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质量管理的航材保障分析

2021-07-14 03:05李卫灵郭星香刘臣宇
科技视界 2021年17期
关键词:航材备件航空

李卫灵 郭星香 刘臣宇

(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山东 青岛266041)

0 引言

现代条件下,航空装备属于高科技产物,装备复杂、更新换代快、发展迅速;战争中航空兵的战斗行动和飞机使用条件日益复杂。为了保持、恢复和提高航空装备的可靠性,使最大数量的飞机处于质量完好和战斗准备状态,确保战斗飞行安全和训练任务的遂行,需要及时有效的航材保障支撑。

当前,航空装备质量管理主要应用于装备本身,在航材保障领域还缺乏相应的质量管理概念。本文将结合航材保障实际,探讨如何提高航材保障工作质量。

1 航材保障质量含义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个质量概念说明:好的质量不仅要符合技术标准的要求(符合性),同时还必须满足顾客的要求(适用性),还要满足社会、环境、员工等相关方的要求。质量评价也从产品扩展到过程、体系等所有方面。

航材保障工作的任务是及时准确的向航空兵部队提供所需航材,其本质上是一项服务,即向装备维修人员提供航材的过程。服务的质量特性一般包括功能性、经济性、安全性、时间性、舒适性和文明性等,它强调及时、圆满、准确与友好。因此,可以将航材保障的质量特性界定如下:

功能性:提供质量合格的航材;

经济性:以尽量少的投入获得尽量大的军事效益;

安全性:要求提供的航材是安全的,提供航材的过程也是安全的;

时间性:对使用部门的航材需求要及时响应、快速供应满足;

舒适性:提供航材的过程应当积极主动,使航材领用人员便捷、舒适;

文明性:提供航材的过程应当态度友好。

对于航材保障单位,在提供质量合格航材的基础上,及时快速是保障工作最重要的要求,一旦不能快速供应航材,必将造成航空装备质量不完好,影响其作战训练使用。

2 当前航材保障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2.1 部分单位常有缺件停飞,时间性响应不及时

航材系统采用航材保障良好率来衡量一个单位航材保障工作的好坏,具体为不缺航材架日与在场总架日的比值。航材保障良好率不但要看因缺航材停飞的架次,还要看停飞的天数,是衡量航材保障工作是否及时的最直观指标。

目前,大多数单位的航材保障良好率都达到了可接受的范围,但仍有部分单位航材保障良好率不高,保障效果一般。但该指标不能显示停飞飞机缺件具体情况,缺一件航材和缺多件航材有时计算出来良好率却是一样的,这样就会使得部分单位为了提高航材保障良好率而人为进行串件。如此,虽然表面上好看了很多,但实际航材保障压力并未真正解决。

2.2 普遍存在航材积压,经济性有待提高

在常有缺件的同时,各单位却普遍存在着航材积压现象,不少器材在仓库存放十余年直至超期报废,从未发付使用过。这些航材当时花了大量的经费进行筹措,却没有发挥任何使用价值,而且现在还需要占用紧张的人力和存储空间对其进行保管。

这些积压航材挤占了本就紧张的经费、人力和存储空间,使急缺的航材缺乏经费购置,新的设备、器材缺乏存储空间,加剧了供需矛盾。

3 航材保障质量管理的特点分析

3.1 需求的不确定

航材的需求主要来源于航空装备的故障和部分有寿件到寿,由于故障发生的随机性,对航材的需求进行准确预测非常困难。事实上这也是一个世界难题,目前尚未有数学模型能够对备件的需求进行较为精确的预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航材保障人员对航材的筹措精准度不高,容易出现“存的不用,用的没有”的现象。

3.2 贮存保管需要高科技手段

随着航空装备技术越来越高,许多航材技术含量也变得很高,是高度综合的现代科技的结晶,只有综合应用多种高科技手段进行贮存保管,才能保证其质量。如前些年部队仓库常出现库房发霉、备件超期的情况,最近随着仓储防霉剂的使用、信息系统智能化水平提高,上述问题已经较少发生了。

3.3 市场化程度低

航材的采购和维修主要依靠各地军工企业、部队院所,只有少部分航材依靠地方市场进行采购,具有较强的计划经济特点,市场化程度低。

3.4 备件的通用化程度较低

海军航空装备具有典型“机型多、批量少”的特点,由于不同机型之间航材的通用化程度较低,备件难以在不同机型、不同单位协调使用,导致后方通用储备难以真正建立、各单位专用储备则大幅上升。

4 提升航材保障质量的对策

4.1 提高备件通用化程度

通过提高航空备件的通用化程度,能有效减少专用储备,通过建立区域性通用储备即可保证各单位的使用需求,大大降低保障难度、减少飞机缺件停飞。

当然,提高备件通用化程度并不是航材保障人员能做到的,这需要从装备研制时就开始介入。因此,这就需要呼吁装备机关制定相关装备研制备件通用化程度的标准要求,从源头提高航空备件的通用化程度、提高航空装备的保障性。

4.2 做好统计分析,加强质量管理

当前,航材单位没有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缺乏对装机件质量的有效管理;只能依靠定期从机务大队质控室获取装机有寿件信息,对装机有寿件按年进行简单质量分析。这样的统计分析既缺乏时效性,也缺乏准确性。

因此,建议在航材单位中设立专职质量分析岗位,做好以下工作:

(1)对保障不良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影响本单位航材保障工作的最主要因素,进而能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有效干预。

(2)通过对装机关键件进行使用跟踪,准确掌握装机件的使用情况,同时通过对历史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备件采取不同方法预测其下次更换时间,提高对关键件的需求预测精度,进而使得航材的采购更具针对性,减少缺件停飞和库存积压情况发生。

(3)对库存航材进行质量监管,采取喷洒新型高效防霉剂、信息系统进行期限监管警示、重点环节严格把关、对所属人员进行质量教育等措施,加强库存航材质量管理,确保贮存航材质量不下降、航材等级不降级,使库存航材随时处于完好状态。

4.3 增强主动意识,提升服务满意度

航材保障本质上是一项服务,是向航空兵部队提供所需航材的过程。在这个服务过程中,除了及时提供所需航材这个有形产品外,还应增强服务过程的质量效应,提升服务满意度。

目前,各航材单位在领用人员来仓库领用航材时,服务过程的文明性和舒适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各领用单位普遍感到满意。但在主动保障服务上及保障及时性方面,仍普遍感到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被动保障通过等待各使用单位提出航材需求,进而进行航材保障服务。备件不足则导致停飞,同时航材单位展开紧急筹措。被动保障由于思想后置,容易造成缺件停飞、信息滞后和严重积压等现象发生。

主动保障是通过预研预判,提前做好保障准备,待使用单位提出航材需求时,能迅速展开保障,将所需航材配送至需求点。主动保障通过采取质量管理手段、做好预测分析、加强备件质量控制、主动配送至需求点等措施,确保及时有效将所需航材供给至工作现场,全方面提高机务人员满意度。

5 结语

航材保障是服务于航空装备保障一项综合性工作,要做好航材保障一定要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一方面要往前延伸至装备研制阶段,提升航材备件的标准化和通用化程度;也要在日常航材保障过程中及时准确手机航材保障相关数据,做好统计分析,找出影响保障的关键因素并着力解决;还要增强服务意识,做到热情服务、主动服务,为航空装备保障及时提供所需航材备件。

猜你喜欢
航材备件航空
中材机电备件有限公司
考虑航材共享的国产民机航材配置技术研究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汽车备件供应商选择
从“人”的角度浅谈对航材管理的认识
基于元动作故障树重要度计算的备件预测
基于HANA的工单备件采购联合报表的研究与实现
浅谈我国通用航空航材共享业务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