无主义是指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在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指导下导致的崇高价值的远离和意义世界的虚无化,其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工具理性带来的负面后果。陈来将东西、古今的文化冲突都归类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想”的冲突。“激进主义者认清工具理性的发展是西方文明的特色,而文化保护主义者们则不自觉的扮演者维护价值理性的角色。”[2]然而,在不断争论与价“双向”撕扯中,最终使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得暧昧。曾经被尊奉的崇高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走向隐没。人们少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座右铭,而是热衷于以“工具理性”为标准执着于现实的、利益的考量,精神与物质之间存在巨大落差。“伟大理想”被戏谑为“痴人说梦”,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经典著作不断被解构和戏说等,这些问题的实质是未处理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化而产生的危机,导致虚无主义的蔓延。

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反思

习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伟大的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更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促进中华传统的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需要超越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坚持道路自主,不断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化解新旧紧张:超越二元对立模式

在政治、经济不断发生转型之时,文化的转型日益被推到台前,并引起众多激烈的争论和辩驳,逐步形成一种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思考模式[3]。但一方面,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只存在时间序列上的差异而不存在绝对的对立或绝对的优劣之分。历史具有连续性,即使其有时会经由一些发生在一定时间段的具有代表意义的事件来展现,然而肯定历史的阶段性不能否认历史的连续性。因而现代化发展,不应该抹杀文化积淀,脱离历史,中国现代化易显出浮萍之姿。另一方面现代化诚然起始于西方,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固然也产生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现代化并不等与西化,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不应该秉持着拿来主义的态度对西方文化不加思索的照单全收,而应在“以我为主”基础上积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

(二)道路独立自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不是对西方道路的复制、模仿,而是历史和现实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实际的促进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回溯历史,自1840年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无论是洋务派、立宪派、革命派还是新文化运动都未找到拯救中国于水火的良方,也没有找到适合本国文化发展的可行之路。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在立足中国传统与中国实际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并走出了一条取得丰硕成果的道路。观望现实,十八大以来,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为国内发展规划了全面路径,其包含的“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为国际社会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三)根植优秀传统: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主席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能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④其一,从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看,传承和创新是文化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无人继承的文化最终会覆上历史的尘埃而走向湮没,没有创新的文化,则容易丧失发展的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其二,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千年之前,并流经数个朝代,流传至今日的文化必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饱含深刻的人文价值。这要求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时即不厚古薄今也不能割裂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坚持古为今用、破旧立新,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将蕴含在优秀历史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以合乎时代特点的形式进行展示或创新,以多样化的方式和渠道,促进本国传统文化的沟通研讨与创新发展的同时,以包容、互鉴、开放、多元的态度接纳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破除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壁垒,助力以传统为背景的优秀剧作、工艺品等优秀作品走出国门,展现中华文化的意蕴,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4]。

注释:

①习近平.《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第1版.

②胡适.《我们对于西洋文明的态度》.《现代评论》,第4卷第38期,1926年7月10日.

③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39页.

④习近平.《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3页.

猜你喜欢
现代化历史传统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与十七年文学的现代化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