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四个自信”的深基沃土

2021-07-14 02:15张全林
党的生活·青海 2021年7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道路中华民族

张全林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了解党和国家事业来龙去脉,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坚定“四个自信”,是中华民族赢得未来的思想基础。

16日出版的12期《求是》,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强调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思想舆论引导,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

理解为什么“能”,坚持道路紧跟党。百年大党,引领道路;历经风雨,风华正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历史中含隐秘诀。深入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就会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就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关键在于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拥有用之不竭的力量之源。百年奋斗,始终伴随着党的建设,通过不断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为“能”提供了过硬的组织载体。在文化层面,把先进性与创新的民族禀赋相融合,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潮流,赢得民心。

理解为什么“行”,坚持理论不迷航。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行,是由其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创新本性所决定的。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光芒灿烂、果实丰硕。共产主义的美景,与中国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的理想追求,神韵相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深具传统文化土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发生三大里程碑事件,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结果。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只有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能够救中国、发展中国,是历史的响亮回答。

理解为什么“好”,坚持制度不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就在于其道路的成功性、理论的科学性、制度的先进性及文化的时代价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是贯穿“四史”的一条红线。它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艰辛探索,改革开放40多年伟大实践的产物。中华文明5000多年传承发展,中国近代以来由衰落到复兴的接续探索,最终由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用汗水、泪水和智慧,铸就这一伟大文明成果。在推进伟大事业中,孕育形成了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要素,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它之所以好,缘于实践已经证明,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必由之路。

从民族衰落到复振图强,历史给出答案。“能”“行”“好”不是一厢情愿的历史摆拍,而是颠扑不破的历史铁雕。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蕴藏“能”“行”“好”真谛,是培育坚定“四个自信”的高端营养基。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道路中华民族
道听途说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城市的道路为什么叫马路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