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农村用水机制的调查分析

2021-07-14 16:16王嘉诚廖俊甘芊王亚然刘婷玮
南方农业·中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农村

王嘉诚 廖俊 甘芊 王亚然 刘婷玮

摘 要 村民通常不了解本村的供水收费机制,但时常对自己所要缴纳的水费存有异议。村民平日不会花费时间关注该地区所使用的供水设备情况,也不愿花费大量财务用于投入地区供水的安全工程。同时,村民在进行一系列生产活动的过程中会对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对供水安全系统净化用水增添了困难,如果不对村民的活动进行约束,村民日常用水安全仅靠机器设备维持远远不够。农村安全饮用水的有效供给已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我国惯用的垂直式的,即“单中心”的公共品供给机制危机凸显,因此寻求一种“多中心”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是农业发展及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现实途径,并以此形成一个多元化饮用水治理、供给和管理的格局。基于此,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针对农村用水机制进行了调查分析。

关键词 农村;用水机制;山东省烟台市

中图分类号:R123.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1.074

从2005—2018年,山东省烟台市农村供水工作经历了“村村通、饮水安全、巩固提升”3个阶段的工程建设。但农村自来水供给机制依然存在很大问题,价格不合理和污染时有发生。目前,当地44%农村饮用水不达标,甚至出现了村民不敢用水的情况。具体来看,农村居民普遍没有受过较高的教育,农村居民基本不会安装净水器,当自来水出现较轻的浑浊或者异味时,村民通常并不会因此停止用水,甚至有时会存在村民饮用生水的情况。不可忽视的是,在村民进行一系列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喷洒农药、化肥,看养牲畜遗留的粪便会对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会对供水安全系统净化用水增添困难。如果不在供水井等水源附近对村民的活动进行约束,村民日常用水安全仅靠机器设备维持仍远远不够。因此,如何保质、保量、方便、经济和长效地发展农村供水工程,政府、居民、企业该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长效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机制,如何保障农村自来水收费机制合理运行,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保障群众安全感的重要话题。

调查并分析农村用水问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村民用水意愿,为自来水系统完善补充信息,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多个合理的供水收费机制,向村民科普用水安全知识,提升村民和政府的关注度等方式,解决烟台农村水源水质与供水水质差甚至无供水设施的问题,改善管理不善、设施老化失修、水质得不到保证等问题。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充分了解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状况和特点、自来水发展情况等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具有突出代表性的烟台市为调查区域。根据烟台市区域发展特点选取了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村饮用水方式的发展历程、村民的用水满意度、当地的供水机制、可接受的水价范围、存在的安全问题等。调查问卷拟设定30个问题,从调查人员的基本情况、目前的饮水方式、水价、政府的供水机制及用水安全等方面的意愿,多角度对烟台市农村居民的用水现状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目前农村地区供水机制、安全机制及收费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存在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咨询专家,有针对性地提出恰当的建议。

1.2 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和文献调查。

1.2.1 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包括线上调查和线下调查。线上调查通过打电话给村委会,咨询相关情况,同时与村委会取得同意后,向个别村民进行电话交流。

线下调查主要是实证调查。实证调查分三步走:第一步,在各个区域选取部分不同年龄阶段群体进行预调查;第二步,根据预调查结果检验调查问卷、访问问题是否合理;第三步,在选中地区通过实地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访问等形式,收集调查数据,后期加以整理和分析。

调查问卷以纸质版形式发放和回收。纸质版调查问卷以团队成员为调查员。在进行专项培训后,对实地老年群体、儿童群体、难以自己完成填写的群体进行辅助填写。同时,对村中一些大户人口采取面对面访谈形式,更加深入地了解详细的情况,并实地考察相关机制,保障调查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1.2.2 文献调查

各国都曾对供水系统不断改革,希望通过不断摸索,找到适合解决多数农村供水问题的平衡点。李鹤等曾指出,私有资金的介入可以被作为提高供水系统运营效率的有效途径。理想状态下事先由公共部门设计好公私合营的模式和执行方案,既能保证私有部门的利益,同时又能保证供水系统为社区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1]。

大部分农村的供水工程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工程惠及人口已达数亿。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农村共建成集中供水工程8万处,分散供水工程13万处,工程惠及人口已达数亿实现。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农村饮水中仍存在较为显著的问题,即饮水安全问题。为改善农村饮用水水质,保障农民身体健康,卫生计生委在各级政府和上级卫生计生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开始对农村的饮水安全进行研究和管理。一方面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派专门监督人员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进行监督;另一方面积极与水利局、疾病防控中心进行联系,做好水质检测工作,积极改善农村水质。

2 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内容和研究问题,本次调查共发放500份,成功回收465份,问卷回收率93%。其中有效问卷458份,占回收问卷的98.5%。从问卷调查数据得出,在烟台市被调查的农村居民中,30~60岁所占的比重最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可能是此年龄段的农村居民对农村生活质量关注度较高,样本数据可靠。

2.1 供水机制满意度

通过实地调查,超过50%的村民对当前的供水机制并不满意,超过55%的村民认为水源污染严重。根据相关文件,多地并没有形成高效的供水机制、净水手段和廉价的收费机制,农村目前的供水情况较为复杂、种类多样,总体供水情況不够规范,自来水供给不当时有发生。根据网络中的部分信息及生活经验,已知农村地区的供水方式大多以每个村落为单位,由政府组织、村民集中出资修建了抽水净化设备,同时设立了定期监测方案,但实施落实的满意度不到46%,村民对监测结果的了解不到21%。

2.2 供水方式及用水安全满意度

数据显示,在烟台市被调查的农村居民中,饮水方式为井水的人最多,占总体积的56.73%,其次是桶装水,占总体积的27.61%,湖水和水库占11.89%,最后是河水3.77%。对于用水是否安全问题,58.1%的村民认为不安全,23.52%的村民认为不太安全,只有17.1%的村民认为用水安全。这几个方面的数据说明,目前烟台被调查地区自来水覆盖率不高,绝大多数地区还是使用水井、压水井等较为自然的方式进行用水,大部分的村民认为目前的饮水方式不够安全,同时饮用自来水的比例不高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综合对用水满意度和存在的问题了解程度来看,超过60%的村民并不理解自来水的供给问题和相关政策。

被调查的个人月收入与安装自来水意愿大致成正比例关系。被调查村民中,个人月收入高于2 500元的,都愿意安装自来水。但是,从收入分布可以看出,烟台农村居民的收入仍普遍偏低,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自来水供应的发展,部分居民仍然倾向于选择不花钱的水井、压水井或是河水等方式。

2.3 水费满意度

根据问卷调查村民关于水价的数据中,96.34%的村民只能接受低于1.5元/t的水价(包含污水处理费),所有人都不能接受高于1.5元/t的水价(包含污水处理费),被调查的村民每月水费承受能力≤5元、6~10元、

11~15元、16~20元、≥21元所占比重分别为16.77%、

29.89%、9.68%、38.49%、5.16%。由此可见,普遍村民不能接受高于21元的水费。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解决农村自来水供应问题时,水费的高低是需要着重关注的,水费价格机制的完善是建立多中心供水机制的基本保障[2]。

3 结论与建议

调查表明,烟台市在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饮用水方式、农村供水情况等方面的现状。烟台市农村饮用水安全治理目前存在的自来水覆盖率低、水源保护工作力度不够、供水保障率低等方面问题,剖析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农村居民饮用水卫生认识不足、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标准低、供水工程管理存在漏洞、法律法规建设不足等方面[3]。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烟台市目前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饮用水安全治理的政策建议,即建立合适的水价定价机制,明确监管职能,促进自来水供水这项民生工程的建设;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的法律制度,以制度化、规范化方式推动农村饮用水安全的治理;引导村民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加财政资金投入;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教育,使烟台市广大农村居民喝上安全水、明白水、放心水。综上所述,对烟台市农村地区的自来水供给机制、收费、及安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供水方式建议

在农村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的平原地区,可以采取连片集中供水的方式,经济条件较好区域也可以考虑城乡一体化的供水模式;在农村人口居住相对分散的丘陵区域,建设小型供水设施和部分分散饮水设施,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供水方式,待条件成熟时,再发展集中供水,发挥规模效应;在农村居住完全分散且暂时不能搬迁的山区,可以考虑建设分散式的饮水设施,如专用水井、水池等,暂时采取分散式供水方式,随着今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进再采取相应改进措施[4]。

3.2 供水安全的建议

对于习惯于饮用大口井水的乡镇村庄,根据实际情况,一方面加强水质监测力度,随时了解水质动态变化情况,另一方面加大水质净化处理设备的投入,除了使用常规的水处理技术,还需提高水处理工艺水平,确保这些区域群众能饮用到安全水、健康水。“三分建、七分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尤为重要,一方面工程所在村两委及运行管理人员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工程的管理,保障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保障县财政一定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经费。

3.3 资金来源建议

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增加专项水利资金。饮用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直接资源,是人们最基本的安全需要的必要条件,但目前存在部分农村饮用水不安全的恶劣问题,鉴于村民目前饮用水的安全意识不够强烈,不愿花费过多私人资金,中央和地方应加大专项水利资金的投入,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地方政府还可以综合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水利信贷资金,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水利,同时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不断宣传鼓励引导农民增加人力和资金在水利方面的投入[5]。

3.4 企业方面建议

除了向用户供水、收取水费和提供供水设备的安装维护等服务外,还可通过发放简单的服务手册等措施,向用户进行水资源保护的宣传,介绍输水、净水等供水系统的情况,让用户了解水价制定及收取办法,从而让农村居民安心用水,了解水费定价的合理性。

3.5 法律支持方面的建议

1)制定专门的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法。当前情况下,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的最佳途径是制定专门法律法规,明确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的相关问题,构建水源地规划建设、饮用水安全保障参与机制、水质监测、农村工业和生活污染、城乡污染转移等方面的制度体系。2)健全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法律制度。从城乡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目标责任制、农村饮用水安全规划、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制度等方面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法律制度,在现行的相关法律中,完善相关规定,并加强管理。3)建立农村饮用水安全事件预警制度。在饮用水工程运行中,事件的预警与应急措施的及时开展能有效降低损失,应在法律法规中对预警及应急机制加以明确,通过完善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3.6 农村居民参与的建议

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运营管理中,鼓励用水户的积极参与,有效提高城乡一体化供水的效率及居民满意度,同时鼓励农村居民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相关问题,以确保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解决。1)积极参与水厂运营管理。用水户作为自来水的使用主体,如果能积极参与到水厂的运营管理中,不仅能有力提高居民用水卫生等方面的认识,而且能提高水厂的管理效率。2)积极发挥主人翁意识。用户在了解水价制定及收取办法,家庭自来水的常见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后,在遇到管网破损或水质出现异常时,积极与水厂联系,不仅可以确保安全用水,也可以减少水厂的损失。

3.7 宣传教育方面的建议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安全体制的建设,必须要提升农村饮用水安全意识,引导居民加入自来水供水工程的建设中,加入到自来水的使用、水质水价的监督中,才能让自来水供水工程实现长效机制。因此,要加强饮用水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让大家从认识上先提高,而这当中政府、企业、教育方面都要积极作为。

参考文献:

[1] 李鹤,刘懿,王蕾.国外供水系统公私合营模式及对我国农村供水的启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04):129-132.

[2] 吴治蓉.关于农村饮水安全与供水工程的管理分析[J].低碳世界,2019,9(05):117-118.

[3] 戴福祥.集中供水管理模式在农村供水中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29):282-283.

[4] 黃涛,吴青.农村供水工程存在问题及建设运行注意事项[J].工程与建设,2019,33(03):484-485.

[5] 周振,蓝海涛.我国“互联网+”农村经济政策、公共产品的不足及政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9(11):55-58.

(责任编辑:刘 昀)

猜你喜欢
农村
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要有农村的“味道”
记忆里的“农村”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从“量”入手 提升农村小学生阅读质量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农村老人健康令人担忧