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背景下如何精准讲好云南故事

2021-07-12 15:14李铁
新西部 2021年5期
关键词:云南省云南攻坚

李铁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云南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脱贫之年,更是总结和讲好脱贫故事的关键之年。在脱贫攻坚的最后关头,深入讲好云南脱贫故事,传播好云南扶贫“好声音”,持续增强扶贫干部和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广大困难群众的内生动力,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保障。

云南省全面决胜脱贫攻坚的基本情况

云南省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中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伟大战略部署之下,取得许多十分显著的成绩。

云南省是全国脱贫攻坚难度比较大的几个省份之一,共有88个贫困县,2017年云南有15个贫困县脱贫摘帽,2018年有33个贫困县宣布脱贫,2019年有31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2020年又有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全省88个贫困县已经全部脱贫,标志着云南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1]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给予云南省脱贫攻坚工作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截至2020年12月底,云南省已实现3005个贫困村出列,136.8万贫困人口净脱贫,全省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32%,“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实施99.6万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区域性整体贫困有效解决,除怒族、傈僳族外的9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体脱贫,8个民族自治州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0.58%下降到2019年的0.86%,29个民族自治县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2.17%下降到2019年的0.53%。在教育扶贫方面,全面开展疑似辍学对象劝返、早婚早育教育、辍学问题专项整治,劝返贫困家庭疑似辍学学生2529人。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88.78%,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89.45%。[2]排查出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户39.31万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已基本全部消除危房,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完善《云南省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评价细则》,排查并解决2.4万户9.9万贫困人口饮水问题,水质、水量、取水方便程度等方面达到相关标准。[3]

面对艰巨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云南省齐心协力冲刺脱贫攻坚,紧盯“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和“571”退出指标,举全省之力发动四季攻势,使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接续全面推进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统筹推进民房建设、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及行业和社会帮扶,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硬指标得到根本性解决。云南省扶贫工作持续深入,下绣花功夫以精细的工作精神解决好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民生问题,为人民群众勤劳致富创造条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全县各族人民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保持攻坚态势、强化攻坚责任,全力巩固脱贫成果、持续提升脱贫质量、不断完善扶贫格局,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并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坚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而奋斗。

如何精准发现云南脱贫攻坚故事?

在全国坚决决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间节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更是向全世界兑现庄严承诺的关键之年。自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采取精准扶贫措施之后,云南省贫困人数逐年急剧下降,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的成效,书写了云南反贫困史上最伟大的故事。许多媒体平台的报道中,充分肯定了云南的减贫措施和脱贫成效,这场脱贫攻坚歼灭战是云南各族人民在云南发展史上创造的一个奇迹,也是思想界值得思考和记录的传奇和故事。这些发生在云岭大地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精彩故事,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并讲述。

讲故事的人必须要坚持走在精准扶贫路上、下沉到扶贫工作一线、深入到脱贫现场,用一个个鲜活、真实的脱贫小故事阐述背后蕴含的大道理,从参与扶贫的人物个体逐步扩展到参与脱贫攻坚战的大群体,形成由点到面,横向纵向相互支持的宣传大格局。在基层用发现的眼光捕捉一个又一个典型的事件和人物,聚焦刻画典型、生动的细节,脱贫故事要鲜活生动,充满乡土气息,形象具体,让人感同身受,直指人心。从受众能见得到、看得懂的、感兴趣的视角讲述脱贫攻坚故事,生动展现云南脱贫攻坚中的英雄人物和重大事件。

如何精准讲好云南“好故事”?

要讲好故事的首要前提,就是必须精准找出脱贫攻坚中的“好故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故事讲述者必须要有政治担当和使命感,实事求是、严守道德、厘清辨别,在面对纷繁复杂的脱贫攻坚故事时,必须要增强辨别和判断,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带着问题去调查了解,睁大眼睛在复杂的线索中捕捉最关键、最真实、最感人的故事。

二是“好故事”必须传达正能量,正能量的东西给予人积极向上的观念和希望,传递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使人不断追求美好生活。

三是故事要涵盖脱贫攻坚中的各种典型案例和扶贫一线人物,故事发生涵盖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农村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提升、社会保障、乡村善治、基层党建、生态扶贫等方方面面;故事中的人物要深刻展现在贫困地区参与扶贫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贫困户、弱势群体、特殊群体人员、志愿者、企业帮扶者等,以贫困人员的家庭发展变化、内生动力、感恩意识为主线,以发展为依据来讲述脱贫故事。

四是故事要有温度,比如说讲述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龙坝镇曼婆村63岁的少数民族女干部——白学英“不忘初心,老骥伏枥”在岗位坚守三十多年,继续在基层发挥余热,继续在基层岗位上抓党建促脱贫的故事,让其他人知道还有这样一个哈尼族“阿朵”;在驻村组干部的多次思想教育和引导之下,不务正业的墨江县龙坝镇小只乜组懒汉醉汉——杨开强成功戒酒,成为了群众满意、人人称赞的公岗人员,让更多的人知道,人的內生动力是可以被激发,人是可以改变的;发掘在脱贫攻坚一线,墨江县政府办派驻到曼索的包组干部——王天福,几乎天天入组入户,深入群众,为民办事服务,老百姓帮他改了一个名字叫“王天来”,因为他天天都来。讲述扎根基层的90后大学生用互联网帮助农户售卖农产品,让村民知道土特产可以这样买卖,年轻人利用自身优势助力家乡产业发展;在产业扶贫的政策带动下,种植蔬菜的农户日子越来越好;推进就业扶贫,村里一批青年经过就业技能培训已经成功到外地务工。扶贫工作各领域、参与扶贫各类工作人员的的故事也一直在这片热土上发生着,一个个感人的瞬间生动展示脱贫攻坚的故事,深深根植于云岭高原这片热土上。

如何精准讲好脱贫攻坚故事?

有了“好故事”之后如何讲好它?

首先,必须加强对扶贫政策的精准宣传,一些地方群众的政策知晓率不高、群众认可度低是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弱项,这要求扶贫干部要加强政策学习,加强政策精准宣传,因户、因人施策,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其易于接受的方式,及时、全面、准确进行政策传达,推动扶贫政策入脑、入心。

其次,树立脱贫先进人物典型、宣传脱贫典型案例,促进群众内生动力的提升,通过树立脱贫示范户、致富带头人等榜样,起到典型示范的带动作用,先富带动后富,使他们认识到勤劳致富,幸福是靠双手奋斗出来的,激发内生动力,巩固脱贫成果。

再次,好的脱贫故事就是把国家、省、市、县的精准扶贫好政策、好措施与人的情感融合,讲出有思路、想办法、看变化、找出路、暖人心、正能量的好故事。

最后,需要提炼推广一批脱贫经验和做法,为其他地方的脱贫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在云南省精准脱贫的工作中,很多地方找到了脱贫致富的好门路,形成了值得借鉴的好经验,在讲脱贫故事时一定要将云南大胆实践创新、产业脱贫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守边疆”党建带脱贫等方面的好做法讲好、宣传好。

如何把故事创新表达、讲出特色、精准传播?

(一)如何把故事创新表达?讲故事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强宣传,而宣传报道的形式多种多样,云南各地的扶贫实践和成效也日新月异,需要以巧妙的视角、新颖多样的传播手段向受众展现。创新表达就是转换角度,多考虑从脱贫事件的故事性出发,通过故事的表达带出寓意,提高每个故事的思想性,不但要讲通过脱贫攻坚后每个困难群众的命运变化,还要讲好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更要讲是哪些人带来变化的,为什么会发生,将感恩教育润物无声地融入到这些脱贫故事中,像一部小说一样将摆脱贫困的群体内心的感受、变化、感恩、行为的转变一一呈现出来。

(二)如何把脱贫攻坚故事讲出云南特色?一定要把脱贫攻坚与云南各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讲清党和国家对云南的支持和投入,不让任何一个民族兄弟和民族地区掉队,讲好云南实施精准扶贫,带领全省人民一起建成小康社会的故事。云南脱贫攻坚故事一定要讲明民族贫困地区致贫的原因、讲深脱贫攻坚的严峻形势、讲透云南精准脱贫取得显著成就及原因、讲好贫困地区的发展变化,讲准云南脱贫故事必须要结合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工作,一定要旗帜鲜明地讲,党和国家从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尊重和保护民族文化,抓好民族平等团结,做好民族工作,中华民族一起团结奋斗,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繁荣的故事。

(三)精准传播方面,除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外,还应该让参与脱贫攻坚战的脱贫群众以他们的话语来讲脱贫情况、家乡变化、产业发展,通过先进事迹报告会、图片展、小视频、书籍等,让更多的人特别是获得帮扶的困难群众对精准扶贫成效有具体的、直观的、深刻的了解与感受。云南省在开展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应该花大力气致力于讲好脱贫攻坚故事、传播云南好声音、展示云南好形象,向全省、全国客观、立体、全面地讲述好脱贫攻坚故事,为其他地区在减贫及经济发展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搭建桥梁。讲好故事必须要创新传播方式,线上线下整合协调,积极展开多形式、多渠道的对外传播渠道。当前除了做好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报道媒体平台的宣传报道之外,还必须利用好网络平台将图片、文字、视频等融合报道的形式应用于讲好脱贫故事的领域,同时,将受众喜闻乐见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直播平台打造成为展现脱贫攻坚战成果的重要载体。

脱贫攻坚是举全国之力进行的人民之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路上必须打赢的攻坚战,作为全国贫困程度较深的云南省,在脱贫攻坚战决胜收官的关键时期,必须根本性的解决绝大部分人民群众的绝对贫困问题。

未来,在云岭大地上的脱贫攻坚工作中还将继续涌现更多值得铭记的感人故事,将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积累和凝练出更多的经验和方案。作为参与脱贫攻坚这一光荣历史任务的亲历者,应更加自觉承担起高举旗帜、讲好脱贫故事的使命任务,讴歌脱贫攻坚中的伟大人物典型和事件,对取得的成就给予传播和记录,讲好云南脱贫攻坚故事,弘扬新时代主旋律。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增强干部群众决胜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勇气。

注释

[1] 根据云南省相关部门的资料整理.

[2]胡晓蓉:《全省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云南日报,2020-02-18.

[3]云南:全力冲刺  决战贫困  坚决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云南日报,2019-12-30,新华网: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9-12/30/c_138665924.htm.

参考文献

[1]宋媛.云南省脱贫攻坚报告[J].新西部,2019(Z1):86-92.

[2]娄琛.精准、创新、特色——浅析主流外宣媒体如何对外讲好中国扶贫故事[J].对外传播,2020(03):11-12.

[3]宋利军,王俊,王景波.如何讲好脱贫攻坚故事[J].青年记者,2020(02):57.

[4]郑文华.牢记初心使命 讲好脱贫攻坚“中国故事”[J].对外传播,2019(10):39-41.

[5]李正亭.講好怒江实施精准脱贫的生动故事[J].社会主义论坛,2019(07):38-39.

[6]荣洁.牢记职责使命 讲好脱贫故事[J].中国报业,2019(09):60-61.

[7]唐晟.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

李 铁 玉溪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西南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现为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龙坝镇曼婆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

猜你喜欢
云南省云南攻坚
童眼看兵器
云南青年齐相聚 点亮青春大盛会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攻坚脱贫
2015年9月云南节庆一览
「云南山娃」
云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